未来中国发展的核心问题是文化问题

曹政钧 原创 | 2010-10-26 15:26 | 收藏 | 投票

未来中国发展的核心问题是文化问题

作者:曹政钧

 

一、为什么说未来中国发展的核心问题是文化问题?

矛盾分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产生不同的主要矛盾,其中将体现出一个最为核心的问题。拿中华人民共和国来说,在建国初期的几十年里,中国的主要问题是政治问题,因为只有政治稳定社会才能安定,国家才能和平,因此政治问题是这一历史时期的核心问题。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在这三十多年中,中国的主要问题是经济问题,因为只有在经济繁荣的基础上才能建设一个强盛的新中国,也正是如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成为党和政府始终坚持的一项国家战略。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在政治稳定和经济繁荣的基础上,中国进入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时期。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是可持续发展,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那么,根据矛盾运动的基本规律,在这一历史时期,中国最为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如何正确理解和谐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其中的核心问题?

建国初期必须以政治建设为中心,因为政权不稳定各项工作难以正常开展。当以政治斗争为核心问题的主要矛盾解决之后,国家的重点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否则就会在无止境的政权斗争中导致力量的内耗和社会的衰竭。当经济繁荣之后,社会的核心问题是文化问题,否则,仅仅只是经济的繁荣可能会因为国民素质的低劣和腐败现象的剧增致使社会走向奢靡和腐烂。因此说,在构建和谐社会这一历史阶段,制约中国进一步发展的的核心问题是文化问题。

之所以说中国发展的核心问题是文化问题,因为在这一历史阶段中国的许多问题都与文化紧密相连。如果文化建设得不到重视,人的素质将难以提升,那么政治改革、经济发展、腐败治理、法制建设等社会各项事业都将因为人的素质的制约难以跃上新的台阶,文化问题是制约中国向更高层次发展的瓶颈。事实证明,中国很多问题都与文化问题分不开——

首先,制度与文化问题。和谐社会将会建立起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社会制度,许多其它的规章制度也将会在此基础上加以相应的改革和创新,使之更加协调和完善。但是,再完善的制度如果不能在文化上达到认知和认同,并产生自觉和自律,那么这种制度有可能成为一种花瓶和摆设。制度的硬性规定和文化的软性导向必须在同一个层次上达到统一,否则再完善的制度也存在被钻空子的可能。当一项先进的制度引进到一个文化落后的国度,这项制度可能会成为被玩弄和嘲讽的对象。制订或者引进一套制度相对容易,但是要让这套制度得以有效的执行和发挥必要的作用,则涉及到深刻的文化问题。

拿我国来说,反对腐败的呼声不能说不高,打击腐败的力度也不能说不强,为什么腐败现象越来越猖獗呢?其中就是由于根深于人们心中的腐败文化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并加以文化上的解决,导致了一种连锁反应。如何让那些权欲熏心的人在文化上改变价值观念,达到对民主法制的认同;如何让国民在文化上改变对封建等级思想的留恋,达到对公平正义的文化认同;等等,这些内容将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和谐社会制度建设的成败。严厉的制度是打击腐败行为的手段,而腐败的文化则是产生腐败现象的温床——仔细想想,二者对于反腐败斗争具有怎样的意义和作用?!

如果不腐败,人们就认为你没有本事;如果不讲排场,人们就认为你小气;如果不拈花惹草,人们就认为你没有魅力;如果谦虚谨慎,人们就认为你缺乏自信;如果不低俗,人们就嘲笑你伪善……当正义遭到嘲笑,当清廉遭到排挤,当腐败称为能力,当制度被人玩弄,请问,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制度建设还有多少权威性?

其次,经济与文化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经济的繁荣,但是,繁荣经济的目的是什么?拿一个家庭来说,作为家庭成员攒钱的目的是为了养家,攒更多的钱也是为了让家人过上更幸福的生活。幸福生活涉及到文化问题,如果文化出了问题,攒再多的钱也不一定能够得到幸福,反而会造成家庭关系紧张甚至导致情感破裂。现实社会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拿一个国家来说,经济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国民过上有尊严的生活,而国民能否过上有尊严的生活事实上也是一个文化问题,如果文化出了问题,或者说国民的文化素质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那么经济的繁荣反而会造成劳动剥削和经济压迫,畸形的社会心理可能会导致更为严重的“富士康事件”。有这样一种人,当他们没有挣到钱的时候,他们常常因为贫穷而感到自卑和痛苦,但当他们有钱之后,也常常因为失去奋斗的目标以及由金钱带来的种种烦躁而痛苦。无论有钱还是没有钱,他们总是生活在烦恼之中,其问题的根源就因为他们的文化。

如果经济发展脱离了文化建设,就会因为本末倒置导致社会生活异化。当经济建设发展到一定水平和阶段的时候,文化建设应该成为社会的重心。构建和谐社会是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提出来的,也是在经济建设具有一定的水平和基础并且暴露出一些深刻的社会矛盾之后提出来的,因此,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问题是文化问题。拿我国的经济政策来说,让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的目的是让他们起到好的带领作用,但是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却造成了社会越来越严重的两极分化,出现了愈演愈烈的仇富心理。有一些先富裕起来的人们,他们不是想办法带领大家致富,而是千方百计获得一张外国的绿卡,想尽办法把自己的财富存入外国银行。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经济确实强盛了许多,社会发展也取得了许多值得称道的成绩,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文化上的浮躁造成中国在生产和生活方式上的资源浪费,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使得越来越多的老百姓沦为经济型奴隶。我们看到,中国经济发展的同时正在酝酿一场深刻的文化危机,这场危机必将把中国发展推向文化建设的高潮。

第三,社会安定与文化问题。文化是社会秩序的基础,文化的混乱必定会造成思想的混乱,从而导致生活方式和社会秩序的混乱。当社会在文化上缺乏一种起主导作用的价值观念,当文化的发展违背了在人性上的合理性统一,当多元文化之间出现尖锐的矛盾冲突,这将是一个非常不安定的社会。在一个文化混乱的社会,一旦出现矛盾摩擦,即使是很微弱的碰撞火花,也很容易形成燎原之势,并迅速扩散到经济、政治和军事领域,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安定。

观念上的分歧常常导致利益上的纠纷,文化上的差异常常会造成生活方式上的冲突,文化的混乱将会给社会的安定团结构成极大危害。未来将是一个更加开放的社会,多元文化正在走进我们的生活。多元文化将借助互联网深入到每一个心灵的角落,产生一种全球性的文化“洗牌现象”。在这一历史时期,由文化导致的思想冲突和观念上的矛盾在所难免,如果我们要构建和谐社会,要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必须在文化上建立一种多元化统一的文化模式,这种模式不但要包容社会共同体之内的所有文化冲突,而且能够在一定意义上化解其中的思想矛盾,进而把这种文化差异和思想矛盾维护在一个具有完整性的社会集合体之中。

社会的安定团结离不开多元文化之间的和谐统一,文化问题将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问题。当前,由文化导致的冲突虽然不是十分明显,多元文化冲突对普通老百姓来说似乎很遥远,很多人对此还缺乏深刻认识,但是中国的文化问题在全球化进程中初见端倪。例如愤青现象的出现,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矛盾性、仇富心里的加剧,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冷漠,中国人的文化素质和国际形象欠佳,不同群体之间的沟通越来越困难,独生子女溺爱造成的人口素质问题、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文化代沟,民族文化之间的矛盾摩擦,国家之间利用文化矛盾干涉主权制造混乱等等……对于有着5000年辉煌文明和13亿人口的中华民族而言,如果文化建设不能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那么,政治改革、经济建设、社会和谐等各项建设也将难以跃上新的台阶,中国将因为文化的落后性逐渐落后于国际社会的发展步伐并退出历史的舞台。

……

总之,社会进步的先决条件是认识上的进步,一定意义上可以看作是文化的进步,无论是政治改革还是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的安定和谐,都离不开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建设。当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之后,中国必将走上一个以文化建设为核心的历史时期,只有这样才能巩固前两个历史阶段的发展成果,并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一个更好的基础,反之,文化将成为制约社会各项事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文化建设是一个很宽泛的话题,也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正是如此,文化建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容。必须抓住关键,才能纲举目张;必须面向全球,才能与时俱进;必须促进文化多元化发展,文化才能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必须在合理性基础上构建多元化统一的文化发展模式,才能与全球化发展相适应。在文化诊断学看来,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应该集中在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改善和不断提升中国人的国际形象;

二、提升民族凝聚力,强化全社会的国际竞争意识;

三、构建诚信行为体系,提高公民的自觉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改善公民的幸福感知方式和审美创造能力;

四、文化面向全球化发展,强化文化的导向作用和文化激励作用,培育新时代的民族精神,并将这种精神转化为民族振兴的力量;

五、构建多元化统一的文化发展格局,改革当前的教育制度,培育和提升人们的事实判断能力、价值判断能力、实践判断能力,在此基础上,每一个人自由选择自己的文化和信仰;

六、提高政府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建立一个能够在文化和价值观念上被公民拥护的诚信政府。

……

 

二、在构建多元化统一的格局中,文化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文化有先进的,也有落后的,有向善的,也有邪恶的,有高尚的,也有低俗的,有精华也有糟粕。有什么样的文化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思想,导致什么样的行为,从而创造什么样的生活方式。高尚的文化能激励人,并塑造出高尚的人格;低俗的文化能迷惑人,并造就低劣的品质。在这个意义上,文化分健康、亚健康、病态三种不同的特征。在多元化发展的文化背景下,在百家争鸣的文化发展环境中,尤其是在这个网络时代,文化发展可谓金石俱下、良莠混杂,如何区分文化的健康、亚健康和病态程度,并在科学判断的基础上对文化做出合理的借鉴?在良莠混杂的文化发展环境中,如果一个人缺乏对文化的批判和借鉴能力,后果会怎样?当一个人对经济邪教、政治邪教、恐怖主义等文化观念没有分辨能力,并对这种思想产生狂热崇拜的时候,后果会怎样?当一个人迷失在知识的海洋,分辨不出真理的方向,后果会怎样?当一个人错把任性当作个性,错把低俗当真诚,其文化的后果又会怎样……

2008年开始,我们举办了一项关于思考力测评的文化公益活动,在调查问卷中,我们设计了这样一道问题:“您是否有一种被知识淹没的感觉?您是否觉得自己要学习的知识很多,而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却不够”?在我们收到的答卷中,有很多人选择了经常有,在补充说明这一栏,有许多人谈到了自己对知识和文化的困惑,体现了一种真理的迷惑和价值的迷失。其实,这种困惑和迷失是文化多元化发展背景下的一种普遍现象。对此,我们在测评分析报告中指出:当一个人缺乏对文化的诊断和驾驭能力,不能把知识纳入自己的思考力体系,就会出现被知识淹没的感觉。当一个人缺乏事实判断能力的时候,对于知识和文化往往很难做出真与假的科学判断;当一个人缺乏价值判断能力的时候,对于知识和文化往往很难做出善与恶的合理判断;当一个人缺乏实践判断能力的时候,对于知识和文化往往很难达到实践与理论的融汇贯通,也难以根据具体条件和环境变化恰到好处的把握其中的“度”,因而也就会生搬硬套,失去了灵活运用的创造能力。一个人一旦迷失在知识的海洋,很容易被各种错误观念和邪恶思想所掳获,不知不觉中就成为他们的牺牲品。

任何知识的价值都无法与自己的思考力相媲美,当一个人在知识面前失去了自己的思考力,就会失去对知识和文化的辨析能力,其结果必定是可悲的。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面对全球化发展,在互联网突飞猛进的这个时代,文化的核心问题是文化的健康发展问题,而文化健康发展的关键是提高人们诊断和驾驭文化的能力。当一个人具有对文化的诊断和驾驭能力,就不会被各种思想所淹没,也不会迷失在知识的海洋;当一个人具有诊断和驾驭文化的能力,那么,对于文化的健康、亚健康、病态等现象就能够做出科学判断并形成正确的态度。越是在文化繁荣的时候,越需要对文化做出批判;越是在文化混乱的时候,越需要对文化做出健康诊断。谈到文化的健康发展、谈到培育和提升人们诊断文化和驾驭文化的能力,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我们不得不建立一门新的学科——文化诊断学。

关于文化诊断学,我曾经这样写道:“一种无序的文化繁荣和混乱的思想活跃,带给人们的不是知识和智慧,而是精神的疲惫和理性的迷茫。我们认为,在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针对文化健康发展的需要,应该建立一门文化诊断学,使之具有学科的性质,并得到全社会的普遍承认和自觉运用”。对于这种说法我曾经做过调查,从调查反馈的情况来看,大部分人对此持赞成态度,因为他们已经感觉到了不健康的“文化繁荣”正在肆无忌惮的腐蚀着涉世未深的年轻一代。但是也有一部分人不认同这样的说法,认为“文化必须是绝对自由的,文化需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文化不需要诊断,也不能诊断……”对于这种糊涂观念我曾给予过针锋相对的回答,我对他说:“您所说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毛泽东提出来的吧?!但是,毛泽东也提出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文化主张。请问,如果不具有对文化的分析和诊断能力,怎么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文化不是不能诊断,关键是看如何诊断!

其实,让文化诊断学成为一门学科得到社会的普遍接受和自觉运用,并不是要求所有的人都成为文化诊断学专家并从事文化诊断的行业,而是通过培育和提升人们对文化的诊断和驾驭能力,形成对文化的科学分析和合理借鉴。当一个人具有一定的诊断和驾驭文化的能力,就不至于使自己迷失在知识的海洋找不到方向,也不至于使自己成为网络时代的文化牺牲品。一旦文化诊断学成为一门学科,这对于营造健康的文化发展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当然,文化是创造力的对象化,创造力是思考力的对象化,因此——要培育和提升自己诊断和驾驭文化的能力,必须培养和提升自己的文化创造力水平;要培育和提升文化创造力水平必须提高自己的思考力水平;要提高思考力水平,需要建立完整的思考力体系和相对完善的思维方式。文化诊断学就是通过提高思考力水平以培育和提升人们的事实判断能力、价值判断能力、实践判断能力,进而形成对文化的诊断和驾驭能力。

广义上,文化诊断学分析研究一切文化现象;狭义上,文化诊断学主要是分析文化的创造力本质、文化创造力的美学形式、文化创造力的对象化过程等三个方面。无论是广义的还是狭义的,创造力始终是文化诊断学分析和研究的核心内容。文化诊断学不同于心理学——心理学主要研究心理现象,包括感觉、知觉、表象、记忆、思维、想象、情感和意志等,也就是说,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思维主体,而文化诊断学主要研究的是思维中的客体,并通过思维主客体关系在认识方式上的统一性,追求文化创造过程中把握方式的合理性。思维是存在的反映,思维与存在的价值统一是一切文化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这个原则也就成为文化诊断学研究的基本方向。文化诊断学也不同于哲学——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是比较抽象和宽泛的,可以说是万学之母,任何对象都可以成为哲学的研究对象。文化诊断学则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它通过思维方式的完善性把握行为方式的合理性,进而在创造力的对象化过程中体现出对文化的诊断能力、驾驭能力、创造能力。

关于文化诊断学,我在“文化诊断学思考力培训学习辅导材料”中做出了详细解释,指出了文化诊断学特定的环境、特定的目标、特定的方法、特定的需要。必须在特定意义上理解文化诊断学,而不是望文生义的理解文化诊断学。在此,我需要简单解释一下关于文化诊断学的这些“特定”内涵,这种解释有助于人们进一步理解在全球化背景下,在互联网时代,尤其是在构建和谐社会这一历史阶段,文化发展面临的核心问题。

特定的环境。我在《文化诊断学•思考力专辑》的导言里明确指出:文化发展需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自由环境,但是,假如类似色情、暴力、虚伪、邪恶等文化现象象毒草一样在文化的花园中不受限制地疯狂蔓延,那么,百花的开放会不会受到杂草的侵害?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要培育出好的花圃、种出好的庄稼,必须清除田间杂草,否则庄稼地里就会杂草丛生而成为“荒芜”。在这个意义上说,一种无序的文化繁荣和混乱的思想活跃,带给人们的不是知识和智慧,而是精神的疲惫和理性的迷茫。今天,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网络时代,各种观念五花八门、真假善恶模糊着视线,多元文化也呈现某种混乱现象,为此,我们开创并力行一门新型学科——文化诊断学。

特定的目标。文化诊断学的特定目标就是要培育和提高人们对文化的诊断和驾驭能力,一旦形成了诊断和驾驭文化的能力,那么对于互联网时代的文化混乱;对于文化在多元化发展过程中的病态现象和不健康现象;对于文化的邪教和伪善等等,人们就具有一种分析、诊断和把握能力,这时,就不会出现真理迷惑和价值迷失,也不会出现所谓的“信仰问题”。当一个人具有诊断和驾驭文化的能力,实际上也就具有了相应的事实判断能力、价值判断能力、实践判断能力,其思考力水平也就得到了相应的提升。

特定的方法。要提高一个人诊断和驾驭文化的能力,必须提高他的思考力水平;而要提高思考力水平,掌握系统的理论和方法显然非常重要。这套理论和方法的主要内容有:思考力三要素理论和方法;思考力体系完整性的理论和方法;思维方式完善性的理论和方法;智慧曲线三维模型的理论和方法;思考力与行动力转化机制的理论和方法……将这套理论和方法运用于思维实践和文化创造,就形成了一套关于文化诊断学的特定方法论系统。

教育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教育不应该仅仅是知识的灌输,更应该重视能力的培育——通过提高科学思维水平培养事实判断能力;通过提高价值思维水平培养价值判断能力;通过提高应变思维水平培养实践判断能力——在此基础上,形成对文化的诊断和驾驭能力。

特定的需要。今天,我们处在一个全球化竞争的时代,在这个激烈竞争的时代,必须提高自己的思考力水平才能从容面对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日益激烈的竞争已经表明,仅仅依靠应试教育得来的一纸文凭无法面对竞争的挑战,竞争迫使我们提高自己的思考力水平以获得精神上的优势,并需要将这种精神优势转化为行动优势和创新优势。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学习能力是一个人处在竞争时代和创新型社会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文化诊断学通过举办思考力的学习和培训活动,提高人们诊断文化和驾驭文化的能力,这种能力也将使一个人在创新方面、竞争方面、学习方面中得以充分发挥和灵活运用,文化诊断学也将在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过程中得到传播和发展。

 

三、如何培育和提升人们诊断和驾驭文化的能力?

未来中国的核心问题是文化问题,文化的核心问题是文化健康发展问题,而文化健康发展的关键是培育和提高人们诊断和驾驭文化的能力——正是出于这样的需要,文化诊断学产生了。当人们获得了一种诊断文化和驾驭文化的能力,当文化诊断学能够被社会普遍接受和自觉运用,当文化诊断学成为一种分析方法和思想力量,可以想象,文化的花园将不再有杂草丛生和良莠不分的疯狂,那种虚伪的、邪恶的、充满低级趣味和轻薄思想的文化将受到人们的自觉抵制和批判,这对于净化社会的和文化的风气、对于我们子女的思想的健康成长都将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如何培育和提升人们诊断和驾驭文化的能力呢?对此,文化诊断学思考力教程中有系统阐述。为了让读者对此有一个梗概性的了解,我们有必要对此做一些简单的介绍。

要想使自己获得一种诊断和驾驭文化的能力,首先需要提升自己的事实判断能力,其次需要提升自己的价值判断能力,第三需要提升自己的实践判断能力。所谓事实判断能力指的是对事物真实性的领悟、分析和判断能力,一个人的事实判断能力取决于他的科学思维水平。所谓价值判断能力指的是对事物价值属性的领悟、分析和判断能力,价值判断是建立在事实判断基础之上,通过一定的价值标准(或者价值观念)对事物的好与坏、美与丑、善与恶做出的判断,一个人的价值判断能力取决于他的价值思维水平。所谓实践判断能力指的是人们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根据实践需要对事物的力度、适度、量度关系的领悟、分析、把握和判断能力。实践判断是建立在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基础之上,是在实践过程中根据具体需要和具体条件创造性发挥的能力,一个人的实践判断能力取决于他的应变思维水平。事实判断的依据是“真实性法则”(也就是“真”),价值判断的依据是“合理性法则”(也就是“善”),实践判断的依据是“现实性法则”(也就是“度”,或者说“和谐美”),三者之间既有差别性又有统一性。掌握这三大原则对于培育和提升一个人诊断和驾驭文化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这些内容在文化诊断学思考力教程中有详细论述,在此不做过多的说明。

在事实判断能力、价值判断能力、实践判断能力的有机统一和灵活运用过程中,形成了一个人思维体系的完整性和思维方式的相对完善性,从中也综合反映了一个人的思考力水平。由于文化是创造力的对象化,创造力是思考力的对象化,因此,随着思考力水平的提升,随着思维体系的不断完整和思维方式的不断完善,很自然的就形成了一个人诊断文化和驾驭文化的能力。

当一个人的思考和创造活动针对不同对象的时候,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例如:当一个人将自己的思考和创造活动运用于生产劳动的时候,根据其思考力和创造力水平,可以创造出不同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当一个人将自己的思考和创造活动运用于科研和审美活动的时候,根据其思考力和创造力水平,可以创造出不同的学术成果和文化产品;当一个人将自己的思考和创造活动运用于文化的分析、诊断和借鉴的时候,根据其思考力和创造力水平,就会对文化做出不同程度的合理性分析,进而产生对文化的不同态度。因此,思考力和创造力是一切对象化活动的主宰。

为了提高人们的思考力和创造力水平,为了培育和提升人们诊断和驾驭文化的能力,同时也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接触到文化诊断学,目前,文化诊断学工作的重点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逐步推进它的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播——

(一)举办思考力测评系列活动。从2008年夏季开始我们展开了一系列的思考力测评活动,例如:《测评一下:您的思维方式需要完善吗?》主要是针对思考力水平和思维方式的分析测评,帮助参与者反思自己的思维方式,并为他们有针对性的提供思考力的培训和学习,以帮助他们建立完整的思维体系和相对完善的思维方式,进而培育他们诊断和驾驭文化的能力;《分析一下:成功离你有多远》主要是分析一个人在思考力的对象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以提高他们的思考力水平和创造力水平,并在创造过程中不断的提升他们的文化素质。

我们之所以要举办思考力测评系列活动,主要出于三方面的考虑:(1)对于个人而言,通过这种分析建议,可以帮助人们找到提高思考力水平的方法,使他们能够在改善思维方式的基础上确定合理的事业目标,并确保目标的顺利实现。通过提供思考力分析,帮助他们拓展思维深度、提升思想高度、延伸思维广度、增加思维速度,在此基础上培养和提升他们诊断和驾驭文化的能力,并将这种能力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之中。(2)对于文化诊断学而言,通过这样的文化活动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文化诊断学,让人们通过自己的切身体验,感受到文化诊断学勤勤恳恳的学术态度和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文化诊断学将通过这样的社会实践使自己不断的发展壮大。(3)对于社会而言,当今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恶性竞争和不诚信行为变得越来越频繁。恶性竞争会导致社会的行为异化,加速社会诚信体系的崩溃。一旦旧的社会诚信体系在崩溃,那么新的个人诚信行为体系必须建立,文化诊断学通过一系列文化活动,在帮助人们提升思考力、增强行动力、锻炼意志力的过程中倡导建立新的个人诚信行为体系。我们希望通过一系列文化活动让人们掌握文化诊断学的思考方法,指导人们在激烈竞争的社会背景下学会如何构建个人诚信行为体系,使更多的人成为诚信行为体系的倡导者和践行者。

(二)用文化诊断学诊断《周易》当一个人具备了一定的诊断和驾驭文化能力的时候,他就能够对文化现象进行相应的分析和诊断,并形成对文化的合理借鉴和正确态度。同样,当我们运用文化诊断学方法对一种文化现象进行系统分析的时候,在这个分析诊断过程中可以让学习者得到事实判断、价值判断和实践判断方面的培训,进而也就能够培育和提升他们对文化的诊断和驾驭能力。为此,我们将文化诊断学运用于对《周易》的诊断,通过创造一个完整的文化诊断学案例,使人们更具体的感受到文化诊断学的魅力。2009年春季,我发表了《从“周易”到“文化诊断学”看中国文化的发展》的部分内容,简单介绍了诊断《周易》的目的、方法和主要内容。在这个文化诊断案例中,我们以存在根模式为理论基础,通过科学思维方法论提高人们的事实判断能力,进而在“真”的意义上对《周易》进行文化诊断;以合理性法则和实践逻辑为理论核心,通过价值思维方法论提高人们的价值判断能力,进而在“善”的意义上对《周易》进行文化诊断;以制衡理论为导向,通过应变思维方法论提高人们的实践判断能力,进而在“美”(这种“美”指的是人们在创造活动中体现出来的和谐关系)的意义上对《周易》进行文化诊断;以智慧曲线三维模型为理论工具,通过建立完整的思维体系和相对完善的思维方式,在真善美统一性的意义上对《周易》进行文化诊断。

为了帮助人们理解思维体系的完整性和思维方式相对完善性在文化创造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在诊断周易的过程中,我们综合运用了文化诊断学的分析工具(包括《思考力体系分析测评表》、《思维深度分析测评表》、《思想高度分析测评表》、《思维广度分析测评表》、《智慧曲线三维分析模型》等等),对周易的思维深度、思想高度、思维广度、思维速度,以及周易的科学思维水平、价值思维水平、应变思维水平做出系统的测评,这种系统测评能够让人们科学把握《周易》的文化精华,合理处理其中的文化糟粕。这种分析和测评对于国学的学习和借鉴,对于理性的看待国学的复兴和繁荣,对于培育和提升人们诊断国学和驾驭国学的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周易》是国学之中的国学,是中国文化之中的文化,只要对《周易》做出合理诊断,那么,国学的繁荣、中国文化的发展将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在大多数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习惯用价值判断替代事实判断,事实关系和应该关系混为一谈,中国人的愿望往往是好的,但是,由于实践判断能力落后于价值判断能力和事实判断能力,常常因为情绪激动导致行为上的急躁和轻浮。大多数中国人偏向于感情用事,从众心理严重,在诊断《周易》这个文化项目中,我们将深入剖析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思考力水平,并指出这种思维方式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在建立完整的思维体系和相对完善的思维方式方面,以及在构建诚信行为体系和提高国民文化素质方面,我们将提出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当然,我们也将通过这个文化诊断项目,让更多的人感受文化诊断学的魅力。

2009年春季到现在,由于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从“周易”到“文化诊断学”看中国文化的发展》的研究一直处在断断续续中。由于人们对《周易》的看法有太多的迷信色彩,有很多人对《周易》抱有偏见,因此,该项目目前还属于民间哲学研究项目,难以得到国家的资金支持,致使这项学术研究一拖再拖。为此,我们只能寄希望于民间,希望得到社会有识之士的支持。

对于繁荣中国文化,对于中国的学术研究,如果有更多的有识之士多做雪中送炭的善良之举,少做锦上添花的附庸风雅,那么,对于曾经有着辉煌灿烂的中国文化,我们的学术研究还有什么理由落后于西方任何一个国家呢?

 

 

作者简介:曹政钧:当代哲学家,文化诊断学创立者,文化诊断学学友会创办人。其文化诊断学思想被2009年《风云人物》杂志作为杰出英才首版推荐。

主要作品有《文化诊断学——思考力专辑》、《文化诊断学:企业文化新视野》,《企业文化100个疑难杂症的诊断和治疗》。目前正在写作120万字的长篇巨著《文化诊断学》(上、中、下三卷)。

 

推荐阅读文化诊断学的相关文章和书籍:

《如何提高思考力水平》

《如何拓展思维深度》

《如何提升思想高度》

《如何延伸思维广度》

《如何提升思维速度》

《文化诊断学:智慧曲线三维模型》

《什么是科学思维》

《什么是价值思维》

《什么是应变思维》

《什么是思维一体化》

《文化诊断学——思考力专辑》(全书)

《文化诊断学——行动力专辑》

《文化诊断学纲要》

《什么是文化诊断学》

《从“周易”到“文化诊断学”看中国文化的发展》(系列)

《文化诊断学:关于思考力测评系列活动的分析报告》

《文化诊断学——思考力培训在线学习的说明》

 

联系方式:

办公电话:15353708421

联系人:曹政钧  曹军  于菲

电子信箱:caozhengjun2008@163.com

 

个人简介
今天,任何知识的价值都无法与自己的思考力相媲美,一个人的思考力水平是由思考力体系的完整性和思维方式的完善性决定的。思想高度、思维深度、思维速度、思维广度的统一决定了一个人思考力体系的完整性。科学思维、价值思维、…
每日关注 更多
曹政钧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