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不住青山绿水就没有政绩?

杨建业 原创 | 2010-10-09 12:03 | 收藏 | 投票

  ——国庆同学聚会感言
国庆同学聚会,只是一部分初中时候的同学,有从北京回来探父母的,有从贵阳、都匀回老家度假的,大家相约到一同学的农村老家叫做“龙井湾”的地方。初中毕业后,有的同学已经廿一年没有见过面,所以大家都比较集中的聊聊这些年来的一些经历,或者回忆回忆那个年代学习当中的一些趣事。

“龙井湾”这个名字,我估计应该是得名于寨子中有一口“龙井”。在贵州,龙井一般是指水量比较大、水质非常好、涌水稳定持续常年不断,能够养一方水土的这一类水井,用地质地理当中的词,根据其形成及补给方式,应该属于“承压水”一类(承压水埋藏较深,直接受气候的影响较小,流量稳定,不易受污染,水质比较好)。

记得初中或是高中时代,地理课老师曾经带我们到野外考察学习各种地质地貌、地质构造、水体特征等地理知识,当时的龙井,由于水质清澈、水量大、没有任何污染而成为供应整个福泉市(原福泉县)城区居民饮用水的主要来源,两根直径40厘米的水管就直接从井口通向县城,龙井湾也是我们中学时期喜欢顺河流而上去玩耍的地方。

这次同学聚会,大家三五相约分别去看看龙井(正好在同学家五十米开外的地方),我也带着上幼儿园的孩子去。孩子没见过水井,当然也不知道水井的水应该是什么样、从哪里来、到那里去,只知道问:是不是可以钓鱼玩。

现在的龙井,面目全非,一点看不出这里是“龙井”了,水量还是那么大,但从井口流出来的已经不在是清澈可直接饮用的水了,只见乳白色的水流静静的出来,时不时冒点泡泡,水井口那两口池子底部被白色的“淤泥”天的满满实实的,两根水管依然在那里躺着,只是早已锈迹斑斑,同学说,你看这就是原来通往县城的水管,早就没用了,这个污染,就算现在把上面的厂关了,30年以后都不可能恢复以前的样子。

回来我一直在想,那个厂(政府招商引资来的)怎么就选址在龙井(包括流向县城的河流)的上游呢,仔细回顾,大概是一种“惯例”——在福泉,重污染工业都围绕着县城来建的。

福泉市位于黔中腹地,历史悠久,物产丰富,人杰地灵。福泉古称“平越”。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既有世界罕见的高品位磷矿资源,又有浓香四溢的“高原牌"系列水果,还有绮丽迷人的名胜古迹,素有“亚洲磷都"、“水果之乡"、“文化名城"的美誉。

在福泉,由于磷矿资源的因素,几乎所有的企业,不论大小、不论所有制、不论污不污染、不论地址,一窝蜂都在围绕磷矿的开采、加工来做。

福泉整个县城在一些山峦的包围之中,东南西北古城门外各有山垭出口通道,早在二十年前,西面出城门一公里左右就建有磷酸盐厂,当时每当西风吹来,我们在教室就会被一种酸臭的气味呛得都猛烈地咳嗽。南面三公里建有高炉黄磷厂、水泥厂,东面两公里建有重钙厂,北面,也就是龙井湾方向,2003年建成了一个化工企业,实现了对县城的另一种包围。现在在南面八公里马场坪一代,迅速崛起的磷化工基地、热电厂、大型水泥厂等,即将实现对县城的又一种包围。

据说龙井湾的村民持续上访几年,最终以判了两个领头的五年才结束,还据说一个刚刚出狱就死掉了。

由这些,我不禁思绪万千,怎么想也想不顺。

中央提出科学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怎样理解、怎样实践,我不知道!更不知道地方政府如何来考虑兼顾的问题。

记得省领导提出贵州是“欠发达、欠开发”的资源大省、又提出“保住青山绿水也是政绩”,一个“也是”意义太深,深得我们一些地方的父母们都看不见、摸不着。

我在贵州日报上看到这样的报道:

治理环境污染是化工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贵州XX为此展开了一场艰苦的环保攻坚战。成立安全环保治理领导小组和安全环保科,确立环保治理项目及可行性方案,明确设计、建设、生产使用及监督管理各部门的任务和权责;同时调动800余万元资金作为环保整改专项基金,以保证环保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每周定期组织环保治理工作进度总结会,及时解决治理过程中的困难,有力确保了整体工作的如期推进。在最困难的龙井湾地下水污染源治理项目中,该公司总工程师XX带领技术人员连续奋战30天,走遍了公司每一寸土地和周边每一个企业,通过反复论证及试验分析,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治理方案,方案实施后取得了明显效果。近4年来,贵州XX公司在环境保护、污染治理上不断加大治理力度,先后投入1400万元对全厂的“三废”处理及排放系统进行改造和治理,目前已实现达标。

“回报社会是体现公司的价值的最好方式,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XXX说。从组建至今,贵州XX投入近100万元,扶持福泉市的教育事业和社会公益事业。在自身迅猛发展的同时,贵州XX有力拉动了当地采矿、运输服务等行业,为地方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带动了周边群众的致富,与当地实现了“双赢”。

我想,何时我们才不提“双赢”二字啊!“双赢”到底是谁赢,有人赢是不是就必然有人输,那么谁输?是百姓,是国家?是社会,是自然?还是其他?

这又使我想起了:每个人、每一企业、每一个社会组织都要经历“人生的中途”,让我们在社会发展大潮中早日走出那“一座黑暗的森林”。

杨建业 的近期作品

个人简介
我不是我谁会是谁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