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和环境可以双赢

何传启 原创 | 2010-11-15 13:15 | 收藏 | 投票 编辑推荐

  

  一、经济与环境的关系,有没有第三种选择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前人砍树后人遭殃。这个浅显道理,很多人都知道。

  但是,当面临“是种树保护环境,还是砍树发展经济”的选择的时候,你会做出何种选择?是按道理办事?还是按利益办事?是给子孙留下一片绿色?还是先给自己装满钱包?

  按照传统观念,经济发展是以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为代价的。经济与环境的关系是一种偏利耦合。经济发展了,环境和生态就会退化。后来学者们部分修正了传统观念,提出环境影响的倒U形曲线模型,认为当经济处于低水平时,环境退化很少发生;当经济高速发展时,环境退化就加剧;当经济达到高水平时,环境退化会逐步减少。大量的分析数据显示,这种倒U形曲线模型是相对的,是有条件的,是部分成立的。环境退化不会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而自动消失。那么,经济和环境的关系,有没有第三种选择?

  二、实施生态现代化战略,经济和环境可以双赢

  2007年出版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7》,以生态现代化为主题。报告通过对世界现代化的生态效应和生态转型的300年历史分析,以及对131个国家34年定量评价,归纳出生态现代化的36个事实和6个启示,提出广义生态现代化原理和方法。报告分析了中国生态现代化的历史和现状,提出了21世纪中国生态现代化的路径图和战略重点。报告的结论和建议是:实施生态现代化战略,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双赢。

  生态现代化是20世纪80年代德国学者胡伯提出的,它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的环境社会学的一个主要理论。这种理论主要以欧洲经验为基础,描述一种新模式:追求经济有效、社会公正和环境友好的发展。欧洲的生态现代化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广义生态现代化理论,是欧洲生态现代化理论在世界范围和现代化意义上的拓展和应用,是生态现代化研究的一个“第三代理论”。它认为,现代社会的环境问题,绝大多数是人为的。解铃还需系铃人。人为的问题,需要人来解决。生态现代化,不是简单地从污染治理入手,而是从改变人的行为模式出发,通过改变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达到环境与经济互利双赢、人与自然互利共生的目的。它的基本要求包括:非物化(轻量化):高效低耗和高品低密;绿色化:无毒无害和清洁健康;生态化:预防创新和循环双赢;经济与环境退化脱钩:经济发展与物质需求、自然资源消耗、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的增长和生态退化脱钩;经济发展与环境进步互利耦合。脱钩的涵义是:经济持续增长,而且增长速度超过环境压力的增长(相对脱钩);或者经济增长,而环境压力稳定或下降(绝对脱钩)。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经济持续增长,环境持续改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OECD国家52%的环境指标已经与经济增长脱钩,经济和环境互利双赢的局面正在形成。

  三、走绿色发展道路,建立绿色新家园

  中国生态现代化将是一个长达百年的世纪工程,它将大致经历四个阶段:经济与污染相对脱钩、经济与环境退化绝对脱钩、经济与环境互利双赢、人与自然互利共生。中国生态现代化水平预计在2050年前后进入世界前40名,在21世纪末进入前20名,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届时,中国的天是蓝色的天,中国的水是清澈的水,中国的山是自然的山,中国的人是健康的人;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具魅力的国家之一,中国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将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无毒无害无污染,高效高品高水平,山青水清空气清,人美物美生活美。

  前景美好,但任务艰巨。目前中国处于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时期,资源和环境压力较大。而且未来20年(2010~2030),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将逐步完成,人口规模将达到最大值,资源需求和环境压力有可能达到最大值。中国面临巨大挑战,我们要有充分思想准备。

  《中国现代化报告2007》认为,中国生态现代化可以以生态经济、生态社会和生态意识为突破口,以轻量化、绿色化、生态化、经济增长与环境退化脱钩为主攻方向,从源头入手解决发展与环境的冲突,努力完成现代化模式的生态转型,实现环境管理从“应急反应型”向“预防创新型”的战略转变。报告建议采用绿色发展道路,控制和降低新增的环境污染;继续实施污染治理和传统工业改造工程,清除历史遗留的环境污染;建立生态补偿制度、关键岗位环境责任制和关键项目环境风险定期评价制度,制定国家资源安全战略、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和国家环境安全战略,组建国家环境部、国家能源部和国家地区开发署等,协同推进生态现代化。虽然有些建议受到争议,但如果仔细分析国情,就会发现它们是相对合理的。

  

  参考文献

  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等. 2007. 中国现代化报告2007.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Mol, A. P. J. 2001.Globalization and Environmental Reform: the Ecological Modernization of the Global Economy. Cambridge: MIT Press.

  

  

     

个人简介
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
每日关注 更多
何传启 的日志归档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