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廉指数”何以下滑?——澳门经济发展点评之六十三

贺越明 原创 | 2010-11-17 11:27 | 收藏 | 投票
10月底,国际性非政府组织透明国际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公布本年度“清廉指数”,澳门仅得五分,在全球178个国家及地区中排第四十六位。看上去排名靠前,但在全球及亚太区均有下跌,是2006年首次纳入该指数评分以来得分最低的。从第一年的六点六分,到后来的五点七、五点四、五点三,一年不如一年,有点像是“王小二过年
这项清廉指数采用十分制,被普遍用来评定政府的廉洁程度,并作为投资者对风险评估的参数。照目前得分和排名看,澳门的“廉指数”是否及格也成了疑问,让人不禁大感沮丧和蹊跷。特区政府换届以来,宣示阳光施政,推进廉政建设、政务公开,建立政府发言人制度,立法惩办私营企业贪腐,等等,何以未能改变外界尤其是透明国际的观瞻呢?那个非政府组织自1995年构建清廉指数并作年度公布,不会有错吧?仔细一想,这项指数属于合成指数,即整合多个调查资料为一项指数,也就释然了。的确,不能怪人家说不干净,要怪只能怪自己还没洗完脸。
2006年底,前运输工务司司长欧文龙涉嫌贪腐被免职和拘捕,经过长时间审理,于20081月底因53项受贿及清洗黑钱罪名被重判27。当年年底,澳门的清廉指数大跌至五点七分,明显系受欧案拖累。到20094月下旬,再经审,欧犯被判处另外24项贪污和清洗黑钱等罪名成立,被判入狱286个月。去年底,澳门的清廉指数降到五点三分,与欧案的延续发酵不会没有一点关系。
从这个角度去看,一切都不奇怪。举个简单的例子,今年11月初,澳门初级法院续审有关地产商涉行贿欧文龙案时,廉政公署调查员当庭提供的事实,更加具体而详尽,如阿婆井两幅不到300平方米土地,价值约780万元,竟在2005年初经欧批准同意换取主教山的669平方米地王,地价为2700多万元,发展后利润1.4亿多元,远非婆井两块细地可比。类似的官商勾结权钱交易情节,如连续剧般不在媒体上曝光,只要一日没结案,其恶劣影响就一日不会消除;而且即便结案了,也很难立马扭转外界的观感。为何特区政府今年以来廉政建设也做了一些事情,但未能提升更不能制止清廉指数继续下滑,或许从这里可找到原因。可是如若明年、后年“清廉指数”仍然有跌无升或原地不动,还能再归于欧吗?
无论如何一个地区的“清廉指数”下降,表明政府的廉政还不到位,阳光施政的“阳光”亦不足。据闻12月初本地要举行“阳光政府与公民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真希望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议出个子戊寅丑来。

 

个人简介
资深媒体人。获中国复旦大学文学学士和法学硕士学位,美国夏威夷大学传播学硕士学位,在美西两大华文报社任职采访主任和编译主任多年,曾任澳门一家卫星电视台副台长兼总编辑,著有《读报的学问》、《中国十大出版家》、《中国…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