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0天两调准备金率看池子论

余丰慧 原创 | 2010-11-20 08:50 | 收藏 | 投票

为加强流动性管理,适度调控货币信贷投放,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01129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1119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这几天,市场普遍认为1119又到了动用货币政策工具的时间窗,纷纷猜测央行可能会再次加息。一直到19日下午五点半仍然不见丝毫消息,就在差14秒到达18点时,央行在自己网站登出了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的消息。这是年内继118225521110四次上调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后,年内第五次上调准备金率。也是从1110上调后,不到10天两次上调准备金率。更是年内包括1020加息在内,第六次动用货币工具收缩流动性。
  这次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后,大型金融机构执行18%的准备金率,中小型金融机构执行14.5%的准备金率。也就是说,大型金融机构每增加100亿元各项存款,就要有18亿元被冻结到央行。大大压缩了金融机构向市场投放流动性的空间,遏制了其过度放贷冲动。这次调整后,是自1985年以后准备金率的最高水平。改革开放以后,1984年以前,四大行处于专业银行阶段时,执行的准款准备金率在20%以上。     

  由此使得笔者想起了周小川行长此前的热钱进池子论。 
  针对美国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可能引发的热钱流入,周小川指出,如果能将流入的短期资本放入一个池子而阻止其进入实体经济,当其撤退时使其从池中流出,在宏观上就可以减少资本异动对中国经济的冲击(106新华网)。此言一出,社会市场都在猜测池子究竟是什么?一部分人竟然认为是股市是池子。从10天两调准备金率看,周小川行长的池子说就是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等政策工具。
  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着实是一招险棋。周小川行长说,美联储推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就创造美国就业和保持美国低通胀率目标而言是可以理解的。但以笔者看,美国使出这一招,对自己不利对别国有害。

  首先,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很难达到目的。这是由美元国际货币的特殊地位所决定的。从美国经济来看,由于实体经济没有根本复苏,大量印美元很难进入实体经济刺激就业提高。因此,大量印美元只能形成国际短期投机资金进入资本市场、商品交易市场、外汇市场等投机性强的领域进行炒作。又由于,美国、欧洲区国家以及日本实行低利率等货币宽松政策,使得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形成的大量热钱在这些地区无利可图、无炒作空间,而新兴市场国家特别是中国面临货币升值、通胀压力增大导致利率上升的局面,正好符合热钱的趋利本性,给热钱提供了炒作空间。这些热钱将会随之汹涌而来。因此,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美国经济无益,反而大量印美钞会变成热钱进入新兴市场体国家特别是中国,冲击这些地区的资本市场、外汇市场以及推高这些国家的通货膨胀。因此,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不是可以理解而是不可理喻。这也彻底暴露出,美国为了本国利益不顾美元国际货币的特殊地位和把别国利益放在一边甚至不惜把全球经济金融推向通胀和新的危机之路的丑恶嘴脸
  美国推出的量化宽松政策,特别又要狂印6000亿美钞,中国将是最大的受害国。人民币升值已经导致热钱大量进入,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将使得热钱汹涌而来。直接冲击中国的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当前日益严重的通胀。陷中国应对通胀货币政策于两难选择之境地。本来应对通胀应该加息,以达到回收市场流动性之目的,但是,加息使得人民币升值加速导致热钱大量进入,抵冲回收流动性的效果。因此,应对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防止热钱进入是当务之急。而如何防止,需要智慧。
  周行长提出的让热钱进池子,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想法。但问题是,热钱是否会乖乖地、服服帖帖地、按照周行长的想法温顺的进入池子呢?请鳖入瓮,鳖是否会言听计从呢?如果热钱让我们任意摆布,那么,还叫热钱吗?笔者相信热钱既不会乖乖的进入我们的池子、瓮中,也很难有让其进入的措施和办法。唯一的措施就是坚决阻止热钱进入中国,与热钱进行不懈斗争。有两个措施可供参考。

  一是像许多国家包括日本这样的完全市场经济体制国家一样,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不让人民币过快升值甚至短期内让其停止升值。二是在加强资本项目管理的同时,中国可以学习巴西和欧盟的经验,临时开征金融交易税,即:向用于贷款和融资活动的外资征收金融交易税。笔者之所以强调临时,就是说仅在当前热钱流入严重情况下开征。热钱流入得到有效遏制后或者热钱没有流入动能后,可以考虑停止征收,以免长期征收影响到引进外资,毕竟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

个人简介
一个在金融战线奋斗20余年的资深金融工作者。在从事商业银行管理的同时,酷爱进行金融研究,各经济、金融报刊文章也一直不断。在做好这些本职工作的基础上,曾经尝试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新闻时评写作,这一尝试可不得了了,竟然苦…
每日关注 更多
余丰慧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