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门票出让,提高亚运会比赛场馆的上座率

王则柯 原创自 网易博客 | 2010-11-29 09:32 | 收藏 | 投票
 

                                                                 ——半个月以前的旧稿。这样的批评和建议不能见报。

从网上看到“广州号召单位对门票中签者开绿灯”的消息,说的是亚运上座率不佳,但门票基本售馨,广州市政府呼吁94万张“大礼包门票”的持有者,珍惜门票,若自己没空去看,可赠予亲友或者还给居委会,让买票资源得到合理分配。政府同时号召各单位对门票中签者大开绿灯,以带薪休假方式为亚运加油。

有网友质疑门票是否已经“基本售馨”,我觉得意思不大。至于政府“号召各单位对门票中签者大开绿灯,以带薪休假方式为亚运加油”,实在有点强人所难了。如果“单位”是企业,就是要单位进一步补贴亚运;如果“单位”是机关,就是要进一步加重机关的负担,或者让机关的服务缩水。

连同“大礼包”送出一大批门票,现在许多场次的门票基本售馨,是可能的。那么,为什么有些居民中签得到门票,却没有积极性去观看比赛呢?这就是因为中签得来的门票免费。

现代社会,除了政治和道义因素以外,人们的行为受经济因素的影响最大,而价格是经济的第一要素。免费门票的持有者,很难像自己买票的观众那样珍惜门票,这是规律性的现象,是教育不过来的。屏蔽了价格信号,就谈不上资源的合理配置,包括门票资源的合理配置。先前“免费乘车30天”的措施被迫赶快改正,也是因为免费的做法屏蔽了最重要的价格信号,后来能够改正,还是值得称赞。

在同样屏蔽了价格信号的背景下,“大礼包门票”情况的不同之处,在于发出去的门票不能收回或者中止使用。这一点大家都清楚,所以有网友问:既然现在门票已经派发出去了,有什么办法可以提高门票的实际利用率呢,让亚运会门票流到想看的人手里?

我想,鼓励出让,一定会改善门票资源的配置,让“大礼包门票”惠及多一些市民,也提高亚运会比赛的观众上座率。这里值得明确的是,所谓鼓励出让,着眼点在释放政治的和道义的约束,鼓励有价出让,鼓励议价出让。这就要营造一种舆论环境,就是虽然知道幸运中签得到的门票是免费得来的门票,但是不但不谴责反而鼓励已经持有这种免费得来门票的市民,在自愿的情况下把他们持有的“大礼包门票”有价出让。至于为什么不应该谴责有价出让?首先因为这不仅仅对交易双方有利,而且对于开好亚运会有利。再进一步,这样的交易不损害任何人。但是如果政治的和道义的约束不解除,让人偷偷摸摸地交易,效率就会降低很多,上座率改善也就非常有限。你以为成功一桩交易很容易吗?蛮不是这么回事。

实际上在现代社会,除了感情、信仰和时间这些东西有时候不能够完全和金钱互相转化以外,别的“好处”,绝大部分都可以与金钱互相转化。设想一位市民已经中签获得一张“大礼包门票”,允许他或者她议价出让这张“大礼包门票”,交易双方都从中得益,并且不损害任何别人。这种交易的过程,就是现代经济学最推崇的帕累托改善的过程,何乐而不为?这种交易的“副产品”,则是亚运会比赛场馆观众上座率的上升!上座率不理想这个政府现在有点头痛的小问题,就这样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好处已经给他了,为什么一些人心理上不接受他把这份好处转化为金钱呢?这可以回溯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中国士大夫阶层的“君子不言利”的迂腐传统。最近我阅读司马迁,知道我们这位两千多年前的大思想家,很有市场经济的头脑。我们现在一些书生的思想境界,比司马迁后退得太多。

按照经济规律办事,才能够把事情办好。这只是一个例子。

个人简介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于196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数学专业,导师是江泽涵教授和姜伯驹教授,1978年开始在中山大学任教。近年来,主要致力于经济学教育现代化的工作,偶尔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表观察和提供意…
每日关注 更多
王则柯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