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农村要依靠先进文化的注入

王淼 原创 | 2010-12-21 08:49 | 收藏 | 投票 编辑推荐

  

  见到辛秋水先生,记者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壮心不已”。

  辛秋水已经83岁了。让记者没有想到的是,这位83岁的老人谈到他所倡导的“文化扶贫”和村委会“组合式选举”时,仍然是那样坚毅和决绝。他说,这两件事我一定做到底。

  这是他在另一位革命老前辈临终前立下的誓言。那位老同志就是红军老战士、为我国参加奥运会做过突出贡献的原安徽社科院副院长盛之白。在盛之白89岁离世前夕,他专门让家人通知辛秋水前来。在病榻前,他用微弱的声音对辛秋水说:“你从事的文化扶贫和村民自治的事一定要坚持做下去,这是关乎我们国家的根本大计。”

  辛秋水百感交集,泪流满面。他在病床前宣誓,哪怕自己每天只能做一件事,也要将这两项事业进行到底。

  记者是在参加在安徽大学举行的第四届中国县乡干部论坛时,见到著名社会学家、安徽省社科院研究员辛秋水先生的。在两个多小时的采访中,辛秋水向记者概括地介绍了他的文化扶贫思想。

  农民的“两个贫困”

  从个人经历看,辛秋水的前半生非常坎坷。1957年,他被错划为右派,先后在北京清河农场和安徽省白湖农场劳动教养及留场就业。1973年被遣回原籍明光市横山乡大辛庄继续监督改造。1978年底,由于中共中央宣传部改正了他的错划右派,调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工作,后又到安徽省社会科学院从事社会学研究。在被打成“右派”改造期间,辛秋水对农村的贫困问题有了深刻的体会。

  “农民贫困,人们一般只看他们的物质贫困,没有饭吃,没有衣穿,穷得可怜;没有看到农村农民的精神贫困,没有文化,没有知识。社会上只注意了农民的物质贫困,而没有注意农民的精神贫困。相对于物质方面的贫困,精神文化方面的贫困是更为根本。我当时想,只要一平反,我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把农民的两个贫困向社会披露。”辛秋水说。

  恢复工作后,在1980年代初,辛秋水在大别山贫困地区调研时发现,在当地经济条件比较富裕的家庭,除了村干部和乡村教师外,绝大部分都是一些有一技之长和有一定经济头脑的家庭。而赤贫户、特困户,除了生理上的病残外,基本上是一些没有文化和一技之长的家庭。在长期的扶贫实践中,辛秋水更是深刻地体会到,“送衣、送粮、送钱”的“输血”式扶贫有很大的弊端。1986年11月,辛秋水到岳西县白帽区南岗乡的黄岗、马山西村实地调查。当时这两个村文盲占58%,小学文化程度占32%,初中文化程度占8%,整个南庄乡一所中学都没有,只有4名高中生。群众精神面貌更是令人忧虑,辛秋水描述为“脚蹬小火炉,手捧玉米糊”。你问他这样穷怎么办呢?多半的人都会回答“靠政府哟!”辛秋水认为,贫困的症结就在这里。政府救济、捐衣捐被,非但不能帮助他们脱贫,反而使干部群众形成了依赖心理。甚至在个别地区还曾出现这样的怪现象,他们躺在政府救济上多生孩子,反正多一个人头就多一份救济。

  辛秋水认为,贫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诸如历史背景、地理环境、经济基础和社会制度等,而这一切最后都会沉淀到社会的主体———“人”的身上。他主张:“一要全方位综合治理,二要在综合治理中突出一个‘人’字,以提高人的素质为中心来带动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人的素质的改变是改变贫困地区贫困、落后面貌的突破口和中心环节。

  文化贫困与贫困文化

  “你认为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采访中辛老突然向记者发问。在记者谈了自己的看法后,他表示人的本性中确实有很多恶的成份,而这些恶的成份如果受到制度的鼓励就会造成社会危害。他认为好逸恶劳就是其中一种表现。他说:“包公放粮,犁耙上墙”的古语绝非没有道理。实践证明,这种单纯式救济式扶贫效果非常有限,不但不能有效地解决贫困问题,反而鼓励了贫困农民的懒惰怠慢,形成他们“等、靠、要”的度日观。辛秋水认为,“有自由,无主张,甩着膀子晒太阳,坐等上面救济粮”就是这些贫困人口形象的写照。贫困者满足于接受救济,而不思进取,不愿意劳动则在另一方面继续延续和加深着他们的贫困。

  对于这种状况,辛秋水较早地引入了西方贫困文化进行分析。贫困文化理论认为,在社会中,穷人因为贫困而在居住等方面具有独特性,并形成独特的生活方式。穷人的独特的居住方式促进了穷人间的集体互动,从而使得与其他人在社会生活中相对隔离,这样就产生出一种脱离社会主流文化的贫困亚文化。处于贫困亚文化之中的人有独特的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这种亚文化通过“圈内”交往而得到加强,并且被制度化,进而维持着贫困的生活。在这种环境中长成的下一代会自然地习得贫困文化,于是贫困文化发生世代传递。贫困文化塑造着在贫困中长大的人的基本特点和人格,使得他们即使遇到摆脱贫困的机会也难以利用它走出贫困。

  一个佐证就是,近年来向贫困地区大量注入开发资金,上项目、办企业的“造血”开发,如果没有当地干部群众文化素质的提高,也会造成新项目年年有,上马时轰轰烈烈,经营则冷冷清清,效益上惨惨淡淡,导致大量的扶贫开发资金沉淀流失。

  辛秋水认为,解决扶贫问题,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改变他们的这种贫困文化。通过向农村输入新文化、现代知识、逐步冲淡贫困文化。

  辛秋水扶贫的三件法宝

  “思想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我们要通过建贴报栏、阅览室、实用技术培训班,逐步褪去他旧的思想,代之以新的文化。”辛秋水说。贴报栏、阅览室、实用技术培训班正是辛秋水文化扶贫的三件“法宝”。

  作为一位社会学家,辛秋水不仅是一位理论家,更是一位实践家。1988年,他来到安徽省岳西县莲云乡,蹲点一年,亲自组织文化扶贫的实验。作为革命老区,岳西县经济发展明显滞后于其它地区,文化上也极端落后,据统计,1987年全县文盲、半文盲高达10万之众,占总人口的1/4,全部劳动力的1/2,而莲云乡则是岳西县的一个贫困乡,1987年全乡人均年收入不过192元。

  在莲云乡,辛秋水的三件法宝派上了用场:首先,他建立了科技图书室。该图书室拥有一套录放像机、26种报刊杂志、4100册图书。它成为当地农民学知识、学文化、学技术的重要场所。其次,在全乡7个村设立35个阅报栏,及时将党和政府的政策法令、时代信息、科技知识和各种文明的道德规范传递到封闭、穷困的山乡。辛秋水告诉记者,贴报栏贴的主要是《安徽法制报》和《农村科技报》等报纸。他认为,农村最需要的就是科学和法律。通过贴报栏,很多农民都获得了他们自己的需要的知识。有位农民原来养蚕不得法,自从在阅报栏上学到了养蚕技术后,1991年春养蚕收入就达4800元。有一位青年看到报上登载某地依法扶贫款的干部被惩办的消息,立即写信检举了一个犯同样错误的乡干部。再次,结合农村与当地的特点,举办各种实用技术培训班,为农村培训了大批科学种田生产能手和脱贫致富的技术骨干。许多人从这里学到一技之长,很快走出贫困。在文化扶贫的影响下,该乡很快形成一批拳头产品,如茶叶、蚕桑、药材、食用菌、禽畜和蔬菜等,其中食用菌、蚕桑、大棚蔬菜等已形成为岳西县重要的多种经济作物生产基地。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莲云乡人已经越过温饱线,朝着小康迈进。原中共安徽省委书记卢荣景对“文化扶贫”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称之为“自农村大包干以来,我省的又一创举”。“文化扶贫”的经验也在安徽省其它地方进行了推广。

  辛秋水说,“文化扶贫”究其实质就是用先进的生产力取代落后的生产力,用先进文化改造贫困的乡村文化,因而它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得到了农民的广泛欢迎。

  文化扶贫需要制度保障

  谈到文化扶贫,就不能不谈到辛秋水的另一项重要发明———村委会“组合式选举”。 村委会“组合式选举”是文化扶贫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创造。他认为,单一的制度设计如果没有一项辅助的情境变迁,其实施的效果就要大打折扣。除了“温饱”之外,农民群众也同全国人民一样有另一基本需求,那就是“民主”。而只有农民自己真正选出的村干部,才能真正为农民谋取利益。

  辛秋水设计的村委会“组合式选举”主要程序是由村民或村民小组推选村委会主任候选人3名~4名,每人提出自己的“组合”成员名单,在“竞选大会”上,他们在发表“竞选演说”的同时,公布自己的“组合”成员。与“海选”等选举方式不同的是,村委会主任候选人是带着一个“班子”来参加竞选的。辛秋水表示,为了争取村民的信任,他们就不会把自己“九亲六族”拉进来,更不会把名望不好、明显带有某种集团和经济利益关系的人,作为自己的“竞选”伙伴,否则,他就丢失选票。当然,他们也不会把同自己谈不拢的人组合到自己的班子中来。这样如果他当选了,他就能驾驭自己的班子,不至于变成“软班子,“散”班子。村委会“组合式选举”在莲云乡腾云村首先进行了试验,在岳西取得经验后,安徽省来安县等地也对这一制度创新进行了推广。

  “体制理顺,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是辛秋水常说的一句话。而没有好的制度,很多好的努力就会浪费。辛秋水告诉记者,没有好的制度辅助,“文化扶贫”同样会成为某些人的政绩工程,被扭曲,被人从中谋私。在多年的文化扶贫中,他就经历过有的政府部门以“文化扶贫”为名,大量申请经费却不用于真正的“文化扶贫”而去搞“黄梅戏进京”等形象工程;也经历过他申请到的扶贫物资被不合格的基层干部私自变卖谋利。对于记者提出的怎样才能建立起保证文化扶贫的效果的扶贫主体的问题,辛秋水毅然表示,我国应该借鉴西方经验,大力发展NGO(非政府组织),让这些组织承担起扶贫的大任。有关调查表明,与政府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工作相比,NGO等社会扶贫力量在微观层面更具优势,更加讲究专业化和精细化,因此也更易瞄准贫困人口,并更易采取灵活措施保证扶贫效果。

  对于文化扶贫和村委会组合式选举中的阻力,辛秋水认为最大的阻力不是观念和认识上的。他说观念和认识上的阻力是可以说服的,真正的阻力是隐藏在认识和观念背后的利益冲突。

  在采访中,记者深切感受到虽然辛秋水的探索得到很多领导和专家的肯定,但文化扶贫事业的发展还需要更多人的参与和更多的资金支持。若干年前,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毛里和子谈到辛秋水的文化扶贫时提出,为什么政府没有提供足够的财政补助,莲云乡文化扶贫中心一年只有一万元,一年杂志报刊都没有钱订。这项工作这么重要,培养人才就要花钱,并且要做长期性的工作。毛里和子说,如果日本近代有一点可借鉴的话,就是注重培养人才。“百年树人”是国家兴盛的大计,文化扶贫的方针既然已经取得明显效果,自然政府要给予充分的财政支持。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但记者在吃饭时确实看到,辛老添了几次饭的。虽然宾馆的碗也有点小,但辛老的“能饭”还是不容质疑的。发表于《中国改革报》2010年12月20日)

  

个人简介
生长于兴安岭,得山之刚诚; 求学于长江畔,爱水之柔灵; 工作于北京城,乐都之广博。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