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开始隐现当年老国企疲态

刘长杰 原创 | 2010-12-28 09:49 | 收藏 | 投票 编辑推荐

◎本报主笔 刘长杰

 

  一切的变化,看似意料之外,实为情理之中。从两年前的高歌猛进,到当下的束手无策,整合地方企业后的央企,开始逐渐隐现计划经济时代老国企的疲态,这种变化就是如此这般的历史逻辑。

  来自“网易第一线”题为《关铝央企化两年 巨亏但“不焦虑”》的报道称,2008年10月,山西地方国企、山西最大的综合性有色冶炼加工企业关铝股份将大股东关铝集团的股份无偿划转给央企中国五矿集团,从一家独立的公司变成了央企的一个大车间。两年后的今天,这个曾经是运城市第二家上市公司的企业,地方上的纳税大户,却面临持续巨亏和被暂停交易的退市尴尬。年报显示,关铝股份2008年亏损4.9亿,2009年亏损7.09亿,而2010年前三季度仍然持续亏损。与加入央企之前的表现不同,巨亏面前,关铝股份上上下下却表现出浓厚的“不焦虑”情绪:“这就是成为央企的好处。2008年金融危机,我们还是地方国企时,曾经出现连续五个月发不上工资,员工们都很焦急。成为央企之后,就再也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毫无疑问,所有熟悉或经历过老国企的人,都深谙这种味道——不焦虑。这种因国企产权不清而导致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闲适,恰恰是改革开放后老国企逐渐被市场经济抛弃的核心原因之一。

  计划经济年代,几乎所有的国企都喜欢躺在各级主管单位的怀抱,不愿面对市场,不愿承担风险。而退化了市场嗅觉、丧失了风险压力的老国企,既失去了市场判断和开拓的能力,又失去了承担风险、创造利润的动力。近乎党政机关一样的老国企,其体制弊端集中体现在以下四点:第一,企业主管不是来自市场的验证,而是来自行政的任命;第二,机构臃肿,尸位素餐者众;第三,老国企有很多属于垄断企业,竞争意识匮乏;第四,对老国企的监督乏力,市场压力的反作用力小,其对利润的追求动力不足。

  可以说,正是因为上述诸多积弊,才直接导致中国于上个世纪70年代后期最终选择了改革开放;而国企改革也在艰难前行了近30年之后,才基本结束。在国企改革后期,有很多难以突破体制阻碍和政府利益的老国企,一并归入央企了之。两年前,恰逢全球重化工业景气周期的波峰,伴随着重化工业的“国进民退”,各大央企疯狂扩张。以山西运城为例,2008年下半年发生了著名的央企化“百日激变”,后被业界称为“运城模式”,其在短短的150天内,运城最大的三家企业就集体变身为央企或地方国企。这其中,就包括关铝股份投身中国五矿集团。

  央企收购地方国企后,往往采取两种管理方式:一,子公司模式;二,车间模式。以抚顺铝厂为例,并入央企中国铝业后,抚顺铝厂只负责生产,原料和产品的购销、价格和市场、企业的未来,都统一由中铝负责。而被中国五矿收归旗下的关铝股份,也由一家独立的上市公司变身成为中国五矿的一个子公司。“我们宁愿当一个央企的车间,也不用自己势单力薄地去和市场争,那样风险太大了。”关铝股份副总经理张久明的话,一语道破当时地方国企傍上了财大气粗的央企的普遍心态。

  然而,企业一直恐惧的那种“和市场争”,恰恰是企业在市场上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企业应对市场其他竞争对手挑战的最重要的手段;企业一直试图回避的那种“大风险”,恰恰是刺激企业奋发有为的内在动力。

  没有竞争,就没有动力。没有风险,就没有利润。《孟子》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们认为,从关铝以这种“不争市场”、“不担风险”的心态加入央企的那一刻开始,它就完全丧失了应有的市场竞争能力;而今日的关铝之困,恰恰是“背靠大树好乘凉”这种老国企心态所赐。

  在进行了注资重组、拓展新业务、精简冗员这三把火之后,“不懂铝生产业务”的中国五矿,现在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关铝股份这架昔日的“挣钱机器”在自己的手中一步步走下神坛;而被垄断央企过去数年间短暂的繁荣所掩盖的国企固有疲态,也随之再度隐现。

  这种疲态,会成为改革开放前撞毁央企这艘“泰坦尼克号”的冰山吗?如果是,该由谁来阻止历史的再次重演?

       ***注:此文发表于20101228时代商报三经论坛,电子文档见 http://epaper.lnd.com.cn/sdsb/20101228/index.htm 。

个人简介
刘长杰,男,1972年出生,内蒙古赤峰人。 内蒙古大学国民经济管理专业(90级)毕业,吉林大学项目管理工程硕士(MPM)。 现任《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编辑,辽宁广播电视台特约评论员(“财智聊吧”,“理财这点事”),《经济观察…
每日关注 更多
刘长杰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