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国股市最令人郁闷的三件事

蓝春锋 原创 | 2010-12-30 17:01 | 收藏 | 投票

  中国股市,中国特色。二十年发展历程,既要看到尚福林先生总结的五大成就,更要看到存在的许多不足,如国民经济的晴雨表经常失灵,成了全球瞩目的“融资天堂”,融资者与投资者反差如此之大等等。是好?是坏?有待时间检验,有待实践说话,有待大家评说,更有待制度修正。

  一、新股PE为什么会这么高?自从去年6月新股发行重启以来,在“市场化定价”的名义下,新股发行明显呈现为“三高”发行,股票的发行市盈率越发越高。虽然从今年11月1日起,新股发行进行了第二轮改革,但它仍然没能阻止新股发行市盈率向高处发射的步伐。近期发行的股票出现了中小板新股150倍PE、主板新股87倍PE的情况,,再次创下新股PE新高。这么多泡沫化发行的高价新股,进一步加剧A股市场的投资风险,导致新股股东“泡沫富翁”与中小投资者大多亏损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一状况,难道监管层没有看到吗?难道这是一个合理的经济现象吗?难怪一些中小投资者在责疑:证监会发审委成员的认知水平是不是太低了?监管层的有效监管能力是不是太弱了?股市作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的功能是不是丧失了?我们对于股市的信心是不是太强了?从全球主要资本市场来看,新股发行大多维持在10-20倍PE之间,由于交易制度、法律严格等因素影响,其新股更多体现的是一种理性,其上市后的定价往往取决于公司发展与股东回报情况。监管层中的一些海归人士,动不动就拿西方发达国家的交易规则说事,为什么在新股PE方面不好好地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呢?

  二、新股发行为什么会这么多?截至12月24日,2010年沪深两市共有349家公司首发(IPO),融资规模高达4717.93亿元,如果再考虑增发和配股的话,募集资金总额达9563.33亿元,分别超越2007年4593亿元的IPO历史融资和8172.49亿元募集资金总额的纪录。A股融资额一举登上了世界第一的“宝座”。但是,令人感到不解的是,与老上市公司龙头企业相比,近年新上市的新股大多没有竞争力,甚至出现业绩大幅下滑等情况。如首批创业板公司网宿科技在去年挂牌的当季业绩即出现亏损;今年7月15日,创业板挂牌的国联水产在上市第八个交易日即发布公告称,预计中期亏损1200万-1400万元,引起市场一片哗然;而大金重工在挂牌两个交易日即“变脸”,进一步刷新了新股业绩“变脸”的最快纪录。在此背景下,投资者除了投机成风、短炒为主、用脚投票之外没有别的选择,价值投资根本无从谈起。今年年初和4月底、5月初,A股市场先后出现两轮破发潮。今年上市的股票中,有100多只股票破发或曾经破发过。如前两天新上市的沪市主板股票“亚星锚链”,在上市次日即跌破发行价,成为破发一簇的最新成员。不过,站在融资者的角度而言,这样的股市可真是天堂。统计显示:今年上市的340多只新股中,持股市值上亿元的个人股东高达824位,且主要集中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相当于平均每只新股上市就有2.4位亿万富翁产生,难怪一些企业弄虚作假也要把企业搞上市去。

  三、A股表现为什么会这么差?对大多数A股投资者而言,2010年又是一个收成惨淡的年份。截止12月28日收盘,上证综指全年下跌16.6%,在全球所有股市中排名倒数第二,也是“金砖四国”中唯一下跌的市场。众所周知,今年全球最“熊”的股市是饱受欧债危机困扰的希腊股市,其雅典ASE综合指数今年初以来下跌34.24%。日前备受关注的西班牙IBEX35指数前几天还以15.35%的跌幅居于全球倒数第二,但上证综指在年末“发力”,赶超西班牙股市,“夺得”倒数第二名,实在是出乎意料。毕竟,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在位居全球前列,外贸、工业、投资、农业、服务等都保持健康、较快发展,作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A 股表现实在是太伤广大投资者的心了。有调查显示,2010年在股市上赚钱的股民不足20%,近70%的股民亏钱。A股表现为什么会这么差?尽管《人民日报》及各大媒体都在分析,但笔者认为在同一市场中,融资者、投资者双方地位、结果竟然如此之悬殊, A股市场的发展理念、机制设计、监管方式真得到了需要好好改一改的时候了。不然,一再以凄惨的回报率刺痛投资者的心,那么股市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又从何谈起呢?(声明: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个人供职单位和刊登媒体意见)


  

个人简介
出生于赣南,求学于京西,就业于浙北,金融从业20多年,持续关注金融对经济\经济对金融的影响。本站为本人学习及原创作品刊发网站,转载文章仅供本人学习之用途,版权归原作者,原创作品若转发引用请注明出处。
每日关注 更多
蓝春锋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