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知识

白贵才 原创 | 2010-02-27 08:31 | 收藏 | 投票

  西方经济学知识要点

  {均衡价格理论}

  [需求]

  1、需求,指居民在某一特定时点上,在某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须两个条件:一是消费者购买欲望,二是有购买能力。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决定因素:价格,相关商品价格变动,收入水平及社会收分配的均等化程序,消者嗜好或社会消费风尚,预期,人口数量和结构的变动,消费政策。

  2、需求定理是指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即对其需求量随该商品本身价格上升而减少,相反随该商品本身价格下降而增加。注意:一是在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不变这一假定前提下,说明商品本身价格与对它的需求量之间隔的规律性关系;二是说明的一一般商品规律;三是当商品本身价格不变,而其他影响需求的因素发生变动时,就会引起需求水平的变动,图示上的需求曲线就会发生平行移动。

  [供给]

  1、供给,指厂商在某一特定时点上,在某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商品量。作为供给应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生产者愿意提供商品,二是有提供能力。影响因素:价格,相关商品即互补关系或替代关系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生产要素价格,生产技术变动,厂商预期、目标,政府采购政策等。

  2、供给定理,指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商品供给量与其价格之间成同方向变动,而其供给量随该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增加,相反则减少。注意:一是其他因素不变是前提,二是一般商品规律,三是商品本身价格不变而影响商品供给的其它因素发生变动时,就会引起供给水平的变动,图示上的供给曲线就会发生平行移动。

  [均衡价格]

  1、均衡价格是一种商品的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达到均衡状态时所形成的价格。需求价格是居民对一定量的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供给价格是厂商为提供一定量的商品所愿意接受的价格。在市场价格波动和供求的变动过程中,供给量与需求量达到一致,便形成均衡价格。

  2、需求水平与供给水平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需求水平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供给水平的变动则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

  3、看不见的手,指市场机制(亚当·斯密)核心是价格机制。

  [弹性理论]

  1、需求的价格弹性,指价格变动而引起的需求量的相应的变动率,用弹性系数表示。五种情况:完全无弹性,有无限弹性,单位需求弹性,缺乏弹性,富有弹性。

  2、需求的收入弹性,指因收入变动而引起的需求量的相应的变动率,用收入弹性弹性系数表示。

  3、需求的交叉弹性,指相关的两种说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另一种商品听需求量变动的比率。用交叉弹性弹性系数表示,此系数的含义是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率与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动率的比值。

  4、供给弹性,指供给的价格弹性,即因价格变动而引起的供给量的相应的变动率。五种:无弹性,有无限弹性,单位供给弹性,富有弹性,缺乏弹性。供给弹性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供给的难易程度,还与产品生产周期的长短、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因素有关。

  5、弹性理论的深化和运用:珠网理论

  {消费者行为理论}

  [欲望]是一种缺乏的感觉与求得满足的愿望,是人们的一种心理感觉。特点是其无限性,但有轻重缓争之分,有不同的层次。消费者行为的出发点是欲望,归宿是欲望的满足。五个层次:一是基本生理需要,二是安全需要,三是社会需要(感情,爱,归属感)四是尊重感的需要(自尊心及受人尊重)五是自我实现的需要。第一种是生存的需要,后四种是心理需要。

  [效用]指商品或劳务满足人们欲望的能力。欲望是一种心理现象,所以效用也是一种主观心理概念。它没有客观标准,完全取决于消费者消费该物品时的主观感受。因而与使用价值不同,使用价值是物品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具有客观性。

  [基数效用论,边际效用分析]

  1、总效用,指从消费一定量某物品中所得到的总满足程度,即效用总和。个人消费的商品或劳务量越多,总效用就越大,但总效用的增加既不等比例,也不是无限的。

  2、边际效用,指消费量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消费增量所引起的效用增量为边际效用。当边际效用为正数时,总效用是递增的;当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达到最大;当边际效用为负数时,总效用递减。这就是基数效用论者用效用表示的边际效用与总效用的关系。

  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同一物品的每一单位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满足是不同的,随着某物品消费量的增加,总效用一直是增加的,但边际效用却是一直减少的西方经济学把这种边际效用递减趋势称之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人的生理或心理对某种连续刺激的反应,随消费量的增加使满足程度递减,甚至还会出现反感或抵制;二是物品本身具有多种用途,消费者总是先把它用于最基本需要上,这时满足程度最大,随物品消费量增加消费者把物品用在不同层次需要上,从而使其用途越来越次要,边际效用也就递减了。

  4、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与需求定理,据需求定理,需求量与其价格成反方向变动,其原因就在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起作用。因而,消费者为购买该物品所愿付出的价格就会下降。这样,该物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必然出现反方向变动。但实际市场价格并不一定等于这种价格。

  5、消费者剩余,指消费者愿对某物品所支付的价格与他在市场上实际必须支付的价格两者之间的差额。这是当代西方经济学家用来说明福利增加理论的依据。认为只要消费者愿意付出的价格大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就得到了心理上的较大满足,也就是得到福利了。显然,消费者剩余并非消费者实际收入的增加,只是一种心理上的感受。然而消费者行为是受心理状况支配的,因而其概念的提出有一定意义。

  6、消费者均衡,指在倾向收固定不变条件下,消费者通过合理配置自己的收入使总效用或满足达到最大化。假定条件:货币收入和价格既定,消费者嗜好既定,并用每一单位货币不论购买那种商品,所得到的边际效用都相等。消费者均衡条件的公式,一是说明消费者均衡的限制条件,二是说明消费者均衡的实现条件。西方经济学认为,消费者达到最大满足的理想状态,便是达到效用最大法则的条件,实现了消费者均衡。

  [序数效用论:无差异曲线分析]

  1、无差异曲线,序数效用论者认为,不能用基数表示效用数值的大小,而只能用序数表示消费者的偏好顺序和效用水平。这种按序数偏好程度计量、比较效用的方法称为序数效用分析。

  无差异曲线是序数效用论者分析消费者行为的基本工具。无差异曲线是消费者感觉满足程度无差异的商品组合点的轨迹,是消费者主观嗜好的几何表现。消费者可能对两种商品同样偏好,并且他对选择这两种商品所感到的满足程度无差异。在消费者满足程度不变时,可有多种商品组合点的选择。无差异曲线上任何一个对应点代表某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组合,给消费者带来的满足程度是相同的。无差异曲线的特征在图上代表某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组合,给消费者带来的满足程度是相同的。

  边际替代率是消费者在保持相同总效用时,增加一单位某商品量就需要许诺一定量的另一种商品,而减少的商品消费量与所增加的另一种商品消费量之比,便称之为边际替代率。边际替代率呈递减趋势,因为替代商品和被替代商品的量呈反方向变动,因此其用以替代商品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从而边际替代率也是递减的。

  无差异曲线分析消费者行为时,消费者均衡的限制条件是消费可能线。

  2、消费可能线,又称预算线或等支出线,它是座标图表上用来表示在收入和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数量最大组合的曲线。只有在消费可能线上的任意一点上,才是消费者所能实现的最大限度的购买。

  3、消费者均衡,序数效用论者,把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综合在一起,解决消费者把主观选择和客观限制结合起来的问题,以求得最大的总效用,获得最大满足。只有在消费可能线和无差异曲线的切点上,消费者既能把有限收用光,又能取得效用最大满足,实现消费者均衡。

  {厂商均衡理论,要素的投入与成本——收益理论}

  [生产要素与生产函数]

  1、生产是指把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组合并制成产品的行为,是将投入变为产出的过程。生产要素是指生产中所投入的各种经济资源。包括: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四大要素,才能最重要。

  2、生产函数,西方经济学把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某一组合与产量之间储存关系称之为生产函数。西方经济学家很早就以函数的形式概括出:它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之下,生产要素的数量及某种数量的组合与它所能生产出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储存关系。但需要指出:如果其他生产要素固定不变,仅增加某一生产要素所增加的收益迟早会出现递减现象,这就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3、技术系数,指为生产某一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之间的组合比例。生产函数总是在一定技术水平下的生产函数,如果技术条件发生了变化,生产函数,亦将发生变化。因此,一定的生产函数总是同一定的技术条件相适应的。所以,技术系数又分为固定技术系数和可变技术系数。各种生产要素之间相互具有某种替代性,多用某一种生产要素就可以少用另一种生产要素。在多数情况下,生产中所采用的生产技术系数是可变的。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1、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总产量是一定时间内投入生产要素之后所得到的总产出量;平均产量是指平均每单位某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产量;边际产量是指某生产要素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产量。

  2、生产要素合理投入的确定,首先要根据厂商的目标是使平均产量最大还是使总产量达到最大而定,其次若厂商目标是利润最大,就要考虑成本、价格及收益方面的因素。

  3、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边际收益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某种可变的生产要素连续投入到一种或几种不变的生产要素中时,初始会使产量增加,但当它的连续投入达到一定限度后,产量的增加会逐渐减少,直至最后使产量绝对地减少,这就是边际收益(产量)递减规律。

  [两种以上生产要素的连续投入:规模经济]

  1、规模经济,在生产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厂商采用一定的生产规模而能由此获得的经济上的利益。换言之,它是指所有生产要素同时变动,从而使生产规模变动时引起产量的增高。可有三种情况:规模收益递增,规模收益不变,规模收益递减。

  注意:该规律发生作用的前提也是技术水平不变,也不改变原有的技术系数,在这种情况下,两种生产要素均在量上同比例地增加。因此,所引起的产量或收益的变动情况也分为三个阶段。但规模经济规律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有区别的。

  2、内在经济与内在不经济;

  内在经济是指一个厂商在生产规模扩大时由自身内部所引起的产量与收益的增加。引起内在经济的重要原因:使用更加先进的机器设备;实行专业化生产;管理效率的提高;使副产品能得以综合利用;在生产要素的购买和产品的销售方面会占据有利地位。

  内在不经济,指一个厂商由于本身生产规模过大而引起其产量或收益减少。原因:管理效率的降低,各种费用大大增加等。

  3、外在经济与外在不经济;

  外在经济指整个行业生产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后,给企业所带来的产量与收益的增加。原因:随着整个行业规模的扩大,给企业发展带来服务和方便,从而使其成本降低,使产量和收益增加。

  外在不经济,指整个行业生产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后,给企业所带来的产量与收益的减少。原因:随着整个行业规模的扩大和产量的增加,造成生产资料和运输等方面的紧张以及使产品销售造成困难,从而使成本增加,产量与收益减少。

  4、适度规模,指一个企业、公司甚至一个部门在生产和经营上讲其规模既不能过小也不能过大,从企业生产要素的连续投入讲应当适度。适度规模原则,即是在生产和经营中保持规模收益不变,适度规模的大小与技术水平、市场竞争、企业投资成本等方面有关。

  {成本——收益分析}

  [等产量线],是在座标图上表示两种生产要素的不同数量组合可以带来相等总产量的一条曲线。它表示,某一固定数量的产品可以用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不同的数量组合来实现。

  [等成本线]又称企业预算线,是指平面座标图上用来表示生产者的总成本和生产要素价格既定条件下,生产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至少的数量的最大组合曲线。

  [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确定] 如果把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放在一个图上,等成本线必定与无数条等产量线中一条相切于一点。在这切点上才能实现生产要素的最造组合。当有不同成本时,便会有不同的等成本线,若不同的等成本线与不同的等产量线相切,就会有不同成本条件下不同的生产要素最适组合,将这些切点连接起来便得到一条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扩张线。该扩张线的含义是:若厂商沿着这条线扩大生产,就可以始终实现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从而使生产向有利的方向扩展。

  [生产可能性曲线] 从一个企业到一个地区、一个社会,生产的扩张,总是要受到它的技术和资源条件的限制。在一定的技术和资源条件下,最大产量的限度便是生产可能性。在平面座标图上用以表示一定技术和资源条件下所能达到的两种产品最大产量的组合的曲线,即称为生产可能曲线。它可用来选择各种生产组合,也可说明生产潜力和生产过度问题。线上的各点却是能实现的最大产量组合。在既定的技术和资源条件下,为了增加一种产品,就必须同时减小另一种产品,所增加的某种产品的数量与所减少的另一种产品的数量之比即称边际转换率。

  [机会成本]资源不仅有稀缺意义,而且其用途可以有多种选择。当把一定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或获取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另一种产品数量或放弃的另一种收入就是生产某种产品或获取某种收入的机会成本。该概念的用途:用它可以进行经济效益比较,以便使资源的利用达到最大可能的收益。其运用条件:一是所使用的资源本身有多种用途;二是资源可以自由流动而不受限制;三是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利用。如果不具备这些条件,就无法比较两种生产或两种收入,从而也就失去机会成本本身的意义了。

  [短期成本分析] 短期成本包括短期总成本、短期平均成本、短期边际成本。

  短期总成本是短期内为生产某一特定产量的产品所花费的全部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两部分。

  短期平均成本是短期内平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花费的成本,它也分为平均固定成本和平均可变成本。

  短期边际成本是指短期内厂商每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总成本量。

  [长期成本分析]长期成本包括长期总成本、长期平均成本、长期边际成本。

  长期总成本是指长期中生产一定量产品所花费的成本总和,其变动规律是随产量变动而变动,其曲线的变动是随产量增加而增加,且开始快,后慢,最后又增加得快。

  长期平均成本是长期内平均每单位产品所花费的成本,其曲线是若干个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线,表明在长期中平均成本的变动较缓慢。

  长期边际成本曲线也是一条与长期平均成本相似的变动较平缓的“U”形线。

  [收益分析]收益指厂商出售产品后得到的收入,它可分为总收益、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

  总收益是厂商销售一定量产品所得到的全部收入。

  平均收益是厂商平均每销售一单位产品所得到的收入。

  边际收益是厂商每增加一单位产品的销售乐增加的收入。

  [利润最大化原则]

  利润最大化原则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如果每多生产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益大于生产这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成本,意味着还有生产潜力,厂商增加生产是有利的。如果供过于求,价格下降,厂商边际收益减少,边际成本增加,直至两者相等,方是利润最大化的产量。若出现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即意味着收益小于成本,亏损,这时厂商须通过减产才会恢复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的产量,以实现最大化。

  注意:现实的市场条件对利润最大化总是制约的,不同的市场结构下,收益的变动规律会有所不同。

  [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1、完全竞争的含义及条件;

  完全竞争是指那种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实现完全竞争的条件有:市场上有大量的买者与卖者;不存在产品差别都是同质的;各种生产资源流动完全自由不受任何限制;市场信息是畅通的,买卖双方都对市场信息有着充分了解。

  2、完全竞争市场上的供求价格及收益;

  完全竞争市场上,某种产品的市场价格是由整个行业的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的力量共同决定的。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下,对个别厂商而言,一,它是既定价格的遵者,其产品无法影响市场价格水平;二个别厂商每增加一单位产品销售,其边际收益是不变的,边际收益=平均收益,三,需求无限,在座标图上,需求曲线是一条与横轴下平行并与边际收益或平均收益曲线相重叠。

  3、厂商均衡;

  在短期内,由于厂商无法根据市场需求来调整自己生产要素的投入,从整个行业看,可能出现供给大于或小于需求的情况,因此在短期内,厂商实现均衡的依据是边际收益=边际成本。但在长期内,情况就不同了。厂商为了取得最大利润,通过调整生产要素及生产规模、使整个供求均衡,从而实现长期厂商均衡。条件:边际收益=平均收益=边际成本=平均成本。

  [其它市场]

  1、完全垄断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完全垄断指整个行业的市场完全处于一家厂商所近年状态的市场结构。形成完全垄断的条件:一,政府特许的私人完全垄断;二,政府借助于政权而形成的对某一行业经营的完全垄断;三,对某些产品生产特殊技术的控制;四,对某些特殊自然资源的控制。

  完全垄断下厂商均衡条件:无论长期还是短期,边际收益=边际成本,并且厂商通过垄断价格始终存在着垄断利润。

  2、垄断竞争市场上的均衡;

  垄断竞争,指一种既要有垄断又有竞争,既不是完全垄断又不是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形成条件:产品之间存在着差别和厂商的数目较多且彼此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

  垄断竞争市场上,厂商的短期均衡与完全垄断下的均衡完全相同,即均衡实现条件也是:边际收益=边际成本,且因为各自的垄断还可以获取超额利润。而长期均衡条件是边际成本=边际收益;平均收益=平均成本。

  3、寡头垄断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寡头垄断指少数几家厂商垄断了某种产品防至整个行业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从而对市场价格和产量形成垄断,但他们之间又有不同形式的竞争。寡头垄断市场通常存在于重工业部门,特别是钢铁、汽车等类行业更为普遍。这说明寡头垄断的形成,首先是由产品的生产和技术要求决定的,当然,寡头们也采取一些排他措施。

  在寡头市场上厂商作出价格和产量决策时不仅要本身的成本与收益情况,而且要考虑到自己对市场的影响以及其他寡头可能作出的反映。寡头垄断条件下的价格一般通过协定或默契而制定的,这被称为操纵价格。这种价格一确定后,一般不易变动,但垄断寡头协议具有不稳定性。

  [四类市场利弊比较]

  (一)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价格机制可以充分发挥其“看不见的手”的作用,调节整个经济的运行。

  利:

  (1)实现社会的供给与需求的大致相等,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

  (2)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在长期均衡时所达到的平均成本最低点,使生产要素的效率得到较有效的发挥,使资源配置得到最优化的配置。

  (3)长期均衡时能达到平均成本最低点,使消费者在既定的收入之下得到较大的利益。

  弊:

  (1)各厂商的平均成本最低并不一定就是最低的社会成本。

  (2)产品无差别这一条件若是现实的,那么消费者的多种需求就难以得到满足。

  (3)各厂商的生产规模均不会很大,因而对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的科技进步或技术突破、大的社会工程等等均会无法实现。

  (4)在现实经济中,完全竞争市场是极为罕见的。

  (二)

  完全垄断市场:

  弊:

  (1)垄断厂商可以通过高价少销来获得超额利润,这就会使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利用。

  (2)垄断厂商控制了市场也就控制了价格,引起消费者剩余的减少和社会经济福利的损失。

  (3)垄断利润的存在是垄断厂商对整个社会的剥削。

  (4)垄断的存在对技术进步也是一种阻碍的力量。

  利:

  (1)政府对某些公用事业的垄断并不以追求垄断利润为目的,公用事业由政府出面组织并进行垄断经营对全社会有一定的益处。

  (2)垄断厂商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因而能更为有力的促进技术进步。

  (三)垄断竞争市场

  (1)在平均成本上,垄断竞争市场上的平均成本比完全竞争市场的高一些,比完全垄断市场的低一些。

  (2)在价格上,高于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价格,低于完全垄断条件下的价格。

  (3)在产量方面,垄断竞争条件下的产量一般要低于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产量而高于完全垄断条件下的产量。

  (4)垄断竞争有利于激励厂商的创新。

  (5)垄断竞争条件下会使销售成本主要是广告成本增加,从而增加了总成本和平均成本。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垄断竞争从总体上看是利大于弊的,它在现实经济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市场结构。

  (四)寡头垄断市场:

  利:

  (1)可以实现规模经济,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2)有利于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

  弊:

  各寡头之间的勾结往往会抬高价格,从而使消费者的利益和整个社会的经济福利均受到损害。

  {分配理论}

  [边际生产力理论为基础的分配理论]

  1、边际生产理论;

  边际生产力,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最后追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所形成的生产率。在其他生产要素投入不变的条件下,某一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时,其边际收益产量是递减的,从而边际生产力也是递减的。

  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和提供者,被认为是按照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或边际收益产量而取得各自报酬的。

  2、以边际生产力来决定的工资与利息;

  工资取决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即厂商雇佣的最后一个工人所增加的产量或收等于应付给所有工人的工资水平。只有在工资水平等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时,厂商才会维持现有的工人人数。

  利息取决于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当劳动不变时,厂商所使用的最后那一单位资本所增加的产量,便是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它决定了利息率高低。只有利息率等于资本的才会维持现有的资本使用量。

  [以均衡价格理论为基础的分配理论]

  1、生产要素的需求与供给;

  需求: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来自生产者而不是消费者,决定因素:一,利用该生产要素生产出来的产品的需要程度;二,生产中的技术状况,三,各生产要素之间替代关系及互补关系,四,相关的生产要素之间的相对价格状况。

  供给:生产要素的供给与一般商品的供给一样,会随着价格的变动而同方向变动。

  2、工资理论;

  工资是劳动这种生产力的价格,它是由劳动的需求和供给决定的。

  从需求方面看,工资取闷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如果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大于工资,厂商就会增加对劳动的需求,反之,厂商就会减少对劳动的需求。

  从供给方面看,工资取决于两个因素:一,劳动的成本,二,机会成本。在一般情况下,劳动的供给与工资水平成同方向变动,但工资增至一定程度后如果再继续增加劳动的供给便不但不会增加,反而会减少。

  工资水平的决定是劳动的需求和供给两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即当劳动的需求和供给一致时,就决定了工资水平。

  西经学认为,现实中的劳动市场是一种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既存在工会对不起劳动供给的垄断,也存在着厂商对劳动需求的垄断。此外,还有其他经济的或非经济的因素。

  3、利息理论

  利息是资本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它取决于由资本的需求和供给决定的利息率。

  从需求方面看,利息取决于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即取决于最后借入的那一单位资本所带来的收益,因此,资本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从供给方面看,利息取决于借贷资本的供给成本,取决于现期消费与未来消费的替代率,人们进行储蓄,放弃现期消费是为了获得利息。由于利息率与储蓄(资本供给)成同方向变动,因此,资本的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可贷资金的需求与利息率成反方向变动,可贷资金的供给与利息率成同方向变动。可贷资金的供求决定了利息率的水平,利息率的调节会使资本市场的供求达到均衡状态;利息存在可鼓励少消费、多储蓄。

  4、地租理论;

  地租是土地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地租是由土地的需要和供给决定的。

  从需求方面看,地租取闷于土地的边际生产力,由于土地的边际生产力也是递减的,所以土地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下方倾斜的曲线。

  从供给方面看,由于土地的供给是有限的或固定的,所以土地的供给曲线是一条与轴垂直的线。

  这样,需求就成为决定地租的唯一因素。在现实经济中,土地并非都是同质的,由于土地肥沃程度和地理位置的不同,还会产生级并地租。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对土地的需求不断增加,地租有不断上升的趋势。

  5、利润理论

  正常利润:是企事业家才能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它包括在成本之中,它的决定和工资一样,取决于对企业家才能的需求和供给。

  超额利润,指超过正常利润的那部分利润,有三来源,即创新、风险、垄断。

  利润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原因[课本119页]:一,利润是对企业家才能的报酬,所以它既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率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率的报酬;二,利润是投资的吸引力,经济增长不能没有投资,从而也不能没有利润;三,超额利润是创新的动力,没有创新,便没有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四,利润促使那些有风险的企业或行业也有人愿意承担投资;五,利润刺激厂商去取得和巩固其垄断地位,包括专买和专卖的地位;六,较多的利润会刺激其他厂商调整自己的经营或退出某一行业,加入另一行业,从而有利于某一行业防至整个社会经济资源的重新配置。

  [社会分配均等程度的衡量]

  1、洛伦茨曲线,是用来反映社会收分配平均程度的曲线。洛线与绝对平均曲线越接近,表示社会收分配越平均;反之,与绝对不平均曲线越接近,表示社会收分配越不平均。此线还可表明社会财产的均等化程度。

  2、基尼系数,据洛线可以计算出反映社会收分配平均程度的指标,这一指标就是基尼系数。基尼系数越小,收分配越平均;反之越不平均。

  3、二线的运用,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可以用来对各国收入分配均等化程度以及各种政策对于收入或财产分配均等化的效用进行比较。

  [分配理论的进一步补充:人力资本理论,经济福利理论和平等与效率关系学说]

  1、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指导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资本,如劳动者的文化和技术水平及健康状况。人力资本的特点在于它与人身自由相联系,不随产品的出卖而转移。人力资本是通过人力的投资而形成。是对劳动者的健康和文化技术水平提高发生作用的一种投资,主要包括教育支出、卫生保健支出等,其中最重要的是教育支出。

  西微经认为,教育成本分为教育费用和学生受教育过程中的机会成本之和。教育的收益是受教育者在经济上的受益,教育成本与收益之比可计算出教育的收益率。

  对于个人讲,教育的收益被认为是递减的,因为学生受教育时间越长,在一生中取得收入的年龄会少于受教育时间短人的工作时间。可见这会影响人们对升学和就业的选择。但它可通过工资率差别的调整影响人们对升学和就业的选择。这就是说,人力投资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可增加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生产力发展。

  2、关于经济福利理论:

  (1)经济福利理论,西经所解释的福利分为社会福利和经济福利。经济福利被认为是用货币直接和间接加以计算的。西经家庇古认为,福利是由效用构成的,效用可以用货币来计量,以此表示福利的多少和福利的增减。一国经济福利的增加表现为一国国民收入量的增加。

  (2)经济福利的基础,庇古的经济福利理论是建立在基数效用论基础上的,但其之后的一些西经家摒弃了基数效用论,转而采用了序数效用论,并用经济效率概念用于衡量社会福利能否达到最大化。还有一些当代西家认为,福利所得到的最优状态不止一个,也可能不只是一生中,因此,要进一步考察各种影响福利的变量不同配合的可能性。按照西经解释,个人的自由选择是个人福利的决定因素,社会福利总是随着个个福利增减而增减。所以要促使社会福利最大化,政府应当保证个人自由选择的可能性。

  3、平等与效率的交替问题

  西经学中收入分配和经济制度的讨论逐渐展开了平等与效率的讨论。认为,平等是社会成员在收入分配上的均等化程度。效率是指资源的有效配置。平等与效率间的抉择是最大的社会经济抉择。平等与效率的矛盾表现在:

  按标准分配国民收入,能保证经济效率的提高,但会引起收入分配的不平等;按需要标准和平等标准分配国民收 ,有利于收分配均等化,但不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分配原则是效率优先的,但由于市场经济本没有实现收入分配平等的机制,因此,收入分配不公问题要通过政策来解决。

  [政策与主张课本上无,194、195、196页]

  [市场失灵]课本135页

  帕累托最优:指具有以下性质的资源配置状态,即,任何形式的资源重新配置,都不可能使至少一人受益而同时又不使其他任何人受到损害,亦即资源达到的最优配置状态。

  市场失灵:建立在一系列理想化假定基础上的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及其效率在现实中越来越难以找到,现实的市场经济机制越来越无法导致资源的最优配置,从而表现出市场机制的调节失灵。

  导致市场失灵的市场经济内在局限性四个方面:市场势力、外部性、公共产品和信息不充分与不对称。

  [制约市场势力的公共政策]

  市场势力指在市场上制约价格按照供求关系自发形成的力量。

  一是对市场势力进行公共管制;公共管制指政府有关部门对公用事业的价格和产量等进行的管制。

  公共管制的措施:A价格管制,最高限价;B市场准入和退出管制;C对企业既定的产品提出数量、质量和安全要求。

  二是反托拉斯法。

  劣币驱逐良币定律[格莱兴定律]:同一种金属铸币,由于其重量与成色的差别,在按同一面值流通时,良币会很快退出流通领域,转化为贮臧,而使市面上充斥的都是劣币。

  [外部性造成的“市场失灵”及其规制政策;

  外部性,指企事业或个人向市场之外的其他人所强加的成本或利益。外部性有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之分,积极影响双叫正外部性或外部经济,如新发明、接种疫苗、教育投资、国防建设;消极影响又叫负外部性或外部不经济,如生态失衡、环境污染、噪音释放、在公共场合吸烟、汽车排放废汽。

  外部性又分为生产的正外部性(生产的外部经济)和消费的正外部性(消费的外部经济)生产的负外部性(生产的外部不经济)和消费的负外部性(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生产的正外部性,指生产者的经济行为产生了有利于他人的影响,而生产者却不能从中取得报酬,如蜂蜜的生产者和苹果的生产者相互提供正外部性。

  消费的正外部性,如养花用以观赏,给邻近养蜂人带来好处。

  生产的负外部性,上游钢铁厂排废水污染下游的养鱼场。

  消费的负外部性,如公共场所吸烟,危害被动吸烟者。

  政府的反外部性计划:

  一是直接管制;

  二是以市场为基础的政策:A征税和给予补贴,这种方法被称作“庇古税”方案。西经家认为,政府通过征税和给予补贴方案,使得私人成本和私人利益与相应的社会成本和社会利益相等,实际就是要通过以市场为基础的政策向私人提供符合社会效率的激励,使得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重新被“看不内的手”引导至效率水平,使得矫正之后的产品市场量等于社会的最适量。B发放可交易的排放许可证。

  私人解决方案:

  一是使用企业合并的方法;

  二是利益各方协商、谈判;

  三是其他方案。如学校接受校友,公司和基金会的捐赠,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教育对社会具有正外部性。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国民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1、两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假定整个社会经济只分为厂商和居民户两在部门。在该经济中居民户向厂商提供各种生产要素(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并得到相应的收;居民户再用这些收向厂商购买和消费各种产品与劳务;厂商购买居民户提供的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生产,并向居民户提供各种产品与劳务。这样,居民户出卖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收入与厂商出卖各种产品与劳务所得到的收入相待。那么该经济就能以不变的规模运行下去。

  如果把两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流量循环模型看成是一个环形管道的话,那它不是封闭的,而是存在一个注入口和一个漏出口。所谓注入是的厂商得到的追加投资;漏出是指居民户用一部分收入作为储蓄。这样,为了保证国民收入的循环流转顺利进行,可以作这样的假定:居民户把储蓄存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中,银行或其它金融机构又把这些储蓄贷给厂商,厂商便利用垡作为投资,从而使漏出量(储蓄额)又回到循环流转的环形管道中。如果是居民户用储蓄购买厂商发行的有价证卷,厂商利用证券销售的收入来作为投资,结果也是一样的。

  因此,在两部门经济中,居民户把储蓄存入金融机构,而厂商则从金融机构获得投资。如果通过金融机构,居民户的全部储蓄都转化为了厂商的投资,即储蓄等于投资,那么该经济仍可正常运行下去。反之亦然,若储蓄不能全部转化为投资,那么该经济便不可能按原有规模正常地进行。可见,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均衡的条件是投资等于储蓄。

  2、三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三部门经济是指整个社会经济由厂商、居民户和政府三个部门组成。在该经济中,政府的经济职能是通过税收与政府支出来实现的,即政府通过税收与支出跟居民户和厂商发生联系。因此,在三部门经济中,经济要想保持正常的运行,不仅要使投资等于储蓄,而且要使政府得自居民户和厂商的税收与向居民户和厂商的支出相等

  3、四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四部门经济是指整个社会经济由厂商、居民户、政府和国外经济这四个部门组成。在该经济中,国外部门的作用是:作为国外生产要素的提供者,向国内各部门提供产品和劳务,这对国内来讲便是进口;作为国内产品与劳务的需求者,向国骨进行购买,这对国内来讲便是出口。因此,在四部门经济中,经济若要保持正常的运行,便不仅要求投资等于储蓄,政府税收等于支出,而且要使所有的进口等于出口。

  4、从总需求与总供给角度看国民收入均衡条件;

  (1),两部门经济。总需求表现为居民户的消费需求和厂商的投资需求。总供给是全部产品与劳务供给的总和,由于产品与劳务是由各种生产要素生产出来的,所以,总供给便于各种生产要素供给的总和。生产要素供给的总和可以用各种生产要素相应得到扭入的总和来表示,即用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的总和来表示。而各种生产要素相应得到的收入中,除了用于消费的那部分收外,余下的收入便是用于储蓄。所以,总供给=消费+储蓄。如果以AD代表总需求,以AS代表总供给,以C代表消费,以I代表投资,以S代表储蓄,则AD=AS可以写成C+I=C+S,即I=S。

  换言之,在两部门经济中,投资等于储蓄时的国民收入便是均衡的国民收入。如果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或投资小于储蓄时,就意味着供给过多,或需求不足,产品大量卖不出去,这样价格必然下降,迫使厂商不得不缩小生产规模,国民收入处于萎缩状态。当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或投资大于储蓄时,就意味产品供不应求,或需求过旺,产品价格必然升高,厂商就会以扩大生产规模,国民收入处于膨胀状态,而这种超出国力的经济膨胀常常会诱发许多问题,如高速的通货膨胀率,经济秩序的物资的极度紧缺等。所以,只有在总需求等于总供给或投资等于储蓄时,国民经济才会处于既不扩大也不缩小的均衡状态。

  (2)三部门经济。总需求不仅包括居民户的消费需求与厂商的投资需求,还包括政府的需求。政府的需求表现为政府支出,用G表示政府支出,同AD=C+I+G。在三部门经济中,总供给除了居民户供给的各种生产要素外,即除了消费与储蓄之外,还包括政府的供给。政府的供给是指政府为整个社会提供了国防、立法、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政府正是由于提供了这些“公共产品”而得到相应的收入——税收。所以政府的供给可以表现为政府税收,用T来表示。AS=C+S+T。由于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均衡条件仍然是总需求等于总供给,即I+G=S+T,这就是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均衡实现的条件。

  (3)四部门经济。总需求不仅包括了居民户的消费需求、厂商的投资需求以及政府的需求,而且还包括了国外的需求。可以用出口来表示国外的需求。这样,四部门经济中,总需求=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出口。如果以X表示出口,则AD=C+I+G+X。在四部门经济中,总供给不仅包括了居民户供给的各种生产要素,还包括了政府的供给以及国外的供给。国外的供给对国外来说就是进口,所以在四部门经济中,总供给=消费+储蓄+政府税收+进口。若以M来表示进口,则公式为AS=C+S+T+M。由于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均衡的条件防是总需求等总供给,因此,I+G+X=S+T+M,这也是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均衡实现的条件。

  [国民收入的决定因素及其关系]

  两部门经济中,从需求方面看,国民收入=消费+投资;从供给方面看,国民收入=消费+储蓄;

  表示消费与收入之间依存关系的函数是消费函数。如果用C表示消费,Y表示收入,则消费函数公式为C=f(y),表明消费随收的变动而同方向变动。

  储蓄函数表示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条件下,储蓄随收入的变动而呈同方向变动。若以S表示储蓄,用Y表示收入,则储蓄函数的公式为:S=f(y)。

  消费与收入之产蚯比例关系称为消费倾向;储蓄与收入之间的关系称为储蓄倾向。

  平均消费倾向指平均每一单位收入中消费所占的比重;边际消费倾向指每一收入增量中消费增量所占的比重。

  平均储蓄倾向指平均每一单位收入中储蓄所占的比重。边际储蓄倾向指每一收入增量中储蓄增量所占的比重。

  [国民收入的决定:总需求分析]

  凯恩斯认为,在短期内由于生产技术、自然和经济资源等的供给都不会发生变化,因而决定国民收入水平的便是总需求。

  1、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由于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是由总需求决定的,因而总需求的变动必然引起均衡的国民收入的变动。这种变动是一种同方向的,即:总需求增加,均衡的国民收入增加;总需求减少,均衡的国民收入减少。

  总需求是由消费、投资、政府支出与出口四个部分组成的。因此,总需求中任何一部分的增加都会使国民收入水平提高。在消费与储蓄关系的分析中,我们已看到了,消费增加,储蓄减少;消费减少,储蓄增加。由此推论,储蓄的增加必然会使消费减少,从而使总需求减少,进而使国民收入水平降低;反之,便会使国民收入提高。

  对此需要注意的是:增加储蓄会使国民收入减少,减少储蓄会使国民收入增加,这一结论仅仅适用于各种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利用,从而总供给可能无限增加的情况。在各种资源已得到充分利用,从而总供给的增加会受到某种限制旱灾一结论就不再适用了。

  2、乘数原理;

  是用以说明总需求的增加会引起国民收入多大程度增加这一问题。乘数是用来表示总需求的增加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或者说是国民收入增量与引起这种增加的总需求增量这二者之间的比率。一般认为乘数总是大于1的。因为,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某一部门总需求的增加,不仅会使本部门的收增加,而且会在其他部门引起连锁反应,从而使这些部门的需求与收入也增加,最终使整个国民收入的增加数倍于初始的总需求的增加。但应注意的是,乘数发生作用必须具有琛下的前提条件,即社会上各种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利用,从而产生乘数作用。当社会上各种资源已得到充分利用,甚至在某些关键部门,如能源、交通和原材料等已出现了制约其他资源利用的“瓶颈现象”时,总需求的增加也就不会使实际的国民收入增加了,从而乘数的作用也就不再存在了。

  3、IS——LM模型

  此模型是说明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息率决定的模型。分析在利息率与投资水平发生变动的情况下,总需求对国民收入水平的决定,以及利息率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

  IS曲线:

  描述的是当I=S即商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国民收入与利息率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变动关系。即:当利息率高,国民收入低;当利息率低时,国民收入高。这是由于利息率与投资呈反方向变动。

  LM曲线:

  描述的是在L=M即货币市场的需求与供给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息率之间存在着同方向变动的关系。即,利息率高时,国民收入高,利息率低时,国民收入低。

  IS——LM模型就是将IS曲线图与LM曲线图合并在一起时,表示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状态时的国民收入与利息率的决定的一种座标图。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1、总需求曲线,是平面座标图上用以表明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曲线,总需求曲线与价格呈反方向关系。

  2、总供给曲线,是平面座标图上用以表明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总供给与价格水平之间的曲线,它有三种不同情况:

  一是在资源尚未得到 充分利用的情况下,可以在不提高价格的情况下增加总供给;

  二是在资源接近充分利用的条件下总供给与价格水平呈同方向变动;

  三是在资源已充分利用的条件下,无论价格水平如何上升,总供给也不会增加。

  3、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该模型是将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结合在一起说明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决定的理论模型。在不考虑总需求与总供给发生变动时,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的相交点便是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均衡点,但因为一方面总需求会发生变动,另一方面总供给在资源接近充分利用的条件下会变动,因而需要分别予以说明。

  (1)总需求变动对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影响:一是在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下,总需求的增加会使国民收入增加,但价格水平可以不变;总需求的减少会使国民收入减少,而价格水平不变。二是在资源接近充分利用的总供给情况下,总需求的增加会使国民收入增加但价格水平也会同时上升;总需求的减少会使国民收入减少价格下降。三是在资源已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下,总需求的增减,只支引起价格水平的升降,而不会使实际的国民收入发生变化。

  (2)短期总供给变动对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影响:前提是总需求不变。由于资源是在接近充分利用的情况下,因而总供给的变动会影响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即:总供给增加,会使国民收入增加,价格下降,总供给减少,会使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上升。

  {失业与通货膨胀}

  [失业]

  1、凡在一定年龄范围内愿意工作而没有工作,并在寻找工作的人均为失业。

  失业率指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百分比。

  2、充分就业并不是人人都有工作。消灭了周期性失业时的就业状况便是充分就业,它与自然失为睥存在并不矛盾,实现了充分就业时的失业率称为“自然失业率”,或充分就业的失业率、长期均衡的行业率。

  3、周期性失业

  按凯恩斯理论,就业水平取决于国民收入的水平,而国民收入又取决于总需求的水平。因此,周期性失业被认为是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行业。由于它出现于经济周期的萧条阶段,故而称为周期性失业。又称为“需求不足的失业”。

  4、自然失业

  包括:4种

  摩擦性失业,指人们处于不同的地区、职业或处于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因而工作不停地变动所引起的失业。

  结构性失业,指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动要求劳动力的流动能讯速适应这种变动,但劳动力市场结构的特点及劳动力的流动不能适应这种变动而产生的失业。

  季节性失业,指由于某些行业生产的季节特点而引起的失业。

  古典失业,指由于工资刚性而引起的失业,工资刚性的存在,使一部分工人无法受雇,出现失业。

  凯恩斯以前的经济学家只承认自愿失业和摩擦性失业。凯提出非自愿失业的概念。非自愿失业指劳动者愿意接受现行货币工资率与现行工作条件,但仍找不到工作的行业。

  隐蔽性失业,指表面上虽有工作,但实际上对生产并没有做出贡献的劳动者,即有职无工的人。

  5、奥肯定律:失业率与国民生产总值呈反比例变化。失业率每增加1%,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减少2.5%;反之要使失业率降低1%,则国民生产总值必须增长约2.5%。

  [通货膨胀理论]

  1、定义、指标、分类

  通货膨胀是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上涨。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是物价指数。物价指数有3种:消费物价指数(CPI),生产价格指数(PPI),GNP矫正指数。

  通货膨胀类型有4种:一是温和的通货膨胀,又叫爬行的通货膨胀,特点是通货膨胀率低且较为稳定;二是奔腾式通货膨胀,又叫加速的通货膨胀,特点是通货膨胀率较高;三是超级通货膨胀,又叫恶性通货膨胀,特点是通货膨胀超过了较高的三位数字,且完全失去了控制;四是隐蔽的通货膨胀,又叫受压抑的通货膨胀,指经济中存在着通货膨胀的压力。

  2、成因,一是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二是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三是供求混合推进的通货膨胀,四是结构性通货膨胀,五是惯性通货膨胀,六是货币供给过量的通货膨胀。

  3、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

  当通货膨胀率突然发生变化而为人们所无法预期的情况下,通货膨胀便将通过影响收入和财产再分配以及通过改变产量的水平和不同商品的相对价格关系这样两种方式影响经济。表现为一,在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通货膨胀将有利于前者而不利于后者,二,在雇主与雇员之间,有利于前者不利于后者,三,在政府与公共之间,有利于前者不利于后者。

  此外,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有仅会使价格扭曲,使收入分配扭曲,而且会导致错误的投资和引起混乱的、无规则的收再分配。

  [失业与通货膨胀关系及菲利普斯曲线]

  1、凯恩斯观点:失业与通货膨胀不会并存。

  在经济中未实现充分就业之前,即尚存在闲置资源的条件下,总需求的增加只会增加国民收入,而不会引起价格水平的普遍而持续的上涨,不会发生通货膨胀。在实现充分就业之后,即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条件下,总需求的增加不仅不会增加国民收入,反而会引起通货膨胀,或者说,在发生通货膨胀时,一定是已经实现了充分就业了。凯关于失业与通货膨胀关系的这种论述,对于西方国家30年代经济大萧条,即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来讲,是有其一定的合理性的。但战后西国家经济发展现实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因而凯观点已不再适用这种条件。

  2、早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及其运用。

  菲利普斯曲线是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根据英国1861-1957年间货币工资变动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所做出的一条表明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此消长彼消的交替关系的一条曲线。早期菲利普斯曲线的改革含义在于:对于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来说,它是一个很方便的工具,因为政府可以采取适当的政策措施,在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作出选择,以使失业和通货膨胀对社会的危害达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3、菲线恶化及新解

  进入70年代后,菲利普斯曲线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表现在一方面必须用更高的通货膨胀率才能使失业率下降到一定点,或者相反,必须用更高的失业率才能使通货膨胀率下降到一定点。另一方面也表明了原来定的“临界点”已不适应新的形势,必须修订新的“临界点”,这种情况表明了菲利普斯曲线的恶化。现代货币主义学派又进一步提出菲利普斯曲线恶化的另外两个表现,即:该曲线在这一时期已变得不再是向右下方倾斜,而是成为一条垂直线,甚至成为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了。对于这些情况,他们的解释是:由于经济中存在着“自然失业率”,另外,由于过多地采取了人为的干预措施,使市场机制失去了作用,因而使菲利普斯曲线成为了一条正相关的曲线。它表明高失业率与高通货膨胀率已经并存,从而表现的是现实经济中的“滞胀”的局面。

  {经济增长理论}

  [概况]

  1、经济增长,指一国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即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增加。

  2、中心课题:哪些因素决定了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什么样的增长是合乎理想的?怎样才能实现这种合乎理想的经济增长?

  3、经济发展,指一国由不发达状态转入发达状态,它不仅包括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而且还包括了适应这种增长的社会制度、经济结构的变化。

  [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

  1、“成长阶段更替的历史必然性”及其主要表现:

  罗斯托认为,人类社会是一种依次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过度的过程,而不同阶段的依次更迭是经济成长的必然结果。其主要表现:主导部门序列的变化。[主导部门指那些首先采用了先进技术、降低了成本、扩大了市场、增加了利润和积累、扩大了对其他一系列部门的产品威海 对地区经济成长的影响,从而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的部门。主导部门通过回顾影响、旁侧影响、前瞻影响,来带动经济增长] 他认为,一旦原来的主导部门的先进技术及其影响已扩散到各部门和各地区后,就要有新主导部门取而代之,从而带动经济继续增长。

  2、经济成长各阶段特征:

  一是传统社会阶段,指科学技术长期停滞、生产力发展缓慢的前资本主义阶段。

  二是为“起飞”创造前提条件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必须把以农业为主的社会改造成以工业、交通、商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社会。

  三是“起飞”阶段,这个阶段突破了传统经济的停滞状态。

  四是向成熟推进阶段,在这个时期,工业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主导部门交替重复,实现全面增长。

  五是高额群众消费阶段,此阶段,主导部门转移到耐用消费品和服务业方面。

  六是追求生活质量阶段,特点主要是提供劳务,而不是有形产品。

  [零经济增长理论等]

  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大力推行凯恩斯主义来刺激经济的发展,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带来了严重后果。这表现在:除了在经济上产生长期“滞胀”的困境外,还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的破坏、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巨大消耗以及城市人口过分拥挤等经济和社会问题。

  (一)增长极限论

  (1)指数增长的欺骗性或指数增长的本质特征。指数增长一方面可以使数字很快变得巨大,另一方面它往往在人们未意识到这种剧增的危险性之前,就给人们带来难以想象的后果。

  (2)影响经济增长的五个因素(指人口增长、粮食生产、资本投资、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之间是相互制约的。因为人口增长引起对粮食需求的增长,粮食生产的增长又依赖于投资的增长,投资的增长又伴随着资源的增加,同时生产的增长又会使环境污染程度加深,最终必然会达到“危机水平”。

  (3)在分析上述五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时,麦多斯始终是通过“系统结构”原理来加以说明的。在这个原理中最重要的概念是“反馈回路”。在这个“反馈回路”中,一个活动总是要对它的周围状态发生影响,而这些作为结果的状态反过来又作为原因或一种“信息”进一步影响下一轮结果。

  (4)他通过对所建立的五个互相联系的连锁反馈回路和有关资料的分析,提出了所谓的“世界模型”。“在现有系统没有重大变化的假定下,人口和工业的增长最迟在下一个世纪内一定会停止”。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就是实现零经济增长。

  (二)增长价值怀疑论

  以米香为代表的“增长价值怀疑论”主要是从规范经济学的角度力图论证经济增长已毫无价值。其主要论点是:经济增长本身并非一个纯粹的经济学问题,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伦理学问题;经济增长给人们带来的不是欲望的满足,而是更多的烦恼,不是幸福的生活,而是痛苦,因而为何还要继续增长?

  (1)人们欲望的满足程度不仅依赖于产品固有的效用,而且依赖于这些产品的相对价值。一个人对自己收入的评价值不仅着眼于收入的绝对水平,而且着眼于收入的相对水平。

  (2)由于人们价值判断标准的变化,随着经济的增长,消费品的数量的增加和品种的变换,会成为人们的一种负担,产生负效用。因而这种物质产品的丰富是否会给人们带来幸福也是值得怀疑的。

  (3)既然由经济增长而带来的收入普遍提高和物质产品的丰富是“无价值”的,那么因增长而引起的精力和时间的节省的技术的创新也是“无价值”的。因为类似电视教育、自动售货机、医院里的电子计算机诊断等等节省精力和时间的技术创新会使人际关系疏远,使人只同机器打交道。

  (4)随着经济增长还会带来社会财富的耗竭、环境的损害、城市的不规则建设以及机动调整的失灵等等,这些也都恰好是对福利意义的抵消。

  {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与手段}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协调及发展概况]

  1、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一国政府在对宏观经济进行调节与控制时所要求取得的经济与社会的效益,四个目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长期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

  2、宏观经济政策实施中的困难:一是政策的时延问题。某一政策时延的长短,对于该政策预期要达到的目标的实现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二是非经济因素对政策的影响。经济政策常常要受到许多因素,特别是各种政治因素的影响。

  3、宏观经济政策运用中的协调原则与方法:一是相机抉择,指政府应当根据不同的经济形势和各项政策的特点,灵活地选择适当的政策措施。二是政策搭配,指在对宏观经济调控过程中将各种政策配合起来使用,以便能达到更好的收效。三是对内外政策的协调,指对内经济实行均衡的有关政策时,要注意其对外均衡的影响,反之,在实行对外均衡的政策时,也要注意其对内均衡的影响作用。

  4、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

  供给管理指通过控制总供给来稳定经济的宏观经济政策。

  从长期和根本上来说,一个社会经济的总供给水平主要取决于:资源的状况,社会的整体技术水平,经济结构的合理程度,劳动力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结构状况,制度的安排。

  [财政政策]

  1、财政政策:一是政府支出,二是税收,三是公债制度,即国债。

  2、财政制度中的内在稳定器。

  指财政制度本身具有某些内在的自动适应需求管理要求并具有自动稳定经济的功能因素。

  具有内在稳定器作用的财政制度主要是指累进所得税、农业补贴以及包括行业救济金等各种社会保障金在内的政府的转移支付。

  逆对经济风向行事,经济过热时增税,减少政府支出;经济萧条时,减税,增加政府支出。

  [货币政策]

  2、银行创造货币机制和货币乘数;

  银行创造货币的机制与法定准备金制度、商业银行活期存款本身就是一种货币。

  银行贷款的增加就意味着活期存款的增加,从而也意味着货币供应量的增加。

  4、货币政策的基本手段:一是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政府债卷;二是调整再贴现率,贴现率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三是调整法定准备金率。

  {凯恩斯革命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1、凯恩斯革命背景:一是1929至1933经济危机,二是政府直接管制(干预)经济,三是苏联计划经济成就。

  2、凯革命含义:一是经济理论上的革命,提出有效需求原理,承认危机与失业,否定“萨伊定律”;二是经济学分析方法上的革命,以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采取宏观或总量的分析方法,创立了当代西方经济学;三是经济政策主张上的革命,用自己的一套国家干预主义的政策主张取代传统经济学的自由放任主义政策主张。

  3、凯革命意义:积极:一是丰富了经济学的理论大厦,二是造就了一种新的运行机制,从原来仅靠一只手调节经济转变为用两只手来共同调节整个市场经济,更加完善。三是使得资本主义的社会阶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调整,因而使其社会基本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使其社会经济获得了一个新的发展空间,进入“第二个黄金时期”,凯被称后“战后繁荣之父”。

  消极:一是片面强调了宏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分析方法,忽视了微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分析方法。片面强调了需求管理政策而忽视了供给管理政策,三是片面强调了总量分析,忽视了结构分析,四是片面强调了政府的干预而力图全面地否定市场的作用。从现代市场经济的实践来看,现代市场经济只能是“混合经济”。

  [凯恩斯理论]

  凯恩斯有效需求原理的基本思路是:社会的就业水平取决于社会总需求的水平;存在失业或者说难于实现充分就业的原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而有效需求不足,亦即国民收入不能全部转变为有效需求的原因则在于三大心理规律的影响。[有效需求三层意思:一是有效需求指市场上有支付能力或有购买力的需求,二是有效需求指社会总需求,三是其反映的是总需求价格和总供给价格相等时的社会总需求总量]

  (1)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凯恩斯认为,造成人们在一定条件下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在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此即第一个心理规律,它是指消费增量在收入增量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人们的消费是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而不断增加的,但消费增加的速度却总是追不上收入增加的速度。因而在经济发展的某一时候就会出现严重的消费需求不足,成为造成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之一。为此就要设法刺激消费,提高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

  (2)资本边际效率递减。

  所谓资本边际效率,就是新增加的每单位投资预期可得到的利润率。资本边际效率之所以会趋向递减,在凯恩斯看来是因为,如果投资者对经济前景的预期比较悲观,那么资本边际效率肯定会趋于低落;如果投资者的预期比较乐观,投资就会高涨,使供给增加、供给价格降低,从而使新增产品的销售收入趋于下降;投资的高涨会使资本产品的需求增大,引起这类产品价格上涨,从而使生产成本增大。这两方面结合在一起,使得乐观预期情况下,资本边际效率也趋于递减。

  (3)流动偏好。

  凯恩格斯认为,人们在心理上更喜欢以现金形式来保护自己的一部分收入或财富。这种愿意用货币形式保持自己收入或财富的心理动机,便称之为“流动偏好”。从有效需求的角度看,流动偏好的存在,一方面使得大量货币收入滞留于人们手中,不能及时充分地转化为储蓄和投资,直接压低了社会总需求的水平;另一方面,为了鼓励人们放弃流动偏好,就不能使利率过低;而流动偏好又造成了迫使利率提高的压力。这样就使得资本边际效率与利率相比更趋于偏低,从而影响了投资需求的扩大。

  上述三个心理因素以及它们所产生的影响,就是凯恩斯所说的影响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从而影响有效需求的三大心理规律。凯恩斯的理论从总体上讲,其思路是:充分就业是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均衡的最佳状态。但由于社会有效需求不足,总供给与总需求往往只能在低于充分就业的水平上,有效需求不足说明人们的收入没有全部转化为需求,要使有效需求达到充分就业所要求的水平,就必须大力刺激消费和投资,尤其是要创造良好的投资气氛和环境,增强投资者投资的信心。

  [政策主张]

  一是依靠国家对经济的干部来解决,二是国家干预主义政策着眼点放在需求管理方面,三是需求包括财政和货币政策,前者更重要,四是提高人们的消费需求,一方面应当鼓励整个社会实行高消费,另一方面应当实行国民收入均等化的各项政策措施,如实行累进所得税、遗产税和赠与税等;五在货币政策上应当实行半通货膨胀政策或准通货膨胀政策,六在财政政策上,经济萧条时,一是减税,二是扩大政府开支。

  [货币主义三个中心命题]

  一是货币最重要,货币的推动力是说明产量、就业和物价变化的最主要因素;二是货币存量,或叫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是货币推动力的最可靠的测量标准;三是货币当局的行为支配着经济周期中货币存量的变动,因而通货膨胀、经济的萧条或繁荣都可以而且也应当唯一地通过货币当局对货币供应的管理来加以调节。

  [现代货币主义的政策主张]

  1、政府唯一有效的政策手段及政策目标。将货币政策作为唯一有效的政府稳定经济的手段,并且认为政府货币政策的目标应放在控制货币供应量上,而不能放在控制利息率、失业率或物价水平上。

  2、“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其基本内容就是:把货币代应量的年增长率,长期地固定在同预计可能具有的经济增长的速度大体一致的水平上。

  3、“收入指数化”方案。基本内容是:将工资、政府债券收益以及其他收入等,同生活费用,主要是同消费物价指数紧密地联系起来,亦即对各种不同的收实行“指数化”,使它们按物价指数的变动而及时得到调整。

  4、负所得税方案。就是由政府界定出一个最低收入线,然后按一定的负所得税税率,使处于最低收入线以下的家庭,根据他们不同的实际收入而得到一定的补助。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依赖政府补助金过活不积极求职的懒汉思想,从而有利于鼓励个人的工作积极性。

  5、浮动汇率制。弗里德曼将固定汇率制看作是招致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固定汇率制:只有美元才能直接与黄金挂钩,其他各国的货币直接以美元为基础来确定自己的货币汇率。

  [供给经济学]

  供给经济学的理论支柱一是“萨伊定律”,二是“拉弗曲线”。

  1、重新肯定“萨伊定律”,北以此否定“凯恩斯定律”。供给学派认为,滞胀完全是长期推行需求管理政策所造成的累积效应。萨律之所正确,是因为供给是需求的唯一可靠的源泉,没有供给便没有需求。只要依据萨伊定律,制定一系列的“供给管理”政策来刺激储蓄,储蓄便会自动转化为投资,而投资增加便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量,进而促进经济增长。

  2、以“拉弗曲线”作为减税主张的依据。[课本394页]

  拉弗曲线所要说明的论点建立在以下两个认识的基础上,一是税率的高低是刺激经济主体进行经济活动从而刺激商品和劳务供给的最重要的因素;二是高税率会削弱人们投资和消费的积极性,从而削弱税基,低税率则会对人们的投资和劳动的积极性直到鼓励作用,进而增强整个社会的税基。

  为此,供给学派提出了以减少国家干预和降低税率、减少税收为两大主要内容的政策主张。

  ……………………………………………………………

  西方经济学作业

  一、说明需求水平与供给水平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均衡价格是由既定的需求水平与供给水平决定的。当由于某些因素使需求水平和供给水平发生变动后,那么就会引起均衡价格的变动。

  首先看需求水平变动后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如下图所示:[课本39页]

  

  在图中,D0D0为初始的需求曲线,它与供给曲线SS相交于E0点,决定了均衡价格为OP0,均衡数量为OQ0。

  当需求水平提高后,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即移至D1D1,而与SS线相交于E1,决定了均衡价格为OP1,均衡数量为OQ1;当需求水平降低后,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即移至D2D2,而与SS线相交于E2,决定了均衡价格为OP2,均衡数量为OQ2。

  再看供给水平变动后对均衡价格的影响。如下图:

  

  S0S0为初始的供给曲线,它与需求曲线DD相交于E0,决定了均衡价格为OP0,均衡数量为OQ0,当供给水平提高后,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即移至S1S1,而与DD线相交于E1,决定了均衡价格为OP1,均衡数量为OQ1;当供给水平降低后,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即移至S2S2,而与DD相交于E2,决定了均衡价格为OP2,均衡数量为OQ2。

  根据如上的分析,西方微观经济学得到了如下 的供求定理:

  (1)需求水平的提高会引起均衡价格的上升和均衡数量的增加,需求水平的下降会引起均衡价格的下降和均衡数量的减少。

  (2)供给水平的提高会引起均衡价格的下降和均衡数量的增加,供给水平的下降会引起均衡价格的上升和均衡数量的减少。

  可见,需求水平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供给水平的变动则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这就是西方微观经济学中的供求定理。

  二、说明不同市场类型的利弊。

  (一)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价格机制可以充分发挥其“看不见的手”的作用,调节整个经济的运行。

  利:

  (1)实现社会的供给与需求的大致相等,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

  (2)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在长期均衡时所达到的平均成本最低点,使生产要素的效率得到较有效的发挥,使资源配置得到最优化的配置。

  (3)长期均衡时能达到平均成本最低点,使消费者在既定的收入之下得到较大的利益。

  弊:

  (1)各厂商的平均成本最低并不一定就是最低的社会成本。

  (2)产品无差别这一条件若是现实的,那么消费者的多种需求就难以得到满足。

  (3)各厂商的生产规模均不会很大,因而对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的科技进步或技术突破、大的社会工程等等均会无法实现。

  (4)在现实经济中,完全竞争市场是极为罕见的。

  (二)

  完全垄断市场:

  弊:

  (1)垄断厂商可以通过高价少销来获得超额利润,这就会使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利用。

  (2)垄断厂商控制了市场也就控制了价格,引起消费者剩余的减少和社会经济福利的损失。

  (3)垄断利润的存在是垄断厂商对整个社会的剥削。

  (4)垄断的存在对技术进步也是一种阻碍的力量。

  利:

  (1)政府对某些公用事业的垄断并不以追求垄断利润为目的,公用事业由政府出面组织并进行垄断经营对全社会有一定的益处。

  (2)垄断厂商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因而能更为有力的促进技术进步。

  (三)垄断竞争市场

  (1)在平均成本上,垄断竞争市场上的平均成本比完全竞争市场的高一些,比完全垄断市场的低一些。

  (2)在价格上,高于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价格,低于完全垄断条件下的价格。

  (3)在产量方面,垄断竞争条件下的产量一般要低于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产量而高于完全垄断条件下的产量。

  (4)垄断竞争有利于激励厂商的创新。

  (5)垄断竞争条件下会使销售成本主要是广告成本增加,从而增加了总成本和平均成本。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垄断竞争从总体上看是利大于弊的,它在现实经济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市场结构。

  (四)寡头垄断市场:

  利:

  (1)可以实现规模经济,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2)有利于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

  弊:

  各寡头之间的勾结往往会抬高价格,从而使消费者的利益和整个社会的经济福利均受到损害。

  三、说明反经济增长理论的主要内容。

  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大力推行凯恩斯主义来刺激经济的发展,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带来了严重后果。这表现在:除了在经济上产生长期“滞胀”的困境外,还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的破坏、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巨大消耗以及城市人口过分拥挤等经济和社会问题。

  (一)增长极限论

  (1)指数增长的欺骗性或指数增长的本质特征。指数增长一方面可以使数字很快变得巨大,另一方面它往往在人们未意识到这种剧增的危险性之前,就给人们带来难以想象的后果。

  (2)影响经济增长的五个因素(指人口增长、粮食生产、资本投资、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之间是相互制约的。因为人口增长引起对粮食需求的增长,粮食生产的增长又依赖于投资的增长,投资的增长又伴随着资源的增加,同时生产的增长又会使环境污染程度加深,最终必然会达到“危机水平”。

  (3)在分析上述五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时,麦多斯始终是通过“系统结构”原理来加以说明的。在这个原理中最重要的概念是“反馈回路”。在这个“反馈回路”中,一个活动总是要对它的周围状态发生影响,而这些作为结果的状态反过来又作为原因或一种“信息”进一步影响下一轮结果。

  (4)他通过对所建立的五个互相联系的连锁反馈回路和有关资料的分析,提出了所谓的“世界模型”。“在现有系统没有重大变化的假定下,人口和工业的增长最迟在下一个世纪内一定会停止”。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就是实现零经济增长。

  (二)增长价值怀疑论

  以米香为代表的“增长价值怀疑论”主要是从规范经济学的角度力图论证经济增长已毫无价值。其主要论点是:经济增长本身并非一个纯粹的经济学问题,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伦理学问题;经济增长给人们带来的不是欲望的满足,而是更多的烦恼,不是幸福的生活,而是痛苦,因而为何还要继续增长?

  (1)人们欲望的满足程度不仅依赖于产品固有的效用,而且依赖于这些产品的相对价值。一个人对自己收入的评价值不仅着眼于收入的绝对水平,而且着眼于收入的相对水平。

  (2)由于人们价值判断标准的变化,随着经济的增长,消费品的数量的增加和品种的变换,会成为人们的一种负担,产生负效用。因而这种物质产品的丰富是否会给人们带来幸福也是值得怀疑的。

  (3)既然由经济增长而带来的收入普遍提高和物质产品的丰富是“无价值”的,那么因增长而引起的精力和时间的节省的技术的创新也是“无价值”的。因为类似电视教育、自动售货机、医院里的电子计算机诊断等等节省精力和时间的技术创新会使人际关系疏远,使人只同机器打交道。

  (4)随着经济增长还会带来社会财富的耗竭、环境的损害、城市的不规则建设以及机动调整的失灵等等,这些也都恰好是对福利意义的抵消。

  四、凯恩斯是如何运用三大心理规律说明有效需求不足原理的?

  凯恩斯有效需求原理的基本思路是:社会的就业水平取决于社会总需求的水平;存在失业或者说难于实现充分就业的原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而有效需求不足,亦即国民收入不能全部转变为有效需求的原因则在于三大心理规律的影响。

  (1)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凯恩斯认为,造成人们在一定条件下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在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此即第一个心理规律,它是指消费增量在收入增量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人们的消费是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而不断增加的,但消费增加的速度却总是追不上收入增加的速度。因而在经济发展的某一时候就会出现严重的消费需求不足,成为造成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之一。为此就要设法刺激消费,提高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

  (2)资本边际效率递减。

  所谓资本边际效率,就是新增加的每单位投资预期可得到的利润率。资本边际效率之所以会趋向递减,在凯恩斯看来是因为,如果投资者对经济前景的预期比较悲观,那么资本边际效率肯定会趋于低落;如果投资者的预期比较乐观,投资就会高涨,使供给增加、供给价格降低,从而使新增产品的销售收入趋于下降;投资的高涨会使资本产品的需求增大,引起这类产品价格上涨,从而使生产成本增大。这两方面结合在一起,使得乐观预期情况下,资本边际效率也趋于递减。

  (3)流动偏好。

  凯恩格斯认为,人们在心理上更喜欢以现金形式来保护自己的一部分收入或财富。这种愿意用货币形式保持自己收入或财富的心理动机,便称之为“流动偏好”。从有效需求的角度看,流动偏好的存在,一方面使得大量货币收入滞留于人们手中,不能及时充分地转化为储蓄和投资,直接压低了社会总需求的水平;另一方面,为了鼓励人们放弃流动偏好,就不能使利率过低;而流动偏好又造成了迫使利率提高的压力。这样就使得资本边际效率与利率相比更趋于偏低,从而影响了投资需求的扩大。

  上述三个心理因素以及它们所产生的影响,就是凯恩斯所说的影响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从而影响有效需求的三大心理规律。凯恩斯的理论从总体上讲,其思路是:充分就业是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均衡的最佳状态。但由于社会有效需求不足,总供给与总需求往往只能在低于充分就业的水平上,有效需求不足说明人们的收入没有全部转化为需求,要使有效需求达到充分就业所要求的水平,就必须大力刺激消费和投资,尤其是要创造良好的投资气氛和环境,增强投资者投资的信心。

  五、说明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由于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是由总需求决定的,因而总需求的变动必然引起均衡的国民收入的变动。这种变动是一种同方向的,即:总需求=增加,均衡的国民收入增加;总需求减少,均衡的国民收入减少。

  总需求是由消费、投资、政府支出与出口四个部分组成的。因此,总需求中任何一部分的增加都会使国民收入水平提高。在消费与储蓄关系的分析中,我们已看到了,消费增加,储蓄减少;消费减少,储蓄增加。由此推论,储蓄的增加必然会使消费减少,从而使总需求减少,进而使国民收入水平降低;反之,便会使国民收入提高。

  对此需要注意的是:增加储蓄会使国民收入减少,减少储蓄会使国民收入增加,这一结论仅仅适用于各种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利用,从而总供给可能无限增加的情况。在各种资源已得到充分利用,从而总供给的增加会受到某种限制旱灾一结论就不再适用了。

  
  

  阅读链接:    革新化滞  你好世界 

 

白贵才 的近期作品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