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经济增长理论

白贵才 原创 | 2010-02-28 15:38 | 收藏 | 投票

  反经济增长理论的主要内容

  

  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大力推行凯恩斯主义来刺激经济的发展,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带来了严重后果。这表现在:除了在经济上产生长期“滞胀”的困境外,还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的破坏、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巨大消耗以及城市人口过分拥挤等经济和社会问题。

  (一)增长极限论

  (1)指数增长的欺骗性或指数增长的本质特征。指数增长一方面可以使数字很快变得巨大,另一方面它往往在人们未意识到这种剧增的危险性之前,就给人们带来难以想象的后果。

  (2)影响经济增长的五个因素(指人口增长、粮食生产、资本投资、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之间是相互制约的。因为人口增长引起对粮食需求的增长,粮食生产的增长又依赖于投资的增长,投资的增长又伴随着资源的增加,同时生产的增长又会使环境污染程度加深,最终必然会达到“危机水平”。

  (3)在分析上述五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时,麦多斯始终是通过“系统结构”原理来加以说明的。在这个原理中最重要的概念是“反馈回路”。在这个“反馈回路”中,一个活动总是要对它的周围状态发生影响,而这些作为结果的状态反过来又作为原因或一种“信息”进一步影响下一轮结果。

  (4)他通过对所建立的五个互相联系的连锁反馈回路和有关资料的分析,提出了所谓的“世界模型”。“在现有系统没有重大变化的假定下,人口和工业的增长最迟在下一个世纪内一定会停止”。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就是实现零经济增长。

  (二)增长价值怀疑论

  以米香为代表的“增长价值怀疑论”主要是从规范经济学的角度力图论证经济增长已毫无价值。其主要论点是:经济增长本身并非一个纯粹的经济学问题,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伦理学问题;经济增长给人们带来的不是欲望的满足,而是更多的烦恼,不是幸福的生活,而是痛苦,因而为何还要继续增长?

  (1)人们欲望的满足程度不仅依赖于产品固有的效用,而且依赖于这些产品的相对价值。一个人对自己收入的评价值不仅着眼于收入的绝对水平,而且着眼于收入的相对水平。

  (2)由于人们价值判断标准的变化,随着经济的增长,消费品的数量的增加和品种的变换,会成为人们的一种负担,产生负效用。因而这种物质产品的丰富是否会给人们带来幸福也是值得怀疑的。

  (3)既然由经济增长而带来的收入普遍提高和物质产品的丰富是“无价值”的,那么因增长而引起的精力和时间的节省的技术的创新也是“无价值”的。因为类似电视教育、自动售货机、医院里的电子计算机诊断等等节省精力和时间的技术创新会使人际关系疏远,使人只同机器打交道。

  (4)随着经济增长还会带来社会财富的耗竭、环境的损害、城市的不规则建设以及机动调整的失灵等等,这些也都恰好是对福利意义的抵消。

 

 

阅读链接:    革新化滞  你好世界 

白贵才 的近期作品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