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物联网发展存在问题简析

张中伟 原创 | 2010-03-10 15:25 | 收藏 | 投票

  从国家到地方,全社会都在讨论物联网,关于物联网未来的发展及其重要性的论断不绝于耳。2009年8月7日,温总理考察中科院无锡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按下了中国物联网的引爆装置,在“两会”期间,物联网已经被代表们提高到国家战略的层面之上了,全社会掀起了“物联网热”。

  物联网虽热,但其各方面的成熟度,包括技术、政策甚至概念都是很不够的。存在很多的问题:

  ① 物联网概念不清。现在对于物联网的炒作,多集中于概念的炒作。目前号称物联网应用的典型范例,也都是物联网概念中一个非常细小的应用。中国电信的“全球眼”,就是一个摄像头、红外探测器和控制器组成的小系统,中国电信也把这业务归于物联网范畴。事实上物联网的概念到现在大家还没完全搞清楚。国内很多学者(包括号称中国提出物联网概念的第一人),都或多或少地把物联网的概念与无线传感网络或感知网的概念相提并论。事实上物联网与无线传感网络并不是一回事。《中国电子商情-RFID技术与应用》主编周文豪博士曾发表过两篇文章,《无线传感网络与物联网发展关系辨析》和《再谈无线传感网络与物联网发展关系辨析》比较详细地介绍了物联网与无线传感网络的异同。周文豪博士指出“无线传感网络(WSN)不可能做得太大,只能在局部的地方使用,例如战场、地震监测、建筑工程、保安、智能家居等。但是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就大得不得了。物联网可以把世界上任何物品通过电子标签和网络联系起来。是一种‘无处不在’的概念。与当前蓬勃发展的电子商务、网络交易有关,将贡献于全球经济并造福于全人类。如果把互联网(物联网完全依托在互联网上)比作人体,则RFID可以视为‘眼睛’,WSN可以视为‘皮肤’。RFID解决‘WHO’,利用应答器,实现的是对物品的标志与识别;而WSN解决‘HOW’,利用传感器,实现对物体状态的把握;眼睛可以识别,皮肤可以感觉,眼睛的功能不在于感觉温度的变化,而皮肤的功能也不是用来辨别哪个人或哪件东西。WSN利用无线技术可以自成体系地单独使用,也可以作为互联网的‘神经末梢’。”

  ② 物联网建设成本还比较高。太湖水质监测,一个传感节点就将近30万元,扔三十个节点下去成本就近千万,而这样的监测范围很小,效果很有限。类似这样的工程具有很强的示范效用,但要真正有规模有效果地实施起来成本太高。而如此高的建设成本归根到底还是技术上存在问题,还没研发出高效率低成本的产品。

  ③ 物联网的应用范畴还太小。物联网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种技术、资金、政策的融合,也需要人们具有物联网意识。比如海尔生产的世界上第一台物联网冰箱,它能“记得”每一件食品的保质期,并在临近过期的时候提醒主人赶快食用;它还能根据主人存取食物的习惯,揣摩他的饮食习惯和特点,进而推荐一份定制的合理膳食食谱;它甚至能与超市的食品柜台联网,通知主人商家的进货与促销信息。这样的冰箱可以连接用户、超市、制造商,实现供应链的整合,可以成为物联网的典型应用。但目前的情况下,要通过物联网整合供应链上的所有节点的难度非常大,不是一家或几家企业就能实现的。所以目前物联网的应用还局限于很小的范围之内。

  那么致力于科技创新的中小企业如何在物联网大热浪潮中分一杯羹呢?我觉得可以从两个大方面着手。

  ① 实现物联网在小系统、小范围内的应用。从目前人们对物联网概念理解的角度出发,凡是应用了传感器、RFID、互联网、无线通讯网等技术手段和媒介,不管在多小的范围实现了多小的功能,现今都可以归并到物联网的范畴中去,那么相应的政策、法规、人力、资金、媒体都会向这个小系统或者小应用倾斜,这样企业的事儿就更好做了。物联网是个大概念,要实现起来需要整个大系统的支持,相比而言小系统技术难度相对较小,实施起来更加便捷,配置上好的营销模式和销售队伍,实施起来比较容易,产品卖得也会比较好。还拿中国电信的全球眼业务为例,09年全球眼实现销售20亿元,足见小系统小功能小应用的优越性了。

  ② 紧跟政府,紧贴行业。预计近一两年,政府会大力发展物联网行业,国家有政策引导,地方政府有资金,物联网事业搞好了不仅有助于促进城市科学管理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还会成为城市管理者实实在在的政绩。国家和地方政府在智能电网、市政管理、公共安全等方面投入的力度还是比较大的,企业参与的机会相应也较多,所以如果企业有能力,应向政府主导的物联网应用靠拢。再有就是行业,深入行业内部切实了解行业需求,提出可行的行业解决方案,利用物联网技术更好地为客户服务,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也为企业自身创造利润和机会。

个人简介
每日关注 更多
张中伟 的日志归档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