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为谁而生?

洪石荣 原创 | 2010-04-13 23:31 | 收藏 | 投票

我常常在思考这样的问题:经济---经世济民,经济学究竟为谁而生?为少数的富人服务,还是为广大的穷人效劳?在目前的中国,穷人仍然是绝大多数,穷人的钱存进银行,富人们利用银行把穷人的钱用去投资,于是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越富越敢花钱,越穷越捂紧钱袋。富人可以为所欲为,穷人循规蹈矩。

而穷人中,农民兄弟们又是最多的人群。农村的现状,虽有不小进步,但是仍然不容乐观,赚钱的机会并不多,致富的速度好比牛拉大车。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两会”期间答中外记者关于“三农”问题的提问时,引用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奥多·舒尔茨的一句话。舒尔茨说,世界上大多数人是贫穷的,所以如果懂得穷人的经济学,我们也就懂得了许多真正重要的经济学原理。穷人的经济学,穷人自己并不会钻研,学者们大多生活富裕,又不大愿意研究穷人为什么穷。

满世界都是为富人服务的经济学!写给穷人们看的“致富秘籍”大多是骗人的诱饵!上当的总是穷人!

中国的问题太多,但是说到底,一切问题都是人的问题。离开了人,离开人的发展,“见物不见人”,就难以得出科学的结论。中国最大的“民”是那些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是那些以农业作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农民。这些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并承担起现代化进程中的大量成本,因此,在他们的收入与富裕阶层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的时候,需要更多的“穷人”表达他们的愿望。穷人的发展问题谁来负责,国家吗?社会吗?他们自己吗?

经济学既然是“经世济民”,就应该把如何解决“贫穷”作为自己的终极目标。而若按照联合国每人每天收入或消费不低于1个购买力平价美元的国际贫困标准测算,中国贫困人口有1亿多人。面对着相当于一个中等大国人口的“贫穷”,如果经济学依然用“效用”来注解,显然是不够的。从这个角度上说,经济学的最高境界已不是一个概念、一堆结论、一种逻辑,而是一种信仰、一种文化。经济学应该肩负着为穷人服务的历史使命!

从“理性经济人”的角度看,市场经济下产生的不公平等矛盾是一种必然,单纯靠市场自身的能力是无法“自然稀释矛盾”的。这就需要政府运用一定的制度和政策,防止贫富差距过大,实现社会公平,保持社会稳定。政府应该为经济学指明方向,研究如何让大多数穷人们焕发生命的色彩和价值。穷人们需要指引,并不仅是简单的均贫富。利用税收的方式,把富人的钱弄一点给穷人,不是长久的办法,对富人也并不公平。鼓励懒惰吗?鼓励落后吗?穷人们需要的不是”鱼“,而是”渔“!政府的最大职能是要让穷人也有积极性和创富的激情,提供公平的机会和平台,适当的机制和帮助。要教会穷人们高效率地创造价值和财富。

在市场化和开放型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重要因素的今天,按市场规律办事越来越受到普遍的重视,中国的老百姓需要更多的大众经济学,而不是“书斋经济学”。要提高经济学的“效用”,必须走出书斋,深入到最广大的民众生活当中去,深刻地了解不同阶层成员的所思所虑,才有可能找到兼顾各阶层利益的、有效系统全面的、能实现全体社会成员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总量动态最大化的解决方案。这样的学问才真正是具有现代意义的“穷人的经济学”,调动全体中国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离不开为广大穷人们服务的经济学。

个人简介
深圳特区23年+海洋工程品质实践 个人成长身心灵10年+实证修行 人类图应用7年+实验 帮助2000+人提升生命品质,活出个人品牌---独一无二的自己!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