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断企业越打越肥硕

叶檀 原创自 新浪博客 | 2010-04-13 18:33 | 收藏 | 投票

垄断企业越打越肥硕

2010-3-13 凤凰周刊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有一则小花絮,显示垄断企业威力极大。

 

    全国人大代表、桂林电器科学研究所所长陈仲提交《要求全国人大开展〈反垄断法〉的执法检查》议案,在一天内接到超过50个电话,一次又一次被面谈。

 

    基本上这两年垄断企业过的都是越喊打越肥硕的日子。喊打之声层出不穷,今年两会上,政协副主席李金华先生在政协小组讨论中抨击目前的国有垄断企业现状,“据我了解,有些垄断企业的领导权力过大,有些企业里,几个亿甚至几十个亿的投资,也是领导一句话就可以解决。”另一位副主席张梅颖指出,“垄断行业的收入问题说了很长时间,但收入差距还是在一天天扩大。垄断行业的国企占据了政策优势、资源优势、市场优势,以国家的‘长子’自居,却不管‘家里的穷人’。有些国企钱多得流油,怎么办呢?当‘地王’!这是老百姓绝对不能接受的。”

 

    事实却是,垄断企业活得很滋润。他们拥有制度红利,获得进口垄断权,困难时还有国资预算收入的补助。无论是全球500强还是中国500强,几乎被垄断企业占据,一旦有民企进入,成为重大新闻载于报章。

 

    垄断企业之所以能顶着口水逆势成长,主要缘于垄断企业的“突出贡献”。大而言之,其贡献有三条,一是稳定社会,二是参与国际竞争,三是对中央财政贡献多多。说白了,垄断企业把自己的利益与国家经济安全、与政府财政劳劳绑在了一起,有谁能下得去重手真的一刀切断中国垄断企业与中国经济的脐带。

 

    稳定社会不用说。金融危机之时垄断企业俨然成为中流砥柱,笔者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某大型国有企业负责人说的,金融危机来了我们照规定不能裁一个人,你看看那些民营企业,全都在裁人,没有我们,中国经济就垮了。相信这句话不只是这位国企掌门人的心声,更是某些政府官员的心声。否则,很难解释一些重要经济部门官员屡屡成为国有垄断企业的代言者,一会儿说石油行业不存在垄断,一会儿说垄断企业为稳定经济做贡献。

 

    其次央企上缴的红利与税收是挂在眼前的胡萝卜,让人欲罢不能。2009年1月~10月,中央本级财政收入31330亿元,其中来自中央企业的税费总额高达9305.2亿元,约占到中央本级财政收入的30%。也就是说,中央财政中有高达三成的收入来自于央企的红利和税费。而今年1月,央企营收收入下降引起广泛忧虑。今年1月,央企上交税费总额1366.4亿元,比上年1月同比增长51.7%,比上年12月环比增长61.6%。2009年,中央企业的税费总额约占总收入的10%,但是今年1月,这一比例提高到了约13%。如果加上未来的资源税等等收入,央企的贡献对中央财政的贡献将更大。

 

    地位高不高,主要看收入。总体而言,民企对税收贡献不大,却对税收过高叽叽歪歪。垄断国企的地位让人想到房地产,房地产2009年一年的卖地收入将近1.4万亿,而央企税收却接近卖地收入的三倍,真是闻着臭吃着香。

 

    有人说,国有垄断企业效率太低,资金占用量过大,如果严格采用EVA考核法,大半不合格。再说,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于2010年写入了中央政府预算报告。根据报告,2010年预计收取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421亿元,增加32.26亿元,增长8.3%。加上上年结转收入19亿元,可安排的预算收入440亿元。这笔钱不多,大多在央企内部作为改制成本。全国人大代表、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尹中卿就撰文指出,国有企业税后利润的分配和使用并没有解决好。真正将其调入公共财政预算用于社会保障等民生的支出,只有10亿元。

 

    这些话都没错,但是,请注意,央企收益归中央财政,而他从银行尤其是从证券市场所融的资金风险由普罗投资者承担。所以,有关方面看到的是数万亿的真金白银,而对真金白银背后整个社会所支付的成本核算兴趣不大。

 

    如果中国的税费结构不调整,如果消费税不能唱主角,所谓的反垄断企业,在利益面前,都会成为一句空话。

 

    最后,央企靠规模在参与全球竞争,现在说到石化双雄的总市值、国际地位,难免让人飘飘然,而工行等国内三大金融机构占据了全球金融机构市值的头三把交椅。在企业大等于美的理念推动下,似乎中国新国企改革已经成功。

 

    这一对比数据显示,在营业收入、总利润都比2009年12月大幅度下降的前提下,央企上交的各类税费却大幅度增加了。

 

    在国务院国资委的网站上,赫然挂着一篇《“国有企业垄断论”的谬误》的妙文,洋洋洒洒说了五点后指出,“在全球竞争的大背景下,我国企业规模相对较小,产业组织结构分散,势必造成在与外国大型跨国公司竞争中由于实力悬殊、竞争力不足而败下阵来。这一危机在很多方面业已显现”。看来,参与国际竞争需要这些大型垄断国企,是“爱国”的表现。让人疑惑的是,国企无论垄断不垄断,从未真正让中国经济在世界立足。一旦全球经济形势真正回暖,垄断国企制度障碍再次浮出水面,不知道,我们还有多少时间、多少资金可以重来。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

个人简介
财经评论员,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从历史上的政治与经济转到当下,是希望看得更透彻。
每日关注 更多
叶檀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