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只是收缩拳头

欧国峰 原创 | 2010-04-06 22:22 | 收藏 | 投票

      随着4月15日的临近,就在各方纷纷猜度中美之间会否由汇率大战,引引发贸易大战的关头,美国财政部日前宣布推迟向国会提交主要贸易对象国际经济和汇率政策情况报告;白宫并表示,与中国协商汇率是最佳途径。

      各方紧绷的神经,暂时舒缓下来。有国内人士认为,这反映出中国崛起背景下、中美间实力此消彼长的趋势,美国人“不敢”和中国硬对硬。但事实上,此说颇为偏颇,是不了解美国人的行事风格、大国博弈的复杂性。

      奥巴马上台之后,在继续保持国际强势姿态的同时,“巧实力”成为指导美国外交政策的另一重要原则。继100余位国会议员联名施压、后有随时可出台的相关措施之后,美国人并不必急于亮出底牌。

       站在中国的立场,此举有助于中国政府维护货币和汇率政策自主的形象、减少改革中的内部压力。事实上,中国财经高官此前频繁讲话,就是这潜台词。中国部分人士对于人民币升值的抗拒,表面理由是担心影响出口和就业——但事实上,自2000年以来,中国进出口结构变化,初级产品进口越来越多,工业制成品特别是机电产品出口越来越多。这意味着,综合评估进出口的整体状况,人民币升值的益处大于弊端;同时,中国沿海地区“用工荒”也反映底层劳动力谈判能力的增强。而从中长期看,人民币再启升值也符合汇率制度改革的方向——大国汇率制度更适于浮动汇率,否则就意味着以较大国内经济调整,适应外部经济较小的变化。

       在全球范围内,与中国处境近似的是德国,都因存在外贸顺差遭受邻国指责,后者甚至被认为是造成希腊等邻国主权债务风险的重要外因。目前,德国正遭受被要求提高国内工人薪酬的压力,以提升该国劳动力成本。

       从离岸市场走势来看,美国此举也加剧了人民币主动升值的预期。上周,一年期NDF合约跌至6.633,与现汇汇率6.8260相比,反映对人民币在未来一年升值近3%的预期。

个人简介
2000年毕业于西北大学,近4年专职投资,此前任《华商报》记者、经济日报社《经济》杂志高级记者、《投资者报》高级编辑、银河证券投资顾问。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