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投入产出的角度简述经济增长理论中经济增长因素

梁树广 原创 | 2010-05-11 06:40 | 收藏 | 投票 编辑推荐

  一般来说宏观经济增长理论有三个,哈罗德-多马模型、索罗增长源泉理论、新增长理论。虽然这三种经济理论有区别,但是,实际上是一种继承关系,是随着后来的经济学者对前人经济理论的认识的继承,主要是根据现实经济增长来调整的。可以说每一种经济学理论都是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

  经济增长基本上是在一定的投入基础上进行最大化产出,投入是引起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尤其在经济增长的初期,投入的增加至关重要。投入包括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投入与增长时间的关系是早期经济增长理论的中心。从哈罗德-多马模型到索罗增长源泉理论分析的正是这个问题。

  这三种经济增长理论都是以生产函数为基础的,是解释投入和国民生产总值之间关系的理论。在个别企业或微观层次上,生产函数讲的是如果工人或纺锭以及纺织机增加一定数量的话,一个公司或工厂如纺织厂,产量将增加多少。这是数学的表达式,经济长是从在既定的物质投入下用她们生产多少物质产出得出的。为方便起见,微观经济的生产函数常常用货币价值而非物质数量来表达。在异国的或整个经济层次上,生产函数是指一个国家劳动力数量、资本存量和该国国民生产总值水平之间的关系。这些总体经济的关系,称为总量生产函数。总量生产函数是计量在资本存量、劳动力等投入增长一定数量的情况下,国民生产产出的价值。由于投入和产出是总量计算的,指数和所谈及的其他计算问题在解释总体经济函数是,确实导致了某些不确定性。

  一、哈罗德-多马模型

  二战后,经济增长问题受到关注,一开始引起大家关注的投入是资本。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在《经济增长的阶段》中把投资率(即积累率)达到10%作为经济起飞的条件。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在《经济增长理论》中也把积累率达到12%-15%作为发展的关键。但是最能体现资本积累重要性的思想还是50年代最著名的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

  哈罗德是英国经济学家,多马市美国经济学家,他们分别独立地提出的经济增长模型基本思想相同,故合称为哈罗德-多马模型。这以模型是要探讨经济稳定增长的途径,并说明经济中短期与长期波动的原因。

  这一模型的基本假设是:任何经济单位的产出,不管它是个别公司、一个行业还是一个国家,取决于向该单位投入的资本量。如果用Y表示产出,K表示资本存量,于是产出与资本存量的关系为:Y=K/k,这里的k是一个常数,叫做资本-产出比率。为将公式转换为表示产出增长的情况公司,我们使用符号△表示资本和产出的增量,并且可以写成,△Y=△K/k,产出增长率g是直接用用产出增量除以总产出量,即△Y/Y。如果我们在等式两端同除以Y,于是就有,g=△Y/Y=△K/Y×(1/k),对于整个经济来说,△K与投资资本I是相等的,而投资I又必须等于储蓄S,因此,△K/Y就变成了I/Y,而且等于S/Y。S/Y是储蓄率,即储蓄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于g=s/k。这就是一个经济中哈罗德-多马的基本关系式。这个方程式基本观点是:对于厂房投资所创造的资本,是增长的主要决定因素;而居民的储蓄使投资成为可能。

  哈罗德-多马模型把劳动力作为外生变量,资本作为内生变量,而技术假定不变的,是一个外生变量。该模型强调投入(资本与劳动)在增长中的重要作用。可以说该模型是一种投入型增长模型,认为一个经济增长总是由投入增加而引起的,尤其是资本的增加开始的。没有资本积累和劳动就没有增长。这是早期经济增长的基本特征,也是早期经济现实的反映。不过如果经济总是停留在投入型增长阶段,一定会由于资源投入的客观物质限制和要素投入的边际收益递减而进入停滞。要打破这种投入型增长最终的停滞,就要使现有的资源的利用效率更高,使要素投入的收益递减变为收益递增。这就要为依靠技术进步,由投入型增长转变为技术进步型增长。

  给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实际上,我国经济增长在早期就是一种靠投入带来的,是一种高投入、高产出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但是随着我国资源的减少,以及资本和劳动的边际收益递减,我国再靠这种高投入来带动经济增长势必受到限制。我国应该开始注意提高劳动力素质和技术创新来带动经济增长,进行新一轮的经济增长。

  二、索罗模型

  索罗模型也是一种投入产出模型,也是以生产函数为基础。索罗模型关注四个变量,即产出(Y)、资本(K)、劳动(L),以及“知识”或“劳动的有效性”在任何时刻,经济拥有一定量的资本、劳动与知识,并且这些因素被结合起来生产产品。生产函数采取如下形式:Y=F(K、AL)。索罗模型的核心假设与生产函数的性质,以及三种生产投入(资本、劳动与知识)在时间上的演变相关联。该模型有关生产函数的重要假设是,生产函数关于两个自变量,即资本与有效劳动,是规模报酬不变的,即资本与有效劳动的数量式原先的2倍,则所生产的产出数量也是原先的2倍。更为一般性地,给定两个自变量均乘以任何非负的常数c,会使产出以相同的倍数改变,即有:F(cK, cAL)=cF(K,AL),对于所有c≥0。该模型还有一个假设,除资本、劳动与知识以外的其他投入相对不重要。特别低,模型忽略了土地与其他资源。我们设c=1/AL,可得F(K/AL,1)=1/ALF(K,L)定义k=K/AL,y=Y/AL,以及f(k)=F(k,1),因此我们可以写成y=f(k)。即我们把单位有效劳动的产出写成有效劳动的函数。

  可见,索罗模型也是认为资本对于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认为资本增长由储蓄(或投资)决定,而储蓄又依赖于收入,收入或产量又要资本而定。于是资本、产量和储蓄之间建立一个相互依赖的体系。

  索罗模型也被称为新古典增长模型,该模型的基本方程为:△k=sy-(n+d)k,实现稳态时:sy=(n+d)k,稳态意味着△Y/Y=△N/N=△K/K=n

  索洛和斯旺提出了剖析经济增长规律的索洛-斯旺模型,该模型假设社会全部产出不是用于消费就是用于投资,另外还假设全社会生产要素只有劳动和资本两种,所以经济增长动力得益于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的增长,索洛-斯旺模型可以用以下公式描述出来。△Y /Y=a(△K/K)+b(△L/L),其中a+b=1,∴△Y /Y=a(△K/K)+(1-a)(△L/L),∴△Y /Y=△L/L+a (△K/K -△L/L),基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和利润最大化预期的作用,资本的增量和劳动的增量比率因该在技术不变前提下保持一致,即:△Y /Y=△K/K =△L/L。

  可以看出索罗模型和哈罗德-多马模型,都把技术进步作为外生变量,无法科学说明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的作用。不过索罗模型开始注意劳动,以及促进经济增长的其他因素,探讨经济增长的源泉。这一时代的丹尼森开始分析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源泉。生产函数的形式变为Y=f(K,L,R,A)式中R为可耕地和自然资源存量,A投入使用的生产率或效率的提高。通过推导可以测算出各个投入要素的贡献,尤其算出劳动、资源、资本的贡献额后,剩余的就是技术进步的贡献。

  三、新增长理论

  20世纪80年代后产生了新增长理论,该理论主要是把资本、劳动、技术都作为内生变量进行核算。这与前两个模型,把技术进步作为增长模型的外生变量,其计算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时,仅仅是把它作为一个“余量”。即根据生产函数,计算出劳动增加和资本增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余下的就是技术进步的贡献。如经济增长率为3%,如果劳动增加一起0.5%的增长率,资本增加一起1%的增长率,余下的1.5%就是技术进步所一起的增长率。这种分析实际上割裂了劳动、资本、技术进步在增长中的内在关系。

  新增长理论深入分析劳动、资本和技术之间的关系以及一些重要的问题。实际上经济增长一般有三个因素决定,制度、劳动、资本。新增长理论特别重视知识和制度的作用。实际上以前的模型可以概括为Y=(K、L、A),新增长理论把知识引入到模型中,即Y=(K、H、L、A),这里的H为人力资本,与L的区别是“粗劳动”之外的知识劳动。新增长理论的代表模型有研究与开发模型和纳入人力资本的索罗模型。新增长理论强调思想在汇集微观层面上的优势以促进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思想的实施对于提高总和要素生产率是至关重要的。

  在经济增长中实际上资本、人力资本、劳动是经济增长的直接原因,现实中即使有些国家这些要素都具备,经济也没有迅速增长,这说明经济增长还有深层次的原因,新增长理论就是在思考这些影响资本、人力资本、劳动背后的因素。

   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除了这些因素之外还有运气、地理、文化、制度等。尤其现在的研究把制度因素引入的经济增长模型中,把制度作为内生变量进行研究,实际上制度是影响资本配置和人力资本素质的提高。其次政策,政策是在一种制度下的政策,如果制度不好,政策也起不到很大的作用。运气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是否碰到一个好的领导人,一个好的领导对于该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也影响经济增长,如有的研究表明赤道附近的国家比较贫穷。文化是影响一个过的决定因素,尤其落后的文化是很难改变的。社会基础设施也是影响一个国家的重要基础因素。

个人简介
梁树广,男,(1982-),山东聊城人,产业经济学博士。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