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进?民进?36条新政落地待考

郝金刚 原创 | 2010-05-30 18:20 | 收藏 | 投票

  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全国总工会和全国工商联共同举办的“2010全国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26日圆满结束。各地将招聘活动延伸到乡镇、街道社区,现场发放政策问答手册,宣传积极就业政策,鼓励用人单位更多地提供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信息,做好高校毕业生招聘工作,同时,还举办就业困难人员和农民工的专场招聘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997年党的“十五大”把民营经济确定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使得民营企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据统计,当前新增就业岗位70%以上是由民营企业提供的,从农村转移出的劳动力70%以上也在民营企业中实现了就业。改革开放30年以来,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民营企业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竞争力不断提高,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构造市场经济主体,促进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

  特别是当前,在确保国民经济适度增长、缓解就业压力、优化经济结构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保增长就是促就业,国家的拉动内需政策和地方政府的促进就业政策措施都意味着就业机会的增长。“从1993年,苏宁电器首次引进大学应届毕业生,2003年起启动了面向大学毕业生的专项人才引进培养计划---1200工程。目前,1200工程连续实施8期,引进培养了1万多名高素质大学毕业生,”北京苏宁电器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主管周颖介绍说。为此,大力扶持各类中小企业发展,已成为当前一项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尽管国家出台了大量中小企业融资优惠政策,但是真正能够受益的中小型企业少之又少。诺亚财富分析师日前发布研究报告认为,占我国企业数量95%以上的中小企业仍然面临资金匮乏、求贷无门的窘境。

  5月1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新36条”),这是继2005年出台“旧36条”之后,中央政府又一次就推动民间投资及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出指导性文件。“新36条”将引导民间资本接力下一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必需资金保障,让中国经济在2010年后继续快速向前。“新36条”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的领域包括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和政策性住房建设、社会事业、金融服务、商贸流通、国防科技工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等。但是由于历史原因,民间投资依然受限。此前的2005年2月出台的“非公经济36条”(《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已经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行业和领域。当时各部委的配套文件有37个,至2007年底全部出齐,这还不包括各地相继下发的呼应性文件。从政策层面,这份文件已经与各部门各地方“无缝对接”,问题是,当时欢呼“非公经济春天来了”的那些企业家,之后却没有感受到春天的明媚。甚至民间投资连战略性新兴产业,比如风能、太阳能发电等原先由民间投资占主导的竞争性领域,也出现了国资快速进入,进而挤出民间投资的情况。为此,政府必须在“新36条”实施的过程中出台更多的实施细则,防止利益集团干扰“新36条”实施细则的出台。民营企业人士也建议,由国家发改委牵头敦促各个行业和地方政府制订“新36条”实施细则,将地方细则制订和执行情况列入政绩考核,并实施问责制。

  “新36条”出台正值中国经济步入结构性调整、楼市遭遇史上最严厉调控政策、股市大幅跳水的关键时期,并且大量资金正不断从楼市、股市这两个市场抽离,流向哪里目前还不清楚,但大蒜、黄金价格不同程度的上涨告诉我们,资金需要一个甚至多个出口,否则资金乱窜很容易进一步增加经济的系统性风险。

  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顾问保育钧分析称,“新36条”的出台是形势发展的需要——政府刺激经济的一揽子计划迟早要退出,需要民营经济来接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依靠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力;要解决贫富差距拉大等社会问题,也要靠民营企业;城乡一体化建设,需要启动民间投资。保育钧进一步指出,“4万亿”启动之后,中央政府投资下去后,变成了固定资产。地方政府为了配套,搭建了6000多个政府融资平台,负债5万亿(也有说6万亿),有可能引发财政危机并转变为金融危机。央行不得不频繁通过提高准备金率、发行央票等手段控制和管理流动性。但这不是治本之策。出路何在?只能靠启动并扩大民间投资。

  目前,民营企业贡献了GDP的65%,财政收入的50%,出口产品的68%,就业的80%,新增就业的90%。无论从发展服务业、促进内需以及扩大消费等几个重要经济目标来看,民营经济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未来中国经济能否转型成功,取决于中国整体的金融市场能不能实现更进一步的发展,能不能实现突破和创新。”摩根大通亚太区董事总经理、摩根大通中国投资银行副主席龚方雄表示,而其中的关键,就是使金融市场的融资渠道和资金来源都变得更加丰富,尤其是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中小企业最需要解决就是资金和生存环境的问题。当前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要致力于引导资金“向下走”作为一项长期不变的国策,打通中小企业融资的各个环节,使之顺利地并能坚持不懈地执行下去,这对我们维持经济高增长和未来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会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旧36条”也罢,“新36条”也罢,政策支持是好事,就看这些政策能否真正落实,因为其中还有一个中央和地方政府思想统一的问题,地方政府不作为和执行力弱化,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民营经济发展不充分。

  
国进民进新政 学习“新36条”

个人简介
关心经济、关注民生,一个碌碌无为的平头百姓。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