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甘肃省白银市工业发展路径和特点的经济学思考

王今诚 原创 | 2010-06-02 10:38 | 收藏 | 投票 编辑推荐

白银工业历经了白手起家、艰苦创业、繁荣发展、困难重重以及浴火重生的发展道路。与中国其他资源型城市比较,“按矿业从业人员计,白银市位列全国所有矿业城市的第14位和有色型城市的第1位;按矿业产值计,白银市位列全国所有矿业城市的第44位和有色型城市的第4位,”[①]典型性很明显。

一、20世纪50年代以来白银工业变迁的特点

1949-2000年,全国共形成资源型城市178个,约占全国城市总数的三分之一,其中有色金属型城市27个。这些城市工业变迁的共同特征大致体现在五个方面:1.对资源的高度依赖性;2.产业结构的趋同性;3.工业空间结构的分散性;4.主导企业功能的二元性;5.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性。白银工业在近60年的发展历程中,受历史、政治、社会经济、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影响,除具备前述五个资源型城市工业变迁的一般特征外,还表现出以下三个特点。

(一)“植入式”形成高起点发展的现代工业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白银完全属于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农业经济地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十分落后,现代工业的发展尚处于空白阶段。1955年,白银地区社会总产值7661.97万元,其中农业占82.63%,工业仅占3.63%[②]并且,这些产值仅仅是由手工生产的作坊和家庭副业产生的,采用现代化机械进行生产的工业企业一家也没有。在这样极端低下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上,要单纯依靠白银自身的积累来发展现代工业,不是没有可能,但肯定需要很长一段时期来蓄势,从而才能够在技术、资本、能源、现代交通等条件相当具备的基础上实现工业化。尽管资本方面的积累假以时日可以完成,然而其他区位条件的形成却不仅仅是时间能够解决的。

白银地区出现矿冶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青铜时代,白银市名的由来也与明代在此地设立专产白银的矿场有直接关系。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为建设战争的大后方而致力于西北经济开发,其下属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西北分所曾多次委派地质专家深入白银地区寻找可供开采冶炼的矿产资源,陆续编订了《甘肃皋兰北乡白银厂铁硫锰铜等矿之初步观察(简报第二十八号)》、《甘肃皋兰白银厂黄铁矿(矿业简报第四十二号)》等勘察报告,取得较大成果。但由于当时政治局势不稳、战争干扰,这些资源并没有被付之现代化的采炼。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受苏联工业建设思想的影响,中国政府也决定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下优先发展机械制造和原材料工业,走重工业化道路。20世纪50年代初期,苏联帮助中国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并且签订援助协定计划为中国援建“156”项大型工业项目,并为这些工业企业提供主要设备和技术专家。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作为矿产资源大省的甘肃,自然被列为国家“一五”建设重点地区,“156”项大型工业项目共有16家落户该省,占总数的10.26%,其中有两个项目就被布局在白银市范围内,成为白银现代工业的基石。

1953年白银厂有色金属公司宣布成立到1965年,随着白银公司基本建设的完成,白银已成长为新中国最重要的大型有色金属工业基地之一,初步具备了现代化的金属冶炼、化学、纺织工业。十几年的时间,白银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1965年底,白银市全社会生产总值是1949年的8.8倍,其中农业占21.63%、工业占63.84%,国民生产总值是1949年的5.5倍,其中第一产业占31.56%、第二产业占62.73、第三产业占5.71%,很明显工业已取代农业的主导地位,成为白银的主导产业,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年,全市共有工业企业单位共82家,其中中央企业3家、省属1家、市属2家、市以下76家;全民所有制企业共32家,集体企业50家;实际上除了市级以上6家工业企业,剩下的76家县(区)属工业企业尚未达到完整意义上的机械化,处于半机械化状态;就各类企业工业生产值来看,尽管地方工业(省、市、县区属工业)数量众多,但其产值在地区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明显低于中央工业,仅占10.27%,而作为中央属全民所有制企业的白银公司一家产值就占83.96%[③]

以上这些数据表明了白银地区的中央属工业与地方工业在资本规模、技术水平、产出率等方面的巨大差距,反映出白银现代工业高起点、“植入式”发展的特征。如果没有白银公司这一现代化的大型联合企业落户白银,白银要实现工业化就必须经过漫长的积累时期,白银市也就不会因服务工矿业生产基地而被设立。可以说,白银公司等大型工业企业在白银地区工业化进程中扮演了十分关键的角色,而该公司以矿产资源开采、冶炼为主的生产特征,实际上就代表了白银这一工业地域的特色。

(二)以大型工业为主导的二元工业结构

白银现代工业的崛起依赖于国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所以作为一个资源性工业地域,白银工业经济的核心地位就不可避免的由国有大型工业企业来占据,在每一个历史发展阶段,它们都是白银工业的领跑者。这些大型国有企业既创造了白银工业经济的辉煌,也伴生着影响工业持续发展的层层弊端。

作为“一五”计划重点建设项目的白银公司和银光公司,是白银现代大工业的肇始,是白银工业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在近60年的发展历程中,它们的每一个变化,都会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的运转,对白银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性作用非常明显。

第一个明显的影响就是体现在城市化方面。由于这些主导企业受生产要素影响,一般布局在矿产资源附近,是在当地工业基础设施十分薄弱的情况下开工建设的,会在短时期内提供众多就业机会,拉动相关产业发展,从而加速该区域城市化。但是,由于大型工业“植入式”的发展特征,区域内基础设施不能相配套,企业必须依靠自身来解决部分需要,“于是派生出两个城市功能主体:一是以市政地方为主体经济社会运行的城市功能圈;二是以大中型企业为主体经济社会运行的城市功能圈。[④]如白银公司内部就有教育、医疗、房地产、生活服务、交通、度假村等完整的社会服务系统。由于企业办社会的成效明显高于地方水平,其对地方城镇建设的示范带动效应也就不言而喻了。靖远县城的一段历史最能说明这种影响。由于“三线”工业贯彻的是“分散、靠山、隐蔽”布局的原则,在20世纪70年代陆续有二七九厂、风雷机械厂、春光器材厂等三家中央、省属工业企业入住该县,并陆续建成投产。其中二七九厂建在县城近郊的一条山沟里,自建有比较完整的社会服务系统,风雷、春光二厂处于城区,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几占县城面积三分之一强;根据1985年第二次白银白银工业普查结果来看,全县工人总数2397人,三家工厂要占三分之二强。[⑤]这种“植入式”工业,明显提升了靖远县城的城市化水平,带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但是,随着国家改善工业布局、产业集聚政策的实施,春光、风雷二厂分别在90年代初搬离靖远县城,该县工业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1995年,靖远县工人总数4294人(不包括合同制工人),十年间仅增长了79.14%[⑥]远远低于经济发展速度;城区面积几乎没有扩张,城市化陷入停滞状态。

      

      表1      部分年份大型工业与白银市各项工业指标的比例关系(%

项目

工业生

产总值

固定资

产原值

利税总额

全员劳动

生产率

1960

71.49

97.03

95.15

100.00

1970

85.42

95.02

91.67

97.94

1980

79.62

86.83

83.44

104.58

1990

73.94

88.32

29.76

--

 

 

 

 

 

 

 

 

注:此处大型工业指白银公司、西北铜加工厂、银光公司、甘肃稀土公司、靖远矿务局五家大型企业。资料来源:白银市统计局编印,《甘肃省白银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历史统计资料1949-1985》,1988112-115134-140154-157174-180182-185;《白银统计年鉴 1990》,1991156-157

    

     表2   1953-2005年,白银工业企业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暨荣誉一览表[⑦]

 

省、部级

国家级

小记

白银公司

161

15

176

银光公司

35

16

51

总计

196

31

227

 

 

 

 

 

但就促进区域工业经济长期发展方面来看,上述方面并不是最重要的,这些大型工业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导性作用主要体现于其规模效应、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研发创新能力、劳动生产率等方面。

1960-1980年三十年间,大型工业在规模上的主导性体现的特别明显,这是其他在数量上占绝大多数的工业企业所无法比拟的(见表1)。

就科学技术水平和研发创新能力方面考察,大型工业企业的突出之处更加显著。科技水平与研发创新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所起作用是巨大的,白银公司、银光公司等工业企业在数十年里,完成了几百项科研成果,取得了很大的经济效益,有力的推动了中国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见表2)。

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白银公司内部已经发展出了一体化程度很高的产、学、研体系,形成集采矿、选矿、冶炼、加工、化工、科研和内外贸于一体,具备铜、铝、铅、锌、金、银、硫和金属合金的综合生产能力,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和甘肃省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20世纪80年代初,银光公司开始生产民品以来,经过工艺改造和技术引进,拥有了亚洲最大的TDI生产线,使企业能够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从而在白银乃至甘肃化学工业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是,也不应忽视,这种“植入式”大型企业主导地区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首先,以有色金属工业为例,其产值较高年份(1965年)占白银市工业总产值的85%,是名副其实的主导产业,在地区工业经济发展中的主导性作用非常明显。1984年以后,随着白银公司自有矿山优势资源的逐渐枯竭,有色金属工业产值在工业结构中的比重连续下降;2000年,降为38.12%且出现连年亏损;后虽再次实现正利润,但其所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进一步下降为2005年的35.7%,白银地区经济的整体发展速度、水平遭遇严重挫折,城市经济面临转型挑战,发展前景堪忧。

其次,从“一五”时期甘肃省地方工业政策可以明显的看出来,甘肃地方工业发展的基本情况是:地方工业完全被置于大工业的附属地位进行发展,其特点是投资小、规模小、技术含量低、以生产低附加值的初级产品为主。

大型工业与当地经济的关联效应仅表现在建材、能源、农副产品等后向关联产业上,一方面“作为城市经济主体的增值潜力巨大的有色金属工业,其产品仅仅是初级产品,大部分被国家指令性计划调往区外,而很少在当地加工增值,导致主导产业产品链短促,其波及效应只能主要体现在区外有关产业,加之受调拨价格影响,导致效益转移,主导产业无法带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区内需要的加工、深加工产品和日用轻工产品,则大部分从区外远程调入。这种低出高进的地域分工和贸易格局,造成双重价值流失,导致城市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很低。”[⑧]

第三,这些高起点发展起来的大工业与区域内原有经济基础存在一定的差距,呈现出平行发展的二元经济结构,未能有效带动白银工业结构的高级化,反而加剧了城乡经济分割,限制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给21世纪白银经济转型造成了极大的困难。而且,国有大型企业在经济中的主导性,还造成区域内市场主体单一,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非公有经济发育滞后,多元市场主体难以在较短时期形成,从而导致白银工业经济活力不足,适应性差等弊端。

总之,大型工业在白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导性,既开创了白银工业数十年的辉煌,又使其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建立过程中出现种种阵痛,并为工业结构的演进与城市经济的转型埋下隐忧。

(三)资源枯竭与市场经济促进的白银工业结构演进

在重工业化过程中,工业结构还伴随着另一种规律性的变动趋势,即所谓“高加工度化”趋势,工业发展从以原材料工业为中心向以加工组装工业为中心的发展转变。[⑨]纵观白银近60年的工业化过程,其工业结构上发生的变化既体现了一般性规律,也有着自己的特殊性:这种变化发生的直接动因是由于优势资源枯竭而被动形成,内在动因则是由于工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使然。

白银工业崛起的契机是国家重工业化政策与区域优势资源开发,因此该类工业表现出明显的“植入型”特征,而且其存在发展高度依赖矿产资源。1954-1984年,这是白银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壮大繁荣的黄金时期,因为这一时期,企业赖以生存的矿产资源尚未出现枯竭,资源优势明显。1985年,国家为继续保持白银工业的发展势头,尽快化解优势资源逐渐枯竭给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恢复了白银的地级市建制,并把白银铝厂、西北铅锌厂列为“七五”重点建设项目。这两个事件意味着白银工业从此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开始面临工业结构转型的严峻形势了。恢复地级市建制的目的就是要发展、完善城市职能,整合已有工业资源,形成技术中心和经济中心,加强工业基础设施建设,使城市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核心。

但是,长期以来主导企业功能二元化发展程度很高,分别形成了以市政地方和主导企业为主体的城市经济社会功能圈。市政府很难有效整合区域内各类资源,因此城市在经济增长中的极化作用非常有限。

“两厂一矿”(即白银铝厂、西北铅锌厂和厂坝铅锌矿)的建设意图就是要把白银发展为铜铝铅锌多品种综合发展的有色金属工业生产基地,利用其已有工业基础。但是,20世纪9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企业的生存发展环境发生了极大变化:企业发展原本依赖的国家拨款改为银行贷款;市场决定有色金属价格的变化;国家投资重心东移,东部地区建立起一批有色金属工业,产品竞争激烈;白银有色金属工业所需矿产资源完全依靠外运、产品输出距离远等因素,主导工业的发展出现了产品种类、产量增加,但效益连年下滑,甚至巨额亏损的矛盾局面。同期,轻纺工业的兴衰也体现了这种变化了的市场环境带来的巨大影响:整个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物质财富在快速增加,但轻工业面对的仍然是一个消费品短缺的双轨制市场,无论企业生产出怎样的产品,只要质量还过得去,销路便不成问题;进入下一个十年,国内消费品市场渐趋饱和,买方市场逐渐形成,白银针织厂、棉纺厂等轻纺企业由于忽视关键技术改造和主要产品升级,不能适应新的市场需求,效益纷纷下滑,直至关门倒闭。

20世纪90年代,白银工业遇到的发展困境,已不仅仅是资源压力问题了,更重大的问题是如何适应市场、使深受计划经济影响的原材料工业基地成功对接市场,发展出具有强大技术优势的新兴工业。

因此,白银工业在20世纪最后十年面临的挑战来自三个方面:资源枯竭造成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下降、成本上升,市场竞争优势消失;产品加工程度低,产品结构基本以初级产为主,附加值低,很难形成大量积累以发展高端产品,以2000年为例,白银有色金属工业产值中冶炼业占97.7%,延压工业仅占1.55%,其最终产品所占比重更是微不足道;况且,资源型工业地域的国有企业体制改革所面临的问题较其他类型地域更加复杂,需要投入的资金也更多。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白银工业已经走到生死存亡的重大历史时期了。

总而言之,在优势矿产资源枯竭的总体背景下,单纯依靠扩大企业规模、产品种类和提高生产能力的做法,已经很难挽救白银主导产业的衰落了。如果不改变白银工业依赖资源单纯发展原材料工业的基本结构,就谈不上白银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更谈不上白银工业的转型。

2001年以来,主导区域经济发展的大型工业均开始以制度改革、高新技术引进为核心的转型之路,至此,白银工业走出封闭发展的桎梏向着更加符合其自身特点的新型结构演进。

    表3          主要产业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变化情况[⑩]

年份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2007

工业总产值(万元)

91750

245522

673060

1037207

2005237

3173818

有色金属工业

59.78

50.96

39.80

38.12

35.7

39.34

化学工业

1.99

6.10

6.33

3.87

7.95

11.62

能源工业

8.47

3.21

10.27

28.63

31.75

26.58

农畜产品加工

2.55

--

1.11

1.58

3.68

2.99

建材工业

4.42

2.32

2.81

2.52

2.73

1.79

机械制造工业

8.16

3.96

4.13

3.65

1.29

1.93

根据表3所列数据,不难发现这种演进的趋势之所在。有色金属工业在白银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在2007年有所升高,但与化学工业和能源工业比较则呈相对下降趋势。化学、能源工业的迅速发展应归功于高新技术的引进,银光公司形成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以TDI为龙头的大型民品生产能力。煤炭、水能资源进一步得到开发、风电等新能源得到利用,2002年,装机能力为2х300MW靖远第二发电有限公司交付运营,20085月,乌金峡水电站投产; 10月,总装机容量45MW捡财塘风电场首批机组发电。[11]

有色金属工业中,甘肃稀土公司的产业升级成效明显,稀土深加工的部分技术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已获得了6项国家专利和自营进出口权;白银公司主要通过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利用技术优势研发有色金属新材料及其制品,其所产“红鹭”牌铝锭在伦敦金属期货交易所注册交易。2007年,白银十种有色金属工业产量36.27万吨,占全省的25.4%,其产品再次具备了一定的规模、技术优势。基于这些突出表现,科技部把白银列为国家火炬计划“有色金属新材料及制品产业化基地”。白银逐步由“铜城”向具有明显特色、技术、规模优势的有色金属工业城市发展。

以高新技术为发展基础的机械制造业成为白银工业高加工度化的重要突破点。传统企业长通电缆厂与中科院电工所、理化所及其他相关科研院合作,开发出了具有国际一流技术水平的超导电缆和高导电率远距离超高压铝导线。引进了中科宇能、水电三局风电塔架、中集华俊、恒成机械、白银风机、鸿浩磁力泵阀等企业的部分生产线和技术。尽管,科技含量较高的机械制造工业在白银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不足2%,但这将成为白银工业结构演进的必然选择。[12]而旨在孵化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的“一园三区”建设,正是为白银高新技术产业部门的形成,加工组装工业的做强做大提供了一个发展平台。

在资源枯竭及工业自身演进规律的共同作用下,白银工业结构发生的转变仅仅代表一种趋势,至于最终发展的成效如何,还需要克服长久以来形成的体制僵化、工业布局分散、环境恶化、人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二、甘肃白银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反思

1956-2008年,白银工业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不仅经历了高起点的肇始、鼎盛发展的辉煌,也承受了资源枯竭、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阵痛。艰辛孕育着发展,探索推动着创新,目前白银经济正处于工业结构、增长方式转型的初始阶段。21世纪初,白银市政府就积极探索主导产业萎缩、经济发展受阻背景下的城市转型,在引进资本、管理、技术等方面闯出了一条特色之路,创造了闻名一时的“白银速度”,体现出励精图治、百折不回的“白银精神”。2008年,白银被国务院列为首批资源枯竭转型城市之一,白银经济的发展再次受到国家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白银工业的兴衰与国家实施的历次五年计划、“三线”建设关系密切,是在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下成长起来的资源型工业基地,具有鲜明的计划经济色彩。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国家宏观上扭曲价格信号、行政上计划配置资源、微观上剥夺企业自主权的经济运行模式。[13]国家能够在创业条件极为艰苦的情况下,保证资源的最大动员及剩余的最大化以投资于白银地区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建设,这是白银在短短几年时间内(1956-1962)就成长为一座颇有规模的现代工矿业城市的最主要因素。但是,计划经济也衍生了很多阻碍工业经济持续增长的不利因素,并且作为一种历史沉淀深刻影响着白银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成为白银工业化的限制性因素。

(一) 国家政策对白银工业变迁的影响

新发展经济学理论指出,国家对国民经济活动的管理和调节主要有两种类型,即间接管理和直接管理。改革开放以前的中国就属于直接管理,即由政府建立并经营国有企业,通过指令性计划决定国有企业的投入、产出以及产品、生产要素的价格,从而直接控制资源配置。改革开放以前的中国,建立起了全民所有制和劳动者集体所有制的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形成了扭曲产品和要素价格的宏观经济环境、高度集中的资源计划配置制度和毫无经营自主权的微观经营机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基于国际竞争、国家政治经济环境、工业化积累方式的考虑,中国选择了实行进口替代和压缩消费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并以此带动整个工业化进程,实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20世纪50年代中期,为满足国民经济建设对有色金属的巨大需求,白银地区的大型黄铁矿型铜或多金属矿床的勘探、开发如火如荼的展开。

国家优先发展重化工业的经济政策是白银工业发端的基本因素,它使原本毫无现代工业的白银地区在短短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建成了两个现代化的大型工业企业,产生了一座初具规模的现代工业城市。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进一步完善,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体制惯性以及资源型工业运营方式的特殊性,使得白银工业难以在短时间内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白银工业出现了发展后劲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所有制形式单一等限制性因素,白银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峻考验。

1990年以前,国家投资在白银工业投资额中占绝大部分,中央属工业在白银全部工业中,固定资产原值所占比重始终保持在80%以上,工业产值所占比重保持在70%以上(见表1)。白银工业的每一步发展都与国家在各历史阶段的经济政策密切相关(见表4),这些数据说明强有力的政府干预及资本增长是主导白银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白银工业能够在一片空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巨大推力。

长期以来,白银工业始终通过国家投资、挖潜改造两条路径发展壮大。[14]20世纪70年代末期,白银公司所属优势矿产资源逐渐枯竭,地方政府、白银公司双双向国家提交开发厂坝铅锌矿的申请,争取国家投资。20世纪80年代,西北铅锌厂、白银铝厂、厂坝铅锌矿被列为国家“七五”计划重点建设项目。将近14亿元的投资促使白银有色金属工业规模空前扩大,生产门类、生产体系更加完善,成为全国最大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同时,靖远电厂的投资兴建有效缓解了白银工业生产过程中能源供应紧张的局面。在国家重点投资的促进下,这一时期白银工业的发展势头强劲。

        

          表4             国家投资建设在白银的主要工业企业

 

主要建设时期

企业规模

投资额(亿元)

白银公司

一五

大型有色金属企业

4.95a

银光公司、TDI工程

一五、七五

大型军用化工企业

4.17b

靖远矿务局

二五

甘肃省三大煤炭企业之一

--

西北铜加工厂

“三线”

生产规模全国第三

3.24c

甘肃稀土公司

“三线”

中型军工企业

--

二七九厂

“三线”

大型军工企业

--

白银纺织机械针布厂

“三线”

内迁三厂合并

--

靖远电厂

七五、八五

发电量几占全省1/5

11.10d

两厂一矿

七五

年产铅锌25.6万吨

13.70 d

大峡水电站

八五

装机容量30KW

4.50 d

注:因各企业建厂初期投资额散见于各类资料,本表数据系对照、综合所得。

a.于开国,《改革中奋进的白银市》,1991年版第21页。.

b.本数据只是“七五”期间银光公司TDI工程建设投资,该企业初期建设投资额不详。 

c.白银有色金属集团公司编,《白银有色志》,2004年版第272页。

d.袁占亭,吴仰东,《坚持改革开放 推动科学发展》,载《白银经济》2008年第六期。

20世纪90年代以来,白银工业面临着国家经济体制变革带来的严峻考验。首先,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好转,为适应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国家投资重心逐渐东移。其次,中共十四大明确了中国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在其范围内陆续进行了价格体制、商品流通体制、金融体制及国有企业改革等一系列的改革实践,多年形成的计划经济僵局被打破,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

中国所推行的区域经济不均衡发展战略,明显影响到了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水平。“1990-1997年,甘肃工业建设投资为565.81亿元,仅占全国同期投资的1.9%。”[15]落实到白银的投资更是微乎其微。整个20世纪90年代,除在白银范围内投资建设的大峡水电站外,国家没有在白银兴建一家工业企业。轻纺工业由于资金不足,不能及时顺应市场需求的变化而进行设备、产品的更新换代,企业效益迅速下滑,纷纷破产倒闭。“拨改贷”实行后,白银公司、银光公司等企业债负沉重,企业发展难以为继,甚至出现连年巨额亏损的状况。长期以来,作为资源型工业地域的白银在国家指令性计划指导下输出的主要是有色金属工业产品,且是被压低价格的原材料即低附加值的初级产品。这就导致主导产业不能在本地形成采选—冶炼—初步加工—精细加工的产业链,致使经济效益流失,不能完成资本积累,难以形成带动白银工业发展的极化中心。在多重压力下,白银工业经济陷入了停滞甚或倒退的困境。

实践已证明,高投资并不意味着高增长。由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完全排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所以国家主导经济发展的僵化模式,造成了有限资源浪费、经济结构失衡、轻重工业比例失调、投入—产出比率过低等严重问题。在20世纪的最后十年里,白银主要工业企业效益持续下滑,作为有色金属工业系统第二次创业的“两厂一矿”也深受影响,经营状况乏善可陈。

而且,白银工业经济的所有制结构单一,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缓慢,所占比重微不足道。2000年,中央单位投资在投资总额中依旧占绝大部分,为43%,经济增长结构偏向于中央、省属的大中型企业,国有工业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67.6%,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6]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白银工业发展所遭遇的不仅仅是国家投资不足的问题,更深层的问题在于工业体制层面,即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这两个方面将是白银工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成功转型的重要切入点。

(二)区位因素与白银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白银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极端落后,很难通过自身努力形成发展工业的资本积累。但如果依靠国家倾斜的财政金融政策,是不是就可以极大的促进经济发展、实现工业化呢?答案当然不完全是肯定的。在经济地理学看来,影响工业化的区位因素是很复杂的,涉及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政策环境等三个大的方面。

首先,自然环境条件明显制约着白银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自然环境因素包括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禀赋等内容。

历史上的白银地区曾经是山川秀美、物产丰富,但是由于近代以来屡遭战祸,环境遭到很大破坏,森林植被稀少,气候干旱,灾害性天气频繁,清末坐镇陕甘的左宗棠就曾叹言“陇中苦贫瘠甲天下”。20世纪50年代中期,响应国家经济建设号召的大批工人怀揣建设祖国的热情来到了“风吹石头跑,入夜野狼嚎”的白银,经过忘我劳动、艰苦创业,建成了白银第一座现代化的大型工业企业,为白银带来了现代工业的第一缕春风。需要注意的就是,经济活动对环境产生影响的同时,环境也影响与制约经济活动。

过度的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意识缺乏,在很大程度上恶化了白银的环境,使该区域本已脆弱的生态系统进一步恶化:重金属污染物对黄河白银段地表水环境的污染目前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总磷和COD指标逐年上升,大肠菌群污染一直居高不下;森林覆盖率有所提高但增加速度缓慢,草场全面退化,植被生态功能衰退;自然降尘量持续攀高,以TSPSO2为特征污染因子的城市环境空气污染有所加重;城郊局部土壤环境重金属污染严重;乡镇企业“三废”与生活垃圾严重污染农村生态环境;以旱灾为特征的自然灾害发生区域不断扩大。[17]

经济活动越来越多地依靠与要求良好的环境质量,没有良好的环境质量不仅不能制造出高精密度与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更不能提供一流的服务。德国鲁尔区在引进新兴产业之前,就曾把很大精力花费在生态治理、环境美化上,经过长期努力效果显著。同时,也由于现代经济活动对高科技劳动力及资本的倚重,人力资源与工业投资的争夺就显得极为重要,要吸引并稳定这些生产要素,就必须为其创造良好的生活与投资环境,就必须在白银营造一个和谐、平衡的生态环境。

当然,白银所处的特殊地理环境决定了白银地区生态环境的某些难以改变的特征与不足。但通过退耕还林还草、限制及减少“三废”排放量、合理规划城市布局等措施,还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白银投资建设环境的。

白银的有色金属资源与煤炭矿藏比较丰富。有色金属矿田包括折腰山、火焰山、小铁山、铜厂沟、四个圈等五个大中小型工业矿床和若干个矿点,包括铜、铅、锌、金、银、硫等10多种矿物。其周边地区亦有较大蕴藏量,厂坝铅锌矿属秦岭铅锌成矿带北翼矿带,金属储量铅63.9万吨,锌316.3万吨,是一个特大型的铅锌矿山,远景储量上千万吨。[18]平川区已探明煤炭储量尚可开采20年左右,出产煤质较佳。这些矿藏资源的禀赋特点就是白银工业生产布局和主导产业形成的基点。但长期以来,国家扭曲工业原材料价格的经济政策,导致白银工业生产始终停留在单纯依赖资源开发的层次上,企业自主性小,所谓的企业发展实际上等同于产品数量的扩大而不是对已有产品深度加工,难以形成以有色金属工业为核心的产业集聚,致使城市主导产业单一,难以形成综合发展能力。

3中的数据显示,全市工业产值中有色金属与能源工业所占比重,1985年为68.25%1995年为50.07%2005年为67.45%,而机械制造业产值的下降趋势非常明显。这表明,白银工业经济依旧属于单一的资源型增长类型。2001年以来,尽管工业结构的“高加工度化”是白银工业总的发展方向,可要在短时期内扭转资源型工业主导地区经济发展的局面是很不现实的。

其次,社会经济条件也在深刻影响着白银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以1956年为分界线,之前的白银基本上停留在现代化的初期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十分低下,;之后的白银则是沿着先有企业,后有城市的矿—城模式发展起来的,为保证重点项目的顺利完成,国家一再降低城市规划的标准,造成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给城市和工业发展留下诸多困难与弊端。[19]白兰高速公路建成前,白银主市区主要通过国道109线和包兰铁路支线与外界联系,运输成本高,难以使区域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这就造成白银地区地理可进入性差,经济活动可进入性成本高。[20]正在建设并完善的“数字白银”,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一不足。目前,城市完备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已成为增进区域对经济活动吸引力的重要措施。

第三,政策环境对经济活动的吸引能力较弱。白银市政府作为一个消费者,其购买形成的市场需求主要面向的是消费品工业而非资源型工业。通过规划及对特定地区的基础设施投入所形成的“一园三区”,其目标尽管是引导经济活动在空间上向特定区域集聚,但由于白银地处偏僻的西北,自然环境恶劣,很在难短时间内形成规模。白银市政府已制定的相关产业政策、法规规范的主旨虽意在吸引投资、保证自由竞争环境的形成,但是要在全市各职能部门达成共识,形成一个高效的服务型政府,还需要作出更大努力。

(三)二元工业结构对技术进步的影响

白银现代工业崛起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中国重工业化战略在区域上的实践。现代大工业的植入,不仅在很短时间内为一个基本处于自然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带来了大量资本、技术,也带来了工业化过程中的二元结构。

      表5          1956-2008年中央工业与地方全民所有制工业比较

 

有色金属

冶炼、加工

化学工业

纺织工业

机电工业

能源工业

中央属工业

白银公司

甘肃稀土公司

西北铜加工厂

银光公司

针布厂

二七九厂

靖远电厂

大峡水电站

地方工业

省属工业

--

矿用化工厂

针织厂

棉纺厂

风雷厂

通风机厂

靖远矿务局

乌金峡水电站

市级工业

--

磷盐化工厂

磷肥厂

--

长通电缆厂

县区属煤矿

从企业规模大小与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及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衡量,中央属大型工业企业代表了较高的技术装备水平,而以中小规模为主的地方工业则代表了较低的技术装备水平。技术二元结构是工业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之一,对其进行改造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工业化的过程,当然这种由二元向一元的转变需要各方面因素的共同促进,且费时较长。表5就反映了白银市范围内中央属大工业与省、市属中小工业平行发展和技术二元结构的特点。

中央与地方工业的平行发展阻碍了产业集聚的形成,影响了技术成果的扩散。因为,产业集聚可以使产业间实现紧密合作,有利于专门化服务设施和机构的发展,还可以因相关行业企业的密集而改善信息环境。[21]白银有色金属工业生产的初级产品被国家通过指令性计划调往外地加工,地方工业不能在纵向上与其对接,形不成有色金属工业的产业集聚及规模优势。同时,地方工业也不能消化、吸收大工业的先进技术,致使白银工业体系内部技术梯度不断扩大,工业化的速度和质量受到影响。其结果便是,中央工业对地方经济与工业的带动效应微弱,难以形成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工业体系,大工业的技术极化效应得不到发挥。

而且,中央属工业也存在着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弊端,企业间的生产缺乏有机联系。中央在白银的这八家工业企业分别属于有色、兵器、纺织、能源等部类,除白银公司与西北铜加工厂在生产方面存在纵向联系外,其他六家均无生产上的直接关联,这就导致大型工业企业之间的技术创新不能有效扩散,形不成技术优势。

白银地区农村工业化起步于“工业大跃进”时期,主要涉及建筑材料、农畜产品加工等领域,1960年以后,因国民经济调整而陷入发展低谷。1980年以前,白银地区仅有社队企业376个,从业人员不到8000人,总产值1591.72万元,利润149.28万元,税金26.68万元,固定资产954万元。改革开放以来,白银农村工业化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成为白银经济中的一支重要力量。1988年,乡镇企业产值首次超过农业总产值,占全市社会总产值的16%[22]

然而,城市工业与农村工业的技术二元结构更为显著。农村工业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体,以低技术水平为特征,它的大规模发展必然导致白银工业技术结构中低端技术的大量采用。而城市工业与农村工业平行发展的态势一时又很难转变,白银地区较弱的技术极化效应显然不能够有力带动农村工业技术的提高。

目前,白银农村工业中的农畜产品加工业得到了较好发展,占到全市工业总产值的将近3%(见表3),而且个别企业的技术水平亦有很大改进。但农村工业化中存在着两类较为突出的问题:农村工业布局分散化导致了资源的严重浪费和环境污染;规模小型化造成生产效率低下。基于农村工业长期发展的合理性考虑,可以从设立农村工业区、制定相应农村产业政策、扶持农村企业技术改造等方面来促进其整体水平的提高,进而消除城乡工业二元结构,使白银工业的各部分得以协调发展。

综合以上研究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白银工业在21世纪初期面临的不仅仅是来自资源枯竭和市场经济的挑战,更多的挑战来自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政策、自身区位因素变化及工业技术的升级换代。

三、对白银工业50多年来发展路径的经济学考察

1953年,甘肃靖远、会宁、景泰等县仍旧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的落后经济区域,没有任何现代工业,数以千计的手工作坊为民众提供生活生产资料。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国家领导人学习苏联模式大力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使中国在比较短的时期达到了较高的工业化水平。发展经济学家林毅夫的研究表明,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实际上需要很多可以动员的资源才能支撑下去,而资源动员能力取决于两个因素,即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和人口规模的大小。[23]资源蕴藏丰富的白银地区,因此开始了高起点的工业化。

在白银工业结构中,重工业所占比重远大于轻工业,而有色金属工业又在重工业内部占据着主导地位,是白银工业的主体,这就决定了白银工业的基本发展类型。作为资源型工业基地,白银地区主要工业产品的消费者基本是机械工业,而机械工业在本地区的发展水平却是相当低的。原材料产品在国家重工业化战略中属于应该被压低价格的类别,因此,白银有色金属工业所产生的大量剩余被转移到诸如辽宁这样的以发展机械工业为主的省份和地区,导致白银不论在资本积累还是城市化方面都呈现严重不足。由此可见,尽管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促成了白银的迅速工业化,但也为白银工业的发展留下了很多障碍性因素,一度使白银工业在结构演进过程中出现难以为继的不利局面。

20世纪50年代以来,伴随着工业化白银地区的现代工业得到迅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第一,工业经济不断发展。工业成为主导白银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工业结构不断演进。第二,工业化促进的城市化成就显著。随着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白银已由昔日荒原发展成了今日的现代化工业城市,经济实力仅次于省会兰州市,位列甘肃省14个地级市(自治州)中的第二名。第三,由于白银公司、银光公司等大型企业代表了较先进的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所以白银的工业技术创新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势头,打造了一批名扬海内外的名优产品。第四,50多年来,白银现代工业体制经历了发展、形成、变革的过程。在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工业企业性质、资产经营方式等方面完成了一系列的变革。

与大多数资源型城市的工业相似,白银工业变迁中首先体现出五个共性特征,即对资源的高度依赖性;产业结构的趋同性;工业空间结构的分散性;主导企业功能的二元性;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性。但受特殊的社会经济、自然环境、技术等因素的影响,白银工业变迁又表现出三个突出的特点:首先,高起点形成的现代工业。它是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十分落后的情况下,迅速发展起来的资本、技术密集型的重工业。其次,大型工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导性作用非常明显。其主导性不仅仅在地区总产值的增长结构上体现,还体现在城市化水平、技术创新、区域经济带动效应等方面。第三,双重动力推进工业结构演进。白银工业在重工业化过程中,其结构演进不单纯受“高加工度化”变动趋势的影响,更多的影响来自于优势资源枯竭造成的转型压力,是在双重动力推进下展开工业结构演进的。

经济史研究的意义就在于以史为鉴,鉴往知今。纵合20世纪50年代以来白银工业的发展特点及对其存在问题的研究,有两个重要方面值得深入思考:

第一,在区域工业化进程中,应积极应对国家区域发展政策,紧扣地区经济发展实际,制定系统化、特色明显的区域工业发展战略。国家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与白银工业化紧密相关,但这种发展方式毕竟不符合中国的资源禀赋结构,大型工业企业是在没有按照劳动力资源相对便宜的比较优势的基础发展起来的。在资本要素相对昂贵的条件下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必会导致该类企业自生能力较差,不能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获得正常利润,企业只能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下生存和发展。[24]这就是为什么市场经济全面确立之时就是白银工业走下坡路之日的内在原因。20世纪90年代末期,白银主要工业企业债负沉重、连年亏损局面出现的深层原因,就在于原有工业结构与市场经济体制之间的矛盾。要实现21世纪白银工业的成功转型,就必然要重视和利用白银这一中观区域的比较优势——资本较少而劳动力、土地资源较丰富、资源型工业基础雄厚,根据资源禀赋结构,制定工业化战略,发展最优产业结构,这也正是20世纪90年代,轻纺工业基本退出白银经济舞台而资源型工业却浴火重生的内在经济逻辑。

第二,区位因素对工业化的影响不容忽视。合理而科学的区域工业化战略属于一项系统工程,其内部各个环节之间因果联系密切,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必须重视影响白银工业结构演进的区位因素——包括产业环境、政府行为与政策环境、自然环境、可进入性等。有效利用白银已有优势区位条件、改造限制性因素,将是未来白银工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必经之路。

在资源枯竭与产业结构自然演进的双重动力推动下,要实现白银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完成资源型工业结构向高加工度化工业结构的转型,就必须制定持续、健康、稳步的工业发展战略,树立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艰苦创业为基点的发展思想,强化工业企业自生能力,发挥区域经济比较优势,提升工业现代化的水平。



*王今诚(1981—),男,甘肃靖远人,西北大学文博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经济史研究。

[]万会:《白银市经济转型的优势条件及对策》,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4年第6期。

[]白银市统计局:《甘肃省白银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历史统计资料1949-1985》,白银市统计局整理编印1988年版,第54页。

[]白银市统计局:《甘肃省白银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历史统计资料1949-1985》,白银市统计局整理编印1988年版,第50545860104108112页。

[④]李建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24页。

[]白银市统计局:《甘肃省白银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历史统计资料1949-1985》,白银市统计局整理编印1988年版,第262-265页。

[]白银市统计局:《白银统计年鉴 1995》,白银市统计局编印1996年版,第96164页。

[]中共甘肃省委党史研究室编:《甘肃工业的基石:“一五”时期甘肃重点工程建设》,甘肃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第488-507页。

[]刘天明:《论工矿基地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城市发展研究,2004年第2期。

[]金碚:《新编工业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年版,第24页。

 

[]白银市政府经济发展研究室:《改革铸辉煌 创业促发展》,白银经济,2008年第6期。

[11]白银市政府经济发展研究室:《栉风沐雨三十年 能源工业谱新篇》,白银经济,2008年第6期。

[12]白银市政府经济发展研究室:《改革铸辉煌 创业促发展》,白银经济,2008年第6期。

[13]林毅夫:《中国经济专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83页。

[14]曾锡庭:《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期。

[15]陈佳贵:《西北开发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56页。

[16]白银市统计局:《白银统计年鉴 2000》,白银市统计局编印2001年版,第98页。

[17]南忠仁:《白银市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成因分析》,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4年第8期。

[18]白银有色金属集团公司:《白银有色志》,白银有色金属集团公司编印2004年版,第74-75页。

[19]于开国:《改革中奋进的白银市》,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67-268页。

[20]李小建:《经济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44页。

[21]李小建:《经济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41页。

[22]于开国:《改革中奋进的白银市》,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2页。

[23]林毅夫:《中国经济专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33页。

[24]林毅夫:《中国经济专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12页。

个人简介
致力于中国社会经济变迁研究,尤其对陕西省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关注多。
每日关注 更多
王今诚 的日志归档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