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过剩”帽子把钢铁行业害苦了

刘海民 原创 | 2010-07-15 22:37 | 收藏 | 投票 编辑推荐

(图片来自世界钢铁协会WSA网站,为2008年7月至2010年6月全球炼钢产能的利用率,可以看出无论在国际金融危机前的正常月份还是在全球钢铁业基本复苏之后,平均产能利用率均未达到90%。)

自打九十年代末中国年产1亿多吨钢就赶上东南亚金融危机闹得全行业亏损起,中国钢铁工业就像孙猴子戴上了紧箍咒,直到现在粗钢产能已超过7亿吨,实际产钢6亿吨,“产能过剩”这顶帽子就从来没有被摘下来过。回顾这十年多来的历史,这顶帽子加上相应的压缩产能的政策不但没有给钢铁行业带来健康发展的结果,反而尝到了产业结构逆向调整的苦果。也就是:对产能过剩的误解+对钢需求的低估+难以严格执行的投资规制=产业结构逆向调整。

对过剩产能的误解,就是把产能减去产量或需求量之差当作过剩产能。这就等于说,只有“产能=产量”也就是产能利用率=100%才算没有过剩。“钢铁行业产能7亿吨,需求5亿吨,过剩2亿吨”一说,就是这么简单地算出来的!这种说法可谓人云亦云,流传甚广。而实际上,个别企业在个别时期的产能利用率有可能达到甚至超过100%,但整个行业特别是在较长时间例如一年内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不光是钢铁行业,任何行业都是这样。比如某个城市的酒店入住率如果年均达到100%,一定会有很多客人找不到住处露宿街头;如果列车的满座率总能达到100%(当然,我说的满座率不是铁道部那种算法),必然有很多人买不上票。根据国内外长期以来的经验数据,钢铁行业平均产能利用率达到85%属于正常,超过90%就意味着产能不足。我国90年代以来有两个年份钢铁产能利用率超过90%(1993年和2003年),都出现了钢材价格成倍暴涨、进口钢材大量增加的现象。近期有长期在钢铁行业工作的老炼钢专家深入很多家企业实地调查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产能不但不过剩,反而不够!”他的理由是,现在很多钢铁企业是靠牺牲质量和环保保产量,炉子普遍超装,能力超设计发挥,有的企业每炉钢吹炼时间连规定时间的一半还不到!如果企业都按技术规范生产,产能肯定是不够的。在这里,我不愿意把现有钢铁产能中存在的、现正按照有关部门部署加紧淘汰的落后产能与所谓过剩问题混淆在一起。淘汰落后固然能够减少一些产能,但这完全是两码事,即使不存在这些落后产能,换言之假定现有产能都是先进的,上述关于产能利用率的结论不会有任何改变。

过份低估需求,在钢铁行业由来已久。2000年编制的“钢铁产业十五规划”中预测2005年中国粗钢消费1.4亿吨,而该年实际消费达到3.5亿吨;2005年《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发布时有关方面预测中国2010年消费粗钢3.2亿吨(±7%),而根据目前水平今年实际消费肯定不低于6亿吨;《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预测2009年粗钢消费4.3亿吨,该年实际消费5.7亿吨。

对产能过剩概念的误解和对需求的低估停留在认识阶段,倒不十分可怕。可怕的是这种误解和低估落实在投资管理体制或政策上:既然产能已经过剩了,未来的需求也没有大的增长,就说明现有产能已经足够了,不用再增加了,于是便规定“XX之前(期间)不新建钢铁产能”。谁听话呢?是那些准备上先进装备和技术的大型企业,它们多数是国有性质,“讲政治”,而如上所述现实中并不存在那么严重的产能过剩,未来需求也不是预测的那么少,于是精明但资金不那么雄厚的民间投资者便乘虚而入,2000~2005年之间大量涌现的“落后产能”就是这么来的。2005年以后投资政策收紧,但性质依旧。于是,“不讲政治”的继续绕着政策走,淘汰了小的上大的,淘汰了落后的上相对先进的,对“铁本”的杀鸡儆猴也没能抵抗住其扩张的洪流,而那些“讲政治”的继续在讲政治。其结果,到目前7亿多吨粗钢产能中有半数左右是没有正规手续的所谓“违规产能”。我这里丝毫没有贬低民营钢铁的意思,抑或正是这种投资规制给了民营钢铁以发展机遇,使其从2000年不到10%的产量份额发展到目前占据中国钢铁业半壁江山。但不得不承认,民营钢铁在如此环境下发展也付出了可观的代价:除大量落后装备在设计寿命到来之前就要被淘汰掉外(中央和地方财政还要拿出大量资金“奖励”淘汰落后),未被列入淘汰落后名录的装备也由于在建设时因违规不能得到正规设计服务和银行融资而不得不因陋就简,砍下来的多是环保、节能功能。

对这个过程给钢铁行业发展带来的资源配置扭曲以及资金、资源和环境的巨大损失,现在是该回过头来总结一下的时候了。对中国钢铁行业目前的现状,固然还有很多值得研究之处,比如究竟是否存在过剩,过剩程度有多大,如果说过剩不是太多为什么钢铁行业平均利润率难以回归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如此等等,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给出答案从而指导实践的重要问题。但我认为,站在行业管理角度最应该反思的,一是如何认识过剩,是把过剩看作洪水猛兽看作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特有现象,把“不多不少”作为经济调控的理想境界,还是把它看作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正常现象,是形成优胜劣汰社会进步机制的促进剂?二是政府进行行业管理的基本原则和体制,也就是说政府应该管哪些不应该管哪些,哪些领域的供求平衡应该由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来管,哪些领域政府只需管好环保、产品质量、劳动者权益,其他交给市场就可以了?

个人简介
经济学博士(会计理论,财政部财科所);长期从事钢铁产业发展、钢铁市场和钢铁企业成本、财务、税务研究。关注时政,关切民生。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工作。
每日关注 更多
刘海民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