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中国系列:对中国政治思考二(初稿)

光宏 原创 | 2010-07-05 21:41 | 收藏 | 投票

三、江泽民时代的政治

  1989年“6.4”政治风波后,虽然中国政府抵制了来自国内外各类势力的干扰,稳定了国内政治形势,经济的发展也逐步走上了正轨,但风波的后遗症却结束了邓小平时代的政治,为中国迎来了以“韬光养晦”为特点的江泽民时代。

  江泽民虽然没有经历过血雨腥风的战争年代,但他留苏的履历为他打下了很好的执政基础。在上海主政期间,他政治上可靠、为人厚道、勤政为民的综合形象为自己赢得了政治喝彩;尤其是89政治风波中,他为上海的政治稳定,积极配合中央完成了一系列安民政策,更是获得了邓小平的倍加赏识。从80年代中后期起,邓小平每年春节都在上海度过,就是一个新时代到来的前奏。

  1989年6月江泽民在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总书记,并于同年11月在十三届五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从此集党政军于一身,成为了党的绝对权威。

  面对党内的疑惑,江泽民没有辩解什么,而是用一颗爱民之心去努力实践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他走上权利颠峰之初,命运似乎就决定了他是邓时代的总结者,他必须要完成好邓时代未尽的事业,逐步完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从而使之具备执政理论的思想基础。

  接下来的日子,江泽民带着兴奋带着对中国美好的憧憬,下基层出国门,在各种场合极力宣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他看来,中国所有的事情似乎都能用有中国特色来解释。面对风云突变的国际环境,在邓小平政治交代的影响下,江把“发展经济”做为推动中国政治前进的唯一标准。在很多场合,江泽民都坚定不移地执行“冷静、冷静、再冷静,思考、思考、再思考”的战略,用以静制动的政治思维指导着中国的行为。

  其实在历史上中国是个不甘于安份守己的国家,尤其是在毛泽东时代中国总喜欢对西方大国说“不”,在意识形态上让他们服从于中国、认可中国。国人崇尚叛逆的个性,让江在执行有中国特色思想的时候,就遇到了来自党内外的压力。为了让江有个好的执政氛围,这时候年过88高龄的邓小平不顾身体上的疲倦,在女儿精心陪护下,沿着当年改革开放的长征路,一路考察一路纠正思想的偏斜。这就是后来有名的邓小平南巡,其所表达的意思也被编为了当年的“党内二号文件”。老大走路靠老二推,成为了江执政时代的最大政治特色。

  经过邓小平南巡思想的熏陶,党内波动的政治风浪又一次得到了平静与统一。终于在1992年金秋十月召开的中共十四大上,江泽民为邓时代做了最辉煌的总结,提出了邓小平理论的初步概念,树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从而彻底完成了把中国带向新时代的历史使命。这是中国政治赋予江泽民的特殊任务,也为中国共产党迎来了新的前进机遇。

  1997年2月19日,一代伟人邓小平在北京逝世。对于邓小平的丰功伟绩,自有历史去评说,在这里我就不多说了。但我想说的是邓小平之所以能让世界另眼相看,就在于他有跳跃性的政治意识,在强权面前敢于说出自己的政治意图,从不随意附和大国的任何政治理念,一心想把中国带上富民强国之路。

  随着邓小平的去世,笼罩在东方巨龙头上神秘的面纱就逐步褪去,从而让西方强人找到了对付中国的软肋。三枚导弹的误炸,南海的撞机事件,台海的多次危机,让中国经历了新时代以来第一次的切肤之痛。俗话说“弱国无外交”,江时代的中国正在重演着这样的悲剧。但好在中国人民是不甘于做奴隶的,历史的教训正在促使中国政治发生着改变。

  经济是政治的延续,任何一个时代如果国民经济得不到发展,老百姓享受不到安居乐业,那么这个时代就将被历史的车轮所碾压。作为中国经济改革排头兵的国有企业改革,也如孕妇生产一样感受着异样的疼痛。《破产法》的最终实施,让中国第一次尝到了“下岗”的滋味,从此作为国家基石的产业工人沦落在了街头,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正在工人的生活里消失。随着失业人数的增多,各类犯罪活动逐步上升,给社会的稳定带来了严重的隐患。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既然人民感受到了痛,那么执政党的执政理念肯定就有问题,就必须要得到纠正,可遗憾的是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封建思想残余制约了中国走向民主进程,助长了党内腐败现象的滋生。这时候的中国就如逆水中行驶的舟,只有谋求政治上的突破了,否则就真的会出大问题了。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是江泽民的发明,而是他在学习借鉴毛泽东思想的一种心得体会。这原本是不能当做党的新思想来宣扬的,但五千年的统治史让江主席获得了这份难得的殊荣。一时间举国掀起学习“三个代表”的热潮,那股热情似乎与当年的崇拜不相上下。与其说是用思想教育中国,还不如说是用复制来粘贴中国的政治呢。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可以说是江时代的主要特征,诸如说香港、澳门的先后顺利回归等。在执政方略上,他除了全盘照抄邓的方针路线外,可以说对中国政治的变革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借用邓的话说“就是一过渡人”。树立邓小平理论,既是江泽民执政的功劳,也是他流于平庸执政的主要症结。不敢突破邓的束缚,甘于做个影子的代言人,可以说是江执政时的重大遗憾,也让中国失去了很多在国际上找回尊严的机会。

四、胡温时代的政治

  也许我们还记得中国共产党第一任总书记陈独秀就是安徽人,虽然他后来的行为背离了党的意愿,但是新中国会记住他的,党的历史也会记载他的。也许是山不转水转吧,历史把背负重任的担子又一次交给了安徽人。随着2002年胡锦涛同志担任总书记开始,中国的政治就走向了一种新气象,一种能给人民带来希望与活力的新时代。

  胡锦涛主席是比较务实的,这与他从政的经历是分不开的。自1985年在担任贵州省委书记时起,他就坚持做到“为人民服务是要身体力行的,是不能依靠形象工程来树立的”。在贵州期间,他就一直把关注老百姓的民生问题作为贯彻党的走群众路线的主要思路。他走村庄工厂,下田间地头,每到一处他总是要认真倾听基层群众的呼声,乐于为人民解决实际困难。

  1988年胡锦涛调西藏自治区任党委书记时,他更把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不说虚话,不听假话,他只相信自己的眼睛。在西藏的4年间,他用脚步丈量了人民群众与党的距离,用真情与汗水检测着党与群众的鱼水情。时刻不忘记老百姓才是党生存的基石,只有全心全意去为人民办事的人,才能得到党的重用与老百姓的真心拥护。

  1992年由于中央调整领导班子,胡锦涛同志从远在边疆来到了中国的政治中心北京,并且进入了象征着最高权利中心的机构中央政治局常委。官位变了,但是他为人民服务的真心没有改变。在他看来,权利的提升只不过是换了个思考问题的角度,肩上担负的责任更大了些,为人民落实党的政策更容易了些。

  十年后(2002年)胡锦涛同志担任了党的第九任总书记,成为了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2004年当他从江主席手里接过象征执政地位的军事大权后,他就成为了中国名副其实的最高统治者,从此中国政治的走向就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

  当胡锦涛执掌中国政治航向的时候,他就开始思考如何使执政更加理性化更加科学化。在他反复考证前任领导的成败得失后,得出了这样的执政信念:对内走亲民路线,对外走精兵强国之路。

  中国的哲学家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说过这样的话:天将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只有经历过岁月考验的人,才能经受得起大风大浪的挫折。

  胡锦涛在执行亲民政治路线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很得民心的助手,那就是温家宝总理,他们联手打造出了一届让老百姓倍感欣慰的政府。从解读历史人物的过程中,我们能看出凡是大人物必须要经受多次天灾人祸的考验,方能检验出执政的信心与力量。

  正当国人把注意力放在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时候,灾难又一次牵手中国四川省的汶川。8级大地震突然袭来,西南老百姓的生命受到极大威胁,一张张充满痛苦的脸让中国流泪了。震后2个小时,温总理就踏上了余震不断的土地,不仅给受地震伤害的人民带来了希望,更让全世界都懂得了什么叫中国神话!

  由于受科技的制约,人民军队无法及时进入受灾的地区,而这时温总理的一句掷地有声的话让军人震撼了!他说:“人民军队人民养,你们看着办吧!”就是这句没有命令的话语,让军人没有了选择的余地,从而也上演了一幕幕感人的抗震救灾的场面。

  远在北京的胡主席也没有闲着,他一面焦急地关注着灾情,一面给解放军下达了作战命令。“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都要把人民救出来!”这不是盲目的命令,而是把人民作为亲人来对待的!这时候的政治似乎已经变为了家族式的,充满了温馨与真情!

  在继续推崇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候,胡锦涛似乎更关注于如何为民落实好民生问题,为共产党找一条永葆青春的执政捷径,这就是用构建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来为中国续写美好的未来。

  政治虽然是国家机器,但胡温时代的政治一刻也没有脱离人民群众的视野。毛主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教诲,在新世纪的中国得到了最好的应用。创建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说白了就是把党的服务宗旨发挥到极至,把已经偏离道德久远的规范重新找回来,把安居乐业重新引入快速发展的中国,使老百姓都能百分之百地享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胜利果实。

  经历过灾难的中国似乎更能理性地看待自己与世界,面对世界格局的变化莫测,胡主席在坚持沉着应对、冷静思考的同时,正在寻找机遇主动出击。世界新格局的形成需要中国的参与,但问题是中国自己要选择好融入世界的方式及策略。

  我们不结盟,不表示中国不需要朋友。胡锦涛带领他的同事频繁出访,就突出了中国真心交朋友的意图。但政治上的交往,政治家们考虑最多的依然是政治利益,而不是单纯地收获私人情感。因为贫困,中国这些年没有几个真朋友,有的都是一些心态复杂的小人。为了让中国获得更多机会在世界面前展示风采,胡锦涛一直在用真情与经济这把双刃剑,在为中国谋取更多的战略空间。

  这时候的中国政治已经突破了封建帝王的模式,开始转变为一种谋求创新、不断进取的政治新概念。“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执政者追求的是一种与世界接轨的政治新内涵。他们不再为一己的权利而争夺,而是放眼天下四海之滨,想在世界的版图上为中国设计一个新版本的政治思维。

  政治的开放性、明了性不断得到加强,是胡温时代的特色。如今的中国,我们不再遮掩自己的喜好,我们敢于说出自己的观点,我们就是要让世界在阵痛中了解中国并适应中国。

  逐步摆脱政治的神秘化,让政治进入老百姓的寻常生活,也是胡温时代的主要特征。这时期的政治,是有别于毛时代的,因为在毛泽东的思想里还存有封建余孽,帝王政治还不时地左右着中国的政治行为;而胡时代的政治是透明的,虽然这个透明是相对的,但从政治进化的过程来看,还是具有进步性的。

 

 

(未完待续)

 

个人简介
1971年6月出生,安徽枞阳人,大专文化。现任光宏代笔咨询服务公司负责人。喜欢琢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善于发现别人容易忽略的。崇尚真善美,厌倦虚伪与庸俗。乐于交天下的真心朋友!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