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游客在菲律宾遭遇劫持事件的反思(8月25日)

贾春宝 原创 | 2010-08-25 10:39 | 收藏 | 投票

 

香港游客在菲律宾遭遇劫持,并由于警察行动不力而导致9人死亡(824的媒体透露),曾荫权从失望转而震怒,并转而将对康泰团员遇害事件,将追究到底。

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的发言人824宣布,菲政府把825定为菲律宾全国哀悼日,悼念在23日游客劫持事件中遇难的8名中国香港游客。

反恐问题研究专家、公安大学犯罪学系副教授梅建明称,菲律宾警方的表现不及格,并有官方激怒劫持者,未做好营救预案,装备落后且简单,突击未兵分多路,枪响后贻误战机,未用催泪弹开路,狙击手屡失良机,未查司机假情报八大失误,并表示警方最大错误是让亲属与劫持者谈判。

 

虽然劫匪门多萨表示劫持旅游车的原因,是不满自己由于涉嫌勒索而被解职。他在劫持旅游车后联络了以前的警察同事,告知他们他劫持了旅游车。他要求恢复自己的职位,重审自己的案子。但本人认为这事件远非我们所看到所听到的那么简单。

菲律宾的治安之差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从逻辑上看,警察自然是以对付劫匪解救人质情况,经验相当丰富,有如此混乱而拙劣的表现确实让人匪夷所思。

此案还在调查之中,牵涉国际关系的外交事务干系重大,任何轻率的猜测都是不负责任的,没有人呢可以承担任何推论所引发的后果。

 

但联想到818美军太平洋司令部司令维拉德公开称,美国支持东南亚国家的扩军行为,他称此举是为了“防止冲突、确保和平”。此举与2010版的《中国军力报告》的结合,让我们依然可以隐约地感觉到那绝非一个单纯的前警察的个人行为那么简单,怎么看都感觉背后有菲律宾之外的某些国家的影子。

试想,即使是那个被炒鱿鱼的警察为了泄私愤,怎么就会想到劫持人质?怎么就偏偏赶上了香港游客?怎么就逐渐演变成为血腥的屠杀?

大约这件事情最终的调查结果依然是:中国人的点儿太背了!谁让你是中国人?!

 

针对中国游客及华人客商的恐怖性伤害络绎不绝,最近的是两个月之前的世界杯期间,华人就成为南非那些劫匪们袭击的重点。不仅危及财务安全,更危及人身与生命安全。

这些事件难道是可以孤立起来看的吗?

当然不可以,还是让我们把话题拉到比较宏观的角度来说吧。

 

当前,国内外对中国的态度分两大类,一类是持有“中国崩溃论”,认为中国在一步步地走向毁灭;另一类持有“中国威胁论”,认为中国将称霸世界,需要其他国家小心,需要中国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

不管两个阵营的极端言论多么针锋相对,其实看的都是同一个客观现象,面对同一个现象,总是会有人欢喜有人忧。就如对下雨这一个现象,卖伞的和晾衣服的就会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情绪,或者在上下班高峰期,同一个人在拥挤的公车下与公车上的态度就会截然相反。

认为中国将称霸世界的,显然是在用麻醉剂,让听众读者们飘飘然,虽然极尽乐观吹捧之能事,却未必是发自内心为中国的未来好的。就如古时候的方仲永,虽然幼年天资过人,但也难免在捧杀力量之下,成人后“泯然众人矣”,导致这个结果的难道就没有“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的“邑人们”的因素吗?

相反,那些愤青们,不管是来自象牙塔还是草根,即使奔走呼号“中国正在走向崩溃”,也未必希望看到那个结果,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罢了,他们手中持有手术刀,心中都涌动着无穷的责任感,时刻警醒中国不要躺在历史的功劳簿上睡大觉,而得到令亲者痛仇者快的结果。

 

现实的中国,需要的是更多的手术刀,而不是更多的麻醉剂。虽然手术刀总是有些血腥,但毕竟爱之弥深,痛之弥切!

 

中国会不会对全世界构成威胁,会不会称霸,这个问题留待以后再说。

但我们感觉到的是,中国第三世界国家(比如东盟、南非)建立更强大的形象,除外交之外,很难看到实质性的好处。

因为中国并不是全世界的工厂,而仅仅是加工基地,这就导致了中国得到第三世界国家的资源,并用于加工制造,并非都是用在资金身上,而是将其中绝大部分转给了发达国家,因为他们的产品大量出口到发达国家、而国民消耗的也有相当大的比例是有国外品牌的、有国外资金的、有国外管理层的,不可避免地会把利润中的一大部分贡献给那些老外的机构。

所以中国不过是发达国家伸向发展中国家资源的一只手罢了。

 

中国不但没有得到什么实在的利益,相反却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比如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原材料定价话语权上的缺失,原材料的获得越来越困难,而且平白多花了许多冤枉钱,比如从2001年开始的铁矿石进口,总体算上来就多花了7000亿人民币,而在原油进口方面花的钱就是个更大的天文数字了。

所以中国承担了原材料通货膨胀所带来的重大损失,以自己的利益填补第三世界的那些发展中国家不断膨胀的利益空间。

在进口原料方面的通货膨胀,传导到中国市场,制造过程中的成本提高了,但价格却不能高,所以中国同时承担出口的目的地国家的通胀压力,那些发达国家把那些通胀压力通过汇率、国债、主权投资、贸易政策等方式转嫁到中国身上。

因为中国制造已经给人形成了廉价的印象,不能形成品牌与形象的提升,更没有什么技术含量,要想改变这一形象,比奢侈品为了扩大市场份额而执行的平民化的降价的难度大得多。加之中国出口的目的地国家的市场制约,在知识产权纠纷、反倾销、反垄断、反政府补贴等方面在国外所遭遇的打击,还要课以重税,同时逼迫人民币升值等方面的因素更在人为地压缩中国人在制造方面的合理而本来已经很微薄的利润。

 

在出口的目的地国政府来看,中国制造所起的作用,主要有三点:掠夺本国百姓的民脂民膏、增加本国制造业就业压力并使得民怨沸腾,当然也在帮助他们平抑物价,降低通货膨胀的压力。

只是那些国家的政府总是追究那些自己受到威胁与损失的东西。对政府有利的因素,那些国家总是视而不见;所以那些国家的政府,不管是原料输出国还是成品输入国的执政者,大体都会扮演在政治上表明立场,转嫁政治压力的角色,对发生在资金国家的反华势力,不管是恐怖行动还是民间自发的,都持高度忍耐甚至到纵容的程度。甚至不排除某些极端情况,暗中策动各种阴谋,将反华作为政局稳定的必要手段。

 

中国的制造业夹在原料供应与成品终端市场之间,由此就成为的三明治中间的那块肉。中间的利润空间越来越狭小,微薄的利润更难以保障给政府的税收、给职工的薪水待遇以及给企业家贡献的剩余价值。同时更没有精力去进行技术的再投入与品牌的塑造,在低端的OEM以及半成品“狭窄空间”中徘徊呻吟,同时还导致水电油气等能源与自然资源受到掠夺式的破坏,这也提高了天灾所发生的概率。

很多人都说甘肃周曲所发生的泥石流、以及云南所发生的旱灾,其实都是自然植被遭到破坏所导致的;为实现高峡出平湖的梦想而上马的三峡工程,终究没有能挡住2010年的洪水,那么三峡工程最大的成就并非壮观的形象,更非所形成的旅游资源。

三峡最大的成就在哪里呢?是在水利发电。所以说制造业导致的中国的许多自然灾难也是有些道理的。

 

凭心而论,中国的百姓从制造大国的称号之中得到了什么实惠,我们还真的没有看到。

我们看到的仅仅是那平稳在8%以上甚至高达两位数的GDP以及每年都在增加的外汇储备,但我更是看不到那跟中国百姓有什么关系。

外汇储备更多的是以美元计价,更多的是体现为美元资产,所引发的就是惟恐美元贬值心理,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下,在经济上、金融上、贸易上以及军事甚至政见上,就难以理直气壮地坚持与美国人敌对的态度。因为最大的发达国家与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这两个大国之间发生冲突与不和谐,势必会两败俱伤,伤了中国自己,自然我们不希望看到,但伤了美国人,中国的债权实际价值缩水,或者美国人赖账,或者把美国人惹急了,在全世界动武,这也是中国人不愿意看到的。因为那同样意味着中国投资美国的债权收不回来,美元资产缩水。

中国的外汇储备最终总要有相当大的比例要被转变成为美国债券以及主权投资的那些昏招,美联储动动手指就会让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损失千亿美元,中国的主权投资总是让有常识的人匪夷所思,其财富会在瞬间缩水数千亿美元,比如这次房利美与房地美这“二房”的退市与破产,就让中国损失了将近5000亿美元之多,而且还找不到可以出来承担责任的人。

——太让人郁闷了!

那些钱,可以保障多少人的生老病死,可以保障多少失学孩子的教育,可以在都市里降低多少的房价,可以让中国的高科技增加多少璀璨的成果?可以保持多少中华文明成果的成长与传播?

 

GDP呢?天知道那些钱从中国百姓口袋里出来之后,流入了谁的口袋,充实了谁的实力。这也是我一直在追问,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如果是入了国库,充实了国家的财政,或者是支持了民间的同胞,倒也值得;可是万一通过进口商品、通过各种服务、通过在国内的三资企业,最终流入了老外的腰包,然后又成为收购中国资产资源、智慧与话语权,甚至在全球某个地方发动战争,那岂不就是中国人在用自己百姓的血汗钱在助纣为虐了吗?

 

我无数次的在心平气和的时候问自己:

中国30多年以来的改革开放、办奥运世博、加入WTO,快速城市化等等,这些得失如何去计算是否划得来。每次都会把自己不再心平气和而归入了愤青一族。

 

当然,总是会给中国带来利益的,比如吃得饱穿的暖了,比如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了,比如形象更好了,比如可以信贷消费,领先享受明天的生活品质了,等等。但有很多是对应的:

比如吃饱穿暖之后就会“思淫欲”,特别是在很多人都遭遇两地分居之苦的时候,难免会有更多暴力性犯罪发生,难免会提高感情与婚姻上的物质索求,增加人的不安全感,这难道是我们期望看到的吗?

物质生活丰富了,那物质生活从何而来?是否为富不仁?是否世风日下?那些生产黑心棉的、三聚氰胺奶粉的、注水肉的,那些甘于下贱当别人情妇或者发生婚外情的,那些为了一己之利而侵害他人、集体甚至国家与民族利益甘愿做传教士卖国贼的,这难道是一种进步吗?

比如形象好了,结果花在外表形象上的钱与时间比用在学习提高内心修养的精力多出许多,外表光鲜了,内心的修为却忽视了。认为有个好脸蛋就可以不学无术,为了选美就可以放弃学业,这难道是值得提倡的吗?

而消费信贷,更会让人寅吃卯粮的同时,降低应对风险的承受能力。更会提高生活之中的不安全感,这难道是值得提倡的吗?

中国享受那种利益,但究竟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与成本,这却是需要理性去算计的。

 

更重要的是:中国承担了重大的损失,同时把财富传导到那些“惹不起”也“不想惹”的发达国家,那些财富在中国的诚意态度的包装下成为新时期的贡品,维持着代价高昂的和平的发展环境,并使得中国的精英争相留学、滞留不归、移民或者改变国籍,内部民怨沸腾,各种级别的愤青纷纷用各种方式宣泄自己以及民众被压抑的愤懑与失望。

在导致内忧的同时,中国的状态也导致外患,即使是中国给予了大量的资金援助,学校与医疗中心的援助,甚至派出更多的人作为国际维和部队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与地区,诸如非洲、东盟、中亚东欧等等,中国人都逐渐成为恐怖分子袭击的目标。

 

香港游客在菲律宾遭遇劫持与屠杀事件,绝非偶然,或许是那个劫匪门多萨,或者菲律宾警方,甚至菲律宾政府,要想在逻辑上证明自己没有被人利用,当枪使了,怕都难!

根源问题没解决,诸如此类的情况就不会灭绝!

是中国人显示出了更多的财富吗?是中国人在当地显示出了种族的不友好吗?是中国没有给当地居民更多的就业机会了吗?深究起来似乎都有,那么是否就说明中国同胞在那些地方遭遇绑架劫持甚至屠杀是合理的呢?

——当然不是!

 

假如中国为了改革开放并取悦于国际友人,而使得民心丧失,江山动摇,昏昏然不知祖先,茫茫然而将传统文化之锚斩断,这个代价是不是太大了?


贾春宝
2010824星期二


电话:1326925812289581930
MSN: bekings@yahoo.cn
QQ
469063961
价值中国网个人空间:http://bekings.chinavalue.net
原创外汇评论主页:http://blog.hexun.com/chunbao/default.html 

 

个人简介
所涉及的领域从公关到广告、从商务活动到旅游会议、从营销到传媒、从教育培训到顾问咨询,从投融资理财到企业管理、从资本市场到产业链、从战略规划到企业文化等多角度全方位的实践。 从1994年起开始接触并持续关注北京的房地…
每日关注 更多
贾春宝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