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芜湖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核心城市研究报告

何党生 原创 | 2010-08-27 14:11 | 收藏 | 投票

  构建芜湖承接产业转移核心城市研究(本文受知识产权保护,严禁抄袭,违者必究)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确定芜湖是“双核”[2]城市之一和沿江发展轴中心城市,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国家战略安排,对于我市“十二五”期间发挥优势、抢抓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为安徽乃至中部崛起多作贡献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内外产业转移趋势与芜湖承接产业转移核心城市定位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是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重点区域之一,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芜湖处于皖江重心地带,是安徽重要的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也是体制机制最优、产业集中度最高、投资强度最大、生态环境最好的城市。我们应当准确地认识到承接产业转移将决定芜湖经济发展的命运,紧抓战略机遇,迎接严峻挑战,勇挑国家和历史的重担,实现“十二五”期间科学承接、跨越式发展,加快建设芜湖承接产业转移核心城市,为安徽加速崛起发挥脊梁和中坚作用,为中西部城市提供示范。

  (一)国内外产业转移的趋势

  1、发达国家、新型工业化国家和科技领先国,正在逐步将传统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中国是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目标国之一。

   国际产业转移是指某些产业从一个国家和地区通过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等多种方式转移到另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过程。国际产业转移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周期性。19世纪世界制造业基地从英国转移到美国。20世纪50年代,主要是美国向日本转移钢铁、化工和耐用品等资本密集型产业。20世纪60年代,美国和日本向亚洲“四小龙”(韩国、新加坡、香港地区和中国台湾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纺织、服装、食品和杂货)和部分资本密集型产业(钢铁、化工、民用机械和家电),同时美国向日本转移电子工业、机器人和航天工业等技术密集型产业。20世纪70年代,在“石油危机”的冲击下,西方发达国家和日本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把一部分粗放型重化工业向亚洲“四小龙”转移,亚洲“四小龙”在承接和引进美国、日本等国转移过来的钢铁、化工和造船等工业的同时,又将自己一部分失去了劳动力比较优势的产业向东盟四国(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转移,东盟四国的劳动密集型纺织工业得到长足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和日本向亚洲“四小龙”转移标准化资本密集型产业(汽车、电子等)和部分技术密集型产业,而亚洲“四小龙”则向东盟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部分资本密集型产业和一些低技术密集型产业。

  目前,世界人力资源密集型制造业正在由发达国家和新型工业化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由科技领先国家向其他国家转移。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已把中国作为投资和建立制造业生产基地的首选国家。据统计资料显示,1998年—2002年,外商对制造业实际直接投资额占当年全部外商实际直接投资额的比重均在50%以上,且所占比重逐年增长,到2002年达到近70%;2002年外商对制造业实际直接投资额比1998年增长50.3%。从制造业内部来看,我国的纺织品和服装出口额占世界同类产品出口额的比重一直居于世界首位,且逐年上升,分别从1980年的4.6%和4.0%上升到1999年的8.8%和16.2%,表明发达国家正在逐步将传统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而中国则是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目标国之一,并且以劳动密集型行业为主。近几年来,美国、日本、我国台湾地区等地成为了对我国产业转移的重要来源国家和地区。美国是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不断加大向我国转移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产业、办公设备及通讯器材制造业。而日本2003年投资于我国制造业的金额占全部投资的99.1%,投资制造业的企业占转移企业数的61.5%,并以汽车制造及相关配套零部件产品生产为主。此外,日本企业在医疗设备、机械、化工、服装、食品等方面的转移也在增加。我国台湾地区主要以电子产业转移为主,电子电器产业投资额超过全部投资额的一半,大大高于其他产业投资所占的比重。

  到目前为止,制造业仍然是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部分,具体情况请见下表。

  图1:1998—2009年(1—6月)我国承接产业转移的分行业情况

  行业累计承接项目累计利用外资金额(万美元)

  总计104194300863

  农、林、牧、渔业3865018

  采矿业4720235

  制造业43952415095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1039198

  建筑业10020412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196130724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485110714

  批发和零售业2275256154

  住宿和餐饮业22338750

  金融业2114285

  房地产业209751733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256255796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43783467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8012680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10631212

  教 育11368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83200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8113870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11

  资料来源:商务部

  我们分析认为,第二产业占全部承接产业转移项目和合同外资总额的绝大部分;第三产业承接产业转移项目和吸引外资数额小于第二产业,占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额的比例近年来还略有下降;第一产业承接产业转移项目和吸引的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额很少。课题组具体地对2007年的数据进行分析[1],发现第一、第二以及第三产业使用外资的比例分别为1.23%、57.36%、41.41%,外商投资主要集中在第二、三产业。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具体行业分布中,制造业和房地产业分别占总投资的54%和23%,接近总投资的8成左右。而在制造业细分类别分布中,外商投资主要集中在食品加工、纺织、家具、服装、鞋、玩具、橡胶、皮革、石油、化工以及有色金属等加工制造业。

  第二,我国东部地区主动将一般制造业转移出去,示范区承接重化工业转移将最为明显。

  中国的制造业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等东部地区。近年来,在劳动力成本上升[2]和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东部地区产业面临着升级和转移的问题。但不同类型的产业,升级和转移的倾向和方向是不同的。我们首先分析东部地区2008年三次产业结构的状况,如图2:

  图2:东部地区省份三次产业结构状况(2008年)    单位:亿元

  地区生产总值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三次产业比重

  江苏300242071.716513.211439.16.9:55.0:38.1

  上海13698.2111.86235.97350.40.8:45.5:53.7

  山东31072.13002.7177702.210367.29.6:57.0:33.4

  浙江21486.91095.411580.38811.165.1:53.9:41

  广东 35696.51970.218402.615323.65.5:51.6:42.9.

  从图2中可知,2008年上海第三产业在上海GDP中比重占53.7%,呈“三、二、一”结构,第三产业已经成为上海经济的新生长点。国民经济增长格局由过去“第二产业”为主转变为“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共同推动,表现为第二、第三产业共同推动经济的发展。浙江的产业结构与江苏有比较大的相似性,两省基本上都处于第二产业不断上升,第三产业稳定发展,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的阶段。而第二产业明显占主导地位的山东产业发展中仍然存在着农业产值比重偏大,服务业发展相对缓慢等不容忽视的问题。

  上述东部地区省份三次产业结构状况表明,东部地区产业发展趋势是:主动将一般制造业转移出去,重点培育现代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这是因为,东部地区尤其是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经济地区的崛起,主要是通过制造业集聚而实现的,外商将加工制造环节转移到中国,利用境外母公司销售渠道和建立的声誉延续原有的业务,这使得中国本土的制造业形成了对外商的严重依赖,服务业的发展速度和水平大大低于制造业。国际经验显示,一般制造业从大城市、发达地区退出是一个必然趋势。大都市区、发达地区是后工业化的产物,高端服务业密集,体现一国现代化水平。目前,世界性城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大多在80%以上。纽约、伦敦和东京在经历了艰难的产业结构转换之后,最终都从世界级的制造业中心转换成为世界级的金融中心、现代服务业中心,并且服务业发展的重点逐步转向生产者服务和商业服务领域。目前我国大城市、东部地区除了北京的服务业比重达到70%以外,绝大多数服务业比重严重偏低。东部地区重点发展金融、贸易、物流、研发、设计、创意、品牌、营销、法律、会计等现代服务业和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技术产业,把技术含量低的一般制造业尽快向周边地区或者内地转移,为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契机。

  为了分析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态势,我们引进产业集中率的概念,用产业集中率均值来识别某个行业的变动,当集中率均值超过40%时,就认为该产业存在明显的集聚,否则则反映产业向外转移[1]。

  图3中国制造业部门的集中率:        (%)

  行业分类行业名称前三名地区2003年2007年均值变化

  第一类饮料制造山东、广东、四川34.4033.5934.00-0.81

  烟草制品云南、湖南、上海37.5936.3536.97-1.24

  医药制造江苏、浙江、山东28.7433.9231.335.18

  第二类石油化工辽宁、山东、广东34.1534.4334.290.28

  化学原料江苏、广东、山东42.8945.5944.242.70

  黑色金属河北、江苏、辽宁35.3937.8036.602.41

  有色金属江苏、浙江、广东26.4826.2526.37-0.23

  交通运输上海、吉林、江苏34.2725.9830.13-8.29

  电气机械广东、江苏、上海54.9055.7755.340.87

  通信设备广东、江苏、上海66.4168.1167.261.70

  第三类造纸山东、广东、江苏48.6649.6149.140.95

  纺织业江苏、浙江、山东60.8865.7963.344.91

  金属制品广东、江苏、浙江54.7453.3454.04-1.40

  第四类纺织服装广东、浙江、江苏61.5758.4960.03-3.08

  皮革浙江、广东、福建59.5157.3458.43-2.17

  木材加工江苏、广东、浙江40.3934.1537.27-6.24

  家具制造广东、浙江、山东51.2454.1052.672.86

  印刷业广东、浙江、山东47.3044.0545.68-3.25

  文教体育广东、浙江、江苏64.6466.9365.792.29

  橡胶制品山东、江苏、浙江50.5451.4450.990.90

  非金属矿山东、广东、江苏37.8837.9937.940.11

  通用设备江苏、浙江、山东49.847.9748.89-1.83

  专用设备山东、江苏、浙江42.5138.1740.34-4.34

  仪器仪表广东、江苏、上海62.4457.8960.17-4.55

  工艺品广东、山东、福建65.7651.2658.51-14.50

  注:此表转引自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产业关联、要素结构与产业扩散》(赵祥、郭惠武),批准号07BJY009)

  从上述列表中,我们得出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大体认识:第一,第一类行业中,饮料制造业和烟草制品业产业集中率均值都在40% 下,但这两个行业原本布局不比较分散,所以这种产业转移并非成本上升的结果,源自于分权改革的地方竞争和地方保护才是重要原因。医药制造业集中率在2003-2007年间小幅上升,表现出一定的产业集聚倾向,这与近年来生物医药、基因制药等行业在中国部分省区发展较快有关,这些新兴制药行业的技术密集度高,企业的集聚倾向很强,当前行业发展往往表现为地理上的战略布局。第二,第二类行业中,石油化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产业集中率只有34.29%,是各地争上项目的结果,类似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也在地方政府产业政策的作用下进一步表现出分散化的格局。电气机械及品材制造业产业集中率呈上升趋势,表明原产业中心区广东、江苏和浙江三地的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第三,第三类行业中,塑料制品业和金属制品业主要聚集在广东、江苏,造纸及纸制品业主要集聚在山东、广东和江苏,纺织业主要集聚在江苏、浙江和山东,产业集中率高或近些年产业集中率下降幅度不大,并没有出现大规模产业转移的情况。第四,第四类行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过程的技术含量较低,价值链普遍较短,对本地原材料依赖不强,对劳动力成本的变化比较敏感,因此表现出较强的产业转移倾向。其中,工艺品及其制造业的产业转移最为明显(2003—2007年间产业集中率下降14.5%个百分点),其次是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机械制造业和通用设备制造业(产业集中率下降4个百分点),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和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的转移也很明显,产业集中率分别下降3.08%和2.17%。此外,食品制造业,木材加工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印刷业,记录媒介和复制,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的专用设备制造业5个行业向外转移的迹象也十分明显。对此,我们认为: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主要集中在第四类行业。但这只是从市场选择的角度出发得出的理论认识,而事实上在现阶段经济转型期,产业转移及其承接不可避免地受到二个因素的影响。其一,是政府行为的强烈影响。地方保护和产业政策模仿可能形成推动产业转移的力量。这一点在医药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制品业以及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行业的空间格局上表现得最为明显。其二,影响产业转移和承接的另一因素是投资,各地政府通过在基础设施、科教文卫事业上的投资,改善了投资环境,这既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了区域内要素供给的质量,无疑会对产业的区位选择产生重要的影响。成立示范区只是将自发的、无序的、完全市场化的产业转移辅以政府的引导,使其更加科学、有序,符合国家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同时让产业在转移中实现创新升级。示范区规划建设顺应了国内外产业转移的趋势和市场选择,并使承接产业转移更加主动、有序和有效。因此,有理由认为煤、石油、精细化工在内的重化工业,很可能是皖江承接产业转移最先、最快发展起来的产业。

  3、“十二五”时期,芜湖承接产业转移特点预测

  第一,承接产业转移中制造业比重下降, 服务业比重上升。

  “十一五”时期, 我国利用外资, 特别是外商直接投资继续高于GDP增长的势头。“十一五”中期,我国实际利用外资规模突破年 700 亿美元、末期将突破每年800亿美元,增长速度将高于10%。预计“十二五”时期,国际产业不仅是制造业向中国转移,而且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也向中国转移,也就是国际产业链要中国转移,国际产业的格局也在重组。在这种形势下,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产业结构将会改变“二产独大,制造业独强”的局面, 出现制造业与服务业并存的总体格局。总体来看,尽管制造业仍然是芜湖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核心领域,但服务业已经成为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新兴重要领域。2009年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施工业和三产“双轮驱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资本、技术和人才,预计未来五年将出现: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并行,技术含量较高的先进制造业与新一轮IT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生产制造环节转移并行,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转移并行,高技术与先进技术并行,且其扩散程度加大,速度加快。

  第二,制造业仍将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领域。

  改革开放以来,制造业一直是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主导产业。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估计,到2005年,发达国家所占全球制造业的份额将由 1970年的86%下降至67.6%,而发展中国家所占份额,则1970年的10.3%上升至30.6%,其中东亚与东南亚国家将占有19.2%。这一变化意味着世界制造产业的转移方向仍然是从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亚洲。由于我国制造业发展快于世界平均水平,导致我国制造业的全球份额呈不断上升之势,但与北美( 27%) 和日本( 15.8% ) 所占的份额相比,差距仍较明显。由于芜湖承东启西的区位条件优越,经过改革开放30年形成汽车制造和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技术与新医药等产业优势,今后发展的重点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特别是制造业技术升级。因此,随着发达国家制造业技术转移升级,今后一定时期,芜湖仍以承接国内外制造业转移为主。

       第三,以承接跨国公司、国内大型企业的产业转移为主体。

  跨国公司进行全球战略布局是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推动力量。当前的国际产业转移不再是个别企业的孤立行为,而是在国际生产网络或体系的基础上,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全球参与行动。长三角地区土地面积约为全面陆地面积的1%[1],但其间吸纳跨国公司却数量惊人,就整个上海而言,至2006年6月,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已达到143家,外商投资总公司142家,外资研发中心近185家,上市公司总部已达到300多家[2]。“十二五”期间,随着在华跨国公司、国内大企业继续转移生产制造环节,且将转移延伸到研发、设计、采购、销售和售后服务环节,以增强核心竞争力,芜湖将有可能吸引跨国公司分支机构和国内大企业区域总部。目前,来芜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达33家,各类上市公司、跨国公司100余家,未来一段时间,芜湖资源、能源的优势对跨国公司产业转移的吸引力将进一步增强。

  第四,承接服务外包将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新兴主流方式。

  在价值链分解的基础上,跨国公司力求实现全球资源的最佳配置。因此,他们所控制的价值增值环节主要集中于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核心业务,而把非核心的生产、营销、物流、研发乃至非主要框架的设计活动,分包给成本更低的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或专业化公司去完成,这样既可以减少固定投入成本,又达到了在全球范围内利用最优资源的目的。2009年,芜湖实施“三产兴市”战略,出台《关于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政策》,打造服务外包基地。根据目标要求,至2015年,芜湖市服务外包企业将达200个,吸纳就业人数3万人,营业收入10亿美元。由此可以认为,引进国内外一流的服务外包企业、重点软件企业,将成为芜湖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热点和亮点。

  第五,组团式或产业链整体承接产业转移成为主要趋势。

  很多跨国公司、国内大企业与其供应商或者客户是战略伙伴关系,一家跨国的投资往往会带动一批相关行业的大量投资。因此,面对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加剧,我市有可能调整招商策略,实施战略招商,主动地带动和引导带动和引导跨国公司、国内大企业相关投资,加大零部件供给当地化战略的实施力度,发展配套产业并建立产业群,引致跨国公司、国内大企业将整条产业链搬迁、转移到芜湖。

  (二)芜湖承接产业转移核心城市的战略定位

  构建芜湖承接产业转移核心城市关系到不仅仅是芜湖城市自身的发展,而是关系国家层面的区域发展的战略部署,有利于加快安徽发展,有利于促进中部地区的崛起,有利于实现我们国家整体区域发展战略。在新的历史阶段,示范区是合作发展的先行区、科学发展的试验区、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基地,承担重大的历史使命。据此,有必要深入探讨芜湖承接产业转移核心城市鲜明而科学的定位。

  1、探索承接产业转移新模式,成为促进安徽跨越式发展的增长极。

  皖江是长江流经安徽的区段,全长416公里,境内流域面积6.6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47.5%,占全国总面临的1/150。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安徽就提出呼应浦东、开发皖江,确定芜湖在皖江城市带的龙头作用。2002年,安徽省提出马芜铜沿江发展战略。2005年,安徽省提出“东向发展战略”。2010年,国务院正式的批复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这是首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协调引起了诸多的经济社会问题,对此近年国家陆续制定和的批准了一系列区域规划和区域性发展文件,如长江三角洲的指导性意见、珠江三角洲的规划纲要、江苏和辽宁沿海地区的区域规划,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成渝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两型社会”的试验区等等。与其不同的是,示范区旨在中部地区探索一个大范围内大尺度上实现产业转移的新模式。

  从2004年起,国家实施了中部崛起战略,2008年国家提出安徽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皖江城市带加强同兄弟省份的横向经济联系和协作成为国家经济总体战略的需要。整个长江流域是中国发展的巨龙,长三角沪、宁、杭地区是龙首,皖江城市带就犹如龙身或龙身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中部的武汉城市群、九江、岳阳等共同支撑着这条巨龙的庞大躯体。在东部、国际产业“腾笼换鸟”和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大调整的机遇面前,皖江城市带的重要性,一是对安徽全省至关重要,是安徽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的先导区,是加速安徽崛起的核心增长极;二是为长三角龙头区进一步成长提供充裕的粮食和特色农副产品,提供低成本的能源、原材料和劳动力资源,提供重要的加工制造业基地和配套产品;三是成为国家推动中部崛起力量的源泉,是连接贯通经济社会发展由沿海向西部推进、实施西部大开发不可或缺的环节。在承接产业转移中过程中,注重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依靠现代产业来实现跨越式发展,即发挥后发优势,跨越某些传统产业发展的阶段,实现工业化、城市化的突进,对东部地区进行追赶,缩小中部同东部地区的差距,进而达到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这应当是构建芜湖承接产业转移核心城市的内涵。

  2、引领改革创新,成为着力先行先试的先锋。

  芜湖市2009年GDP902亿元,占全省的8.7%;财政收入148亿元,占全省的9.2%;投资901亿元,占全省9.5%,三项指标排名均居全省第2位。因此,芜湖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承接产业转移,构建核心城市,在政策和实践上有条件先试先行。“先试先行”有三个特点:第一,先行是主观的产物,是主观的判断通过实践适应社会现实的变革性活动;第二,“先试”则要求依赖“试错先行”的方式,发挥实践对理论的检验作用,通过在特定领域和时空背景下的试验获取一定的“地方性知识”。第三,“先行先试”具有很大的思想解放和政策创新空间。如2006年国务院《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中提到:“批准天津滨海新区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并从天津滨海新区的实际出发,先行试验一些重大的改革开放措施……鼓励天津滨海新区进行金融改革和创新。在金融企业、金融业务、金融市场和金融开放等方面的重大改革,原则上可安排在天津滨海新区先行先试……”。

  承接产业转移不能回避区域合作,这是皖江城市带及整个安徽整体发展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示范区与国家中部崛起规划中的湖北的“武汉城市圈”、湖南的“长株潭”城市群、河南的“中原城市群”相比较弱,大多以行政管理为主,兼顾经济影响力,尚处于离散向极化过渡阶段,表现出小范围极化、大区域离散;省会城市极化、地方中心离散,城市规模以中小城市为主,城镇密集化水平不高,大面积的农村地区和农村人口存在。另方面,各城市发展特色鲜明,城市之间在产业发展上有很强的互补性。因此,强化区域合作,推进区域联动发展,在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对接、信息平台及生态保护等重点领域合作,以及科技要素、人力资源、信息体系、市场准入、质量互认和政府服务等方面先行探索,具有很大的实践和政策创新空间。这需要建立“利益补偿机制”,通过规范的利益转移,实现优势互补、合理分工,以政府引导、市场推动、地区联动的方式,形成全省范围内“点—点”、“点—面”的互动区域。相应地,倡导区域规划和区域合作,建立完善跨行政区的协调组织,对传统行政管理体制进行必要补充。

  芜湖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核心城市建设,不仅是带动城市和工业经济的发展,也必须是统筹发展。加快户籍管理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推动人口向城镇流动,提高城市化水平;抓住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的有利时机,加快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吸引优势生产要素向涉农领域集聚,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打破行政区域壁垒,建立城乡互通互动的统一大市场,有利于为加速安徽崛起营造良好平台,对于国家实现中部崛起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长江全流域区域协调发展将有重要价值。

  3、创新体制机制,成为科学发展的试验田。

  芜湖改革开放30多年本身所带给人们的形象特色就是奋力争先,科学发展,勇于开拓创新,有解放思想的开创性,探索发展的坚韧性和与时俱进的开拓性[1]。这些特殊的气质是改革试验田所最需要的。经济发展的过程实质上生产要素按照经济规律在产业和空间上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的过程。从产业的角度说,承接产业转移说到底就是促进生产要素适应不同区域特点、资源禀赋、经济基础,乃至人文习俗进行优化配置,其结果就是不同生产要素实现适宜的空间布局。从这个意义上说,构建芜湖承接产业转移核心城市的突破口,应该通过体制创新充分释放能量,根据自己的区位特点、资源禀赋和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来科学选择承接产业转移的模式,合理承接国内外要素的流动,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增长水平。

  4、发挥纽带、桥梁作用,成为示范区综合交通枢纽。

  皖江城市带受行政、经济和文化职能等因素影响,可以界定为四类功能城市:一是如合肥,行政职能突出,属省级综合型中心城市,具有明显的科技优势,在示范区承担着主导作用;二是如马鞍山、铜陵,专业化工业职能突出,属安徽省工矿城市;三是如安庆、巢湖、宣城、池州、滁州,安庆是省级石油加工业基地,滁州的电子工业,巢湖、宣城、池州的建材在全省占有一定位置;四是旅游业在池州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旅游业对巢湖、滁州也有一定作用,属安徽省地区级综合型中心城市。

  图4:芜湖在安徽的战略位置

  芜湖与上述各个城市相比,综合交通枢纽的作用非常突出,其核心城市功能的定位,一是体现于沿江发展轴的核心地位。芜湖处于示范区的主轴线,即以芜湖为核心带动芜马铜沿江城市带,包括宣城市和当涂、繁昌、南陵、含山、和县、无为等县城及荻港,辐射和带动皖南与长江中段地区与城镇化建设和产业发展。二是体现于皖江城市带重要节点。示范区有以安庆为中心的皖西南城市圈,包括池州市和桐城、枞阳、怀宁、望江、青阳等县城及大渡口、东流、华阳、月山、殷汇等。由于与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差距很大、空间距离相对较远,直接接受产业、资金、技术、管理方式等的梯度转移也就相对较少,因此芜湖承接产业转移核心城市的功能,在于产业转移中是重要的节点城市。三是体现于皖江城市带两翼的脊梁。从全省的范畴看,以芜湖为中心,南北两翼有合肥、黄山为中心两个城市群。合肥城市群包括六安、巢湖二市部分地区和肥东、肥西县城,它具有省会所在地的各方面优势,不管合肥城市圈直接融入长三角还是加盟南京都市圈,其发展都有利于皖江城市带建设,因为空间区位位于安徽中心地区的省会城市不会以“经济飞地”融入长三角。这是其职能决定的。黄山旅游城镇群尽管距离长江较远,从空间上不可列入皖江城市带,但由于安徽是一个旅游资源较为丰富的省份,皖南更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长三角地区是其主要国内客源市场,到黄山的游客有相当一部分会前往九华山、天柱山等地旅游,从而有利于带动安庆城市群旅游经济发展。芜湖核心城市就处于两翼之间,对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来说,起到了强壮的脊梁担当起两个箩筐的作用。

  二、芜湖市承接产业转移的思路和对策

  1、芜湖承接产业转移的思路和政策体系:

  “十二五”期间,芜湖市承接产业转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经济规律,增强主动意识,充分利用邻近长三角的区位条件以及丰富的资源和科教优势,紧紧抓住长三角产业加速转移的机遇,积极参与区域分工合作,通过大规模承接产业转移,培育出一批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形成带动皖江城市带和安徽加快崛起的增长极。同时,探索承接产业转移的方式、路径和发展模式,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优化升级,为中西部地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统筹城乡发展步伐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按照上述思路,提出如下芜湖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体系:

  (1)主导产业政策:工业化水平低是是安徽经济发展滞后也是制约芜湖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芜湖市的“十二五”规划中,“工业强市”战略应继续放在首位,并作为“十二五”推动芜湖经济发展的第一抓手。构建承接产业转移核心城市的首要任务,是进一步强化工业的主导地位,加速沿江城市带的工业化进程。

  主导产业的选择、培植、更替是一项极为重要的产业政策。国际上有一条重要的经验,每个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不可太多,基本在1-3个之间,这是我们选择“十二五”期间芜湖主导产业的逻辑起点。汽车及零部件、材料和电子电器等产业,从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已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成为芜湖市传统优势产业。“十二五”期间,应结合沿海地区制造业内迁的趋势,着重引进国内外工业骨干企业,通过加强与国内外产业资本、金融资本合资合作,完善产业链,巩固竞争优势。“十二五”期间,芜湖工业仍是重加工工业时期,其目标是全力发展先进的制造业,培育光电、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新优势,拉动芜湖工业经济增长的第四极,力争到2015年末,打造汽车、材料、光电3个千亿元产业,奇瑞、海螺2个千亿元企业,新兴铸管等3个500亿元和若干个百亿元企业,同时大力扶植文化创意产业。2010--2030年是芜湖工业化向高技术集约化推进的时期,其主导产业应选择电子信息产业、新型材料产业、光电产业和医药生物产业等。

  (2)产业集群政策:产业集群对于促进区域增长和竞争力的提高,有重要的政策含义。这是构建芜湖承接产业转移中所必须认真解决的一个重大的政策问题。芜湖如何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联系主导产业选择产业集群的模式及其激励措施,关键要有一个科学的产业规划[1],包括先进制造业规划、现代服务业规划和现代农业规划,突出产业承接重点的选择。在产业承接重点的选择上,“十二五”芜湖应强调:产业链条长、产品附加值高、具有国际竞争力、能实现要素的节约集约利用等。符合这些条件的产业中,优先选择可以壮大芜湖支柱产业、振兴正在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效提升传统产业的企业。芜湖市汽车、能源、材料、机械加工、装备制造、化工、电子信息、光电等产业优势突出,这些优势产业本身有延伸加工链条的内在需要,对承接产业转移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对已经具备较好基础和一定优势的产业集群,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其配套能力,列出产业配套“清单”,有针对性地承接缺失链条、补强薄弱链条、提升关键链条。同时,要注意产业层次分布上注重平衡,不仅大力发展工业,更着重打造金融、物流、文化创意、服务外包、专业市场等现代服务业,增强二、三产“双轮驱动”的动力。通过大规模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打造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争取到2015年形成一批产值超过100亿元的产业集群。

  (3)开发区政策。这是同主导产业和产业集群直接相关的一项重要政策。芜湖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内设国家级出口加工区、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国家级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国家级汽车电子产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以及芜湖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其它省级以上开发区,按照示范区《规划》,还将创设保税港区。经济活动怎样进行和在什么地方进行都应受一定规律的支配。开发区政策就是研究一切经济活动在什么地方有效进行的政策指导,包含影响产业分布的“区域因素”(如自然资源、运输成本、劳动成本等)。就芜湖来说,经济区位政策的焦点是如何构造现代经济增长极和区域经济分工的问题。据此,提出各级各类开发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要旨:

  第一,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作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高地,通过强势开放,在世界范围内选择和引进先进技术和资本,来实现产业结构的跨越式升级,重点是立足信息化,搞新型工业化,一方面重点加速开发高新技术产业,推进新兴战略性产业,赶超发达地区。另一方面,要用工业化去改造传统农业,搞农业工业化,全力发展专业化、园田化、标准化、机械化、定单化、高效化的现代农业和现代食品工业,实现由传统农民向农业工人的转变。

  第二,其它省级开发区,通过资本集中和产业集群,推进城市化,建设现代化滨江组团式大城市。其进一步发展,就有可能与马鞍山同城化,并向北跨江发展,构成能够带动全省经济快速发展的皖江工业化现代城市群带。

  第三,产业集中区以自主创新为导向,实行承接产业转移的反梯度推移战略,实行跨越发展。产业集中区政策,是国家赋予安徽省独享的政策,具有无限的创意空间。纵观改革开放以来,中部地区没有正的崛起,这与长期以来简单实施梯度推移战略是有直接关系的,是一个很大的战略误区。问题的实质在于“准殖民式”的区域分工,即发达地区通过向发展中地区进行低端产业的转移而始终占领高端产业领域,居于支配地位;发展中地区以廉价劳动力和土地接受发达地区的低端产业转移,长期处于粗放式的经济增长状况,没有独立的自主创新,在经济上只能附从发达地区。构建芜湖承接产业转移核心城市,要靠经济跨越式发展来实现,这种跨越式发展的中心就是工业化的快速推进。芜湖承接产业转移有比较大的外部经济效应可资利用,且又有市场的需要,完全可以通过跨时空地引进先进技术,对其原创技术、产品的设计思路与原理进行反求破译,突破重点领域核心技术,形成自主创新技术溢出效应,引领产业集群式承接,直接进入较高层次发展。对某些自身具有优势的产业进行大规模开发,改变这些产业经济流程从高梯度区向低梯度区扩展流动的常规方向,而反过来从低梯度区向高梯度区推移,实现对发达地区的赶超。由此,芜湖产业集中区建设要制定工业化反梯度推移发展的政策。

  (4)战略招商政策:我们预测,“十二五”期间,招商引资形势将趋于严峻,主要理由:一是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资本投资愿意降低,扩张能力减弱。从全球维度来看,虽然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资本、技术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全球流动与组合配置,催促着一国或地区内部的产业向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转移,但是,由于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表现出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较强的科技力量,使得它们在世界分工体系和利益分配格局中占据主导地位。他们将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水平高、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低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转移,以腾出地域空间发展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高的先进产业和生产环节,以维持自身在产业价值链高端的优势地位。然而,由于处于产业价值链高端的生产环节和先进产业多是资本与技术密集型的非物质生产环节和产业,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金融资本断裂,导致非物质生产环节和产业缺乏金融资本的支撑,因而,金融危机强烈地冲击了发达国家内部不合理的刚性产业结构,必然促使它们重新协调非物质生产环节和产业与实物生产环节和产业的相对比重,有可能限制物质生产环节和产业向外转移。二是国内沿海发达地区从省内区域协调发展考虑,鼓励产业省内转移,比如在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中,江苏主要采取南北城市对口转移,常州主要以省内转移为主,基本上没有什么省外转移;上海产业向江浙转移为主,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依然较少;浙江向我省产业转移较多,但转移的产业层次较低。

  面对新挑战,我们认为,科学合理的产业规划、完善的产业链条或产业配套,营造一种短期内难以复制的集聚优势,通过加速产业集聚和扩张,不断扩大芜湖规模经济效应,应当成为芜湖未来五至十年转型战略招商的重要依托和主要内容。在战略招商全新思路下,芜湖招商引资政策,应当由过去对单个项目进行全面细致的招商服务,转向着眼于整个产业或产业集群发展的平台建设,做战略规划和政策支持,做基础性配套和支撑服务体系。在“十二五”期间,我市应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产业招商领先,特别是要用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招商,促进形成产业集群和特色鲜明的产业转移基地。战略招商政策,应体现以市场的导向作用和产业的内在关联为驱动,激发大企业、大项目的产业吸引力和招商积极性,使他们最终替代政府的主导和推动作用,成为招商引资的主体,尤需注重在同行企业和科研院所中穿针引线,在市场配置基础上促进产业资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从而加速产业集聚。

   (5)生态建设政策: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于改善产业发展的整体环境,以点带面,走引进与培育相结合的生态集聚之路。为此主要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应在企业层面推行面向环保的清洁生产和减量化投入。另一方面要在集群内通过空间结构分析,研究产业的上下游关系和网络循环性、产业多样性、产业价值链、产业密集度(绿洲效应)、产业关联度等产业生态内涵,建立企业之间的网络循环,并在一定区域层面通过区际间产业生态系统的互动性依存,形成类似生态圈的产业循环系统。

  相关政策应包括:第一,重点发展生态型产业集群或者产业集群工业园。政府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区域规划、园区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的资金投入、土地使用,承接产业转移的技术规程、技术保障;承接产业转移的环境评估、市场准入,承接产业转移的政府服务、政府管理上,制定明确的政策法规,从制度上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第二,指导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围绕汽车及其零部件制造、材料、机械加工、装备制造、现代家电业、电子信息、光电、软件、生物医药和精细化工,选择一个或几个大型企业为龙头,以“生态链”节点为支点,进行“产品代谢类”、“废物代谢类”等绿色招商“补链”,实行产业结构生态升级。第三,加大资金投入,改善投资生态环境。推行绿色产品,绿色消费,规范绿色标准,努力在优化发展环境、产业配套、布局优化、保障要素供应、控制污染排放、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实现转移地和承接地互利共赢等方面,积累有益经验,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发展道路。建立循环经济法规政策体系、技术创新体系、推广服务体系和激励约束体系,积极发展循环经济、生态产业。

  (6)区域协调政策:目前,许多城市在制定各自“十二五”规划中,几乎都是从本地经济的发展出发,对城市自身内部发展的要求高于对示范区共同利益的追求,各城市都想利用对方为本市提供更多的服务或市场空间,都想借产业整合之名为本市的产业发展和结构升级寻求借口。不少城市之所以不愿和兄弟城市制定互惠的产业发展政策和规划,是由于害怕在区域性的产业发展政策和规划中,自身利益受损,对方利益得到实现,从而拉大彼此之间的差距,而自身又无法得到相应的补偿。因此,构建示范区的区域协调政策十分重要。

  课题组认为,区域协调政策为建构互动合作机制服务,具体包括五个方面:第一,经济手段互动。《规划》中有关于皖江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布局的规定,明确依托马鞍山、芜湖市,利用皖江北岸深水岸线资源优势,重点在巢湖市无为县、和县沿江一带规划建设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建设产业集中区,可以通过产权结合、联合开发等方式,引进有关各地开发公司参与开发和经营。同时,集中区可考虑通过参股、控股、资产重组、“买壳”等形式创设上市的股份公司作为自己的融资窗口。在产业集中区建设初期,通过经济手段互动,可将政策实施于港口和跨江发展。第二是资源利用互动。一是港口资源利用传导,马鞍山、芜湖、 铜陵、贵池、安庆5个大型港口资源不同,因此,合理利用五个港区的资源,形成港区资源利用的互动机制。有很重要的意义,对此,应形成五个港区的合理分工。二是基础设施资源利用互动,示范区内可形成共通的陆上和水上运输系统。第三,政策制定互动。目前,安徽省区域发展战略较多,内部资源配置难以集中,对外导向不明,影响有限。示范区内,皖江城市带、省会经济圈、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等都在其中,可以利用政策均沾,集中力量聚焦打造示范区品牌。第四,行政管理互动。可以对产业集中区实行高规格的行政统一管理(如副省级),同时按“飞地经济”的模式组织沿江城市、全省其它城市招商,按招商实绩对地方利益进行合理地再分配。第五,区域开放互动。示范区承接着新型管理体制的先试先行的任务,国内外的实践都为此提供了成功的范例。根据市场经济体制“行政管理主体和经济开发主体分离”的要求,建议省里结合政治体制改革,组建一个跨行政区的协调议事机构,其主要职能包括组织实施跨区域的重大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跨区域生产要素的流动,扩大产业协作,以促进信息交流问题。同时,组建一个经济实体担当产业集中区的开发机构,全面负责合作区的基础设施开发建设、招商引资等业务,在创新合作共建方式、园区发展成果的分享、园区治理机制构建上取得经验。

  (7)自主创新政策: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以汽车及零部件、材料、电子电器三大支柱产业和装备制造业为突破口,建立和完善大企业、大集团技术创新体系,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发展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积极申报新材料、新工艺发明专利,提高企业竞争力。重点是建设企业研究开发院(中心),鼓励和支持跨国公司、国内500强企业在芜湖设立研究机构。集聚优秀人才积极发展新兴产业,鼓励和引进高端人才创办高新技术产业,积极争取对高新技术、高科技人才和科技信息等的承接。在引导企业主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同时,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推动科研与生产相结合,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开展合资、合作等多种方式,加快产学研一体化进程,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培育发展技术市场,健全社会化的科技服务体系。构建具有科技咨询评估、科技仲裁、产学研联合搭桥、科研成果转化跟踪服务的中介服务平台。

  结合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示范区发展的主战略,加快汽车电子及关键零部件企业孵化器、动漫产业孵化中心、县区特色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规划建设汽车零部件和装备制造、芜湖光电等科技创新企业加速器,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促使产业承接由主要依靠资金和物质要素投入带动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带动转变。加快构建和提升芜湖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1]、芜湖国家大学科技园[2](暂定名)等自主创新平台,重点围绕优势行业的关键技术、新产品开发、新工艺应用,建立一批省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工程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1]。开展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工作,积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

  2、构建芜湖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核心城市的新视角和新路径

  目前全国尤其是中西部地区都在倡导和实施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不少地方倾向于从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增加扶持政策、改善服务理念等方面来寻求突破。这样的工作机制,实际上是:承接项目 —— 扩展总量—— 催生产业,反映在工作思路上是以招商引资为重心,认为只要承接项目数量多,实现总量的扩张就有可能催生产业。因此,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资金量与项目量崇拜”就成为必然。事实证明,其结果必然造成“只见项目,不见产业”的“企业转移陷阱”。具体到芜湖而言,构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核心城市建设的合理路径,应当是大力承接产业转移,整合产业链,发展本地优势产业,进而形成产业集聚。

       基于以上的认识,课题组提出构建芜湖承接产业转移核心城市,要依托皖江黄金水道,以国家级的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为核心,打造芜湖承接高附加值产业转移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以各具特色的省级开发区为配套,开拓我市承接产业转移的纵深区域,同时以芜湖城市为核心,加强与上海、江苏、浙江省发达省市的合作;全面整合优化皖江资源,发展皖江经济,做大做强芜湖水岸线经济,把特有资源优势转化为吸引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内聚力。

       这里的关键词有二个:产业集聚和沿江资源。前者强调芜湖乃至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发展应该走产业集群的道路,通过寻找某种内在联系(长江—皖江)作为枢纽将现在的产业集群串联成一个突破了行政区域限制的产业集群带系统;后者则是对沿皖江经济带的重视,强调通过充分整合、优化皖江流域内现有资源并培育新的资源。

       第一,芜湖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要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聚强引大,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发展产业集群。作为产业优化配置的一种表现,产业集群是在某一特定领域中(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持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形成强劲、持续竞争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不仅是发达地区竞争优势的保证,也是落后地区摆脱产业发展困境、 赶超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有效战略工具。对于芜湖而言,通过实施产业集群战略,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可以有效的提高自身作为目标区的拉力,降低拟转移企业对于转出区的区域黏性。

  对此, 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动态博弈模型来进行分析,如下表所示:

  图5:产业转移与承接的动态博弈模型

     转移区

  承接区东部地区(长三角、珠三角)

  产业大规模转移   产业少量转移

  芜

  湖形成产业集群完全一致(正和游戏),双方基于长期互信来分配额外价值

  充分考虑,双方合作

  未形成产业集群不完全一致(正和但可变的游戏)

  双方认知和行动的互动

   

         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 作为承接区的芜湖和作为转移区的东部地区均有两个战略选择:形成产业集群、未形成产业集群和产业大规模转移、产业少量转移。东部地区的战略为产业大规模转移,芜湖市选择形成产业集群,则东部地区(长三角、珠三角)被芜湖的资源优势和集群的竞争优势所吸引,相关产业会有大规模的进入,从而加入到芜湖的产业集群中,双方的最高利益表现为正和游戏结构下的完全一致。如果芜湖市,选择未形成产业集群,政府通过制定优惠的政策,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也可能吸引东部地区的一些产业关联度比较强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来当地落户,则东部地区也会有少量的企业迁移到芜湖市,而且这部分企业大多只是为了开拓市场或就近选择原料产地。尽管如此,它对芜湖市承接产业转移毕竞有一定的影响,双方的最高利益表现为双方认知和行动的互动。显然,东部地区产业是否大规模向芜湖市转移是根据芜湖是否有产业集群而定的,因而这是一个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因此,为加快芜湖和东部的产业对接步伐,首先必须利用区位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势,强化芜湖汽车、机械设备、冶金、化工非金属、轻纺产业、生物、现代物流、文化产业、旅游、现代农业等优势产业,规划建设芜湖核电项目,重点关注和引进那些能够在本地资源背景下完善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的项目和企业,打造自己的产业集群。

  先进制造业是第二产业的核心,是推动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动力,芜湖自己的产业集群必须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开发区建设是先进制造业的依托,国家级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及芜湖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其它省级以上开发区,以及整合海关特殊监管区规划建设的芜湖保税港区,是承接产业转移、形成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的重要载体 [1] 。一是大力培育汽车及零部件、材料和电子电器三个支柱产业的优势,增强承接产业转移、形成产业集群的凝聚力。如围绕奇瑞汽车,加快汽车产业聚焦发展,全力引进主要部件及关键零配件项目,推动汽车物流、贸易项目建设,努力构建汽车二、三产业互动发展的战略格局,不断提升奇瑞汽车产业发展比较优势和综合竞争力。发挥比较优势,着力打造文化创意、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四大战略性产业,力争形成一、两个领军企业带动一个大产业的格局。同时加大对新兴产业“小巨人”的培育,实行错位竞争,形成一批爆发式增长的中小企业集群。二是大力培育综合成本优势,增强承接产业转移、形成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加大各层次人才职教培训力度,着力培育劳动力成本优势。着力培育生产性资源(能源)的优势,对重大转移项目实行用地、用电、用气优先保障。运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优惠政策,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竞争力。三是大力整合资源优势,增强承接产业转移、形成产业集聚的带动力。加快优势企业的整合,重点发挥大集团、大企业、大项目的带动作用,推动企业强强联合。引导和鼓励优势企业与国际国内优势资本进行整合,培育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重大项目做大做强,承接产业转移,形成产业集群。四是大力培育现代服务业优势,增强承接产业转移、形成产业集群的配套力。优先发展现代物流业和区域总部经济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金融、会计、法律等商务服务业。大力发展购物中心、星级酒店、餐饮、休闲观光等生活型服务业,满足企业生活需求。大力发展研发型服务业,加快公共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增强承接产业转移、形成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五是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关键技术领域的优势,增强承接产业转移、形成产业集群的创新力。优化生产力布局,加快先进生产能力发展,严格控制总量特别是产能过剩行业的扩张,加快淘汰一批落后生产能力;加强企业技术改造,加快开发重大产品和重大技术;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中心环节,使自主创新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在应对危机、转变发展方式中创造新的需求,形成新的增长点,同时也使我国在区域经济分工中占据“微笑曲线”左端。

  第二,挖掘沿江优势,打造芜湖沿江产业集群。整合沿江资源,在于突出皖江城市承接产业转移的特色。纵观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进程,一个带规律性的普遍现象是,凡是有江河优势的国家和地区,无一不把沿江沿河流域的经济开发作为经济发展战略重点,通过兴建水利工程充分挖掘沿江沿河流域巨大的能源蕴藏量,依托水源、土地以及其他自然资源在沿河沿江两岸发展农业及重化工、冶金等大吞吐量、大用水量的基础产业,并以两岸产业基地为轴,借水路与陆路等交通之便向腹地进行辐射,进而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分工合理、互补互给的产业密集带,从而带动整个流域两岸经济发展。比如密西西比河、约旦河、伏尔加河、尼罗河、莱茵河、湄公河等世界著名河流,依托河流固有的区位和水资源优势合理布局产业结构,密集城市网络,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江苏为发展长江两岸经济而提出“沿江战略”,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长江从芜湖市西边缘流过,青弋江、水阳江、漳河贯穿境内,黑沙湖、龙窝湖、奎湖散布其间,全市长江岸线72公里,水面面积47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4.14%,完全有条件借鉴国内外发展沿江经济的经验,打造沿江产业集群。

  一是把芜湖打造成宁汉间航运中心,建设沿江造船及船用设备产业集群。芜湖港作为长江溯江而上最后一个深水良港及长江中下游地区最重要的水陆码头,承接着长江三角洲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大宗散货水运中转职能;修造船是芜湖的传统工业,境内芜湖造船厂、江东船厂等均为国营企业。芜湖船舶服务业分工明确,结构齐全,拥有船舶配件,船员培训,商检、船检、设计、仓储、中介等服务机构,芜湖船舶交易市场2008年交易规模8.7亿元;全省沿江安庆、池州、铜陵、宣城、巢湖、芜湖6市共有运输船舶10058艘、744万载重吨,水运企业304家,船舶平均载重吨700吨;建设中的芜申运河将连接江、浙、鲁、沪经济发达地区,芜湖作为安徽现代物流和服务中心的地位日渐显现,具备“打造宁汉之间的航运中心”,建设沿江造船及船用设备产业集群的基本条件。为此,统一编制芜湖市航运事业发展规划,使之成为振兴安徽水运经济新的增长点;整合水上行政管理资源,提升政府服务水平,通过政策倾斜,加大对重点航运企业的扶持培育,为企业和船员提供“一站式”服务;以建设水上综合行政服务中心为抓手,在芜湖建立安徽省长江流域水上船舶综合物流中心,及相配套的长江信息服务平台。在江北裕溪口地区发展芜湖航运服务业集群,健全从船代、货代下游产业链,到融资、保险、咨询、经纪、管理、航运结算等附加值高领域的多层次航运服务产业体系。将芜湖航运中心建设,与规划建设芜湖铁路客货运站场、芜湖民用机场相结合,加快发展公路、铁路、水运联运和江海联运,形成以芜湖为核心的皖江现代物流产业带。

  二是以芜湖港为核心,整合沿江港口岸线资源[1],建设皖江临港产业集群。临港产业集群是以港口为支撑,相关产业在港口及其附近高度集聚的企业生物群落[2]。

  示范区要以大港口带动大产业,即带动以整机装备的机械制造业(芜湖、合肥、马鞍山等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安庆、宣城、滁州、铜陵、巢湖、六安等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合肥、马鞍山工程机械基地)、石油化工业(安庆沿江石化产业基地,无为煤化工产业基地,定远、肥东煤化工盐化工园区;铜陵、宣城化肥,庐南硫基化工,铜陵硫磷化工,东至香隅硝基化工和精细化工,和县、广德、马鞍山慈湖精细化工,合肥轮胎,芜湖、合肥塑料制品产业基地)、船舶制造修造业(沿江造船及船用设备产业集群)、原材料等产业(沿江水泥熟料产业集群、芜湖玻璃等硅产业集群;马钢、合肥钢厂环保搬迁,六安、庐江铁矿采选;铜陵、芜湖等铜及铜材深加工产业,铜陵有色、马钢集团海外办矿工程)为代表的,具有明显集聚效应的产业价值链,存在自发的、强烈的临港需求的,要求规模性、协同性生产基地的产业集群。

  示范区临港产业集群建设,要借鉴宁波港、青岛港的经验,抱团发展,尽快组建芜湖港港群。综合国外成熟的港口城市产业集群发展经验可知,许多重要的国际性港口城市大都伴有发达的临港产业,并且同类产业聚集程度较高,专业化协作体系完善,具有典型的集群特征。如欧美发达国家,一些技术含量高,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都依附于港口,利用港口所特有的优势,形成各自的产业集群体系。而观国内,宁波市已形成北仑、镇海、大榭、市区沿江四大区域分布的,以石化、钢铁、修造船、造纸、汽配、能源为主导的六大临港产业群;青岛市倾全市之力打造港口、修造船、水产品加工出口、海洋精细化工和滨海旅游等临港产业群。可见,临港产业集群是适于现代沿海沿江港口城市发展的有效模式。因此,皖江沿江各市县要加强联系,将各市县沿江资源进行整合,形成港口“串珠成线”,优势互补的“链”式发展局面,港口联合对外,统一品牌,统一规划,统一领导,统一管理。以芜湖现有老港区为基础,重点规划建设集装箱港区、煤化工港区、建材港区等,科学划定临港产业园和物流园区。强化江北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和功能塑造的有机衔接,切实把整体提升江南与加快建设江北有机统一起来,共同发展,扩大长三角产业转移在皖的纵深腹地,使之成为安徽东向发展的重要窗口、临港产业布局的重要依托、中部地区的重要运输枢纽和物流平台、再上新台阶的强大推动力。

  三是依托沿江经济开发,以跨江发展支持规划建设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推动跨江发展(同城化),在总体思路上,引入“泛芜湖”的规划视角,以芜湖为核心构筑“泛芜湖经济社会发展共同体”,首先从整体上通盘规划芜湖与周边地区及沿江六市的交通、环境保护、江河治理等问题,其次加快建成统一、综合、全方位、多层次、快捷高效的物流系统,推动“泛芜湖经济社会发展共同体”进程,最终实现共同体城市行政、财政的统一,完成跨江发展(同城化)目标。课题组建议:一是统筹规划,建立多层次区域发展协调机制。根据科学发展观要求,本着统筹区域经济发展原则,对皖江两岸的水域、岸线、土地,第一、二、三产业以及旅游、交通、公共设施等方面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统筹规划,实现双方对接、互补、互利,共同发展。二是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限制,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形成区域间开放合用、竞和发展的生动局面。沿江五市中,在当前不是都有跨江发展的必要,要突出重点。不论从区域位置,还是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芜马铜都是皖江乃至全省最好的地区,具有跨江发展的内在强烈需要和能够跨江发展的实力。三是协作治理环境,加强生态和资源的保护。在实施跨江发展、两岸联动中,不能将环境污染严重的产业转移到对岸,“捡到篮里都是菜”,而是在承接中谋求升级谋创新,调整优化自身产业结构,培育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四是芜湖在跨江发展中发展主导作用。一方面,必须由专业人员成立专门机构,负责处理合作,加强协调沟通、招商引资利益共享机制,以及区域产值、税收分成和环保容补偿政策,长期致力于皖江城市带及整个示范区建设;另一方面,要特别注意发挥行业协会、民间论坛等非政府组织的作用,通过这些非政府组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来加强两地之间的联系,为产业转移牵线搭桥,最终积极融入泛长三角地区分工体系,加强与长三角的产业合作,做好产业、市场、基础设施、体制机制、政策措施等对接,加快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

  跨江发展是世界大河流域城市发展的普遍规律[1],这已为国内天津跨海河、广州跨珠江、兰州跨黄河、重庆跨长江和嘉陵江,上海跨过黄浦江、开发浦东等成功的实践证实。在皖江北岸的无为、和县一带和安庆、池州、铜陵交汇地带,分别规划建设两个承接产业集中区,以满足产业大规模、集群式转移的需要。沿江城市可以依托水源、土地以及其他自然资源,在沿江两岸发展农业及重化工、冶金等大吞吐量、大用水量的基础产业,并以两岸产业基地为轴,借水路与陆路等交通之便向腹地进行辐射,进而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分工合理、互补互给的产业密集带,并带动皖江城市带多层次的区域合作,促进全省板块功能整合、优势互补和联动发展,为全省、全国区域经济合作创造一种新模式。

  第三,芜湖沿江要培育不同于同类城市发展的优势产业。

  在产业转移过程中的劳动力资源、政府扶持政策、服务理念等措施都不是芜湖所特有的,对这些措施的过分依赖,只会导致同质竞争和无序竞争,也不可能打造出芜湖作为产业转移核心城市的特有吸引力,单单依靠这些东西也无法承载产业集群的建设重任。芜湖沿江产业集群应当发展基于“水”的第三产业。芜湖有75公里长江水岸线,还有几百公里的支流河岸线,沿线可以大力发展,建材工业、能源工业、港口运输、物流仓储、重化工业等“高耗水、大运量”的产业。沿江建成滨江大道,建设高层、优美的住宅群、繁华的商业中心和高档的写字楼,三县县城市、有条件的中心镇则通过扩、迁方式,依水(长江、青弋江、水阳江、漳河、扁担河)进行规划建设。对境内湖面进行各有特色、错位规划建设,如凤鸣湖规划多功能、现代化、西洋风格以与开发区相呼应;元亩塘建成新徽派园林式公园、周边开发绿色住宅;奎湖建设水上体育主题公园,龙窝湖开发成滨江游乐园和渡假村。据此,可以设想,在芜湖以长江、岸线、水面为主轴,构筑起滨江城市观光带、旅游休闲带、产业集群社会化服务区、餐饮娱乐带、疗养保健、城镇居民区、农民新村、生态农业园、生态植物园等,并以生态农业、水产、水利等第一产业和航运、物流等第二产业为两翼,形成各产业相互支撑、相互拉动、协调发展的新型产业集群。具体来说,芜湖以滨江城市景观、西洋建筑群和文化旅游为特色的城市发展优势,对外以长江为轴,形成沿江旅游带,对内构建三个功能区:一是芜湖中心城区风景区:位于以镜湖为中心的芜湖市区, 以现代建筑景观、宗教文化、休闲、商务旅游为主要特色。本风景区有赭山公园、广济寺、鸠兹广场、中山路步行街、中江塔、芜湖古城等景点。二是奎湖-陶辛风景区。位于南陵县北部和芜湖县西部,以奎湖水面和陶辛水韵为主体,以江南水乡景观、生态农业、休闲度假为特色。整个风景区可划分为2个部分:奎湖景区和陶辛景区。三是西山—马仁山风景区:位于芜湖市南陵县和繁昌县交界处,以西山省级风景名胜区和马仁山省级森林公园为主体,以山岳景观和生态旅游为特色。整个风景区可划分为2个部分:西山景区和马仁山景区。

  综上所述,芜湖承接产业转移核心城市,有着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沿江产业集群、沿江优势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的内涵(见图6:芜湖产业集群结构组成图)。这不仅为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描绘出了新路径,而且为芜湖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构建核心城市作用,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

  图6:芜湖产业集群结构组成图

  三、构建芜湖承接产业转移核心城市的支撑体系

  要素供给和综合运营成本对产业转移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为推动产业转移,许多省市都在用地、用电、财税、金融、人才等方面出台了强有力的扶持政策,致力改善要素供给,优化投资环境。在各地竞相强化政策支持的条件下,构建芜湖承接产业转移的核心城市,必须着力解决好用地、融资、人才等制约产业转移的要素瓶颈,建立起较为有力的支撑体系。

  (一)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构建综合交通体系。

  1、加快交通对接步伐 。加快以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内河航道为重点的东向通道建设,尽快建成铁路“四快四扩一加强”项目,建成芜申运河及青弋江分洪道工程、沿江港口群等重大项目。加快芜雁高速公路、铜南宣高速公路建设,进一步缩短与沿海发达地区的距离。开工建设徐福高速公路芜湖段和芜湖长江公路二桥,进一步完成芜湖高速公路体系。推进高速铁路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芜湖铁路枢纽地位。加快长江航道整治,推进芜申运河建设和漳河航道综合治理,完善港口基础设施,建成长江中下游重要的航运枢纽。

  2、构筑无障碍信息对接通道。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与长三角信息网络互联互通 、数据共享 。

  3、完善承接地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好承接地交通、供电、 供水、排污、排水以及文化娱乐、生活等基础设施,为投资者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增强项目的吸纳和承载能力。

  (一),围绕有效供给,构建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模式。

  1、制定承接地土地开发利用规划。

  承接产业转移,土地的问题是头等大事,皖江城市带虽然土地资源上有优势,但长江两岸是传统农业地区,用地方面的实际问题还比较多,土地实际上是稀缺资源。国家级示范区在土地政策上是优惠的,因此芜湖市、安徽省应充分借鉴广东等外省经验,尽快完善和落实有关政策,多方挖掘供地潜力。对此,课题组建议:制定承接地土地开发利用规划。处理好保障承接产业用地和实施最严格土地政策的关系,规范土地供应、储备和整理,严格保护耕地,确保耕地占补平衡。要着眼于大规模承接产业转移,根据实际需要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把园区规划做得更大一些,把发展空间留得更足一些;在严守国家土地政策的前提下,把产业示范区中间的各类建设用地安排,都纳入国家土地利用规划,积极向国家争取增加安徽省的用地指标,促进国家对示范区的政策支持的力度。

  2、优化土地利用总体布局。在鼓励采取挂钩置换、使用权调整、改变用途等方式充分盘活土地存量的基础上,加强政策创新;合理安排年度用地计划,优先保障产业转移项目建设需要,要预留部分机动用地指标,解决产业转移重点项目的用地问题;建立节约集约用地管理新模式。通过土地一级垄断、土地交易管理、价格管理制度、法律和税收等手段,促进承接产业的土地节约集约使用。

  (三)强化节能减排,构建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1、完善节能减排体制机制。坚持承接产业不能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弘扬生态文化,推进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建设,严格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等。具体措施:强化节能监督管理,组织实施节煤、节电、节油、综合利用等节能示范工程,鼓励企业实施水泥纯低温余热发电、热电联产、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电机系统节能和能量系统优化、绿色照明等节能工程建设,降低产业能耗水平[1]。

  2、有效控制承接地污染排放。推行清洁生产,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努力把好污染排放源头关。抓好重点行业污染减排、城乡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和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工作,争取摸索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3、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加强能源、水 、矿产等资源的有序开发和集约利用。发展节能型、生态型和环保型产业,推广应用能源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积极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四)调整税收政策优惠方式,增强税收政策的相对有效性。

  税收政策反映了政府对企业与个人收益的征税水平,是调节国民收入的重要经济杠杆。因此,税收政策一直是作为世界各国引导产业资本流向的重要手段。2009年全省全年入库收入总量达到832.1亿元,地方税收超越“两湖”。此外,全省近2万人进行了年所得12万元以上自行纳税申报。为了提高国际先进产业和生产环节的转移效率,课题组建议示范区内实行“一体化”的税收政策,同时根据产业政策的需要,协调采用各种税收政策优惠方式。由于间接税收优惠方式能对投资周期长、风险高的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带来更为实际的政策优惠,因此,应逐步采取以加速折旧、亏损弥补等间接税收优惠方式为主,促进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投资。对现代物流业、科技和信息服务业、金融服务业、文化和旅游业等新兴产业,可赋予相对于其他产业更为优惠的税收优惠。

  (五),创新商业交易制度,减少企业与政府之间的交往成本。

  1、提高政府服务效能。为了更好地承接国际先进产业的转移,要加快体制改革,提高政府服务效率。芜湖市应设立产业转移和承接地公共信息平台,完善政府间协商与合作机制,研究制定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规划和实施意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简化行政审批程序,完善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等制度,为承接企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建议安徽省向中央争取给予地区政府对于现代先进产业较高的审批权限,在示范区内尽可能简化外商投资申请设立现代先进企业的审批手续,增强审批的透明度和提高审批效率。审批机关可适当简化外来企业的审批和联合年检手续,实行“一站式”服务,且在经营期内,企业因投资总额和生产经营规模等发生变化而需减少、增加或转让注册资本,或是将其财产权益对外抵押、转让,以及政府商务、财政、工商行政管理、税务等各部门对外资企业实行联合年检时,应提高行政机关审批和办理的效率和透明度,尽可能地简化办理手续,减少企业支付行政审批和年检的成本。

  2、营造良好诚信环境。弘扬诚信文化,倡导诚信风尚,健全社会信用体系,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积极探索建立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

  3、发挥非政府组织作用。支持各种协会、商会和中介机构等参与承接产业转移,特别要发挥好商会的纽带和桥梁作用,积极为产业转移和承接地企业牵线搭桥。

  (六)加强金融和创新服务,解决融资难的问题。示范区建设尤其是前期建设,以及产业转移投资项目的落实,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芜湖市加大金融支持、创新金融服务显得尤为重要。

  1、为多渠道增加资金供给,有必要构建针对不同规模企业和不同规模金融机构的多层次银企资金对接平台,建立健全银企资金对接的长效机制。

  2、积极引进域外金融机构,大力发展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和典当机构,着力引进风险投资公司、证券公司,支持企业设立金融租赁公司、财务公司、汽车金融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完善金融服务体系。

  3、加强全市行业协会建设以及与全省、长三角地区行业协会的对接,发挥行业协会信息优势,加强引导和沟通,使之真正成为转移企业的依靠,积极为转移企业搭建融资平台。

  另外,建议芜湖市学习先进城市的做法,每年从土地出让金中,安排一定比例专项用于产业转移园区建设。从广东设立的竞争性产业转移扶持资金运行情况来看,2008年第一批竞争性扶持资金15亿元的投入,直接带动的政府投入25亿元,撬动金融机构投入164亿元,目前三个优势产业转移园都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10亿无投资产业资金,2008年因钦州项目工作得力,获得了5.9亿元。安徽省也应设立类似的竞争性产业转移示范区专项扶持资金,用于园区基础设施、标准厂房、投资促进机构、公共服务平台、激励机制等方面建设以及鼓励重大产业转移项目资金支持和贷款帖息,发挥政府投资的导向作用和乘数效应,撬动、吸引和放大社会资本参与示范区建设。

  适应未来示范区内各级政府合作、产业的紧密链接、城市的高度依存,企业的跨地区营运和资金的频繁往来的形势,芜湖打造承接产业转移核心城市的金融目标可以是:第一,打造区域金融共同体。由国有商业银行积极推进区域分行联动,从简单意义上的行际间的协作配合,转化为积极打造示范区金融共同体,加快皖江城市带城市银行业的整体合作联动。第二,接受跨区域业务拓展。不断接受东部发达城市股份制银行的区域辐射力,一是接受机构辐射,充许异地优质股份制银行通过兼并收购,不断扩大在芜湖及皖江城市带各城市布局分支机构,在示范区建立充沛的机构资源;二是接受业务辐射,在示范区两个核心城市,有政府背景的资源性公司等优质客户争取与中国民生银行等股份制银行签合同,在中小城市要舍得将优质客户让与外地银行。三是重点接受中心辐射,吸引和引进股份制商业银行将各种要素中心,如资金中心、信贷中心、信用卡及清算中心等设到芜湖。各类银行机构要素中心聚集芜湖,不仅增强芜湖核心城市功能,而且加快芜湖融入长三角、加快东向发展的进程。

  市政府要协调有关部门灵活利用货币政策工具,多方争取政策倾斜。一是在防范风险的基础上,开展再贴现操作方式的创新,加大商业承兑汇票的推广使用力度,同时申请扩大再贴现规模,促进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二是借鉴浙江温州的做法,争取在部分股份制金融机构开展利率市场化试点,以利于各金融机构根据转移企业的风险状况确定合理利率水平,形成银企双方风险共担,利益均享的格局。

  健全区域创新体系,改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为吸引产业转移企业的流入,市政府有关部门应制定相应的促进吸引产业转移的金融配套政策措施,从融资政策环境的创造、信用环境建设、科技投入、中介服务的配套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条件,为转移企业的安全顺利退出作出适当的安排,从根本上改变金融运行的基础条件和环境,真正使芜湖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洼地。相关金融管理部门要参与承接产业转移的发展规划的制定,在与其他部门沟通协作的基础上,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具有战略意义和长远目标的系统性金融支持政策体系,以确保承接产业转移的金融制度安排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增加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宽松的金融环境的政策预期,促进经济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同时,加快社会征信体系建设。芜湖应着眼于促进金融资源实现跨地区的自由流动,深入融入长三角金融一体化体系,以开放性金融政策来支持金融主体的集群与联结发展,为此建议降低金融市场准入门槛和放宽准入政策,制定开放性金融政策吸引外资和省外非国有金融机构在省内设点,重点争取东部城市的金融机构进入市域设立分支机构,加快融入长三角金融一体化的体系的步伐,早日实现与江、浙、沪等地区的异地贷款、跨区域外汇资金清算、货币市场来往、证券市场融资等的无缝对接。

  (七)健全产权保护制度,降低企业生产与经营中的不确定性。

  1、提高人力资本的保护水平。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创新力度。为了有效引导国际先进产业有序向本国转移,我们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创新。一方面,应努力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逐步覆盖当前法律条文所不能含盖的盲区,并依据行业或生产环节对知识产权的敏感程度不同,适时地制定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法规;另一方面,应增强知识产权的执法力度,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的惩罚力度,提高知识产权侵权的成本。对于人力资本产权保护,首先应适时地修订与完善《劳动法》、《合同法》、《公司法》、《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消除这些法律法规中相互冲突的规则,加强法律之间的相互衔接与协调;其次,通过加大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和拓宽覆盖面,确保人力资本交易双方在平等互利的前提下,完善人力资本产权的交易程序,减少人力资本交易的不确定性;

  2、大力发展人力资本市场和建立人力资本市场交易制度,扩大资本信息交流渠道,提高人力资本信息共享水平。一是依托合肥、芜湖教育资源优势,整合现有培训资源,加强与企业对接,加强技能型人才培养。坚持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相互补充,加大技能型产业工人和农民工培训力度,引导更多的劳动者提高就业技能。二是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和发展环境,吸引各类专业人才和大专院校毕业生创业发展。加强招工平台建设,建立经常性的用工信息发布机制和沟通机制,切实为企业招工用工服务,提高人力资本的利用效率;三是加快建设职业教育大市。加快芜湖职教基地建设,鼓励中职院校向职教基地集中,创新职业教育办学和培养模式,培养一大批适应性较强的技术人员和操作熟练的工人,以满足承接企业用工需求;四是建立劳动力有序转移机制。 加强与劳动力富裕地区的合作,采取定向培养、异地培训、委托招工等多种渠道,促进劳动力有序转移到用工紧张的地区。

    

个人简介
中华大地,西高东低,大河东流,趋势也!何老师着, 日食无米之炊(读书),夜读无字之书(思想)也!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头脑里奔跑思想千军万马,述而不作,劳心活到2050年。
每日关注 更多
何党生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