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血斗”

叶檀 原创自 新浪博客 | 2011-01-18 05:08 | 收藏 | 投票

企业家“血斗”

 

2011-1-15 东方早报

 

    张明渝实名举报翁振杰,将企业恩怨推升到打黑除恶的高度。这场以死相博的争斗,显示市场转型期的深层次矛盾已经到达不可调和的程度。

 

    转型期的市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是社会焦点,细看张明渝所举报的问题,除了侵吞国资、挪用公款、强迫交易等,其他均与转型期的市场制度相关,其中既有高利贷等原始赢利模式,也有利用垄断地位巧取豪夺等较为有中国特色的方式。而举报者张明渝财产已被吞食干净。

 

    鉴于事件极其隐讳、复杂,在有关方面得出结论之间,我们无法对张翁之斗进行明确的判断。但有一些确凿的事实,让我们对目前的体制不得不进行深度反省。

 

    在规模扩张与规则之间如何界定,怎样的规则突破是良性的有利于市场经济发展的,怎样的突破是恶性的损害市场经济根基的,是摆在市场转型期国人面前的首要任务。

 

    我们正在形成肥水不落外人田的文化,希望成为独霸一地的金融霸主,垄断从资金来源到投资的所有赢利渠道。通过股权关系我国已经实现了实际上的混业经营,金融公司可以成为当地市场甚至全国市场的巨无霸。

 

    很多地区的金融业均有此嫌疑。重庆金融业经历了一个大整合过程。2007年,重庆信托收编三峡银行,成为国内第一家控股银行的信托公司;重庆信托是西南证券的第三大股东,持股6.94%;同时重庆信托还控股了益民基金。在翁振杰入主西南证券后,有媒体和市场人士对西南证券的投行业务表示乐观——上市公司需要资金时要找银行贷款,要通过信托公司曲线融资,预计投行部做业务将顺畅很多。

 

    这也许不仅仅是翁振杰的业绩,也是急于提升本地金融地位的地方官们所乐于见到的。很难想像,如果没有无形之手的推动与默许,银信证企的一体化可以如此顺畅如此成功。2009年底,翁振杰履新西南证券董事长,此后不到半年时间,西南证券上市。当地领导希望西南证券3年内市值力争突破1000亿元大关的蓝图,对于这个目标,翁振杰当时称很有信心,并表示将全力研究银、信、证三方合作的金融创新。

 

    从翁振杰本人的身份也可以感知区域金融中心人物的影响力,除了担任重庆国投总裁及西南证券董事长,翁振杰还担任重庆信托首席执行官、重庆三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益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站在野蛮生长的角度,必须得承认翁振杰是丛林中的最具有生存能力的另类人才,从中关村到如今的西南证券,从市场资源到行政资源,一步步风声水起。2010年2月6号,《重庆日报》的一篇报道,标题就是《翁振杰:创新型金融掌门人》,文中称“在业界被称为重庆最有声望和最有水平的金融家之一……被圈定为(西南证券董事长)最合适的人选。”

 

    处于阴影下的前同创置业董事长张明渝眼中,看到的是与创新型人才截然不同的另一番血淋淋的蚕食景象。

 

    同创置业创立于1997年,是当地较强的地产企业,2008年房地产的下挫使得资金链断裂,从2008年开始,同创集团被“吞噬”。按照举报材料,重庆信托在派人接管同创集团后,实际控制全部经营和资金使用。同时安排人向同创集团放高利贷,以收“利息”的名义吞噬同创集团1.4亿元。2008年12月,同创集团股份转让给重庆信托和北京东方太阳城公司等,但9900万元的转让费至今未付。到2009年初,重庆信托和北京东方太阳城公司强行 “重组”同创集团。由此,一家企业的资产被吞得干干净净,在真相大白之前,我们无法了解其中的细节,但同创旗下资产以极低价格转让却是公开的事实。

 

    也许对于民企而言,不要急功近利、无论是现金流还是人际关系,拥有足够的退路、加强企业管理,才是现阶段最好的保护自己的办法。

 

    从张翁之间的血斗可以看出,某些关键的市场界限极端模糊:哪些是企业家应得的报酬,哪些是被企业家侵吞的部分,基本上是一笔糊涂帐;哪些属于创新改革,哪些属于非法的恶习,同样不甚了了。

 

    有一点是明确的,如果张明渝举报属实,那么翁振杰式的野蛮生长已经突破了所有的底线,转而异化成野蛮掠夺,必须制止。

 

    政策亟需给所有雄心勃勃的企业家、金融家划定一条绝对不能逾越的底线,以保护人才、促使不同性质的人才共同创造社会价值。以一个利益群体掠夺另一个利益群体的方式创造价值,从根本上说是对社会价值的损害。


MSN空间完美搬家到新浪博客!

个人简介
财经评论员,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从历史上的政治与经济转到当下,是希望看得更透彻。
每日关注 更多
叶檀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