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假设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有100个人,有一个人写了一本书。我们看看在两种理想状况下的整个社会的收益情况。
第一种情况:版权完全不受保护,每本书售价三元,也就是最低价,如果高于这个价的话,有人会自己印刷或者抄写。
第二种情况:版权完全受保护,每一本售价5元,2元的知识产权,每个人都愿意以这个价格购买。
这两个世界的收益是一样的,每个人都得到了一本书,这就是整个社会增加的财富,其他条件完全一样,唯一的不同就是财富的分配不一样。
但是,在真实的世界中情况有所不同,完全版权的建立是要花费成本的,假设我们安排1个人来监督的话可以达到完全的版权,这样的话有一个人要退出生产,整个社会的财富将会降低。
请问我们爲什么要打击盗版、保护知识产权呢?
需要提醒的是,个人为写书付出的成本是沉没成本,是不必考虑在问题之内的。
正是这个纠集的问题,让我们把那种无偿传授村民自己发明的新技术的人当做道德的楷模。如果有人不这么做,会遭到村民的鄙夷与刁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