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债危机恶化 实体下行通胀不减

叶檀 原创 | 2011-10-19 08:51 | 收藏 | 投票

  全球市场刚有好转,欧债危机进一步恶化。

  10月4月到6日,欧洲央行与英格兰央行不断出台利好消息,不仅维持低利率不变,还扩大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规模。英国央行行长金恩称,英国当前正处于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为严峻的全球金融危机之中,英国央行有必要重启量化宽松政策,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已经决定再购买750亿英镑政府债券。10月6日,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在利率决议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欧洲央行将再次推出12个月再融资操作,并在一、二级市场购买担保债券。

  出台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使欧元汇率略有反弹,加之美国的非农就业数据超过市场预期,中国国庆长假时,市场避险情绪好转,美元指数震荡中略有下行;截止10月6日,美国股市迎来三连阳。由于宽松的货币政策,加上德、荷等国议会通过了扩大稳定基金的议案,欧债危机崩盘的可能性下降。

  好景不长。10月7日,国际评级机构惠誉将西班牙长期外币与本币发行者违约评级直接调降两个等级,从AA+调降至AA-,评级前景为负面,维持西班牙短期评级为F1+不变。同时将意大利的本外币长期发行人违约评级从“AA-”下调至“A+”,将短期发行人违约评级从“F1+”下调至“F1”,并将长期评级前景确定为负面。另据葡萄牙媒体报道,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7日下调了葡萄牙9家金融机构的信用评级。上述消息导致当天美国三大股指下挫,终止三连阳的大好局面。

  德国等国下决心不让欧元崩溃,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帮助希腊、葡萄牙等国的最后招术。欧元区一方面让债务国家继续实行紧缩的财政政策,另一方面各方分摊成本抢救欧元区外围国家。

  欧元区的紧缩计划是乌托邦式的,希腊等国的减赤计划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些国家并未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并且,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与扩大稳定基金有严重的负面作用,推升了欧元区未来的通胀压力,扩大了私人投资机构的损失,无助于解决财政紧缩措施下的社会矛盾。

  欧洲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虽然规模不大,却具有极强的象征意义。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等人作为严厉的货币政策的拥趸,德国一向支持严厉的货币与财政纪律,却在债务压力下一手推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把应付债务危机置于财政纪律之上,是全球央行发放货币的明确信号。

  未来全球面临的最大问题是通胀,这一轮通胀将从欧洲起步。

  欧元区与美国不同,无法通过铸币税将通胀危机转嫁给全球,宽松的货币政策会导致两大结果,一是欧元区内部通胀,欧元汇率继续下行;二是分摊成本,由各国纳税人、银行等分摊通胀与债务成本。欧元区财长7月21日会议达成的救助条款规定,私人投资者将承担21%的损失。金融机构在2020年之前需要为希腊提供1350亿欧元的融资。德国、荷兰等国认为21%对于像银行、保险公司这样的投资者承担太轻,要求这些私人债权人程度更多份额,法国和欧洲央行极力反对。所有的私人投资者都得为欧债危机承担成本,拥有欧元资产的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将进一步恶化,而这将倒逼欧洲央行实行更加宽松的货币政策,全球通胀预期进一步攀升。

  通胀预期上升对于转型中的中国经济不是好消息,中国企业的原材料成本将继续上升,人力成本也将继续处于上升通道。对于中国企业而言,从事实体经济将是鸡肋,只有金融与资源投资才是赢利来源。拥有充裕资金的中国企业,迎来了圈占资源的大好时机。中国实体经济下行,反过来恶化了全球的经济形势。

  欧元区暂时避免崩盘,代价巨大,全球将在通胀预期与财政紧缩的双重痛苦中,迎来第四季度,甚至迎来2012年。  

个人简介
财经评论员,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从历史上的政治与经济转到当下,是希望看得更透彻。
每日关注 更多
叶檀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