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问题——价值与价格的历史考量

丁敏 原创 | 2011-10-24 13:54 | 收藏 | 投票

 

最近,遥远的希腊因债务问题,成为欧元经济圈扎眼的地方,成为世界经济中备受关注的对象,也成为远在这方水土的大中国的主流媒体报道的热点。

希腊,这个曾经的文明古国,欧洲文明的古老发源地之一,本来在人类历史上拥有无上光荣和高贵的价值,她的哲学、数学、音乐、雕刻、文学、思想,她的古代人文精神和原始民主理念,都为后来欧洲的崛起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奠定了欧洲文明的基础。从历史发展的渊源看,希腊,是多么价值无比的国家。当今世界,有几个国家,可与希腊的悠久而璀璨的历史相比?在我阅读大量欧洲文学的年代里,希腊,是我欧洲文学殿堂里一颗最古老的灿烂钻石。然而,今天的希腊却沦落为没人敢买的垃圾股国家。

今日希腊,是一个只有1000多万人口的小国,是欧元经济圈中欠发达国家,在2008年美国引发的世界金融大危机之后,希腊陷入严重的债务危机,成为让欧洲经济体产生龟裂的问题国家。

如果国家也有价值与价格的话,那么,国家的价格是怎样在市场波动中,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呢?市场上的哪些力量在推动哪些价格与价值出现严重乖离?希腊价值与价格的合理水准又在何方?也许,希腊价格跌局并非起始于2008年金融大危机,从古老文明衰落的那一刻开始,希腊就进入了贬值期。古希腊人给这个古老国度的现代人遗留的灿烂文明遗产,不足以增加现代希腊人的就业、收入和福利,也不足以增加现代希腊人的资产价值、政府税收和国富。经济发展方式日渐衰老的希腊,早就落后于欧洲后起之秀——德国、法国、意大利。

当1999年以德法为领导核心的欧元经济体出发时,希腊为早日搭乘这辆经济快车而做出努力。以一个1000多万人口的小国的经济力和货币,在当今世界经济中,很难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没有发展机遇,国家经济力难以提高,国家价值即使不跌,保值也很困难,实在是势单力薄。今天世界有关经济的统计中,经常把2000万人口以下国家列入没有竞争力而不予统计的国家。希腊,借助欧元这个新兴货币,借助欧元经济体这棵大树,获得了新的发展,直到2008年金融大危机以前。

金融大危机导致希腊企业停工增加,外企撤资增加,国内失业增加,银行债务增加,政府支出增加既政府债务增加,一系列坏数字,骤然降低了政府及国家的信用度,导致希腊全方位贬值。希腊政府发行的10年期国债,给出的利率高达23.966%,比德国10年期国债的2.051%回报率竟然高出2192个基点,即使如此,全世界人还是不愿意买希腊。在市场上,没人买,就意味着贬值。当年日本,股价、房地产价暴涨,是因为世界有钱人都跑去买日本,把日本价值推至历史最高。后来世界有钱人开始抛售日本,导致日本价值暴跌,经济进入长达10年有人还说15年之久的长期低迷。

今天,小小的希腊遭遇当年日本困境,另人更加担忧的是,希腊贬值正在引发欧洲连锁贬值。也许市场深藏阴谋,今天的价值打压,可能意味着明天东山再起。一个小希腊,即使曾经是璀璨的价值无比的人类文明史上的宝石,在当今世界众俗估价,瞬间万变的市场上,能否实现价格重归价值左右,不知应该去问格林斯潘还是应该去问马克思。

 

个人简介
1996年3月获日本关东学院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 1996年7月至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工作。
每日关注 更多
丁敏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