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调控的本意

钱君 原创 | 2011-11-01 09:14 | 收藏 | 投票

最近房地产调控就一个字“降”,似乎一夜之间,就要降40%都可以。银行也扛得住,地方政府也不怕税收减少。只苦偶了有房的和准备买房的,更苦的是房地产商和炒房的。

我们先来看看有房的。只买了住的,降价倒是没有直接影响到生活,反正也只是自住,比如100万买的房子,现在跌到80万,反正也不交易,跌就跌了。况且还有很多是90年代最后一次福利分房的。

买了投资的,心理就失衡了。明摆着打压房价,就是革他们的资金命。所以出现打砸售楼部的现象,有点类似杀富济贫的味道吧?!

期盼降价,等着买房的,是些什么人呢?大多是从农村出来、学校出来的年轻一族,这些人经济基础差点,能先住进廉租房、经济房就不错了。积攒点钱,等着房价跌。政府打压房价,是不是为了祖国的未来着想?!

其实,看看周边那么多闲置房,你能想到是地产商的另一种形式的促销呢?房子建好后,政府的收税已经到手,只不过是开发商少点利润罢了。

联想到铁矿石的每年几千亿美金的提价损失,打压房价,降钢材价格,是否是另一种形式的保卫外汇钱袋子呢?!

至于说银行能忍受40%的降价,我看也是不负责,起码是对百姓的财产不尊重。行政命令形式的打压,就有点违宪的味道了。

我分析最大的可能,还是打压新开工,消化存量房。让房产投资者出点血、让点利,毕竟你早买的便宜,比如你早几年5000每平米买的投资房,现在涨到10000,打压到6000,你还是赚的。

 至于廉租房、经适房等的,我看也是压制购房需求,行打压房价之意。也是为了祖国的未来--年轻人能安身立命。

大家最关心的房价怎么走?我看还是稳着来最好。那么大一个房地产市场,游戏玩了这么久,想突然停下是不好的,问题会很多。行政命令加措施,稳中有降,幅度不会很大的。城市中心降得少,郊区的降得多。

至于很多人说到的房产税,我就没有些大经济学家乐观,看看上海、重庆试点就知道,要真正施行,那是会要了某些人的命的。因为会涉及到个人财产的问题,会涉及到官员的私事,还是别指望太多。这不,容许地方发债了,吃卯粮,还是办法多。

个人简介
待遇一般,能力尚可。。。。
每日关注 更多
钱君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