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CPI是否出现了拐点?

易宪容 原创 | 2011-11-14 16:57 | 收藏 | 投票 焦点关注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国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5.5%,比9月份的6.1%显著回落0.6个百分点,基本上与市场预期相符;同时10月份的全国工业生产品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5.0%,比9月下降0.7%,为今年来最低,远胜于市场预期。面对这些数据,市场不少人士认为国内CPI上涨已经出现拐点,通货膨胀的压力放缓,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空间增加。因此,从现在开始国内货币政策有可能出现根本性转向,目前偏紧的货币政策也可能走向适度宽松。

  现在我们要问的是,国内连续几个月回落的CPI真是出现的拐点吗?甚至于国内这种CPI的回落成了一种趋势性。在本文看来,尽管国内CPI出现了连续3个月的回落,看上去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有所放缓,但是只要透过相关的数据分析,就会发现当前国内物价水平并没有下降,只不过上涨幅度有所放缓。

  我们可以看到,国内CPI主要是受两大因素的影响,一个是所谓的“翘尾因素”也就是通常统计学意义上的基数效应;另一个是“新涨价因素”,即是今年居民所面对的真实通货膨胀。9月份的CPI为6.1%,有2.1个百分点是来自“翘尾因素”,4.0个百分点是来自“新涨价因素”,两者相加当月的CPI上涨6.1%。而10月份的CPI上涨5.5%,“翘尾因素”是1.5百分点,“新涨价因素”却是4.04个百分点。从这两个因素的变化来看,10月份的CPI大幅回落,其实受到主要影响的是基数效应,而当月的物价新涨价因素并没有回落而是上涨了。由此可见,10月份的CPI大幅回落看上去只是统计意义上的一个数字游戏。

  在此,从所公布数据中,我们可从三个方面看得更清楚。一是从整个物价水平来看,CPI同比是回落了,但是环比仍然在上涨;二是食品的价格环比有所回落,其主要表现为肉禽及其制品、蛋及水产品价格环比有所下降。但是食品推动CPI上涨趋势并没有改变。10月份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1.9%,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3.62个百分点;而猪肉价格同比仍然上涨达38.9%;三是非食品及服务的价格同样处于上涨通道上。从这些数据的细节就可以看到,国内的整个物价水平上涨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回落,只不过上涨幅度有所放缓;而且整个物价水平处于上涨的条件下更谈不上物价水平回落会成为一种趋势,所以说国内CPI出现拐点还为时尚早。

  就当前物价上涨情况来看,食品价格上涨仍然占其主导因素。未来主要食品的价格是否回落则是相当不确定的。一是食品以农产品为上游产品,而农产品很大程度与自然条件有关。中国很大部分地区处于长江以北,进入冬季后,这些地方自然条件比较恶劣。如果自然灾害突然发生,那么许多地方的农产品价格快速上涨是必然。二是随着农产品价格回落,物贱伤农的现象可见。这可能严重影响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在不长的时间内,新一轮农产品价格上涨又可能出现。三是随着非食品及服务价格全面上涨,这也会诱发农产品及食品价格上涨的预期。在这样的情况下,对未来几个月CPI是否全面回落不太乐观。

  当然,对缓解未来几个月CPI上涨压力最有利的因素是房价全面下降。我们可以看到10月份的PPI快速下降,很大程度与住房相关的一系列建筑材料价格下降有很大关系。而PPI作为CPI一个先行指标,有利于缓解CPI上涨的压力。更为重要的是,从10月份开始,国内不少一线房价下降开始松动,延续到11月份这种房价下降的趋势更为明确,并且有向全国蔓延的趋势。加上最近温家宝总理讲话表明,房价下降是国家的基本政策,房价回归理性要回到绝大多数民众可接受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在未来几个月里,如果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政策进一步落实与执行,国内房价全面下降将成为一种趋势。如果国内房价全面下降,它将是未来几个月CPI全面回落最有利的因素(房价下降对CPI传导有一定的滞后性)。对此最大的不确定性就是未来几个月国内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是否会变化。

  总之,从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到,国内CPI是否出现拐点是相当不确定的,因为10月份的CPI快速回落主要是基数效应而不是整个价格水平上涨趋势改变。未来几个月国内CPI全面回落存在有利的因素,比如全国的房价开始下降。但是这个因素能否持续或成为一种趋势仍然是不确定的,关键在于当前房地产政策的确定性。

个人简介
1958年出生于江西上高, 1989年获得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 1997年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学博士学位。 1997年7月进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 1998-2000年到香港大学经济金融学院做合作研究; 1999…
每日关注 更多
易宪容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