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就业形势与政策

周天勇 原创 | 2011-11-16 14:32 | 收藏 | 投票

  未来5—10年,是中国就业形势最为严峻的时期。农村和农业劳动力需求急剧萎缩向城镇和非农产业挤出;农村青年向城镇的转移就业供给压力很大;供给劳动力的知识水平逐步提高,与产业的不适应性之间产生结构性矛盾;工业因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而吸收劳动力就业的能力逐步下降;一些劳动力就业容量大的产业向东南亚和非洲转移;服务业和小企业的发展因发展模式和体制方面的原因,需求前景不十分明朗。未来10年,劳动力就业问题,从供给规模太大的矛盾转向了结构错位的矛盾,从以供给为主要方面的矛盾转向了以需求为主要方面的矛盾。

  鼓励创业、发展小企业、扩大就业的调整和改革充满阻力。虽然就业形势、问题的原因、解决的思路和办法可以搞清楚,也不乏可行的方案,但是,总体上单纯以大、高、新、工为重点的发展战略,特别是县市地方以GDP和财政收入为主的发展取向,大资本、大工业、大企业、大项目为主的发展观念、思路和模式,能不能调整?税费和罚款等背后深层次的行政事业及财政税收(包括行政和事业机构的成本,中央与地方的财税关系等)体制阻力很大,能不能彻底改革和理顺?金融垄断体制的改革没有提上议事日程,能给个体、微型和小企业创造一个平等的融资环境吗?行政方面,准入能不能放宽,行政监管机构能不能精简,服务体系能不能形成,监督管理能不能做到搞活与规范相统一,并以搞活为先和为重?产权、司法和社会环境方面,能提供高效率和低成本的认证、仲裁、诉讼、执行,并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吗?这些都是阻力,到底会怎么样,是一个未知数。

  有关教育和创业的两项制度设计和安排,对于中国的未来最为关键。实证研究表明,中国目前的收入和财富在人口中的分布结构不是呈金字塔型,而是倒丁字型。收入和财富分布的结构从倒丁字型转变为金字塔型,再从金字塔型转变到橄榄型,需要两项重要的制度设计和安排:一是提高底层人群的智能和技能,这需要教育的公平(12年义务教育,还包括对低收入人口的职业和高等教育,政府和社会的帮助等),使这些底层人群有同等的向上发展的能力。二是特别宽松的创业体制和政策,即人口迁移、创业准入、企业服务和监管、产权和其他创新保护、信贷、法律诉讼,以及公平的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等方面,使每一个有改善自己命运理想和希望的公民,在这个国家的任何一个地方都有发挥其智能和技能、实现其梦想的自由和宽松的行政和经济制度环境,使底层人士有向上发展的机会和通道。没有这两项制度的设计和安排,缩小居民间收入和财富差距,实际是不可能实现的空想。

  转变宏观调控模式以增加就业——提高居民收入——扩大消费需求为重点。宏观经济管理从以需求管理为主,转向以供给为主、需求为次的管理,宏观调控政策以促进小企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为着力点。统筹协调,正确组合货币、财政和其他经济政策;宏观调控与促进发展模式相结合;宏观调控与促进相关改革相结合;扩大国内消费,摆脱出口依赖,消化和平衡全球经济萧条可能带来的影响。我认为,这就是未来一段时间内应对国内外复杂形势的科学宏观调控观和科学调控模式。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社会稳定的基础,首先是活跃的创业,较为充分的就业,特别是青年人的充分就业,人民富裕,才能安居乐业。失业率很高的社会,没有活力,收入差距会扩大,难以稳定。以人为本的发展模式,核心应当是以就业为本的发展模式,再就是考虑教育、卫生和其他公共服务及社会保障等。就业是社会保障的来源,失业率越高,社会保障的费源基础越薄弱,社会保障的支出会越大。需要建设一个鼓励创业和有活力的积极的和谐社会,而不是主要由政府支付成本买稳定的消极的和谐社会。一个国家鼓励创业和主动工作非常重要,不能走拉美、欧洲一些国家重福利而生产力和财政难以支持、竞争力受到影响的模式。

  需要高度重视和切实鼓励及实现创业。个体、微型和小企业的发展,充分的就业,人民的富裕,收入分配差距的缩小,社会的安宁,政局的稳定,全系于此。

个人简介
周天勇,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经济学博士,教授,北京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祖籍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1958年生于青海省民和县。社会兼职有: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小城市发展促进会副会长,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社会…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