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正在摆脱“货币依赖症”

杨成长 原创 | 2011-12-16 09:17 | 收藏 | 投票 编辑推荐

  无论人们是否愿意,中国经济的转型已经开始。

  经济转型不只是节能减排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而是表现为支撑和推动中国过去三十年经济高速增长的基本条件和环境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当前,经济转型首先是表现为中国经济正在努力摆脱传统的“货币依赖症”。

  与其他经济体相比,中国经济增长方式首先是货币推动型的。长期以来,中国依靠远快于经济增长速度的货币供应量来推动经济增长。在中国经济货币化历程没有结束之前,过量的货币投放会被经济货币化和金融深化的过程所吸收,一旦经济货币化过程结束,过量的货币投放就必然表现为资产价格或物价的上涨,形成资产泡沫或通胀。

  三十年来,中国经济已养成了对银行信贷资金的过度依赖,增长靠投资,投资靠信贷,成了基本的增长模式。例如,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各级政府成立的各种信托公司或投资公司,都是为了套取银行信贷资金,用于地方的基础设施建设。历史上,中央对地方政府融资问题已经进行了多次清理和整顿。但地方政府是错了就改,改了再犯。这说明,错不在地方政府,错在我们的经济发展模式。没有地方政府不断犯错误,每年占投资总量25%-30%的基础设施怎么能完成?国人又如何能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享受着媲美发达国家的先进基础设施?

  问题总是两面的,过量的货币投放如同血液为中国经济输送着过量的营养,同时也积累了问题。

  首先,货币总量与实体经济总量关系扭曲了。我国的银行资产总量已超过一百万亿元,过去10年中增长了七到八倍,差不多是GDP的两倍半,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排第一。相比美国银行资产尚只有GDP的80%左右,我们的银行太发达了。另外,我们的M2总量是GDP的1.8倍左右,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也位居第一。按照现在的增长速度,两者的倍数将继续拉大。

  其次,尽管我们每年新增的信贷总量远超新增名义GDP总量,但实体经济仍然觉得缺钱。目前,我们每年新增名义GDP四到五万亿元,新增实际GDP不到四万亿元,但新增商业银行信贷七到八万亿元,大家仍然觉得货币投放过小,社会资金面过紧。今年又出现了利率上升、高利贷泛滥及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等状况,这是由长期过量投放养成的。即使未来三到五年,我们每年都以七到八万亿元的速度来投放,货币存量和GDP的倍数仍将继续拉大。

  要纠正扭曲的货币存量和GDP总量的倍比关系,M2的增长率首先必须慢于名义GDP的增长率,再要慢于实体经济的增长率,直到每年新增M2的绝对量小于新增名义GDP,这需要漫长的过程来完成。因此,如果想从根源上治理中国的通胀和资产泡沫,那从现在起就必须长期实施偏紧的货币政策,过量的货币投放不能再发生了。

  如果货币不再过量投放,货币政策长期偏紧,会导致中国经济、金融和居民理财中的很多方面发生变化。

  第一,一代人发财的美梦结束。过去10年中国人经历着以房地产为代表的资产价格的空前绝后的上涨,大部分资产价格都上升了几倍乃至几十倍,大部分城市居民家庭财产数倍上升,一大批各类资产投资人成了千万甚至亿万富翁。资产价格暴涨因素固然很多,但过量货币投放仍然是第一因素。当货币供应开始长期偏紧,资产价格上涨就会缓慢或停滞,部分资产价格甚至会出现下跌。这两年人们已经感觉到做什么资产投资都很难赚钱了,持有房地产和股票等资产比重过大的中产阶层财富正在缩水。这是正常的,这个过程才刚刚开始。

  第二,当货币供应开始长期偏紧,市场利率会上升,扭曲的市场利率体系会逐步纠正。钱开始“值钱”了。这时,商业银行如果不适时逐步放开存款利率,资金就会从银行流出。一些金融组织和机构缺乏的领域(如农村和中小企业等)就会出现高利贷泛滥。高利贷是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的一种表现,必须通过培育草根金融组织来解决,当然这会冲击我们现在的金融监管制度。

  第三,在居民理财市场上,各种信用和利率理财产品会逐渐引发居民的青睐,对房地产和股票的兴趣会下降,货币资产的价值会提高,金融市场结构和产品结构都将发生重大变化。当资产价格停止了大幅度上涨,实业投资的价值会被重新审视,部分资金会从资产领域回流到实业投资领域。

个人简介
申银万国首席经济学家。1963年生,汉族,经济学博士,高级经济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申银万国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从2001年开始,担任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的研究组织和策划工作。
每日关注 更多
杨成长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