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法治基础上的市场经济

钱颖一 原创 | 2011-12-02 11:57 | 收藏 | 投票 编辑推荐

  市场经济应该是建立在法治基础上的,这也是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现在的问题,严格来说不是改革再起步,也不是顶层设计,而是对改革的方向和目标的认定,目前并没有一个一致的看法。

  与上世纪90年代不同,那时候的改革目标很明确,就是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替代计划经济体制,在这个目标之下有很多具体改革。

  与80年代也不一样,那时候虽然没有那么明确的目标,但是方向是一致的,就是不能再搞计划经济,一定要向市场经济的方向走。

  现在的情况同70年代末有些相似,是要明确目标和方向,要解放思想。

  如果方向和目标不明确,就一定会影响到具体设计如何来做。

  比如医疗改革,各种改革方案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是反映了预设目标的不同。

  现在参加讨论改革方案的时候,与十年前不大一样:并不是集中精力找出我们的问题,想方设法通过深化改革来解决,而是总要去说我们的经验有多好,别的国家都要向我们学习。一些外国人说我们的好话,或是出于客气,或是出于对他们自己的问题的不满,并不是真的认为我们的经验值得他们学习。我们应该保持清醒。

  我的想法是,在顶层设计、具体设计之前,我们应该回到原点,即在方向问题上,要有共同的认识。

  我仍然认为,十年前不少经济学家提出的要建立法治基础上的市场经济,应该是始终不渝的方向。

  反思金融危机、思考全球治理和中国角色时,应回归最基本的市场经济的原则,即要有严格的财务纪律(financial discipline),要有“硬预算约束”。

  在我看来,财务纪律不仅是中国应该做好的事情,也应是全球治理结构中的一个重要基石。如果我们从2008年以来的美国和欧洲金融危机中寻找共同特点的话,就是在不同层面出现财务纪律松弛,最终引发了具有全球性的危机。财务纪律反映在财政、货币和金融三方面。

  恐怕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会有中国目前这样快速的财政收入增长。但是,在如此高的财政收入增长下,每年还仍然有赤字,因为支出和承诺更多。关键的问题是,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不可能每年永远以1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总会有一个极限。如果继续维持过去的支出增长态势,显然会有危险出现。

  中国的M2与GDP之比在2003年达到150%的高峰之后,接下来的五年都有所下降,这是一种比较好的情况。但是2008年以后,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政府发放了大量贷款,结果导致M2与GDP之比较大幅度的反弹,这个趋势仍然在继续。

  从微观金融上看,应该说这里面有喜有忧。喜的是,在一些方面,我们的财务纪律非常严格,比如我们的家庭房屋抵押贷款首付非常高。忧的是,一些行业的贷款特别是牵扯到房地产业、基础设施项目、地方融资平台、民间信贷、体制外循环等等,存在很大的潜在风险。 -

个人简介
生于北京,祖籍浙江。1981年清华大学数学专业本科(提前)毕业。毕业后留学美国,分别于1982年获哥伦比亚大学统计学硕士学位,1984年获耶鲁大学运筹学/管理科学硕士学位,1990年获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1990年至1999年任斯坦…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