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缺失的经济学分析

宋圭武 原创 | 2011-12-06 00:04 | 收藏 | 投票

  诚信缺失的经济学分析

                            宋 圭 武

    诚信,从经济学角度看,它也是一种产品,是能带给人精神收益和物质收益的产品。但人们是否选择供给诚信,也与特定的制度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是密切相关的,这里特定的制度、经济、文化等条件构成了诚信产品供给的约束条件。所以,社会诚信缺乏,其根源主要也就在制度、经济、文化等方面。

    首先,制度不完善是诚信缺失的制度根源。制度是人与人之间进行博弈的边界和约束。制度的随机性和不稳定性越强,就越容易催生人的短期行为和机会主义行为,就越容易产生诚信缺失现象。另外,权力过于集中于个别人,也容易催生人的投机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官员流动性越强,短期行为就越加剧,人们之间产生投机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还有,不注重公开的制度设计也容易催生诚信缺失行为。因为没有公开,有些人不讲诚信的行为就不容易被发现,有些人在出了问题时就容易忽悠,就容易不讲诚信。

    其次,经济落后是诚信缺失的经济根源。一般而言,人追求的收益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精神收益和物质收益。由于人是社会的人,所以,人既注重物质收益的增加,也注重精神收益的增加。一般情况下,由于边际收益递减,人们对精神收益与物质收益的追求存在一种边际替代现象。如“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反映的就是这种情况。因为当物质财富增加时,物质财富带给人的边际收益就会下降,而精神财富带给人的边际收益就会增加,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会更多追求精神收益。但当人们普遍比较贫穷时,人们就会更加注重物质财富的增加,这时诚信所体现的精神价值就会降低,人们供给诚信的积极性也就降低。另外,在经济落后情况下,若社会贫富分化严重,也会进一步加剧诚信缺失现象。因为一些人为了弥补财富缺口,为了跨越财富鸿沟,就会不择手段,各种投机和冒险行为就会盛行,诚信就会成为一部分人不讲诚信的幌子,真诚信就会稀少,而假诚信就会泛滥。

    再次,文化也是一个导致诚信缺乏的重要方面。人是文化的动物,人总是在特定的文化制约下进行行为选择。中国文化有一个面子文化和血缘文化的特点。面子文化本质就是缺乏诚信的。人前面是一套,人后面是一套;外在表现是一套,内在世界是一套。这种行为与诚信本质是相悖的。另外,血缘文化导致的诚信也不是一种普遍的诚信,只是一种家族式诚信,而不是社会诚信。由于没有社会诚信,这种家族式诚信也是一种不稳定的均衡。比如,在我国曾一度盛行的“杀亲”现象和目前仍在流行的传销,就是这种家族式诚信不稳定的一种表现。所以,当整个社会缺乏诚信时,家族围起来的“诚信”之墙就很容易被摧毁,也很容易被利用,反而会成为一些不法分子用来做欺骗亲人的工具和手段。另外,文化的世俗性也会助长诚信缺失行为。由于世俗文化本身鼓励人们更多追求的是世俗的物质财富和权力,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精神道德财富的追求就会淡化或面子化,就会更多采取一些不讲精神道德和不讲诚信的手段去追求具有更具实惠价值的物质财富。

    市场经济本质是交易经济,就是交易的普遍化。而交易,就需要诚信,没有诚信,交易就根本无法有效进行或交易成本就很高。所以,诚信是市场经济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建设诚信社会,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如何建设社会诚信,第一,要尽快完善制度。制度转型必然会伴随一些混乱和投机行为,但加快转型,尽快完善制度,就会有效减少这种投机行为和不讲诚信的行为。另外,制度建设要更加注重公开性。因为公开会增加机会主义者的精神成本,从而也就有助于减少不诚信的行为。还有,决策制度要多一些协商和民主,权力不要尽可能集中于一个人手里,更多要靠制度决策,而不是个别人说了算,这样一些机会主义者也就没有了投机的余地。

    第二,要大力发展经济,让人民富起来,而不仅仅是少数人富起来。目前,虽然我国财富总量增加很大,但财富分配的不均衡问题非常严重,这也与分配制度不完善是密切相关的。所以,一方面,要追求生产的效率,另一方面,也要追求分配的公平。没有分配公平,要建立社会诚信,就是十分困难的。

    第三,要积极改造和创新文化。如何改造和创新文化,就是要建设一个自觉的文化,而自觉的文化,核心就是要形成自觉人格。而自觉的人格,核心就是要有敬畏意识。伦理来自恐惧和敬畏。敬畏意识是诚信的重要保证。良心和同情心固然可以在道德建设和诚信建设中起到一定作用,但作用毕竟是有限的。在诚信建设方面,我们应当积极发挥敬畏意识的有益作用。

    第四,政府主导作用是关键。一些学者认为,目前我国诚信缺失,政府要负主要责任,对此,笔者认为,从诚信缺乏的原因看,应当是多方面的,应当从制度、经济、文化三个层面去探讨我国诚信缺乏的原因,而不要将罪责主要归于政府,因为政府官员行为也是要受特定的制度、经济、文化基础的制约。但从诚信建设的角度看,笔者认为,政府应担当主要责任,这是责无旁贷的。首先,诚信是一种公共产品,所以,生产诚信是政府的天然职责。其次,政府在制度变革、发展经济、文化创新等方面具有主导地位,是别人无法替代的。所以,政府在诚信建设中,一定要发挥好主导作用,否则,就是政府失职,并且政府缺乏诚信,社会就会更加缺乏诚信。那么,政府如何在诚信建设方面发挥主导作用?首先,政府自己要讲诚信,尤其是政府官员,要带头讲诚信。其次,政府要制定建设诚信的有效措施,要对不讲诚信的行为要加大处罚力度。

    第五,要注重教育、文学艺术等手段的在诚信建设中的应用。偏好是经济行为的一种有效约束,而要养成诚信的偏好,除了要发展经济、创新制度和文化外,通过教育和和文学艺术熏陶也是一个有效的手段。为了建设我国社会诚信,应当从长计议,要从幼儿园娃娃抓起,要从小培育人的诚信意识,学校教育应将诚信作为一个重要的德育教育内容渗透到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中去。另外,要发挥好文学艺术对社会诚信建设的正面引导作用,要将一些鼓励投机行为的文学艺术作品进行清除,要严格禁止厚黑学之类书籍的出版。目前,这方面的书籍在市场上是很多的,国家应组织力量进行清扫,不然,对我国诚信建设是十分不利的。(作者:甘肃省委党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教授)

    

    作者简介:宋圭武,男甘肃靖远人;先后就读于于西北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经济学双学位;现为甘肃省委党校学术委员会委员、经济学部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三农问题、经济理论和中国问题等方面。

                           

                           

                           通讯地址:甘肃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

                           邮编:730070

                           电子信箱:gssgw007@sina.com 

个人简介
宋圭武,男,汉族,1964年生,甘肃靖远人,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任、二级教授,甘肃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三农问题、经济理论和中国经济改革问题。先后…
每日关注 更多
宋圭武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