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利于民——澳门经济发展点评之六十六

贺越明 原创 | 2011-02-09 18:50 | 收藏 | 投票
农历兔年来到之前,年过六十的澳门永久居民,大都收到了四千澳门元支票。这是特区政府的现金分享计划一部分,其它年龄段的居民,也会在节后陆续收到支票。在目前物价腾飞的状况下,这张支票对于低收入家庭置办年货或是其它开支,应该不无小补。
崔世安出任新一届特首后,继续了前任的现金分享计划,惟在金额上有所减少,引发了社会的不解和议论。尽管有政府官员和学者出来解释,称另一部分金额将用一种更长远的退休养老财务安排,但具体方案未定,说服力终究有限,坊间不满之人竟至将特首的名字说成 “吹水安。由此可知,普通居民向来很现实也很直观,对社会福利政策的任何微调都非常敏感,政府在这方面的举措有不慎或不当,便会遭致非议,甚至原本的好事也可能转而被视若坏事。
现金分享的金额调整正确与否,涉及到政府的财政和福利政策之间的关系,不是本文的篇幅所能解答的。这里要探讨的是,这项计划实际上是上一届政府迈出让利于民的第一步,本届政府能否更加重视,朝同一方向迈出第二、第三步?
近来不少国家共同关心的一个话题,就是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究竟是否给当地民众带来福祉。也就是说,民众的幸福感有无随着GDP的增长而增加。结果,一些相关研究发现,两者之间未必存在正相关的联系。最根本的原因,是大多数居民没有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甚至未得其利而反受其害,如房价高张、污染严重、交通堵塞、治安恶劣,等等,成为诱发社会不满情绪的因素。这几年来,澳门发生的几次游行示威,也主要与民生有关,说明患有类似的“通病”。
据特区政府统计暨普查局公布的数据2002年至2009人均本地居民总收入由124,800元增加至276,028元,年平均增幅为12.0%,而实质升幅为7.4%;人均本地生产总值由125,013元上升至304,211元,年平均增幅为13.5%,实质升幅为8.0%。看上去,两个“人均”的增幅相差不大,但加入通货膨胀等因素,前一个“人均”远不及后一个;如果再考虑到贫富悬殊带来的刺激,社会大众尤其是弱势群体心理不平衡,要走上街头发声,便是不可避免的
这些年来,政府通过博彩税收获利之厚,人所共知。并且,这个厚利有其特殊性,本地居民也承担了一定的社会成本。从这一点说,政府不仅应该继续“现金分享计划”,而且要制定并推出更多“让利于民”的政策,使广大居民尤其是弱势群体进一步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切身体会到社会进步所带来的幸福感。真的那样做了,利为民所谋才算落到了实处。
个人简介
资深媒体人。获中国复旦大学文学学士和法学硕士学位,美国夏威夷大学传播学硕士学位,在美西两大华文报社任职采访主任和编译主任多年,曾任澳门一家卫星电视台副台长兼总编辑,著有《读报的学问》、《中国十大出版家》、《中国…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