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管控中国化

赵梅阳 原创 | 2011-03-17 16:55 | 收藏 | 投票

集团管控中国化

赵梅阳

根据2010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肯定了企业兼并重组的重要意义,在各行业、各领域企业通过合并和股权、资产收购等多种形式积极进行整合,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第一次明文提出积极消除企业兼并重组的制度障碍,诸如清理限制跨地区兼并重组的规定,理顺地区间利益分配关系,放宽民营资本的市场准入。对于央企、大型国企、民营集团企业来说,集团化的问题成为上至中央,下到黎民百姓共同关注的问题。从各大投行出具的集团公司投资分析报告中,无一例外都从不同角度阐述企业的集团管控能力建设。

中国的集团化管控伴随中国体制的变更一波三折,从国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到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多年的市场经济发展探索;从邯郸学步的集团管控模式划分,利用分权界面进行集团管理到纷繁复杂的集团企业产业协同,跨层次治理到大手笔的兼并收购,以及在中国被艺术化的资本运作。

集团企业中国化问题,在发展中不断涌现各种问题,诸如承担社会化职能与集团公司自利性的冲突,特别是中国的央企、国企,在保民生,促和谐的国家进程中,盈利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承担国家出资人的国家使命。同时,由于历史与现实发展的原因,很多集团企业主体身份不明,从很大程度上制约与限制了企业的发展。

一般来说,作为集团企业的领导人,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发展长久大计。但是,由于身份特殊性,使他的很多行为亦步亦趋,趋于保险。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地球村的深入人心,民族企业将面临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其中就有国际企业在中国的本土化及中国企业的国际化问题,这就涉及集团管控的水土问题。

除了外在的挑战,还有来自集团企业自身成长的烦恼。集团企业是先做大后做强,还是先做强后做大,集团企业是成为专业的单一集团企业,还是做成打通上下游的集团企业,或者干脆产业多元化,不一而足,在世界上均有成功的先例,但失败的教训更是层出不穷。对于外界而言,我们看到的不是大鱼吃小鱼,就是快鱼吃慢鱼,集团企业到底该维持什么样的发展速度,超高速就意味着高危险,但没有速度绝对是死水一潭,集团不集,更谈不上团了。

为了迎接这些集团企业的挑战,提高自身的集团管控能力,我们从现实情况出发,挖掘问题,阐述问题;从国际发展着眼,吸收经验,为我所用;从历史中进行反思,接收教训,得到启示。鉴于此,我们提出中国化集团管控之道。中国化集团管控之道一方面吸取西方管理精髓,结合中国的发展环境,另一方面从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吸取《易经》、《道德经》等传统精华,用之于集团企业管理,形成特色的中国化集团管控之道。中国化集团战略管控将从战略管控,人力资源管控、财务管控等进行对比阐述,突出集团管控的中国化。

集团管控,技术与方法均是手段,并不是能够指导我们前行的准则,只有我们探索到管控核心层面——道,才能正确使用方法,不断创新,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集百家之长,为我所用。

 

个人简介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