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不是纵容腐败、减少分配不公的借口

郝金刚 原创 | 2011-03-24 15:23 | 收藏 | 投票

  人民日报《稳定是“幸福大厦”的地基》指出,这个春天,“幸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两会期间,求解幸福“方程式”,描绘幸福“路线图”,更为上上下下所关注。全国人大代表程静说:“幸福感的第一要义应该是安全感。只有国家富强、社会稳定,老百姓对自己的生活才有安全感,也才有幸福感可言。”的确,幸福的路径可能是条条大路通罗马,但任何幸福大厦拔地而起,都离不开稳定牢固的基础。

  “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古往今来,历览治乱兴衰,政治稳定、社会安定始终是政治家们励精图治的目标,也是普通百姓安居乐业的前提。无论世易时移,稳定始终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民生福祉的源泉。但稳定幸福相辅相成,没有稳定不会有幸福,没有幸福也不会有稳定。稳定并不是容忍惩治腐败、减少分配不公的借口,公平和公正才是稳定的基础。

  百姓的生活更需要稳定,只有百姓心里稳定,国家才能安稳。社会的稳定,最根本的一条还是取决于政府对人民的态度,如果每次开会都在说要维持社会的稳定,而另一方面又在制定一些让老百姓不满的政策,这能让社会稳定吗?老百姓谁都想过安稳日子,但为什么又会出现不稳定因素?难道责任全在这些“刁民”身上吗?

  恐怕不是吧!中国政府部门现在就出现这样一种怪现象:为了维稳,不得不增加一些原来没有的基层部门(比如维稳办公室),基层公职人员的成倍增加势必要花费更多纳税人的钱,但钱从哪儿来?于是各种税种就不断增加,从而压得老百姓喘不过气来,于是老百姓开始更加不满,老百姓一不满意,政府又担心了,又召开会议,再想出一些对老百姓来说不知是好招还是坏招来,弄的老百姓更加惶恐,一直处于惶恐中的人能有幸福感吗?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说,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我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我们应该为人民谋利益并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是衡量政府工作好坏的唯一标准。试想,我们做到这一点了吗?

  乐观上讲,民众幸福感当然是连年增加,日子越过越好,岂能不幸福?消极方面讲,民生压力还很大,很多事情不公平,岂能乐滋滋“被幸福”?亚当·斯密说,如果一个社会中的大部分成员贫穷而又悲惨,这个社会就谈不上繁荣幸福。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是其幸福生活的基础条件。物价飞涨、生活贫困、收入降低、民不聊生,不可能有幸福生活。

  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除了满足衣、食、住、行的生活需要之外,还有公平、公正,保障和实现公民的权利不受侵犯,人们才会有生活的幸福感。

个人简介
关心经济、关注民生,一个碌碌无为的平头百姓。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