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积极打造潮商金融中心

汕头积极打造潮商金融中心


 



 

建设区域金融中心 增强城市服务功能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现代服务业中居于核心地位。省委、省政府粤东地区现场会和粤东工作会议要求汕头实施错位发展,增强城市服务功能。大力发展现代金融服务业,加快建设区域金融中心,是汕头实现错位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当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努力实现汕头跨越式发展的一项重大实践。

 

  一、汕头加快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重要战略意义

 

  近年来,随着国家推进金融体制改革步伐明显加快,地方政府争夺金融资源和金融中心地位也持续升级。汕头在打造区域中心城市,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进程中,加快建设区域金融中心具有更加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是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必要条件。金融是现代高端服务业,具有最广泛的渗透性和强大的集聚辐射功能。汕头要成为区域中心城市,必须具有现代综合服务体系。金融作为服务业的核心,理所当然应当成为现代服务体系的“龙头”。通过金融服务业的辐射带动作用,能够有效提升中心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  

 

       二是增强地方经济竞争力的动力来源。汕头名牌产品众多,产业基础比较扎实,但未能形成规模,“只见星星,不见月亮”。通过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发挥金融的支持服务功能,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撑,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尽快形成规模效益,有效增强地方经济的竞争力。

 

  三是经济协调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金融能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把最活跃最有效的生产要素集中于最有发展前景的领域。在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促发展”的省委、省政府“三促进一保持”工作部署,加快推进三大经济带建设和“双转移”工作,金融毫无疑问起着极为重要的保障作用。

 

  四是建设最开放、最具活力、最宜居住创业城市的必然要求。金融是与实体经济紧密联系的重要产业。经济开放主要表现为贸易开放和金融开放。金融和商贸的开放和发展,将大大增强区域经济活力,产生更多的商机,创造更大的社会财富,并反过来吸引社会各界精英前来投资创业,形成人才、资金、信息、技术的进一步集聚,加快推动区域中心城市的形成。

 

  

 

二、汕头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有利条件和薄弱环节

 

  汕头由于开埠较早,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有着比较深厚的历史沉淀,加上优越的区位优势,建设区域金融中心具有较明显的有利条件:

 

  一是经济基础居粤东各市之首。经济是金融业发展的前提。汕头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经济规模,在粤东各市中一直遥遥领先。近年来,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在投资、消费和进出口贸易等方面,均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经济社会发展保持着良好的态势,为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准备了重要的基础条件。         二是具有明显的特色产业优势。目前全市已形成了16个工业产业集群、4个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基地和26个省级技术创新专业镇。拥有国家名牌产品10个、省名牌产品65个,中国驰名商标13件、省著名商标188件,位居全省地级市前列。成为“中国品牌经济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创建市”。特色产业优势是金融业发展的得力载体,是汕头经济持续发展的强大生命力。

 

  三是金融业发展已经初具规模。目前汕头金融无论是机构数量、规模还是产品创新和金融人才,在粤东各市中均居首位。截止2008年底,全市有银行、保险、证券等各类金融机构50多家,总资产1500多亿元,营业网点750多个,从业人员17000多人,多家机构在汕设立地区总部或粤东行政中心。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365.86亿元,贷款余额426.74亿元,各类金融机构数量、存贷款规模均接近粤东其他三市总和。

 

  四是拥有良好的区位优势的交通条件。汕头毗邻港澳台,地处闽粤赣三省交汇区域,地理位置独特,具有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优势,陆海空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四通八达。汕头港为我国沿海主要港口、粤东航运中心和全国首批对台直航港口之一,已开通10多条国际集装箱航线,港口吞吐量不断提升,经济腹地覆盖韩江流域及闽西、赣南地区共40多个县(市)。港口航运业促进了人流、物流、信息流的迅速集聚,由此形成巨大的资金流,成为港口城市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

 

  五是区域金融中心的城市空间布局初步形成。汕头已完成了三大经济带的布局定位。东部经济带将重点发展金融、贸易、物流、商务、旅游、文化等现代服务业和高尚住宅区。毫无疑问,东部经济带是汕头新的城市中央商务区,也是汕头未来金融核心区之所在。金融核心区的形成,将大大提升汕头的城市品位,有效提高区域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增强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能力。

 

  与此同时,汕头金融业发展也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发展水平还不高。对周边地区的辐射能力还不强,尚不具备全面服务其他城市的能力。二是发展比较缓慢。去年金融业增加值仅6.87亿元,占全市GDP不足1%,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较小。三是信贷资金配置效率较低。银行存贷款比例一直在40%以下,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与汕头加快发展的形势很不匹配。四是投融资渠道仍较狭窄。金融业提供的资本运作平台有限,投融资方式不多,资金利用效率有待提高。五是地方金融历史遗留问题仍未彻底解决,金融生态环境仍需着力改善。六是金融市场体系仍需培育完善,农村金融服务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汕头建设区域金融中心需要重点解决的几个问题

 

  一是加强政府的主导和推动。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离不开政府的主导和推动。政府的主导和推动主要体现在制订发展规划、完善硬件环境、提供制度安排、健全管理体制、出台优惠政策等方面。通过政府的主导和推动,能够以较短时间和超前发展的速度促进区域金融中心的形成。

 

  二是加快完善我市金融体系。要积极吸引国内外各类金融机构在汕设立区域中心、分支机构和开展业务,壮大我市金融总量和规模。要进一步整合地方金融资源,加快汕头商行重组工作步伐,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积极开展新型农村金融组织试点,不断提升地方金融服务能力。同时,要尽快解决金融历史遗留问题,净化汕头金融发展环境。

 

  三是高起点高规格建设金融核心区。东部城市经济带建设要突出以金融业为主体,聚集商贸、物流、科技、信息等相配套服务业,充分体现现代、绿色、人文特色,努力打造成为金融市场功能比较齐全,能够为粤东乃至周边地区提供全方位服务的金融资信平台。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强度投入、高效能管理,实现金融资源的高效率配置,促进金融与其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是进一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首先要加快推进信用建设。建立健全以企业和个人为主体的征信体系,强化诚信意识,打造诚信汕头。其次要强化法制环境。围绕维护金融机构合法权益,促进金融市场公平竞争,不断提高金融司法效率,打击各种金融违法犯罪行为。第三要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积极研究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和激励措施,增强金融机构对地方经济的支持力度。

 

  五是积极创新投融资体制。一是抓住当前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大好机遇,引导银行机构加大信贷投入,保障基础设施、工业园区和重点建设项目的资金需求。二是加快发展信用担保业。尽快组建示范性担保公司,设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建立健全风险补偿机制,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三是重视发挥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研究探索发行市政债券和企业债券,积极推动企业改制上市。四是大力引进和发展各类投资基金和投资管理公司,发挥“集合投资,专家理财”功能,实现金融资源的集聚和放大效应。

 

  六是加强区域金融交流与合作。要积极融入珠三角和海西经济区建设,主动接受穗深和港澳台等区域金融中心的辐射。积极开展区域金融交流与合作,主动承接金融外包业务,探索开展人民币与台币兑换结算业务,为对外经贸合作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大力争取珠三角和港澳台金融机构来汕设立分支机构或参股我市地方金融,发挥其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等优势,推动汕头金融业加快发展。

 

  (作者单位:汕头市金融服务办公室)

 


 

潮商文化铸就资本奇迹 

玩具板块不容小觑

http://news.ctoy.com.cn/show-10598.html

潮商金融传奇 陈有庆



    在上海外滩的金融大道上,泰国盘古银行的大楼具有独特的东南亚风情。这所泰国最大的银行总资产超过420亿美元,曾跻身世界五大最赚钱银行之列。陈有庆是这个金融家族的第二代传人。他和他的金融家族,缔造了华人金融界的一个传奇。  从陈弼臣到陈有庆、陈有汉,再到陈智文、陈智思、陈智深,历经三代,陈氏金融集团依然是金融界强有力的招牌,彻底颠覆了“富不过三代”的老话。陈氏家族的奥秘何在? http://tieba.baidu.com/f?kz=110183195

    陈有庆:1932年出生于广东省潮阳县,早年在香港接受教育;1953年肄业于美国银行学院。1985年任香港非官守太平绅士;1984年获泰皇颁授白象勋章;1995年获美国罗省Pepperdine University 授予荣誉法学博士学位;2000年获颁香港金紫荆星章;2004年获泰皇御赐皇冠二等勋章。 现任主要商业职务:亚洲金融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亚洲商业银行董事长、亚洲保险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人民保险(香港)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泰国盘谷银行董事局顾问等。现任主要社会公职:第七、八、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大会代表、香港侨界社团联会会长、香港中华总商会当然永远荣誉会长、全国港澳经济研究会名誉顾问、泰中艺术家联合会名誉会长等。 
李嘉诚 世界华人首富
  李嘉诚,这个名字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香港商界崭露头角,不久就扬名世界,掀起一股李氏旋风,一时间,荣誉接踵而至,私处翻新,成了举世瞩目的商业巨子。 1973年初,长江实业在伦敦股市挂牌上市;1974年6月,在温哥华证券交易所发售。“长实”首开香港股票在加拿大挂牌买卖之先河。  从此,李嘉诚开始了一场又一场令世人瞩目的商场战役。 1988年李嘉诚已拥有“长实”、“置地”、“和黄”、“港灯”等5大跨国公司,100多家附属公司和50多家联营公司,他所经营的房地产、金融、酒店、石油、电力等产业遍及世界五大洲,形成了资金雄厚、实力强大的李氏“经济王国”

潮商脸谱

  连瀛洲   大华银行 1906年
陈弼臣   盘谷银行 1910

庄世平   南洋商业银行 1911年
罗鹰石    鹰君集团 1913年
林百欣    丽新集团 1914年
郑午楼   京华银行 1914年
马陈茂    玲英豪集团 1917年
陈伟南    星洲集团 1919年
李智正   大城银行 1926年
胡玉麟    汇川米业 1926年
李嘉诚   长江实业 1928年
姚宗侠   联泰机构  1928年
郑鸿标   大众银行 1930年

郑创基   南洋纺织集团 1934年
李光隆   华尔街金融证券 1936年
谢国民    正大集团 1939年
马介璋   达成集团 1942年
郑维健    永泰集团 1943年
苏旭明    Sura Makeras 1944年
罗康瑞    瑞安集团 1948年
陈经纬   经纬集团 1948年
朱树豪   观澜湖 1950年
刘銮雄    华人置业集团 1951年
柯为湘   保利达集团 1951年
 黄世再  大中华国际 1951年
周泽荣   侨鑫集团 1955年

张钦洲   裕通集团 1956年
李东生   TCL集团 1957年
陈凯旋    立白集团 1958年
朱孟依    合生创展 1959年
刘绍喜   宜华木业 1963年
李亚鹤   深圳金光华  1964年
吴启雄   启盛集团 1964年
黄茂加    茂业集团 1966年
谢秋河   振威集团 1967年
李泽楷    电信盈科 1968年
黄光裕    国美集团 1969年
方文权   天大集团 1969年
马化腾   腾讯集团 1971年

 

--

中国产业金融研究 刘小兵

http://industryfinance.blog.ce.cn

信以立人 望以容人 爱以待人 诚以敬人

    位卑不敢自贱;为尊不敢自傲!

 

 

个人简介
位卑不敢自贱;为尊不敢自傲!
每日关注 更多
刘小兵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