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小企业金融服务亟需实现五方面转变

李庚南 原创 | 2011-05-18 22:11 | 收藏 | 投票
银行业小企业金融服务亟需实现五方面转变
李庚南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推动小企业转型升级则为关键之关键。银行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引擎,能否顺应经济转型升级的趋势,在推动小企业转型升级中发挥核心作用,不仅需要突破诸多现实制约,而且本身在小企业金融服务方面也亟待转型升级。一方面,在我国目前间接融资占主导的格局下,银行业现行的小企业金融服务理念、格局、模式、水平等能否适应产业政策调整,跟上小企业转型的步伐,对经济转型升级至关重要。特别在当前宏观审慎监管加强、流动性总体收紧形势下,银行业小企业金融服务能否持续推进,能否保持对小企业信贷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增速,同时努力减轻小企业负担,帮助小企业攻克转型升级关,将是一场严峻的考验。另一方面,银行业小企业金融服务自身也存在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经济转型升级实际上是对现有经济发展模式、发展格局、发展结构的扬弃,对具体的行业、企业而言,就意味着鼓励与限制、发展与淘汰状态的并存,意味着生存或衰亡;而小企业往往处于上述诸多矛盾的漩涡,处于转型升级的风头浪尖,转型升级问题更具紧迫性、艰巨性和多变性,从而使银行业面临政策风险、市场风险乃至企业道德风险的严峻挑战。银行业既要直接面对关闭、淘汰落后产能可能引致的银行债权被悬空,又要面对信贷投向从传统行业转向新兴行业过程中的困惑,迫切需要及时调整自身的市场定位、客户定位、营销模式和信贷方式,以适应经济转型升级的步伐、回避转型升级过程中的风险。从近年来推进银行业小企业金融服务的实践看,笔者以为,关键是要实现五个方面的适应性转变:
一、服务格局需要转变
目前,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格局是,无论大型国有银行、政策性银行,还是中小型商业银行、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都在程度不一地介入小企业金融服务领域,但往往形式重于实质,而且业务同质化趋向逐渐显露。这种格局,理性地看并不符合商业银行市场化原则和取向,不符合金融生态理念。首先,银行业服务的对象、介入的深浅以及介入的方式都应依机构规模大小不同、管理能力不同、技术水平不同而有所差异。譬如一个池塘,有大鱼、小鱼、虾米等不同生物,它们所依赖的食物也有所不同,这样才能形成一个生态化的池塘。一定区域的金融系统就应该是这样一个符合生态标准的“金融生态池塘”。其次,从运作实际看,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依其组织架构不同、营销力量不同、成本构成不同,应该有不同的市场定位。大型银行在面对小企业时,其先进的信贷调查制度、风险评估体系往往无用武之地。而中小商业银行,特别是发端于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的城市商业银行、新型的农村金融机构,其“草根”性比较明显,与小企业有着天然的联系,在了解和掌握小企业软信息方面具有相对优势,在小企业信贷领域更得心应手。
因此,要从全机构、形式化参与向有侧重、实质性推进服务格局转变,构建分层次的小企业金融服务格局。各类型银行业金融机构可结合自身特点,准确定位,选择适当的介入点和介入方式,积极有效地开展小企业金融服务。大中型商业银行应侧重于发展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以专营机构作为进入小企业信贷领域、参与竞争及履行社会责任的立足点,发挥专业优势,简化业务审批流程,开发针对性的信贷业务支撑系统,实现信贷管理系统化、标准化、差异化的有机统一;并通过不断完善专营体系和运作机制,在“六项机制”建设方面实现由点及面、由局部向区域的突破,并重点在风险定价技术方面实现突破。中小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应积极向下延伸服务触角,通过机构下沉,大力改善县域小企业金融服务现状,促进小企业金融服务“三率”水平的提升。地方小法人机构要进一步强化市场定位,着力支持县域、社区小企业发展和转型升级。机构网点较少的政策性银行可采取委托中小金融机构贷款、分销等模式,介入小企业信贷领域。同时,监管部门应积极引导小法人银行机构理性发展,科学把握业务拓展的步伐和方向,把控好机构扩张的节奏,注重机构发展规划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强化服务社区的意识和市场定位。
二、服务方式需要转变
小企业缺的不仅仅是资金,更缺乏的是在生产、营销、应收账款处置、规避市场风险等全方位金融服务。因此,推动小企业转型升级迫切需要银行业转变服务方式,要从片面或偏重于贷款支持向全方位、个性化服务转变,通过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获得低风险或无风险收益,同时更好地支持小企业发展。
在服务层次上,银行业小企业金融服务不应局限于提供贷款,还应向更多的服务领域延伸。要加快信贷产品的开发和推广力度,为客户开发从资金融通、风险规避到财务管理、资产保值增值等一揽子金融产品,将业务品种覆盖小企业生产经营、贸易融资、物流运输、工程建设、厂商联动等各个方面。银行机构还应以自身信息方面的优势帮助小企业了解市场,进行战略规划,找准转型升级的切入点。同时,要发挥中间业务优势,协助小企业筹措和用好资金,引导其在转型升级上多下功夫、取得实效;要运用资金、利率杠杆和财政贴息政策,推动小企业革新技术、进行产品升级换代,推动小企业继续深化股权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在贷款方式上,应努力转变“抵押为本”的传统信贷理念,积极创新适合小企业特点的贷款方式。首先,要加快抵押方式的创新,切实转变在抵押物选择上一味侧重于房地产的偏好,适当放宽抵押资产范围,积极拓展存货、应收账款、股权、林权等适合小企业的抵押形式;并逐步由有形财产抵押向知识产权、商誉、海域使用权、排污权等无形资产领域拓展,通过盘活小企业无形资产以增强小企业融资能力。其次,要在创新抵押担保形式的同时积极探索担保贷款、信用贷款方式,实现由偏重于抵押贷款向抵押、信用、担保多种贷款形式并重转变,以切实突破小企业融资难的瓶颈所在——缺乏有效抵押资产和合格担保人,适应转型升级中企业自主创新、发展高新技术的现实需要。
融资机制设计上,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应仅局限于融资额度,而应构建面向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体系,通过构建长期客户关系,帮助小企业发展壮大,进入资本市场,拓宽小企业融资渠道,从服务投入逐步演变为融资总量的提高,最终实现企业壮大和银行信贷资金安全性、效益性和流动性的兼得。
三、评价体系需要转变
尽管我们目前在评价银行业小企业金融服务时,主要依据贷款量标准,虽然也还包含一些其他方面的评价内容,如机制建设、产品创新等,但后者往往是软约束性的,只有贷款指标是具有指导性、可操作性和可监测性的。这种相对单一的评价模式,带来的是对各家银行推进小企业金融服务业绩评价的不够客观与公平。如有的银行客户定位是处于起飞状态的小企业。在目前经济发展阶段,小企业成长的周期越来越短,很多企业可能在银行刚介入时,其规模还是小企业,经过一段时期后可能就成长为大企业了。从服务的角度看,通过实质性的、全方位的服务帮助企业成长壮大应该是小企业金融服务核心理念的体现;但从账面反映的小企业贷款数量看,银行将培育长大的小企业送入中、大型企业门槛的同时,其账面所反映的小企业贷款则相应减少,对其小企业信贷业绩的贡献值为负,对于小银行而言甚至因为“庙小”而导致客户流失。可见,单一的小企业贷款评价指标不仅难以真实地反映银行开展小企业金融服务的业绩,甚至相反,从而挫伤这些银行的积极性。
因此,小企业金融服务评估标准应从单一的、简单的贷款量向多维的、更加注重实效的考量指标转型,应建立一套科学的、全面反映银行机构扶持小企业发展的指标体系,在评价指标设计上,突出金融服务实效。该指标体系不仅应包含银行对小企业信贷投放增长性指标,还应包含小企业客户数增长指标、小企业贷款占全部贷款比例变化指标,更为重要的是,应建立反映银行扶持、培育小企业成长的指标(定性或定量),而且该指标应占更大的权重。
四、对象范畴需要转变
银行业服务小企业不是一个笼统的、空泛的概念,而是体现在具体的行业、企业,所服务的对象是具体的、可评估的,因而是具有条件性、可选择性。这就要求银行业在行业、企业的选择上,既要遵循宏观调控要求、符合政策导向,又要遵循银行信贷运行的基本要求;简言之,就是要走出“凡小企业都需支持”的误区,把有限的信贷资源投向符合经济发展最需要的环节。
在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银行业要从推动整体经济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跳出“小企业”来扶持小企业。服务对象要从简单的、笼统的小企业范畴向重点支持转型升级、兼顾一般融资需求转变。经济转型升级的实质就是要限制和淘汰落后产能,限制“两高一剩一资”行业。实际上,一些行业、一些领域的小企业的发展也许在小范围是经济的,放大到一个较大的范围、一个区域,则可能是不经济的,可能是与节能减排等宏观政策相冲突的,与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相背离的。目前许多小企业恰恰就属于这一范畴。如一些小造纸厂、印染厂,其自身效益可能很好,而且也在创造就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其对环境的损害之大、之长远却是无法估量的。对这类小企业的支持,不仅不符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也可能使银行面临较大的政策风险和行业风险。这类小企业银行显然不应支持,而且应运用信贷杠杆促其逐渐退出市场。
因此,银行业应根据积极转型升级的需要,科学确定小企业金融服务的对象,以是否符合转变发展方式、是否有利于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作为核心标准。重点应放在支持新兴产业、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积极支持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和创新实现对落后产能的淘汰和技术产品的升级换代,支持企业转型升级;对无创新动力、创新能力的落后产能企业,该退出的应尽快退出。
五、营销模式需要转变
小企业金融服务要走商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只有遵循商业原则,即实现风险可控和成本收益配比,小企业金融服务才能具有长久性、可持续性,并推动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不断缓解以至于根本解决。这就要求银行业转变目前粗放的小企业营销模式,走精细化发展道路,既注重风险控制,又体现规模经济原则,还应注重客户培育,构筑银企良性互动关系。
目前,银行业小企业金融服务模式很多,为缓解小企业融资难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从商业可持续的角度看,无论是风险覆盖还是成本控制方面,总体仍显粗放。一方面,缺乏有效的手段来破解信息不对称;另一方面,依赖密集的人力资源推动,忽视作业成本管理和规模经济原则。一些中小商业银行立足于“草根经济”,充分利用当地人脉资源,采取人海战术、地毯式的零售营销方式。这种模式在破解银行与小企业信息不对称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但这种模式是基于人力资源密集投入的,因而是高成本、高消耗的。一旦利差收窄、利率完全市场化,这种模式的弊端将立现,不利于商业可持续发展。一些大中型银行在立足自身人力资源配置状况,为破解小企业贷款高成本瓶颈,开始探索批发式的营销模式,但实际操作中,既难以通过企业财务报表等常规途径来了解小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也缺乏有效手段搜集企业的软信息,因而无法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一些银行机构期望通过对企业用电、用水、纳税、海关报关等信息的剖析,核实借款企业提供的信息,并进行贷后风险跟踪监测,但由于政府相关部门的信息整合还不够,信息共享机制尚不健全,目前银行获取借款企业用电、用水、税务、海关、环保等信息一般通过非正式渠道,且可获取的信息也比较零星。这种信息搜集的方式显然无法适应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批发式、集约化经营的需要,其“短板”效应突出。
因此,银行业要破解小企业贷款瓶颈,实现小企业贷款商业可持续,关键是要有效突破获取小企业真实信息方面的障碍,真正按照成本-收益配比原则开展小企业信贷业务,逐步实现小企业信贷经营模式由以人海战术、地毯式营销、上门调查为特点的粗放式经营向以批发式、网络式营销为特点的集约化经营转变,实现信用评估模型化、贷后管理集中化、担保方式多样化、业务流程简单化。这一转型包括两大前提:一方面,要有效整合工商、税务、电力、海关等政府部门信息,弥补小企业财务信息方面客观存在的短缺,实现与银行小企业信息需求的充分对接。监管部门、有关管理层应在其中发挥积极作用。另一方面,要推进银行业小企业信贷业务独立核算,增强成本观念,提高成本控制水平,提高风险定价能力。在小企业贷款定价上,要尽快走出对高利差及小企业利率“弱弹性”的依赖,转变简单的利率上浮趋向。在利率该不该上浮、上浮幅度的确定方面更加理性、更加精细化,不仅要考虑自身业务成本的需要、覆盖风险的需要,还应考虑借款企业利息负担能力,兼顾双方利益,构筑稳固的、良性的银企关系。
个人简介
我是大山的儿子 大山在季风中随意剥落的 一块岩砺 那便是我了 大山留在我体内的 是迎面风霜的坦然 是惯于磨砺的激情 是屡败屡战的豪气 因为相信阳光 相信明天 我愿意 在黑夜中坚守 静默的境界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