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放大菜价的影响力

刘长杰 原创 | 2011-05-20 08:00 | 收藏 | 投票

  果蔬价格引起的冲击波,从去年一直持续到现在;多种迹象表明,这一冲击波仍将持续,并有一再扩大影响力的可能。

  本周,继蔬菜价格暴跌之后,山东苹果也重蹈覆辙。中国广播网报道称,由于去年高价惜售,造成今年苹果大量积压,近期,山东多地苹果出库价格不仅没有上涨,反而“拦腰一刀”。山东苹果经销商反映,秦冠苹果目前也就是0.75-0.80元/斤,与进价相比,一斤就要亏损一半;红富士苹果进的时候1.70元,现在也就卖1.20-1.30元。

  昔日高价买进的苹果现在无人问津,媒体又惊呼“果贱伤农”。

  另一则引人注目的新闻是龙永图评农产品价格。本周,在接受北京晨报记者采访时,龙永图表示,城里人该多些承受力,别农产品一涨就嗷嗷叫。此言一出,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立刻引来无数的反对声,其中还夹杂着叫骂声。

  事实上,很多人——包括国家主管机关——对农产品价格的正常涨跌,真的是大惊小怪;更有甚者,总有人带着悲天悯人的语调,以一种简单归因的情绪,去描述市场的平常规律。那么,这些举动是理性的吗?

  先说苹果。昔日高价买进的苹果现在无人问津,这不是“果贱伤农”,而是“果贱伤贩”。去年秋天,借势炒作苹果的果贩,抬高价格收进苹果,果农不但没有受伤,反而很受益。刚刚过去这个冬天,苹果价格一直高企,皆拜商贩炒作所赐。现在,苹果已经挂果,早熟苹果即将上市,其他时令水果早已上市;在前有替代水果大量供应、后有应季苹果准备接棒的情况下,囤积半年多的苹果价格不大跌才怪。炒作者为谋取暴利,囤积居奇,待价而沽,没想到市场不买账,预期落了空,囤货难出手,在这种情况下,有人却惊呼“果贱伤农”,惊者何来?

  再说今年春天的典型案例——菜农韩进自杀。这是一个尽人皆知的悲情故事,曾引无数人竞飙泪。我们也为韩进之死而难过,但难过之余,请读者冷静地看一下《新京报》为韩进梳理的账目:去年养羊赔了1万;大舅子车祸留下8万元债务,由其负担;今年本以为可带来几万元收入的6亩卷心菜,估计又要赔上近万元。不得不承认,菜贱“赔上近万元”,的确是压垮韩进求生精神的最后一根稻草,但韩进之死,却不能简单归因于“菜贱伤农”。这是因为,韩进所在的蔬菜村,前几年很多人种菜发了财、盖了房;而这个村之所以今年仍然决定大面积种植卷心菜,是因为去年卷心菜每公斤2元收购价的巨大诱惑。从这个意义上说,韩进之死,是一个个案,有参考性,却不具有代表性,更不具有普遍性。至于蔬菜价格为何大跌,以至于“菜贱伤农”,本报已在《菜价是弓社会是鸟》一文中尝试性地做出了回答。

  既然我们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并且深受其益,却为何不能忍受时令新鲜果蔬价格的正常波动?难道我们心中都有一则《叶公好龙》的寓言,在重复,在传承?

  果蔬作为应时应季的新鲜农产品,其价格从来都是剧烈变动的。在城里人经常为此大惊小怪、大呼小叫的时候,农民们却习以为常,不以为然。比如,在农村,春天贵为上品的韭菜,到了初夏,割掉直接扔在田间地头或者菜园外面,都没人要。有人问起“扔了多可惜”时,农民总是淡淡地回答说:“五方六月的臭韭菜,谁吃。”

  当有人为获取高额利润而选择某种市场交易时,他既该享受正确判断市场带来的丰厚回报,也该为错判市场的方向而承担责任。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真该冷静地听清楚、弄明白龙永图先生的话——“农产品与工业制成品之间的价格倒挂十分严重。这个问题最终还是要解决的,所以城镇居民应该多一些承受能力,不要农产品价格稍微一上来大家就嗷嗷叫,然后政府就打压价格,最终受伤的还是农民”,再理性评判也不迟。

  前年和去年,我们恐惧“菜价将长期走高”,无限放大这种恐惧后,采取措施加大供应,结果出现了今年的菜贱伤农。现在,我们又在放大菜价正常波动的影响力,这实际是在提供混乱的市场信号,误导农民。令人沮丧的是,农民不是最后一个被误导伤害的群体,那个最后的接棒者,就是城市里的居民。20110520时代商报头版。

个人简介
刘长杰,男,1972年出生,内蒙古赤峰人。 内蒙古大学国民经济管理专业(90级)毕业,吉林大学项目管理工程硕士(MPM)。 现任《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编辑,辽宁广播电视台特约评论员(“财智聊吧”,“理财这点事”),《经济观察…
每日关注 更多
刘长杰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