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宏观调控走近关键节点

蔡律 原创 | 2011-05-26 23:56 | 收藏 | 投票 编辑推荐

  中国宏观调控走近关键节点

  经济学界一般认为,中国目前通胀高企的形势短期内无望缓解,而同时采取的紧缩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动能的负面影响却在放大。本周,中国股市在经历了“黑色星期一”后接连下挫,跌至近半年来新低。背后宏观层面的原因被普遍解读为投资者担心经济增速放缓,“硬着陆”、“滞涨”风险开始聚集。在紧缩货币政策环境下经济放缓,但人们担心中国经济“硬着陆”和“滞涨”。

  “滞涨”指经济增长停滞与高通货膨胀率、失业以及不景气同时存在的经济现象。“硬着陆”指当经济增长速度过快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后,一国实行的政策过紧,导致失业增加,经济速度下滑过快。虽然多数经济学家和研究机构表示,中国经济将出现“硬着陆”或“滞涨”为时尚早,但通胀高企下的紧缩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负面影响有放大趋势。鉴于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走势所产生的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拿捏政策的力度和分寸是对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的巨大考验。

  央行一直把抗通胀作为其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自去年10月货币政策由“宽松”转为“稳健”以来,央行已经4次加息,8次上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直至目前21%的历史高位。银根紧缩下的中小企业融资更加困难,加上原材料、劳动力成本上涨,赚钱愈加艰难。企业如果在这种情形下减产,势必再度推高物价,反而没能起到抑制通胀的作用。

  有分析说,被迫从银行以外的地方寻找资金的中国独立企业主越来越多。因为,在中国,贷款主要由管理者而不是风险评估或市场竞争来决定。尽管典当行这样的私营金融机构的费用和利息高于银行,对小企业主来说,企业间贷款和高利贷却往往是更便捷也更现实的选择。中国银行部门没有收取更高利息或批准高风险贷款的自由,因此主要贷款给其他大型国企,而避开中小企业。

  如何把握货币政策的力度和节点向来是各国央行调控职能中的难点。比如2008年,上半年还在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不料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经济下滑严重,直至年底央行宣布货币政策由“从紧”转向“适度宽松”后,行动已略显迟缓,以至央行在当年最后3个月中连续降息4次。在最近一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后,紧张的流动性并未如预期那样有所缓解。在紧缩政策累积效应下,资金面紧张局势雪上加霜。目前不光是中小企业普遍感受到资金链偏紧,金融机构亦头寸偏紧,下半年或会迎来货币政策的松动,届时稳定经济可能成为政策的主基调。

  专家激辩政策走向 经济增长放缓忧虑升温

  北大报告称中国面临通胀和增长乏力双重风险

个人简介
湖北师范大学毕业,留校任系团总支书记兼政治辅导员;2004年任忠县人民政府顾问,2007年获“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全球问计求策”一等奖,荣获2007度、2008年度重庆十佳网络知识分子。荣获2011年“新阶层·重庆第二届…
每日关注 更多
蔡律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