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十条”能否纡解中小企业融资难

刘洋波 原创 | 2011-07-25 13:31 | 收藏 | 投票

  文/刘洋波

  由于中小企业大都存在规模小,实力小,变数大,风险高,财务制度不透明、不健全,经营管理不完善等问题,融资难一直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痼疾。特别是今年以来,在央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环境下,两次加息使企业的信贷成本大大增加,而央行六次提高存款准备金又冻结了银行的流动资金,使得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雪上加霜。

  为了缓解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的危机,帮助中小企业走出困局,银监会已经出台了扶持中小企业的一系列措施,从服务中小企业的六项机制、“四单原则”和小企业信贷增速两个“不低于”的指导目标,尤其是最近出台的《关于支持商业银行进一步改进小企业金融服务的通知》(简称“银十条”),对广大的中小企业经营者,不亚于雪中送炭,久旱逢甘露。

  “银十条”将给中小企业经营者带来了哪些好处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银行专门为中小企业开了小灶,信贷业务向中小企业倾斜,如加大对小企业业务条线的管理建设及资源配置力度,努力实现小企业信贷投放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提高中小企业金融市场准入的行政审批效率、增设专门的服务分支机构、专营服务网点等等。这些措施,增加了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服务力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鼓励商业银行进行小企业贷款模式、产品和服务创新,开发针对中小企业的金融产品。例如在满足审慎监管要求的条件下,优先支持符合要求(小企业贷款余额占企业贷款余额达到一定比例)的商业银行,发行专项用于小企业贷款的金融债。使中小企业拥有更多的选择。

  三、对服务中小企业的商业银行的相关监管指标实行差异化考核,有助于缓解商业银行小企业业务的存贷比压力。例如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基础上,对于运用内部评级法计算资本充足率的商业银行,允许其将单户500万元(含)以下的小企业贷款视同零售贷款处理;未使用内部评级法计算资本充足率的商业银行,对于单户500万元(含)以下的小企业贷款在满足一定前提下,可视为零售贷款。同时,对小企业不良贷款比率实行差异化考核,适当提高小企业不良贷款比率容忍度。

  对广大中小企业经营者来说,“银十条”最有价值的部分是第七、第八、第九条。也就是本文总结的第二点和第三点。发行专项用于中小企业贷款的金融债是增加扶植中小企业资金的有力举措,但必须弄清楚钱从哪里来?如何防范信贷风险。实行差异化的考核标准将使银行更愿意将钱借给中小企业,但是通知用了“满足一定标准”之类的模糊表述,并未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做出详细的规定,该政策要真正产生较好的效果,还需要出台具体的、可操作的细则。

  对于“银十条”的态度,各方褒贬不一,有人认为,这表明了监管者已经明确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方向,新政策的出台意味着监管思路已经发生改变。也有人认为“新十条”太虚,不实际,可操作性不强,效率效果不明显”,“中看不中用”。中小企业的资金困难主要来源于原料价格、人力资本价格的上升带来的成本上升,国家产业和环保政策的门槛太高,对它们来说几乎是可望不可及。因此,中小企业要摆脱困境,一方面要努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另一方面也要根据国家的产业和环保政策,加快企业的转型和升级,从而获得银行的信贷支持。

  当然,“银十条”的出台,也释放出了国家宏观政策调控的一些信号。在当前通胀压力高企,货币政策趋紧的大背景下,国家非常关注中小企业,尤其是符合国家产业调整方向的成长性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央行采取提高存款准备金而不是加息的政策,也体现了政府对优化中小企业经营环境的审慎考虑,不排除今后会有更强力的配套措施出台。对于那些生产经营困难,面临资金链断裂的企业,“银十条”远水解不了近渴,有些企业经营者已经通过民间借贷、境外借贷等方式解决融资问题。从长远来看,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银行和其他部门的通力合作,在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和进一步放开金融领域的基础上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个人简介
刘洋波,笔名温陵羽,福建泉州人。80后。先后就读于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师从潘维教授。 愿借助价值中国这个高端平台,广交朋友,与时俱进!email:liuyangbo97@yahoo.com.cn,qq:108902833(添加时请注…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