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良格”为经济发展“添了一把力”

张演生 原创 | 2011-08-14 11:20 | 收藏 | 投票

  

“瓦良格”为经济发展“添了一把力”

  

   “瓦良格”的正式下水,成为中国海军自己的第一艘航空母舰,终结了中国没有航母的历史,令人高兴。

  建造航母当然有它的政治和战略目标,对此笔者无资格置喙,感兴趣的是“瓦良格”航母的经济价值问题。

  “瓦良格”是我们花2000万美元买来,再花费十几亿人民币去修复与改造的航空母舰,2000万美元的价格在军火市场还不够购半架美国F-16战斗机!对于从来没有航母的中国,我们可以通过改造和学习来缩短自主研制航母的时间,确实很划算,这是诸多经济账的一笔。

  网站上有篇《买进“瓦良格”,我们赚大了》的文章,作者分析了我们买进瓦良格 借鉴了许多成熟经验,得出“我们赚大了”的结论。作者解释说:

  从广义上说,造船能力由三个方面组成:设计开发能力,建造能力和设备配套能力。其中,设备配套能力是我们比较欠缺的。往细处说,是在瓦良格之前,我们不清楚航母在细节上到底是什么样的。

  我们在很多的杂志上看到过航母的结构,包括舱室的分布,但那只是标出主要结构和主要舱室的示意性的总体布局,与设计时真正需要的信息相距甚远。拥有航母的国家,无不将其视为最高机密。即使允许参观,看的也都是些技术性不强的部位。没有一个国家会允许无关人员进入所有的舱室仔细观察。如果没有“瓦良格”这么一个现成的舰体,我们将在这方面花费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举个简单的例子,无论是通过参观他国的航母,还是查阅相关的资料,你都无法知道航母所有部件的钢板厚度。如果完全由我们自行研发,为了在没有经验的情况下尽量做到万无一失,就很有可能把安全系数放大。这样一来,全船钢板的加厚就会造成排水量增加。为了保证一定的航速和航程,主机的功率和燃油舱都必须加大,这又导致舰体尺度和排水量进一步增加,又需要加厚钢板来确保强度。如此的恶性循环,对整个工程将是致命的。而我们现在有了“瓦良格”,这一问题解决起来就方便多了。

  航母是一种开发建造周期长、费用高的舰种,一旦在设计上存在大的缺陷,服役后再修改,付出的代价将极为高昂。买进“瓦良格”可以大幅度地降低这种风险。

  此外,航母对我们来说还是一个新东西,如果第一艘航母我们就采用完全自制的方式,在设计方案没有从实际使用中得到充分验证的情况下,很难着手进行下一代航母的开发。这就使得我们第一代和第二代航母的时间间隔会拉得很长,严重影响我们向世界先进水平迈进的步伐。现在有传闻说我们自行开发的航母已经开始建造。如果消息属实的话,毫无疑问其中借鉴了许多“瓦良格“的成熟经验。如果“瓦良格”是纯国产,第二代航母绝不可能如此快地开建。

  乌克兰地缘政治专家帕维尔-拉基秋克也指出,中国在购买“瓦良格”号的过程中不单单获得了一艘未完工的航母,而且还有研制和建造此类大型军舰的技术。他指出,中方实际上获得了前苏联在航母建造领域所有的经验,其中也包括舰载机飞行员的训练方法。通过对位于乌克兰的舰载航空兵飞行员地面模拟训练系统进行研究,中国人搞成了自己的训练设施并进行必要的改进。这些都不是用钱能够衡量的价值,当然也是难于衡量的经济价值。

  在承载南沙的权益、海洋的航路安全、中国大国崛起的屏障……等等国人期望的同时,在各家投资机构眼中,瓦良格更带来了巨大的投资商机。各路投资机构将瓦良格视作一次新的投资机会。

  按照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高博轩的估计,从目前我国瓦良格号航母战斗群的配置成本(150亿美元),以及5-10年内作战系统的改进成本来看,预计瓦良格号航母在全寿命期间的市场价值在3000-4000亿元。这已经与京沪高铁项目的总投资大致相当。航母产业链包括船体建造、舰载机、雷达系统、武器系统以及其他装置。按照他国经验,其中船体建造、舰载机、雷达受益最大。

  单看即时新闻,受瓦良格号航母试航消息的影响,当天航母概念股均有巨大升幅,广船国际开盘即上涨0.71元/股、中国船舶更上涨1.4元/股。中国重工、中国船舶、中船股份、西飞国际、哈飞股份、洪都航空、航空动力、四创电子则被看作是在航母产业链中受益较大的企业。

  从历史上看,重大创新总是与军工企业联系在一起。军用技术开发的一个很自然的通路是转成民用,这在过去的经验中得到了证实。美国当初开发全球定位系统(GPS)是为了军方需求,而现在军用的市场空间只有不到10%,商用需求大大拓展了这一技术的价值空间,实现了无限“钱”途。由于中国军工业仍处于发展阶段,反哺经济的作用目前并没有发挥出来。但军工产业是十年内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龙头,这几乎是一个共识。

  具体再说瓦良格,国防大学军事后勤与军事科技装备教研部副主任张召忠将军指出,“一艘舰艇至少需要上万个厂家合作及数年的建设周期。这显然将拉动中下游大量企业的发展,同时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

  海洋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国家生存发展的重要依赖。中国拥有1.8万多公里海岸线和6500多个沿海岛屿,按《联合国海洋公约》200多海里专属经济区制度和大陆架制度,中国拥有300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从地理上看,航母可增加对海洋主权和权益的关照度,这是世界拥有航母国家的一个重要考虑。中国沿海地区是重要的工商业带,GDP(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近70%,商业总产值约为50%,而航母能作为200海里经济区内的第二道海上屏障,对于岛屿稀少的东海和黄海地区,将会有着资源经济保障的作用。中国南海、东海和黄海地区都蕴藏着不少于千亿吨级的石油、天然气、可燃冰、稀土和丰富的渔业资源。中国航母的出现,同样能为中国资源的开发“添一把力”,进而助推经济发展。

  

个人简介
20多年的新闻职业生涯
每日关注 更多
张演生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