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干部如何才能为人民服务?

迟竹强 原创 | 2011-08-22 12:59 | 收藏 | 投票

  这个问题要从两个方面来回答。其一,践行党的宗旨,必须坚持以下三条原则:

  (一)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与要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领导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集中地表现为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根本上消灭贫穷,达到共同富裕,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的基本路线集中反映了党和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全党和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行动指南,是治国安邦的生命线,是把中国引向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正确路线。只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党的宗旨,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作为共产党员,无论在什么岗位.从事什么职业,都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为发展生产力和推动我国社会全面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这是新时期共产党员践行党的宗旨的最重要的标志。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较之西方发达国家和社会主义制度所应达到的程度还有很大差距。就我区而言,虽然我们的发展比边远地区好一些,比周边县区快一些,但是,且不说和发达国家相比,就是和苏南、苏中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虽然我们的城镇居民2004年度可支配收入达到9400余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680元,但是,从最近几天我们组织走访慰问的情况来看,从社区每年上报需要帮扶的数字来看,依然还有不少的贫困户、特困户,生活比较艰辛;虽然机关工作人员基本上都是小康家庭,但是,不少下岗人员、失地农民还在为最基本的生存发愁。因此,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使全区的经济建设、综合实力不断迈上新台阶,让我们的人民过上好日子,才是我区发展的真正目的,才能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社会主义的吸引力,推动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四项基本原则我们的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现代化建设必须把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有机统一起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是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我们的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健康发展,就在于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都是为了更好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因此,每个党员一定要深刻吸取历史教训,立足于我国当前的实际,密切联系自己的思想和工作,注意防止“左”、右两种倾向,解放思想,同心同德,把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搞上去。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结合本地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党的基本路线是指引全国一切工作的总方针,全党全国的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它,在它的指引下正确地进行,不能偏离,更不能背离,这是最大的政治原则和政治纪律。但是,由于我国各地的情况千差万别,我们如果不认真学习和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只忙于日常工作,就会成为迷失方向的事务主义者;只照搬照套上级的指示,也会成为一事无成、庸庸碌碌、甚至成为误国误民的不称职党员。因此,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掌握基本国情的基础上,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准确弄清本地本部门的实情,提出符合本地本部门实际的具体政策和办法。对待本地情况既要有冷静的分析、深刻的认识,还要在重大问题和特殊情况下有忘我的胆量和魄力。只有这样,才能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形势下,把握机遇,创造性地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对于清河的党员干部来说,就是如何围绕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目标来谋划自己的工作。并且要真抓实干、不尚空谈,勤奋踏实、不图安逸,忠诚老实、不讲假话。

  (二)必须坚持群众路线。

  当前,整个社会在转型,阶层在分化,市场在放开,观念在更新,民主意识在增强,利益诉求呈现多样化,群众工作所面临的形势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果我们党员干部不能及时转换思维方式、改进工作方法,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感情上疏远群众、在思想上害怕群众、在工作上脱离群众,逐渐偏离了群众路线,背离党的宗旨,也就必然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必然不能带领群众去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大量事实告诉我们,在新时期,要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一刻也不能脱离群众。只有坚持群众路线,保持鱼水般的党群、干群关系,人民群众的利益才能够真正得到体现和维护,我们党的执政地位才会更加牢固。

  坚持群众路线,必须在思想上树立群众观念。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群众在我们心里的分量有多重,我们在群众心里的分量就有多重。焦裕禄心里装着全体兰考人民,将自己永远留在兰考人民的心中;孔繁森情系西藏同胞,用满腔热血树立了人民公仆的崇高形象;郑培民立志“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恪守“当官的最高境界就是为老百姓办实事,而不是享清福”的信条;任长霞坚持执法为民,用生命实践了她“还老百姓公道,是人生最大的追求”的诺言;牛玉儒坚持做官不谋私利、一心只为百姓,用自己的一生履行着共产党人的誓词。他们一切从群众的利益出发,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赢得了人民的爱戴,为党旗增添了光彩。我们每一个党员,不管是在领导岗位,还是在平凡岗位,都要心系群众,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始终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要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的道理,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坚持以民为本的宗旨,想问题、办事情、定政策、做计划,首先考虑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如果颠倒了与人民群众的关系,脱离了人民群众,最终一定会被人民群众所抛弃。

  坚持群众路线,必须在工作上具体体现。共产党员好比种子,人民群众好比土地,我们每到一个地方,就要在那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特别是我们机关党员干部,要切实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进一步拓宽与群众联系的渠道,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情感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要多深入基层,多深入实际,时刻倾听群众的呼声,及时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愁、所盼,把党的宗旨贯彻到制定和实施的决策部署中,体现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上,真正使党的各项政策措施贴近民情、合乎民意、顺应民心,努力为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做好事、解难事、办实事。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尊重实践,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善于从基层总结经验,善于从人民群众的创造中汲取力量和智慧,善于做基层改革创新的推动者、鼓励者、指导者和保护者。

  坚持群众路线,必须在作风上让群众满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需要我们广大党员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力戒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把精力真正集中到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上来。近年来,随着机关软环境建设的开展,全区的机关作风大为好转,涌现出很多“人民满意公务员”、“人民好公仆”等典型。“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全体党员要虚心学习身边的先进典型,把方便群众、为基层群众办实事作为第一要求,做到主动热情、耐心细致、服务周到、言语规范、文明礼貌,充分体现对人民群众的一片真情。要创新办事理念,始终把为民、利民、便民作为机关工作的立足点,提高办事效率。要提倡“三通”,凡是职责内该办的事,要速办“快通”;凡是工作不畅需要协调时,要及时“沟通”;凡是基层和群众办事面临困难和矛盾时,要积极“疏通”,努力争创最好的服务态度、最佳的服务水平和最优的服务质量,为其他同志树立榜样。在本次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区的广大党员、干部要严格对照党员标准,仔细查找自身在工作中脱离群众的地方,认真学习我们党坚持走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知实情,出实招,求实效,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宗旨。

  (三)必须坚持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的一致性。

  从根本上说,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是完全一致的。二者的一致性主要体现在党和人民利益的一致性上。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在为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工作时,必须既要对党负责,又要对人民负责,把二者有机统一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讲,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决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实践中有时也会出现二者不一致的情况,要解决这样的矛盾,就必须按照党的宗旨的要求,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一切以有利于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原则,把对人民负责放在首位,同时努力寻求二者的结合点。要正确处理好两种情况:一种是当上级领导机关的决策不符合实际、损害群众利益时,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必须以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及时向上级领导机关提出意见和建议,要求上级改正,而不能从个人利益出发,盲目执行错误决策;另一种是当上级领导机关的决策体现了群众的长远利益而同群众眼前利益有矛盾时,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就要努力找出将群众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相结合的办法,同时积极向群众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以提高群众的觉悟,实现上级领导机关的正确决策。实践表明,只有真正地对人民负责,才是真正地对党负责。

  坚持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的一致性,必须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片面强调对上级负责而无视群众利益的倾向。这种现象在清河虽然不多见,但是不能说没有。有些党员干部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的指示、决定,不能创造性地执行,而是照搬照抄,脱离本部门本单位实际,有的弄虚作假,报喜不报忧,不了解基层情况,不关心群众疾苦,对群众强迫命令,甚至投上级所好,投机钻营,把对上级领导机关负责变成了对上级某个领导负责。这种行为是对人民极不负责,因而也是对党极不负责任的表现。另一种是片面强调对群众负责而无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法律,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对自己、对小团体有利的就执行,不利的就抵制;有的钻政策上的漏洞,打“擦边球”,为小团体捞取好处。这种行为干扰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损害了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实际上也就损害了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对党对人民都不负责的表现,必须坚决纠正。

  其二,践行党的宗旨,更要坚持以下五点要求:

  (一)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党执政以后,党的干部掌握了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权,能否正确地认识和对待手中的权力,直接影响领导干部能否正确地运用权力为人民服务。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是一切权力的所有者,领导干部是被人民群众推选、受人民群众委托、代表人民群众来行使权力的。因此,作为领导干部必须明确,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权力的运用必须体现人民的意志和愿望,所有的领导干部只能掌权为民,绝不能以权谋私。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权力观,也是领导干部必须坚持的行为准则。应该说,对于这一权力观,无人怀疑它的真理性。然而,实践中却常常出现权力使用偏离正确轨道的现象。这固然同制度约束不力有关,但也同一些领导干部对权力的认识不准确、不全面有关。因此,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权力观的基础上,领导干部必须明确三个观念:第一,领导就是服务的观念。“领导就是服务”这是邓小平同志提出来的。早在建国初期,他就把党的群众路线和权力观联系起来,从理论上加以阐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日益进步,为人民服务已不单单是领导干部必备的观念,它已成为整个社会成员都必须具有的意识,领导干部只有以强烈的服务意识和优秀的服务工作,才能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对于清河的党员干部来说,绝大多数都能坚持服务第一的理念,特别是在招商引资等经济工作中,表现得更为突出,否则,我们也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第二,权力就是责任的观念。权力与责任是密不可分的,权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然而,少数党员干部滥用人民对党的信任,滥用党的威信,官僚主义,居功自傲,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作为特殊化的资本,出现了违反党章,违反纪律,违反社会主义道德的现象;少数党员把党和人民的关系颠倒过来,完全不是为人民服务,而是对人民滥用权力。作为领导干部如果把权力看重了,责任看轻了,必然导致享受多了,想党的事业少了;吃喝玩乐多了,工作和学习的时间少了;与灯红酒绿近了,离人民群众远了。现实生活中一些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并非因为无权,恰恰是由于权力的使用者失去了责任感所造成的。他们看重权力而漠视责任,只想当官,不想做事,使权力未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因此,领导干部必须把权力与责任统一起来,真正做到掌权为公、当官为民、秉公用权、为民尽责。第三,公仆就是奉献的观念。干部是人民的公仆,这是巴黎公社失败后马克思在总结其血的经验教训时提出的思想。我们党继承了这一思想,要求党的干部做人民的勤务员,忠实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职责。在这里,“公仆”意味着牺牲和奉献,它与趾高气扬、当官做“老爷”相对立。作为公仆,就必须廉洁奉公,而不能借用权力损公肥私。要想发财,就别当领导干部;要当领导干部,就要肯于付出,勇于牺牲,把毕生精力奉献给人民。清河的绝大多数党员干部都属于“奉献”型,这些同志是推动清河发展的中坚力量。但是我们也不排除存在“功利”型的干部,这种人作风不正,或者是得过且过,无功受禄;或者是灯红酒绿,奢靡玩乐,一旦有了合适的土壤,就会走上邪路,自毁前程,祸及一方。

  (二)要正确运用手中的权力。

  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当好人民公仆,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的基础上,应自觉地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一要勤政为民。党执政以后,客观上为党员领导干部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天地,为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因此,每一个党员干部都应该珍爱手中的权力,珍惜人民的信任,充分发挥权力的作用,为人民群众谋福利;在工作中要勤于思考,勇干探索,不怕困难,不怕挫折;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呼声,汲取群众的智慧和经验,放下“官”架子,去掉身上的“官”气与群众平等相待,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要脚踏实地,注重实效,不做表面文章,不虚报浮夸,把为人民群众办的好事办实、实事办好,为人民创造真实的、一流的政绩,把政绩的丰碑刻在人民心里。作为领导干部,不管什么时候,什么位置,能力再强,邪气不可长;权位再高,官气不可倡;年纪再轻,骄气不可长;功劳再大,傲气不可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不仅其丰功伟绩光照日月,其个人魅力也让世人景仰。每个党员干部,一定要认真学习总理精神,正确处理好三个方面关系:首先要处理好做官与做人的关系。要想做好官,用好权,首先做好人,加强思想修养,保持清正廉洁,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赢得群众信赖;其次要处理好个人与群众的关系。俗话说民心是一杆秤,得民心者一呼百应,失民心者一事无成。我们要处理好个人与群众的关系,在实际工作中,要自觉维护群众的利益,深入群众,体察民情,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中,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在服务中体现价值,赢得威望;三是要处理好权力与能力的关系。权力不一定等于能力,真想搞好工作,干一番事业,就不应过于看重权力和地位,而应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在实践中加强学习,积累经验,提高能力。

  二要廉洁奉公。保证权力不被当作损公肥私、损人利己的工具,重要的一点在于掌权人是否能够廉洁自律,秉公用权。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利益诱惑无时不在考验着党员干部,也无时不在要求党员干部保持清醒头脑,不要让贪婪、自私玷污人民赋予的权力。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用好权力的关键是对权力的认识和理解,有的人权力观“错位”后,认为“有权不用,过期作废”,淡忘了人民群众“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的准则,更忘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千年不变的古训。政治动摇、经济贪婪和生活堕落,只能加剧权力观的嬗变、理想信念的背弃和党性的丧失。这方面可供警示的案例非常多。既有上层领导,也有基层干部;既有外地人,也有身边人。但是,最终的结局无不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惨痛的教训警示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要坚持廉洁奉公,就必须按原则用权,不用权力搞庸俗的人际关系;必须依法用权,按照各项权限的规定使用权力,不揽权,不越权,认真做好职权范围内的工作;必须按程序用权,克服权力使用的随意性、专断性,特别要坚持民主制度及程序,重大事项要防止个人独断。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权力运用廉洁高效,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三)要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

  首先要充分认识监督对保证权力正确运行的重要性。权力是统治阶级按照一定的政治标准、是非准则对社会实施管理,以匡正社会行为,规范社会活动,维护社会稳定。古人所说的“政者,正也”,就是这个意思。权力从本质上说是责任、是奉献,权力越大,责任越重。然而,权力也是一柄双刃剑,它既可以成为为人民服务的工具,也可能成为牟取私利的手段;既可以促使人奋发向上,也可能诱使人腐化堕落。腐败问题无论其表现形式如何,最终都可归结为权力失去监督而滥用所致。早在1891年,恩格斯就明确指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必须采取坚决措施,防止自己的工作人员追求升官发财,防止国家和国家机关“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这对我们这个执政党来说,就是要求加强党内监督和人民监督。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警备团追悼张思德的会上发表的讲演中指出:“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建国初期,陈毅同志及时告诫全党同志:“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党与人民在监督,万目睽睽难逃脱。”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也曾多次强调接受群众监督的重要性。党内监督条例的试行,更是将党的监督纳入了法制化轨道。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也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接受群众监督是无产阶级政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逐步探索和确立起来的,它是一种超出权力内部监督的重要力量,是一种更广泛、更彻底的监督,更具有公正性和客观性。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只有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群众赞成不赞成、拥护不拥护、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检验工作的标准,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努力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其次要强化他律,确保监督到位。正确的权力观是自觉接受监督的前提,高度自律是自觉接受监督的保证。没有正确的权力观,监督将无法实施,没有高度的自律,监督将流于形式。领导干部是人民权力的代行者,理应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人民群众作为权力的主人,有权监督干部的权力运作过程,对不称职的干部提出撤换,对损害人民利益的干部实施罢免。被称之为“河北第一秘”的原河北省国家税务局党组书记、局长李真在地狱门前才认识到监督的重要,他说:“虽说有人管我,但没人能监督我,也没人敢监督我”。作为领导干部要主动接受监督,首先要有害怕听不到诤言的品质,要有闻过则喜的精神,让群众敢于监督,勇于监督。如果领导干部对监督者“横眉冷对”甚至给监督者“穿小鞋”,群众只会敬而远之。其次要知错就改,让群众乐于监督。只有真正把群众反映的问题解决好了,把群众指出的缺点改正对了,才能取信于民。领导干部要自觉接受监督,一要听得进不同意见,特别是要听得进尖锐的批评意见,有时候听来脸红的意见,确实能让我们的头脑清醒。其实每一个人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因此,我们应该诚心实意地欢迎别人监督、批评。列宁曾说过,世界上只有两种人是不会有缺点的,一种是死去的,一种是还没有出生的。鲁迅也说过,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毫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我们要有这样的接受意见、接受批评、接受监督的胸怀和自觉性。二要听得到不同意见,当你听不到的时候,你就要反省一下,是不是言路不通,是不是人家不敢说,是不是民主作风不到家。要千方百计拓宽言路,一定要让别人能讲话、讲真话。否则,别人把你当菩萨供起来,实际上不是没有意见,只是当面说好话,背地里却戳你的脊梁骨;三要听得明话外之音,有的人提意见不是直接了当,你就要启发他,为他营造好氛围,尤其是对过激的言论,只要出于公心,千万不要计较。毛泽东老人家说过:“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总之,每一个领导者要明白加强监督是利民、利已、利家的好事,要以坦荡无私的胸怀、海纳百川的气量、虚怀若谷的风度,自觉接受来自方方面面的监督和帮助。

  (四)要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求广大党员干部不仅要有为人民服务的觉悟、热忱和愿望,更要有为人民服务的真实才干,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为人民谋幸福,让人民得实惠。人类的实践告诉我们,无论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还是个人所从事的工作,都有一定的客观规律。对于客观规律,人们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才能认识和掌握它,并且更好地驾驭它。在实现率先全面小康这一宏伟目标过程中,没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没有丰富的学识和经验,很难解决工作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也很难推动全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目前正处在世界新技术革命飞速发展的时代,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为支柱的一系列高新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科学技术日益渗透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最活跃的因素。没有现代科学知识的武装,将很难完成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重任。新的时期、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要求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不断地加强学习,充实自己,提高能力,更好地履行为人民服务的职责。这里要特别提醒少数领导干部,不要认为自己走上领导岗位,就是“佼佼”者而放松学习。诚然,走上领导岗位的干部大多是优中选优,但人的能力和水平是不会随着职务提升而自然增长的。要适应新的工作,只有一种选择,就是千方百计增强本领。无论哪一级领导岗位,没有足够的知识积累,都不可能顺利开展工作。工作中我们也经常看到,有的同志处理问题游刃有余,有的同志遇到问题束手无策,归根到底就是素质问题、知识问题、能力问题。毛泽东同志早就提出过 “本领恐慌”的问题。1939年,他在延安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我们的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过去学的本领只有一点点,今天用一些,明天用一些,渐渐告罄了。好像一个铺子,本来东西不多,一卖就完,空空如也,再开下去就不成了,再开就一定要进货。我们干部进货,就是学习本领,这是我们许多干部所迫切需要的。”我们每一位党员都要遵循毛泽东同志避免“本领恐慌”的问题,真正学会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方法、新本领,不断开创新的业绩。

  提高本领要在自身素质上下功夫。现在有些同志不是下功夫学习,增强本领,而是把工作以外的剩余精力主要放在了吃喝、跑关系、打麻将、进歌舞厅上。群众议论说,有的人“当官”以后工作水平没见长,而喝酒的水平、唱卡拉ok的水平却与日俱增。这种状况不改变,新本领学不到,原有的本领也会生疏,而且有蜕化变质的危险。当然,也有些同志一天到晚埋头工作,顾不上学习。其实,“磨刀不误砍柴工”,只要科学安排,时间总是有的;只有学习好了,掌握了工作规律,才能提高效率,干好工作。担重任先得强自身,讲先进须有高素质。共产党员必须站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前列,立足本职岗位,努力争创一流。历史和现实都充分证明,党的肌体是否强壮健康,党的性质能否始终不变,党的领导是否坚强有力,党的作用能否充分发挥,都取决于党员的素质状况。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是永远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重要举措。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必须按照先进性要求,努力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上狠下功夫。要把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修养作为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首要任务;把努力提升人格的力量作为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任务;把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作为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紧迫任务,抓好、落实好。当前,我们要充分利用先进性教育这一契机,把建设学习型社会作为率先全面小康的重要目标和任务之一,在清河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我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全区各级党组织肩负着领导、组织、协调和服务的重要职责。为此,要自觉带领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增强本领,改进作风,提高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更好地为加快我区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服务。

个人简介
祖籍:烟台招远,80后,中国智库发起人,人大财经论坛专家
每日关注 更多
迟竹强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