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力量对比正经历量变

梅新育 原创 | 2011-09-10 09:55 | 收藏 | 投票 编辑推荐

  次贷危机爆发并演变成为全球性金融经济危机后,世界银行行长罗伯特•佐利克曾表示,全球经济危机正在改变世界权力关系,其影响将波及货币市场、货币政策、贸易关系和发展中国家所扮演的角色。这是许多人的共同判断,而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份额、投票权的调整,到这次美国副总统拜登以改革开放以来美国最高统治集团成员前所未有的谦逊态度访华,再到法国总统萨科齐突然决定访华,都证实了这种判断的正确。

  由于这次危机爆发于西方霸权国家,新兴市场经济体在危机中表现较佳,因此相对提高了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实力而削弱了西方国家的实力。尽管未来不排除新兴市场可能陷入危机,从而导致其相对地位有所下降;但在较长时间跨度上考察,只要新兴市场在这次西方危机中地位提高的幅度大于在下次新兴市场危机中下降的幅度,新兴市场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就仍然会呈现波浪上升态势。

  正因为如此,在这次访华中,拜登态度分外谦逊。无论某些美国媒体如何心里不平衡,拜登感谢中国的投资,表明美国统治集团承认中国地位相对上升这个不争的现实。

  而从我们维护海外资产安全的角度出发,从总体上说,美国的霸权地位老本还可以继续吃一些年,只要山姆大叔军事霸权不倒,美债安全性就有保障。但是,在国债上限之争期间,美国有议员提出“选择性违约”的说法,这对外国债权人构成了潜在风险。因此,拜登要向中国领导人保证中国投资安全性,需要两个方面的保证:第一,美国政府会尽力推进负责任的财政政策,尽力减债,使美国债务水平降低到安全程度;第二,美国政府不会选择性违约。我个人认为拜登需要,而且应该是作出了上述两个方面的保证,并提供了强有力的、令人信服的东西作为保证,尽管这种保证具体是什么我暂时还设想不出,也不指望几年内会公布具体情况。归根结底,外交不可能透明;而且美国毕竟是当今唯一超级大国,其综合国力目前仍然胜中国一筹,中国这个债权人对美国不应也不可能采取类似美国当年对发展中债务国的那种极端态度。

  除了对美债安全性的保证之外,对中国来说,拜登此次访华的最大成果当数习近平副主席与拜登的当面个人接触。无论有什么样的机制作为保障,任何具体的机制、判断、决策最终都是要由人来作出和执行的;国家领导人之间当面接触,建立个人交往,对于未来彼此准确判断对方的意图、决策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中美经济政治关系要平稳发展的关键之一就是避免误判。

  在更大背景上考察,面对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的崛起,西方国家很不适应,以前他们对华态度是傲慢,现在是防范、忽悠加惊叹,其中第一项成分最大,第二项次之,第三项所占比例最小,但正在增长。拜登此次访华,以及萨科齐几个月前访华耐心倾听胡主席在利比亚问题上的逆耳之言,这次又突然访华寻求支持,并邀请对干预利比亚内乱态度消极的中国参加利比亚之友国际会议,讨论利比亚战后重建问题,一方面表明西方大国统治集团认识到了中国综合国力和相对地位上升的趋势,并考虑接受中国崛起的现实,另一方面表明他们还是希望中国的资源能为他们所用。

  为此,我们必须奉行的原则是积极有节制地使用实力;而策略就是先求不败,然后求胜。中国对美国和西方世界相对实力的变化在目前和可预见的未来仍然是量变,而不是质变。而且,我们追求国际事务话语权和世界治理能力,应当首要追求对周边和发展中国家事务的影响力。因为作为后起新兴大国,守成霸权不容易接受我们的规则,而是发展中国家更容易接受我们的规则。正如在当年罗马帝国内部,拥有比罗马更久远历史文化传统的希腊保持着自己的文字、语言和文化传统,高卢、西班牙、北非的蛮族则对罗马的典章制度和语言文化五体投地,全盘接受。结果,高卢、西班牙、北非的罗马化程度远远高于希腊。回顾历史,我们当可受到启示。

个人简介
国家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北京邮电大学兼职客座教授
每日关注 更多
梅新育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