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结时代的危险倾向

陈筱筱 转载自 和讯网 | 2011-09-28 04:56 | 收藏 | 投票

  最近盛行中美物价比较,有人惊呼美国物价比中国便宜,也有专家出来解释原由。比来比去,大家似乎都忘记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中国是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美国则是全球最发达的富国之一。不知道从何时起,美国都成了中国的比较对象?这多少说明了人们对于生活水平、工资收入有着较高的期许,眼睛都盯着西方发达国家。

  可是,当提及医疗、教育、住房制度时,有些人又喜欢回头看,追忆改革开放之前公费大包大揽的“盛况”。尽管有点头脑的人都知道,这种回忆本身极不靠谱,当年公费医疗、教育、住房的实质是“高度短缺、低质服务”,即:价格确实很低,但供应量很小,服务水平很差。由于中国人口多、人均收入较低,农村社会福利欠账非常庞大,目前如果走回老路,财政肯定不堪重负。就连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也支付不起这些费用,被“福利社会”搞得债务剧增,引发了“欧债危机”。要知道,希腊目前的人均财政收入大约是中国的5倍,人均GDP高达2万多美元。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加大财政投入,逐步将福利水平提上去,却不能放弃市场化改革方向,否则将遗祸子孙。

  一些民众对市场化改革有意见,觉得那样意味着价格更贵。问题在于,医疗、教育、住房它们先天就是不可能便宜的东西,最终都得有人买单。医疗、教育是资本密集、人才密集的领域,住房是可供投资的耐用品。要想享受较高水平的医疗、教育、住房,就必须有较高资金投入来支撑,古今中外皆然。你要么交钱给私人企业,要么向政府纳税、交纳社会保险、给医生红包、交择校费或赞助费。两者相比,很难断言哪一个更便宜,但可以肯定的是前者性价比更高,后者会有更高的行政成本、更多的跑冒滴漏、更为普遍的灰色交易、更差的服务态度。

  所以,政府运用公共财政提供的医疗、教育、住房服务,应该只是基础性的、最低必要的保障,且主要针对社会的底层阶级、弱势群体。毕竟政府不是万能的,不能因此而变得太庞大、太昂贵。然而,吊诡的是,在今日中国,很多人都宁可选择政府大包大揽,从市场化改革的方向往回退缩。就其心理来说,一来是不信任私人企业,觉得它们“太黑”;二来是对政府期望较高,希望政府可以减少贫富悬殊等社会不公平现象。

  不管是“不信任”,还是“高期望”,其实都反映了政府工作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以往的市场化改革之所以显得不太成功,罪因不在于市场本身,而在于政府不作为或乱作为、管得太多或该管不管。例如,看病难、看病贵指向的几乎全是公立医院,上幼儿园难的背后其实是学校设立门槛过高、财政拨款分配严重不均,房价高的重要原因则是利率偏低、地区发展失衡、官员热衷经营城市。

  我们生活在纠结的时代,忽前忽后、左右为难。此时必须小心一种危险的倾向:为了所谓的公平,为了更快、更为简单的取悦民众,自觉或不自觉地走回改革之前的老路。为此,一方面,需要针对普通民众进行现代启蒙。另一方面,政府在改进管理、服务职能之余,也需要反思:是不是管得太多了,以至于无法管好,引火烧身?

个人简介
主要进行翻译工作、出国咨询、教育培育等。
每日关注 更多
陈筱筱 的日志归档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