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白酒是食品,很显然,白酒的塑化剂含量远远超过了卫生部的标准,为何酒业协会却一再强调塑化剂含量指标低于食品标准值?酒业协会又有何证明表明中国规模以上的白酒企业的白酒产品塑化剂含量远低于国外相关食品标准中对塑化剂
含量指标的规定,国外的标准又是多少?
11月19日,21世纪网刊一篇关于酒鬼酒塑化剂超标260%的报道,引发了公众对中国白酒行业的巨大恐慌。除了酒鬼酒紧急停牌之外,资本市场白酒板块暴跌,一天市值就蒸发了超过400多亿。
面对公众的质疑,11月19日,中国酒业协会在其官方网站发布声明称:“目前,我国白酒标准正在研究白酒产品塑化剂含量标准限定,某些媒体在缺乏依据的情况下就断言白酒产品塑化剂超标,这种做法是不负责任的行为。”并称:“中国白酒规模以上企业的白酒产品中塑化剂含量远远低于国外相关食品标准中对塑化剂含量指标的规定。”然而,仔细研究该协会2012年8月20日发布的《关于白酒塑化剂有关问题的声明》的内容,并且结合很多白酒企业对此次事件意味深长的沉默,白酒行业及中国白酒协会起码应该回应公众如下几点基本的疑问:
一、关于白酒中塑化剂的含量
去年5月,台湾发生添加塑化剂恶性食品安全事件后,卫生部随即在2011年6月了《卫生部办公厅关于通报食品及食品添加剂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最大残留量的函》,该文件规定塑化剂的最大残留量为0.3㎎/㎏。但在2012年8月20日,中国酒业协会发布的《关于白酒产品塑化剂有关问题的说明》中,却明确写到:“通过对全国白酒产品大量全面的测定,白酒产品中基本上都含有塑化剂成份,最高2.32mg/kg,最低0.495mg/kg,平均0.537mg/kg。其中高档白酒含量较高,低档白酒含量较低。”按照这个标准,白酒产品中的塑化剂成份,最高为卫生部规定单位最大含量的8倍左右,最低超过卫生部规定的单位最高含量的1.7倍,平均约为卫生部规定单位最大含量的2倍。
但在该说明中,却又表示:“2012年4月中国酒业协会白酒分会理事会会议和2012年7月中国酒业协会全国白酒国家评委年会上,再次强调严控白酒产品塑化剂含量的要求。通过协会的大量工作和白酒企业认真重视,目前,全国白酒重点企业的白酒产品,塑化剂含量指标均低于食品标准值。”并且在11月19日的声明中再次强调:“目前,中国白酒规模以上企业的白酒产品中塑化剂含量远远低于国外相关食品标准中对塑化剂含量指标的规定。”
如果白酒是食品,很显然,白酒的塑化剂含量远远超过了卫生部的标准,为何酒业协会却一再强调塑化剂含量指标低于食品标准值?酒业协会又有何证明表明中国规模以上的白酒企业的白酒产品塑化剂含量远低于国外相关食品标准中对塑化剂含量指标的规定,国外的标准又是多少?
二、白酒中的塑化剂究竟是如何产生的?
在上述《说明》中,中国酒业协会称:“通过对白酒生产过程的全面跟踪、查定,已知白酒生产过程中自身发酵环节不产生塑化剂。白酒产品中的塑化剂属于特定迁移,主要源于塑料接酒桶、塑料输酒管、酒泵进出乳胶管、封酒缸塑料布、成品酒塑料内盖、成品酒塑料袋包装、成品酒塑料瓶包装、成品酒塑料桶包装等”。
既然生产过程中没有人为添加塑化剂,是因为管道、瓶盖以及塑料桶等容器产生的。但一些相关企业透露的信息却显示,很多大的知名的酒企在生产和储存过程中早已经不再使用塑料制品,而且,从常理上来说,如果真的没有添加的话,仅仅因为白酒接触酒桶、输酒管或者瓶盖就使得塑化剂超标?这种解释的可信度究竟有什么证明。特别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中国酒业协会在这个《说明》中明白无误的指出:“高档白酒含量较高,低档白酒含量较低”。既然不是人为添加,为什么高档酒塑化剂含量高于低档酒?
三、为什么明明知道塑化剂的危害,却一直没有检测?
该《说明》同时指出:“2011年6月,获知白酒产品中含有塑化剂有关信息后,中国酒业协会白酒分会分别与全国重点白酒企业、国家相关检测、科研机构进行沟通并布置调研任务,要求全面查清白酒中的塑化剂产生来源,掌握了基本情况后,于2011年12月发布通知,明确要求白酒企业要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全面贯彻国务院食安办《关于进一步加强酒类质量安全工作的通知》(食安办[2011]23号),禁止在白酒生产、贮存、销售过程中使用塑料制品,加强对接触白酒的塑料瓶盖的检测。”
根据这段描述,中国酒业协会早在去年6月就获知白酒中含有塑化剂的信息,并且“随即对全国白酒产品塑化剂残留含量做了大量调研、检测和查证工作,并对国内外食品产品塑化剂相关技术标准进行了深入研究”,但为什么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中国酒业协会既未制定塑化剂的含量标准,又未将塑化剂纳入检测标准?是因为技术难度很大,是因为缺乏相应的参照标准,还是因为别的?在缺乏标准,又没有强制检测的情况下,中国酒业协会又如何敢判断:“目前,全国白酒重点企业的白酒产品,塑化剂含量指标均低于食品标准值。”
四、含有塑化剂的中国白酒究竟安全不安全
按照台湾大学食品研究所教授孙璐西的说法,塑化剂毒性比三聚氰胺毒20倍。长期食用塑化剂超标的食品,会损害男性生殖能力,促使女性性早熟以及对免疫系统和消化系统造成伤害,甚至会毒害人类基因。
在中国酒业协会的《说明》中,关于中国白酒的安全,明白无误的表示,“在白酒产品生产过程中,从70年代至今已使用近40年,未出现因塑化剂致病案例。”既然40年没有出问题,为什么要大张旗鼓的禁止使用塑料制品;没有出现塑化剂致病案例的证据又是什么?
中国酒业协会敢不敢直面回应以上的质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