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工业化与产业转移

梅新育 原创 | 2012-12-21 09:20 | 收藏 | 投票 编辑推荐

  城镇化既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被普遍视为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在十八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得到了一再强调,而中国的城镇化在很大程度上又必须与产业转移相结合方能成功。为什么?因为维持现行土地制度基本框架不变与工业化或曰发展非农产业是决定城镇化成败的两大关键。国内外许多人之所以对中国城镇化心怀疑虑,很大程度上就是担心中国城镇化与一些人主张的农村土地私有化相结合,而非农产业又没有发展起来,以至于失地农民进退失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所以强调要提高城镇化质量,就是希望避免出现这种毁灭性的城镇化。由于现代服务业只能建立在现代制造业基础之上,工业化相应也就成为非农产业发展的关键。

  由于历史与客观条件的原因,我国区域发展相当不平衡,我们这个“世界工厂”近30年工业化成果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省份。相应地,工业化先行一步的中国东部地区城镇化水平已经相当高,特别是长三角和珠三角,已经形成了连片的城市群,广大中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则较低,相应成为我国下一阶段城镇化的重点。

  这里所说的“工业化不足”,指的是这样一种状态,即一个省级行政区人均GDP、GDP构成中工业占比两项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之所以要如此定义,是因为一个地区假如兼具人均GDP高、工业占比低两项特征,通常是因为其工业化早已完成或超越,步入现代服务业主导阶段。鉴于2008年中国制造业产出已经位居世界第二,GDP位居世界第三,占当年全球GDP的7.25%,被公认为确立了“世界工厂”地位,且在次贷危机中开始显示出高于西方国家的宏观经济稳定性,因此,我选择以2008年为基准。当年我国人均GDP为22698.0元,工业占GDP的42.9%,根据上述两项标准衡量,有14个省区处于工业化不足状态。从主要工业品产量看,这些省区的工业化不足状态表现得极为充分。以地处中部、自然条件较好,而且已有部分制造业领跑全国的湖南为例,主要大宗工业品2008年产量多数不足全国总产量的1%,产量较高省市区产量往往是湖南的30倍以上。即使在一省之内,区域发展失衡的情况也相当严峻,经济总量和人口超过了全世界大多数国家的中国大陆第一经济大省广东就是如此。珠三角地区在许多方面实际生活水平已经不让中等发达国家,东西两翼、粤北山区与其差距很大,正是这种区域发展失衡拉低了广东人均GDP水平。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城镇化在相当程度上与产业转移可以说是同义词,而且推动沿海成熟产业向国内条件具备的欠发达地区转移,可收一箭三雕之效:

  成效之一是利用欠发达地区相对较低的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化解成本上升带来的国外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部门赶超压力,延长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国内的生命周期。

  成效之二是缓解发达地区用地紧缺的瓶颈约束,实现腾笼换鸟的产业升级,并缓解乃至消除因房地产资产价格飙涨而造成的产业空心化和社会问题。

  成效之三是改善区域发展失衡,消除由此而产生的经济、社会乃至国家安全后果。采取措施缓解区域发展失衡不仅是解燃眉之急,也是为我国巩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推动产业转移,增强落后地区经济社会“造血”机能从来就是缓解区域失衡的治本之策。特别是由于区域发展失衡,内地工业化不足省份的千百万劳动者背井离乡涌入东部沿海地区寻找就业机会,由此造就了举世瞩目的春运奇观,给东部沿海地区的房价推波助澜,也造就了留守儿童、留守女性、卖淫等众多社会问题。这么多国民一年到头在外地工作,只有春节前后半个月左右时间能与家人团聚,这意味着何等巨大的国民福利损失?通过产业转移,我们不仅能够延长众多产业的生命周期,还能够让千百万劳动者无需背井离乡,而是在家乡就能找到体面收入就业机会,每天享受家庭天伦之乐,这种福利难以用数字计量,却是真实存在的。

  在产业转移中同样不可忽视的还有军事安全目标。毕竟,与鸦片战争前中原王朝主要军事威胁来自距离经济中心遥远的北方塞外不同,近代以来中国主要军事威胁来自东部海上,我们花团锦簇的东部沿海经济中心恰恰首当其冲。在新中国前期的产业转移中,军事安全目标占有突出地位;现在,防范外部军事威胁的压力虽然没有那么显眼,却永远不可忽视。

  自从2005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第五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比较系统地提出产业转移问题以来,我国产业转移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下一阶段的城镇化应当与产业转移相互促进,实现共同发展。

个人简介
国家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北京邮电大学兼职客座教授
每日关注 更多
梅新育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