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观察:强农惠农还需财政金融加大合力

蓝春锋 转载自 金融时报 | 2012-12-24 12:14 | 收藏 | 投票

  12月22日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面对农业生产进入高成本、高风险、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新阶段,要不断加大农业投入力度,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防灾减灾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要不断理顺农产品价格,让农民种粮务农获得合理利润;要不断增加农业补贴,使之成为发展农业的有效政策工具。

  一直以来,“三农”发展的资金主要来自国家财政和金融部门,目前和发展今后一段时期,新农村建设所需资金还有很大缺口,面对新的挑战和形势,明年要实现会议提出的这些目标和要求,需要进一步加强财税政策与金融政策的有效衔接,引导更多资金投向“三农”,切实解决农村发展相关问题。

  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的专家总结了明年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几大问题。2013年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首先是如何继续实现粮食增收,这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在当前要实现粮食增收,还需要继续从提高涉农投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业科技研发等方面入手,这些都需要资金的有效保障和持续投入。

  其次,我国当前农村金融市场一直面临的资金流失和资金供需失衡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和改变,还需要更好地协调和强化财税政策和金融政策的统筹协调,解决支农资金不足问题,继续发挥“支农合力”。

  再次,与发展国家相比,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还较低,还需要继续加大投入。本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也提出,要“继续抓好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此外,我国城镇化进程尚处于初级阶段,要不断提升农村人均收入,改善农民生活环境,也需要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和推进力度。

  2013年,面对农业、农村发展过程中的压力和挑战,要积极发挥财税政策作用,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贴息、担保、财政补助等多种手段,引导和改善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综合运用金融各项工具,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延伸和发展对农村的金融服务,吸引更多资金流向“三农”。

  “应该说,金融传导机制具有较好的市场效应,财政政策又具有精准、见效快的效果,二者具有互补性,两者结合有利于切实支持‘三农’发展。2013年,财政应继续联手金融,切实做实‘支农’文章。”来自工行的分析人士称。

  而日前召开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就对2013年如何“完善强农惠农富农财税政策”给予了明确。会议提出,要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水平,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增加农业综合开发投入,大力支持农业合作化、产业化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推进全国“菜篮子”产品生产基地能力建设,深入推进涉农资金整合统筹,增加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品种,落实和完善农村金融奖补政策。

  会议还就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完善粮食风险基金政策、稳定农作物良种补贴政策、增加农机购置补贴规模、稳步推进农机报废更新试点、健全农资综合补贴政策、积极推进种粮大户补贴试点、健全主要农产品补贴和收储制度以及稳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

  “很显然,会议给明年财政政策在‘支农’上如何发力指明了方向。”上述工行分析人士称。

  分析人士认为,对于金融政策来说,2013年无疑要牢固树立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指导思想,继续管好用好支农再贷款,支持扩大涉农信贷投放。为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还应继续综合运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利率、公开市场业务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强信贷政策指引,引导金融机构合理安排信贷增长,有效扩大涉农资金投放。

  2012年8月23日,央行在黑龙江省、陕西省辖内开展试点,将支农再贷款的对象由现行设立在县域和村镇的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和村镇银行等存款类金融机构法人,拓宽到设立在市区的涉农贷款占其各项贷款比例不低于70%的上述四类机构。就此,专家建议,2013年可考虑继续通过有效试点,积极总结经验,做好支农后续资金的补充和渠道拓展。此外,应加快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和以服务农村为主的地区性中小银行,逐步建立并完善多层次、广覆盖的农村金融体系。金融服务方面,应继续开发适合农业发展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推进创新金融产品,改进涉农服务方式。(记者 牛娟娟)
 

 

个人简介
出生于赣南,求学于京西,就业于浙北,金融从业20多年,持续关注金融对经济\经济对金融的影响。本站为本人学习及原创作品刊发网站,转载文章仅供本人学习之用途,版权归原作者,原创作品若转发引用请注明出处。
每日关注 更多
蓝春锋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