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债务危机面临巨大风险

易宪容 原创 | 2012-02-20 09:09 | 收藏 | 投票 编辑推荐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至今还在困扰金融市场。人们可能会问,这个问题为何找不到一个解决办法呢?评级机构下调评级会造成多少影响,它增加多少不确定性?同时,中国政府也准备加大支持欧洲走出主权债务危机困境的力度。在这样的背景下,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会走向哪里?能否找到一个更好化解这种危机之办法?进入这个市场投资所面临的风险有多大?这些都是投资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我一向强调,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问题,在欧元出生时就埋下伏笔,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为欧元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所导致的,即欧元货币信用统一性及这种信用货币担保不统一性所造成的。在这种货币体系下,一定会让经济条件差或弱的国家过度使用欧元这个统一的信用,从而让整个欧元体系信用弱化。而这些经济条件差或弱的国家,其过度使用信用货币的结果就是让这些国家主权债风险上升。因为,这些经济弱的国家都以为过度使用欧元可以把其成本让整个欧洲来承担,而收益则归自己。

  欧元出现的同时,欧洲央行未树立整个欧元货币体系最后贷款人角色。即没有一个好的有权力机构最后决策机制,即当这些国家的主权债务风险上升时,或这些风险高的国家出现问题时,欧洲央行最后有权力发行货币来化解这种主权债务风险。再加上在欧盟国家的民主体制下,不仅欧洲央行不能果断决策,而且即使有好的方案,还得各国通过民主程序来通过。这样,不仅会耽误了解决这种危机的时机,而且在民主选举机制下,多数政治人物不仅具有迎合选民的动机,而且其中不少决策更多地是满足大众的短期行为。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小小的希腊主权债务危机都无法达到一个好的解决办法。

  1997年韩国遭遇亚洲金融危机,其国家主权债务风险、当时国家所处经济危机的风险等都不低于当前欧洲,但是韩国在政府及全体人民齐心协力下,经过几年的努力很快就走出这个危机。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却越闹越大。

  我们还应该看到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也是欧盟内部经济不协调的危机。这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要化解这种危机,要让德国、法国等经济条件好的国家作出利益让步。这种利益关系不调整,危机走出困境是不可能的。这就是当前国际市场对欧洲主权债务解决没有信心的关键所在。

  因此,对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首先是欧盟各国通过政治协商找到一个好的办法,然后才是其他各国伸出援手。这样,欧洲各国就得先调整利益关系,调整其经济政策及当前不合理的金融政策架构,特别是如何改变过度的经济福利政策,让民众与政府一起努力来走出困境。这是当前走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困境的首要方面。其次才是国际社会一起联合起来重建欧元主权债务之信用。在这种情况下,欧盟根本不要在乎一些国际机构对其主权债务的评级。因为,这些评级仅是技术指标,对市场的影响只能是暂时的,这些评级根本上就没有把握危机的实质。

  中国是否帮助欧洲,可以分为两个层面的问题。一个作为投资者层面。这主要是指中国投资公司这样国内企业如何进入欧洲市场。中国投资公司有专门研究及精通国际投资市场的专家,我相信他们能够作出比较好的判断。因为,作为一个好的投资者,风险与收益永远是成正比的。如果当前欧洲主权债务可能风险很高,同样它也可以是一个高收益的产品。这就在于这些投资机构判断。购买不购买欧洲主权债券完全是企业的事情。特别是,当前中国对欧洲直接投资较小,如果中国企业能够在欧洲的一些新型产业或中国技术、资源等落后的产业进行投资,这也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机会,也有利于欧洲各国走出当前的债务危机。所以,中国企业进入当前欧洲市场应该是一个不错的机会。但是,这既是互利互惠的事情,也得看中国的企业准备好了没有,有没有面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巨大风险的承受力。

  另一个层面就是在经济全球化及金融全球化的今天,自扫门前雪显然不行。在这个意义上,中国从道义上帮助欧洲各国走出主权债务危机也是应该的。同样,当中国经济面临困难时,国际对中国的支援不少。只不过,我国要量力而行,想想我们对帮助欧洲走出主权债务危机能够做什么及该什么。现在市场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中国经济有多强大,中国外汇储备有如何充足等,因此,中国在帮助欧洲走出主权债务危机时,正好是一个与之讨价还价机会。或者说,中国能否帮助欧洲,帮助多少完全是在于欧洲方面的对价,即他们能够给中国什么条件。我想这样做是不对的。因为,当欧洲出现主权债务危机的时候,如果我们是出自于道义上帮助,就是应该自愿及不图回报的。而帮助欧洲走出主权债务危机图回报,只是前面企业投资层面上的事情了。在这个时候,中国应该从道义上帮助欧洲,并与欧洲各国一起走当前主权债务危机的困境。

  同时,我们对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要有清醒认识,这个时候进入欧洲要面临的也是风高浪急。因此,当前进入欧洲市场或对欧盟的帮助,对中国政府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会。我们要把握好机会,也得面对巨大风险的不确定。

个人简介
1958年出生于江西上高, 1989年获得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 1997年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学博士学位。 1997年7月进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 1998-2000年到香港大学经济金融学院做合作研究; 1999…
每日关注 更多
易宪容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