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区提速中国金融改革

徐瑾 原创 | 2012-04-13 10:04 | 收藏 | 投票

   金融试验区的风声鹤唳,搅动市场这一池春水。

 
  继温州之后,深圳再度传出金融创新措施消息。据媒体报道,深圳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关于加强改善金融服务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强化金融扶持功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无疑,神州大地再度掀起新一轮金融试验区热潮。这一消息甚至带动中国A股大幅上涨,上证综合指数收盘2350.86点,涨幅1.8%,深证指数收盘至945.33点,涨幅1.9%。
 
  这一热潮能否持续?回头来看,这些改革措施出台也是形势使然。根据相关数据,深圳今年1月与2月主要经济数据并不乐观,规模工业增加值、销售产值及进出口总额等指标,甚至出现金融危机之后的首度负增长。今年前两个月,深圳的规模工业增加值为730.65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了3 .0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为754.43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了5.4个百分点。
 
  事实上,大到深圳,小到温州,都可视为中国外向型经济的典型样板。在外围经济放缓情况之下,这些经济体压力可想而知。出口毕竟是其重要增长动力,所谓产业升级也难以短期奏效,以监管松动作为经济增长突围不失为对策之一。
 
  伴随着中国经济转型需要,金融改革深化引发外界诸多关注,不少人士对其缓慢进展表示遗憾;如今,全面金融改革可能面临提速。
 
  事实上,宏观如领导权交替与经济放缓之下,微观如吴英案,都金融改革从年初开始就处于舆论当口,面临阻力与动力并存的博弈。年初,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承诺中国将“稳步推动”汇率和利率改革,再到3月末中国国务院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并明确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的十二项主要任务;4月,中国总理温家宝直斥银行业暴利,表示民营资本进入金融领域就是要打破垄断,并且温州试点的有些成功经验要在全国推广,此后央行行长周小川还展开了温州金融改革调研之旅。
 
  金融试验区应该如何发展?考察当下中国,所谓金融创新,一言以蔽之就是放松管制,中国金融创新往往也就是放松管制,却也往往掣肘于地方竞争与区域平衡。这一思路事实上在官方已经有充分认识,周小川在温州调研即指出温州金融综合改革的要点和重点在于“减少管制、支持创新、鼓励民营、服务基层、支持实体经济、配套协调、安全稳定” 。
 
  至于金融试验区具体的步调以及路径,可以根据各地的情况再行展开,政策放行是第一要务,其次需要一揽子机制设计加以推动。从深圳情况看,传言年内将试点开展双向跨境贷款与成立深圳前海股权交易所等,无论这些具体利好是否最终在深圳落地,但金融创新措施出台对于深圳无疑意味着更多空间开拓,其探索意义对于深圳乃至全国的金融改革都大有裨益。
 
  更为历史地观察,所谓金融试验区,无非是过去特区的一种新型态,可以称之为现代小岗村。特区大概是最有中国特色一种制度安排,甚至也被视为中国道路的成功因素之一;其体现了自上而下政策意志以及自下而上的改革意愿的集合,折射了规则的弹性与制度的暧昧。
 
  以往特区往往以开放为手段,以制造业为主打,以吸引外资为首要目的;伴随着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节节升高以及产业升级换代,资本对于中国来说不再如同往日那般稀缺,取而代之的问题则是,如何避免无效投资?如何合理配置国内资本?如何避免中等收入国家陷阱?
 
  回头来看,这些问题的解答或许都与深化金融改革息息相关。正如笔者年初曾经指出的(参见《金融改革事关转型成败 》),金融的根本意义是为实体经济配置资源,在识别风险与机会的过程中,促进实体经济的更好发展;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转型,如何更有效率使用资本或将成为新的增长动力源泉,金融改革事实上至关重要,我们有理由期待更多管制松动。
个人简介
FT中文网财经版主编、首席财经评论员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