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应以平常心看待GDP增长下调

易宪容 原创 | 2012-04-30 09:35 | 收藏 | 投票 编辑推荐

   对国内外市场来说,中国下调GDP增长目标是很重要的一个信号。大家看到,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一宣读完,国内外股市随即有了反应,其中尤以中国香港股市最为强烈。这条消息也令全球金融市场的资产价格纷纷下挫,尤其是澳元、欧元、股市及商品等风险资产。国际市场的担忧是,北京不再“保八”,不仅意味着中国将面临经济下行的风险,也意味着政府宏观调控力度将不会轻易放松,中国实体经济或将全面紧缩,进而减少对国际市场大宗商品的需求。

 
  国内舆论则大都将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下调视作政府在弱化GDP主义,国内经济增长理念正在全面转型,或政府重新调整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之关系,这也意味着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大环境下,中国扩大内需增长的新方式将面临很大挑战。
 
  不过,无论是市场还是媒体对此似乎都有点解读过度。如果以平常心观之,今年中国GDP增速下调实际是件十分平常的事。尽管中国经济增长下调到7.5%,是8年来的第一次,但市场根本上就不用为此而担心。为了弱化政府的GDP主义,弱化地方政府对GDP增长速度的追求,从根本上提高GDP增长的质量,政府早在“十二五”规划中就把经济增长速度降到了7%。既然多年来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及“保八”,为衔接“十二五”规划,这次下调增长速度也是顺理成章之事,以便让中国经济的发展能够真正转移到提高质量与效益的轨道上来。
 
  更为重要的是,每年政府在工作报告中规划经济增长的速度为8%,但没有哪一年的实际增长刚好是8%或低于8%,这几年的经济增速基本年均超过10%——这好像是惯例了。但是,实际的经济年均增长超过10%,而规划仅是8%,那么这个规划的意义有多大呢?笔者推测,今年实际的GPD增长速度或许不会低于9%。即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态势并没有随GDP目标的下调而改变。
 
  再从真实影响今年国内GDP增长下行的因素来看,下调GDP增速目标可能对货币政策放松会有影响,但不会太大。因为今年不仅银行信贷会保持适度的增长,企业融资渠道也比以前拓宽了。比如,去年银行信贷融资比重已下降到58%了,与早些年银行信贷融资比重大于90%有天壤之别。当前,国内市场的问题并非流动性不足,而在于流向。如果泛滥的流动性仅在金融体系内循环,那当然对实体经济影响很大。去年的高利贷盛行就是恶果之一。而今年政府信贷与货币增长目标不仅要回归常态,还强调要给予实体经济以优质服务。由此可以判定,今年并不会由于信贷紧缩过度而影响实体经济的增长。
 
  还有,当前市场最为关心的是房地产市场调整对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影响。先是一般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幅仍会保持去年24%左右的速度。去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率为28%,低于2010年,但增长幅度仍然不低。更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住房销售总额仍达到5.9万亿,其增幅尽管小于2010年,但总额远高于2010年的5.2万亿。考虑到中国住房市场既是以一手楼为主的市场(占销售额80%),又是采取住房预售制度,所以,去年创纪录的住房销售总额必会体现在今、明两年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率上。加上保障性住房投资快速增长,即使假定商品房销售下降,整个住房投资的增长也根本不可能出现急剧下跌之势。而且,如果下半年商品房价格出现较大幅度调整,国内住房销售仍然可能出现新的增长。
 
  通过公共财政让民众来分享经济增长成果,应该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最大亮点。按照报告公布的数据,直接与民生相关的教育、社保、就业、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项目的支出达4万多亿。这些巨大的财政投入都将成为推动今年中国经济重要的增长点。
 
  至于国际市场复苏的不确定,特别是欧盟各国主权债务危机没完没了,确实对中国出口贸易打击不小。因此,政府报告对今年进出口总额的预计增长速度设定在10%左右,比去年实际增长下调了一成以上。不过,据分析,国际市场最为困难的时期已经度过,特别是美国经济已开始好转,加上前几年国内企业出口的多元化扩张,今年中国进出口成绩并非那么不乐观。
 
  总之,中国政府下调GDP增长目标,最为重要的是向市场发出了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信号,是逻辑上与“十二五”规划的衔接,它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并非国内外市场反映的那样强烈,也不如国内某些评论所说的那样大。所以,市场更应以平常心来看这种政策目标调整。
个人简介
1958年出生于江西上高, 1989年获得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 1997年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学博士学位。 1997年7月进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 1998-2000年到香港大学经济金融学院做合作研究; 1999…
每日关注 更多
易宪容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